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也就是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這座巨大的建築因為已經荒廢,所以不管是在外圍還是內部,都深刻的殘留了被風雨腐蝕的痕跡,不過,這也間接的說明了這座建築見證了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雖然建築年代久遠,但用當今美學觀點來看它的設計,一點都不落伍,甚至現代的很多建築多多少少還透著一些它的風格,這讓人非常佩服當時的工匠。
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鬥獸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遊氓們看角鬥而造。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從建築特點來看,羅馬鬥獸場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鬥獸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至80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蹟。
古羅馬人最喜愛的娛樂就是對血淋淋的角鬥場面作壁上觀。大批的角鬥士被驅趕上角鬥場,相互殘殺,或與野獸肉搏,嗜血的貴族奴隸主則在角鬥士的流血犧牲中獲得一種野蠻的快感。
站在觀眾席上可以看到底部的鬥獸場地,可以涇渭分明的看到地下室關押野獸和奴隸的房間,這個時候你可以放下鏡頭,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古羅馬時期奴隸在人群的威逼之下衝向了飢餓的野獸,不得不說是比較殘忍的;
而羅馬鬥獸場的功能,卻讓人覺得殘忍與血腥,其實就是讓野獸與奴隸戰鬥,以供貴族們娛樂。聽說當時為了慶祝完工,統治者們舉行了為期百天的慶典,讓5000頭野獸與3000名奴隸、戰俘上場「表演」。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舉起手中的武器對抗野獸的尖牙。這場血腥的廝殺,據說持續了近百天。
現如今你如果在參觀羅馬競技場,或許還能感受到當時那些血腥而又讓人無奈的場面吧。
在深度遊過歐洲的很多國家後發現,殘存的古羅馬鬥獸場雖然很少,卻絕對不止一個,義大利的維羅納、法國的尼姆、克羅埃西亞的普拉、西班牙的塔拉戈納和梅裡達等,都有存留下來的古羅馬鬥獸場,不僅個個都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和羅馬的鬥獸場一起,成為世界上僅存的幾處難得的遺址。
一直覺得古羅馬鬥獸場是一個可以慢慢逛,細細照相的地方。古樸的牆,暖暖的色調,整齊碼放的磚,掉落地下的柱頭,還有各種延伸感的通道,簡直是天生的背景牆。
而站在鬥獸場的底部,你可以仰視觀眾席,似乎能聽到上萬個貴族不停的喊著衝啊,上啊,乾死它等口號,而你的免籤是一隻被馴養員刺激和餓了三天的猛獸,
古羅馬鬥獸場歷史悠久,殘陽如血,鬥獸場的殘垣斷壁顯得有些猙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