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隨風而起,自在飄揚;其實,也是身不由己,若它能選擇,也不願意那樣無根無垠地漂泊吧。
獨處,是「採菊東籬下」的坦蕩從容;
獨處,是「夜靜春山空」的靜謐空靈;
獨處,是「孤雲獨去閒」的悠然自在;
年華起伏,唯有心靈安定,獨處而不孤寂,才能隨遇而安。
0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碎碎念:獨處,並不是寂寞;喧囂,並不是熱鬧。在這鬧騰的世界,給心靈留一片淨地,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寧靜,不為外物所擾。
都說「人走茶涼」,也許,習慣獨處的人才不會因為聚散離合而多愁善感吧。繁華過後,心自從容,內心的平靜安寧,才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0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碎碎念:閒時靜看花開,靜聽雨落,於忙碌裡找尋到一方靜謐之處。遠離塵世喧囂,遇見自己的詩意生活,悠然自在。
喜歡獨處的人,只是靜靜觀望,花開花落,雲卷與舒,只是淡然一笑。
萬水千山隨風而去,唯有獨處,內心才能清明,才能更清晰地看待生活和認知自我。不會因為重重迷霧,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03《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碎碎念: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風雨起伏裡做到心無波瀾,寵辱不驚。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或喜或悲,不會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自怨自艾。
喜歡獨處的人,總是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總是能在傷感的日子裡生出幸福。
獨處是一種靈魂深度,喜歡獨處的人會在月光下看見愛和浪漫,在山間遇到清風和花香。
04《浣溪沙》
宋·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碎碎念:冗長的歲月,沒有誰的陪伴能如影隨從,沒有哪位貴人會每次在你危難時刻適時出現。
漫漫人生路,更多的是自己一個人在走,好的歷程,不好的歷程,都需要自己一一嘗試。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獨處,會讓你在緩慢時光裡,更清楚明白自我追求,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0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碎碎念:山間清涼的風,夜裡明朗的月,在獨處的世界裡,才能享受到生活處處都是驚喜。
喜歡獨處的人,當黎明的太陽升起,你會看見熠熠亮光的露珠;當夕陽西下,你會看見滿天絢麗的晚霞;當夜幕降臨,你會看見星河燦爛。
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靜處發現人間至美。
06《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碎碎念:獨處,不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是默默的,不是閃光的部分,卻比任何明亮的事物更值得人珍有。
它是刻入骨子裡的,像莊嚴的高山,深沉的海洋,潛藏在靈魂深處。
一顆安寧的心,無懼波瀾;一個習慣獨處的人,才能成為自己的銅牆鐵壁,經得起歲月風雨的打磨。
寫在最後:人這一生,只有靠自己才最踏實;習慣獨處,享受獨處,修一顆靜心,才不會因為浮塵遮望眼。
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歲月寂寞時,獨得自在。沉澱了生命中的悲歡離合,才能不念前塵,領會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有味是清歡。
感謝你在嚴寒冬日,還來光顧我的「花園」,願文字盛開,那些字裡行間的小歡喜,能溫暖此時的你。未來的日子,請大家多多關照,多多指教,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共同交流。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