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還不到一個月,又一個武俠小說前輩去世。11月19日,《鐵雁霜翎》《飲馬流花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小說的作者蕭逸在美國洛杉磯去世,其次子蕭培寰發布訃告:蕭逸於2018年11月19日8:45因肺癌晚期,醫治無效辭世,享年83歲。
蕭逸是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後最重要的新派武俠小說家之一。因為蕭逸是山東菏澤人(出生於北京),金庸是浙江海寧人,當時武俠小說圈曾有「南金北蕭」之說。與金庸作品的磅礴大氣不同,蕭逸的作品典雅婉約,風格飄逸流暢,注重奇巧的構思和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情感,人送雅號——「情俠」。
蕭逸的訃告中寫著:「他一生熱愛中國文化,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一天能寫2萬字,處女作一戰成名
蕭逸1935年出生,父親是抗日名將蕭之楚。他少年時愛好文學,初中二年級就發表過短篇小說。1960年,蕭逸發表武俠小說處女作《鐵雁霜翎》。
1960年代是臺灣武俠小說的繁榮期。蕭逸之前,已經有諸葛青雲、臥龍生等多個武俠小說大家。相比之下,蕭逸和同一年出道的古龍算是新人。沒想到的是,兩個籍籍無名的小輩竟然一炮而紅。蕭逸的《鐵雁霜翎》銷量非常好,還被邵氏電影公司買下版權。蕭逸曾在一篇文章中回憶當時的感覺,「突然有種『老天老大,我老二』的感覺……原本籍籍無名,馬上身價百倍,報紙也請,電臺也播,電影也拍。」
當時年輕的蕭逸還有一個優勢,寫得快。他一天能寫兩萬四千字,按照當時的出版字數來說,這就等於一天寫完一本(冊)書。高效率的創作讓蕭逸意氣風發,起碼從收入上來說,已經是普通人的十幾倍。據說,當時他和古龍每人都有好幾個銀行戶頭,用來收各家出版社寄來的錢。
和古龍是同學,性情剛好相反
提到古龍,蕭逸和他還是同學。蕭逸曾詳細談過他和古龍間的交往,「古龍是我同學但不是同班。大家都知道,他玩世不恭,很可惜。酒色財氣,四個字他全沾了,一見面就是一瓶酒放在那裡。開始跟他交往,被他的酒弄得痛苦不堪。有一次,他喝酒喝醉了,醉到連計程車都下不來,我只好把他抱到家裡。我家住在山上,還得把他扶到山上。然後吐得呀,我還幫他把鞋子脫掉。第二天他寫專欄,說蕭逸幫我脫皮鞋,穿皮鞋繫鞋帶。這小子,我幫了他還要被他消遣一下。因為性情不同,我跟他自然合不攏,慢慢疏遠了。」
蕭逸的家教很嚴,他曾說,「父親規定好的,早上6點一定得起床,晚上11點前一定上床,不能夜不歸宿,吃飯不能說話。菸酒不沾不熬夜,我也不太會賭博,唯一的愛好是戶外旅遊。我想,這是出自軍人家庭的好處。」
蕭逸從早上8點開始寫作,下午6點之後不再碰筆,周末也不寫作。這種習慣蕭逸一直堅持了幾十年,留下了很多經典。
電視劇《甘十九妹》是很多人童年記憶
蕭逸一生共創作歷史、俠情小說五十多部。比起金庸、古龍等人,蕭逸的知名度並不那麼「如雷貫耳」,一些年輕人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提起他筆下的「甘十九妹」,很多人都記得,上世紀90年代,《甘十九妹》被改編成電視劇,由張子健、楊潞、顏丙燕等人出演,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武俠劇,也是很多80後的童年記憶。另外,《無憂公主》《馬鳴風蕭蕭》等小說也被改編成電視劇,《長劍相思》還是由陳坤、李冰冰主演,螢屏形象為觀眾所熟知。
蕭逸曾在媒體採訪中談到自己對女俠角色塑造的偏愛:「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歡甘十九妹,但我還是強調《甘十九妹》的主角是尹劍平。在我們的俠義歷史上,第一個女俠是越女,最後一個女俠是秋瑾,中途還有一連串女俠比如紅拂女。之所以我花那麼多筆墨在女俠身上,因為我偏愛中庸之道,一部作品裡不能只有陽剛之氣。」
1976年,蕭逸和家人開始在洛杉磯定居。2009年,蕭逸曾把自己的手稿和照片捐獻給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些物品被永遠保存,成為中國武俠小說黃金時代的寶貴記憶。
記者 潘卓盈
編輯 陳筱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