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父母容易養出白眼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能丟嗎?

2021-01-09 北派說書人

曾經我看到一些公知這麼說過,我國教育從古代就出了問題,什麼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些都是一些糟粕,害人的糟粕,看看人家西方,從小對孩子鼓勵,哪怕做錯事,會舉例教育孩子,從來不打孩子。順便極力地誇耀西方的教育方式。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確實對我國的文化體系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包括在教育之上,也是結合西方的教育模式做了一番改變,再加上70、80後一些父母,因為自己吃過苦,所以口中經常喊著,苦誰也不能苦孩子,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開始走偏,孩子不能苦教育,但是可以苦生活。

越卑微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白眼狼

要知道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傾盡所有,卻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曾經有一位學者說過: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許多父母喜歡將孩子當成小皇帝來養,無限度地滿足,殊不知,越卑微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白眼狼。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個最紅啃老族,四十七歲的李文宏,李文宏十七歲放棄高考,在家寫歌,妄想自己紅遍大江南北,不願就業,一直與父母住,但是三十年過去了,一直都是這樣,這樣也好,其父母的態度更讓人無語。將近五十歲的姐姐看不下去,指責李文宏,住的房子連水電費都是父母交的。看到自己兒子被女兒罵啃老族,其父一臉正氣怒懟我就是不認為他是啃老族,他沒要我的錢,又沒要我給他做什麼,媽媽更是全力護著兒子,哪個兒子不是皇帝,他一百歲也是我的兒子,將來沒人照顧就送養老院,我出錢看到李文宏的父母我中。你知道他為什麼能變成啃老族了,不肯白不肯,而且父母還無條件的支持。

其實這樣的父母,很多孩子或許羨慕,但是更多的父母甚至孩子會嗤之以鼻,熟不知打在這種環境當中,孩子會變得逃避、懶惰、不知感恩,甚至他們會認為,甚至變得膽大妄為,因為他們知道,犯錯,會有人兜著。

可憐父母的可恨之處

在很早以前,網上曾經看到一個小視頻,一個十來歲的一個男孩兒似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揮舞著拳頭向著母親。要頭部打去,一拳落下,緊接著又一拳揮在母親的身體上。這位母親沒有任何反抗動作,只是在狹小的房間裡往前走了幾步,男孩兒還沒放棄,又是重重的一拳直擊母親腰部。看得出來,孩子看他沒反抗就得寸進尺,打得越來越起勁兒。小編自認為,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但是遇到這樣不懂事兒的孩子,哪怕沒有半毛錢關係,也想把這孩子揍一頓,讓他長長見識,讓他明白,不還手的或許是自己的父母,但是社會人可不慣著他。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的母親也該,沒有這麼慣兒子的。我們應該在他還未成年的時候,知道什麼叫做敬畏,什麼叫做規矩。

