當代社會背景下,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們的說法各抒己見。目前很多家長還是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舊觀念。但是這種觀念一定就真的正確嗎?目前的大部分人對於老話始終是深信不疑,例如「子不孝,父之過」、「小樹要修,孩子要教」等等。但是真的所有的所謂老話都是有道理的嗎?
小編身邊就有一個這種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觀念的家長,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始終堅持非打即罵的觀念,在孩子小的時候,只要犯了錯誤,抬手就打。不過問原因,也從來不會勸導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始終沒有給予他正確的引導,導致孩子非但沒有聽話,反而變得越來越叛逆。因為他的打罵,扼殺了孩子原本的個性,變得軟弱自卑。這種教育方式,使勁會讓孩子小的時候很「聽話」,但那並不是真正的聽話,是盲從,是因為畏懼而產生的盲從。可是我們需要培養的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而不是培養一個逆來順受的「機器人」。
還是這位家長,由於長期對孩子的打罵,導致孩子越發叛逆,可他還是堅持這種觀念,越叛逆越打,越打孩子越叛逆,形成了一個長期的惡性循環。終於在孩子15歲的時候忍受不住,選擇了離家出走,三年時間沒有和家裡有一點聯繫,誰也找不到他,三年後家人第一次得知他的消息,還是省城的公安局打來電話,原來他因為持刀傷人被抓了進去。因為從小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導致孩子也是始終認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件事過了之後,這位孩子也因為沒有學歷四處打工,如今這位孩子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那位父親也年過半百,兩鬢都已斑白。每每我與這位父親談及當年時,他都後悔不已,嘆息中帶著深深的悔恨與無奈。但此時木已成舟,為時已晚!
那有的家長可能會說,那我不打罵,放任他釋放天性就好了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麼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做呢?首先我覺得我們應該用大部分時間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們應該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管教孩子,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去同他們溝通,和他們成為朋友,引導他們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自己去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做。這時候我們只是幫助他們出謀劃策,做孩子的參謀。第二,一定要停止盲目的懲罰與限制孩子。他們的內心都很脆弱,我們可以給他們立下規矩,把道理跟他們講清楚,讓他們有一個對或錯的正確觀念。第三,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成功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從他律變為自律,父母不要太過於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鼓勵他去大膽嘗試。
以上就是小編對教育孩子的一方面心得,當然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雞蛋,也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兩個孩子。教育孩子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才能成功。所以其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好孩子是教育引導出來的,而非打罵出來的!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