小結: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有多少父母,有多少還在成長當中的孩子,但是在這裡,小編忠心告誡那些溺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不要再說什麼孩子還小不懂事一類自欺欺人的話,若不想教育出白眼狼,引導鼓勵是很好的方法,但是棍棒還是小有支持的。中西結合也是很好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棍棒底下出孝子」,卻是「孝子」童年陰影!舊語新解,何為教育
    文|橘媽育兒「棍棒底下出孝子」來源於法家學說創始人韓非子的「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之後就在民間開始流傳「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進而衍生出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只適於那個年代在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時期,人們深受儒道法等思想流派的洗禮,在那個時期所有的人都被灌輸「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所以,即使父母對子女動手,那也是在教育子女,為子女好。在子女犯錯時,通過暴力來讓子女「長記性」,在以前看來確實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教育「手法」。
  • 虎爸暴打10歲兒子致重傷獲刑,棍棒底下真的能出孝子嗎?
    就算小瑞成績下降,甚至隱瞞了學校的一筆退款,家長蔡某某也不該以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可以算是虐童事件,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惡性事件。我國有一句俗話,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是通過暴力手段的嚴厲管教,才可以讓孩子德才兼備的成長。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一中國傳統教育方式,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中國家庭奉行的方針。
  • 縱觀近兩年情況,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嗎?
    當代社會背景下,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家長們的說法各抒己見。目前很多家長還是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老舊觀念。但是這種觀念一定就真的正確嗎?目前的大部分人對於老話始終是深信不疑,例如「子不孝,父之過」、「小樹要修,孩子要教」等等。但是真的所有的所謂老話都是有道理的嗎?
  • 棍棒底下出孝子?所有家庭悲劇的開端!
    養孩子不是馴獸!虎爸虎媽的孩子還有朗朗都是對他們的爸媽表示感激!他們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典型。苦難已經過去,並且帶來了幸福和成功!這樣的結局才能出孝子!!!!!!!!!!!!!!!但是往往棍棒式教育很難帶來好的結局!這種教育模式的功利性實在太強了就像拿棍子趕鴨子過橋!你必須得承認一點:好的結局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天賦!不是每個勤勞努力的人都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棍棒底下出痞子
    作者 盧立鋒這是一句顛簸不破的謬論:「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謬論直到如今都被很多人認可,認為好娃娃都是打出來的。真實的情況卻是:棍棒底下出痞子!「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長無論遇到什麼事,他都只相信棍棒,只相信打罵,何況孩子給自己帶來了如此大的奇恥大辱,按常規這個笨孩子是躲不了一頓暴打的。而這個孩子的媽媽沒有打罵孩子,她說:我把他領回去自己教。他的媽媽想證明自己的孩子很優秀、想證明自己教的比老師還要好。
  • 一個棍棒教育,一個優養教育,你的選擇是?
    韓非子有句名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這話的確是老韓說的。誰知道經過兩千年的訛傳後,變成了「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倘若老韓活到現在,估計會被氣瘋的。可是當下的人們,往往忽略孔丘的教育方法,每當孩子犯點錯,最先使用的往往是那個冠名老韓的教育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我們先聊棍棒教育一個從小挨棍棒的孩子,會活成什麼樣子?這個還真不好說。
  •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這3個年齡段不要老打孩子,影響不止一點點
    老一輩的人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不少人覺得自己小時候也是被打大的,現在不也好好的嗎?但是大家回想一下,但凡小時候被家長狠狠揍過的經歷,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了,是不是還記憶深刻?心裡是不是還會埋怨當時的父母呢?
  •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沒有道理,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一定要嚴管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現在很多家長崇尚「快樂教育」,反對中國傳統的「棍棒教育」,對孩子百般包容,百般呵護。然而對於這種教育方式,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我們對我們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這沒有錯。那懲戒呢,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
  • 棍棒底下出孝子?中國文化經典《論語》告訴你,父慈子孝才是正解
    古話說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自從有了這個尚方寶劍,多少父母拿起了他們的雞毛撣子、掃帚、小板板,開始了對孩子們正義的懲罰。一邊打著一邊還會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一個人犯了錯誤,懲罰過了他,他以後就能改過自新嗎?顯然,不太可能。
  • 是「父慈子孝」還是「棍棒出孝子」?若方法不當會適得其反!
    在大多數的中國家庭裡,家長常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嬌養造就忤逆」的觀點,大部分孩子也是被父母打到大,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明白寵溺孩子的危害,但過度的懲罰,有時候也會適得其反,對孩子人格和性格的發展造成不可逆的危害,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 教育孩子,到底使用讚揚教育 還是遵從棍棒之下出孝子?
    於是引來另一方家長的不同意見,他們覺得東西方文化不同,作為中國人還是要尊重老祖宗的教育法則--棍棒之下出孝子。面對不同地聲音,筆者有話說。作為三個孩子的媽媽,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更傾向於父母的再學習,不過這裡的學習不是去讀大學,而是要進行有效的親子教育培訓。
  • 「棍棒底下出人才」?家長陳舊的教育思想坑了多少孩子
    對教育者來說,有的老師、家長教育方法很好,孩子能接受;而有的家長、老師教育方法過激,常惹孩子生氣,並發生互懟,甚至激烈衝突,產生厭學,滋生不良行為習慣,而毀掉了孩子的一生。特別是一些家長由於教育思想落後,受「棍棒底下出人才」的陳舊教育理念的影響,對不聽話、不服從、學習成績差的孩子採取非常手段。家庭教育能成就孩子的未來也能毀掉孩子的夢想。
  • 「棒棍底下」真能出孝子嗎?孩子對你的信賴,就是這樣被消磨的
    棒棍底下真能出孝子嗎? 1、「我都是為你好」? 大多數父母在打孩子時,說的最多的話估計就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都不能理解我的苦心呢?」可是每當在說這話的時候,父母有沒有想過,自己是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嗎?這些所謂的「好」,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閨蜜最近抱怨,十三歲的女兒一點也不體諒她。女兒是她一手帶大,從小錦衣玉食沒虧待過半分,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女兒買名牌衣服鞋子,對女兒的要求也是來者不拒全都滿足,在生活上更是事無巨細,這麼大的孩子連襪子都沒自己洗過。
  • 棍棒下不一定出孝子,孩子犯了錯,父母的讚揚和懲罰都要適可而止
    但近些年來,一種所謂的賞識教育,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地傳播開來。受其影響,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犯了難:該哄孩子,還是該懲罰孩子?所謂賞識教育,指的是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優點和長處,要欣賞和鼓勵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程度的讚揚可以讓孩子樹立起自信,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接受並採用了「賞識教育」來教導孩子。但是卻也有很多父母沒能把握好「賞識」的度,只知道一味地讚揚,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在「賞識」,最終演變成了包容和放縱,毀了孩子的一生。
  • 棍棒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只會給孩子帶不良的影響
    當小孩不聽話時家長都會對小孩進行傳統粗暴的教育,因為他們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但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正確的,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給小孩帶來不良的影響。小E和丈夫共同育有一個兒子叫樂樂,今年4歲了。他們對小孩的教育就是這種傳統粗暴的教育,他們認為小孩不打不長記性,所以對小孩的教育非常嚴苛。
  •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聽管教,你有沒有嘗試「誘導式教育」呢?
    在當今這個時代,父輩們認為的「棍棒下出孝子」顯然已經不適合教育孩子,在大多數家庭中,無論家境好壞,家長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當然,這種情況也愁壞了很多父母,寶寶不聽話,捨不得打罵孩子,於是就開始進行滔滔不絕的教育性思想的灌輸,難道這樣做孩子就真的聽進去了嗎?
  • 家教中常踩的三個坑:父母付出所有,卻養出了白眼狼
    新聞報導後,在眾多譴責兒子的聲音中,更有網友直指背後的真相——父母教育失策。 其中一個高贊評論:父母教育上有問題,才養出了白眼狼。 正如一句話說的:沒有天生的白眼狼,許多白眼狼都是父母慣出來的。
  • 這幾種父母,累死也難養出孝順的孩子?有時還真不能全怪孩子
    現實中孩子不孝順、不贍養父母的例子太多太多,不少老人整日以淚洗面,哭訴自己辛苦幾十年,卻養出一個「白眼狼」,或許我們會習慣性地將道德的天平傾向老人,然而仔細想想,孩子之所以如此,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先來看一個例子——畸形的愛毀了孩子,斷送了自己幸福的晚生活案例:有一對老夫妻中年得子,簡直對兒子視若珍寶,從小到大對他百依百順,不管自己遭多大罪、吃多少苦,都要將最好的東西竭盡所能地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