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2020-12-04 何以悅讀

導語: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隨風而起,自在飄揚;其實,也是身不由己,若它能選擇,也不願意那樣無根無垠地漂泊吧。

獨處,是「採菊東籬下」的坦蕩從容;

獨處,是「夜靜春山空」的靜謐空靈;

獨處,是「孤雲獨去閒」的悠然自在;

年華起伏,唯有心靈安定,獨處而不孤寂,才能隨遇而安。

01《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碎碎念:獨處,並不是寂寞;喧囂,並不是熱鬧。在這鬧騰的世界,給心靈留一片淨地,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寧靜,不為外物所擾。

都說「人走茶涼」,也許,習慣獨處的人才不會因為聚散離合而多愁善感吧。繁華過後,心自從容,內心的平靜安寧,才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02《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碎碎念:閒時靜看花開,靜聽雨落,於忙碌裡找尋到一方靜謐之處。遠離塵世喧囂,遇見自己的詩意生活,悠然自在。

喜歡獨處的人,只是靜靜觀望,花開花落,雲卷與舒,只是淡然一笑。

萬水千山隨風而去,唯有獨處,內心才能清明,才能更清晰地看待生活和認知自我。不會因為重重迷霧,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03《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碎碎念: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風雨起伏裡做到心無波瀾,寵辱不驚。不會因為外界的影響或喜或悲,不會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自怨自艾。

喜歡獨處的人,總是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總是能在傷感的日子裡生出幸福。

獨處是一種靈魂深度,喜歡獨處的人會在月光下看見愛和浪漫,在山間遇到清風和花香。

04《浣溪沙》

宋·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碎碎念:冗長的歲月,沒有誰的陪伴能如影隨從,沒有哪位貴人會每次在你危難時刻適時出現。

漫漫人生路,更多的是自己一個人在走,好的歷程,不好的歷程,都需要自己一一嘗試。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獨處,會讓你在緩慢時光裡,更清楚明白自我追求,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0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碎碎念:山間清涼的風,夜裡明朗的月,在獨處的世界裡,才能享受到生活處處都是驚喜。

喜歡獨處的人,當黎明的太陽升起,你會看見熠熠亮光的露珠;當夕陽西下,你會看見滿天絢麗的晚霞;當夜幕降臨,你會看見星河燦爛。

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靜處發現人間至美。

06《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碎碎念:獨處,不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是默默的,不是閃光的部分,卻比任何明亮的事物更值得人珍有。

它是刻入骨子裡的,像莊嚴的高山,深沉的海洋,潛藏在靈魂深處。

一顆安寧的心,無懼波瀾;一個習慣獨處的人,才能成為自己的銅牆鐵壁,經得起歲月風雨的打磨。

寫在最後:人這一生,只有靠自己才最踏實;習慣獨處,享受獨處,修一顆靜心,才不會因為浮塵遮望眼。

喜歡獨處的人,才能於歲月寂寞時,獨得自在。沉澱了生命中的悲歡離合,才能不念前塵,領會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有味是清歡。

感謝你在嚴寒冬日,還來光顧我的「花園」,願文字盛開,那些字裡行間的小歡喜,能溫暖此時的你。未來的日子,請大家多多關照,多多指教,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共同交流。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就這樣,守著靜謐的日子,守著一個人的一世清歡,守著本真,守著初衷,守著一顆不染浮塵的心,在歲月中踽踽獨行。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
  • 物界|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後來,步入社會,一個人租了房子,似乎圓了小時候的夢想。然終日忙忙碌碌,早出晚歸,依舊是搬進來是什麼樣子,住下去後還是什麼樣子。小時候想像親手裝扮自己屋子的情景似乎早己忘記,那間屋子,被我們稱之為睡覺的地方。除了睡覺,一個人待在屋子裡的時間少之又少,似乎我們都在害怕一個人的獨處,我們把那種感覺稱為孤獨。
  • 夜讀|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 01 -獨處,是做回自己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然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物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陳道明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彈鋼琴,用毛筆抄《道德經》之類的古籍,揮筆潑墨畫山水,或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讀書,寫雜文。窗外天空純淨如水,屋內時光靜好,很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馮小剛笑話他一個人宅在家裡,遠不如一場飯局有用。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亦是人世的一種修行
    所以,後來與其說孤獨,我更願意用獨處這個詞去形容一個人的時光。人生的這場風景,有人陪最好,沒人陪也沒有關係,在那個時候好好的學會與自己相處,何嘗不是一種清歡?叔本華曾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是最真實的自由,是最好的時光
    學會和自己共處是一個人一生的課題,在置於喧鬧中人群裡,也許你會有很多種自己,茫然的不知道哪一個才是你。其實只有獨處時,才最靠近你自己。當一個人害怕獨處時,是沒有和自己成為親密關係,不能自己取悅自己,只有在別人那裡才能找到慰籍。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孤寂。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我為什麼這麼喜歡獨處?
    偶爾聽樸樹的歌,比如《在木星》這樣的曲子,心裡總會生出一陣莫名的震撼,你完全不能猜到一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才能有這樣的幡然恍悟,由此,我聯想到以前高曉松曾講到的一個關於樸樹的片段:有一次,我們一同在外面演出完,回去的路上,車於高速公路才行駛到一半
  • 獨處,是安靜,是清歡,更是自由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我深以為然。今年的我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每天把孩子送去學校後,我就自然開啟了我的獨處時間。在我看來,這種安靜,這種豐富,只有獨處時才能擁有。經常聽到有人說,喜歡獨處的人兒是孤單的,是寂寞的,甚至是空虛的。而我卻想說,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低質量的社交遠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獨處不是孤單,不是寂寞,更不是空虛。
  • 獨處,亦清歡
    後來,王維放下了眼前的功名利祿,一個人來到山中深居。 在這段時間裡,他開始在獨處中審視自己。 曾經急躁不安的內心,也隨著大自然的寧靜而漸漸平靜了下來。 就這樣,他在獨處的時間裡,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絕妙的詩。 王維的經歷,讓我想到了一句話: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熬得住孤獨方能等到花開。」獨處,能豐富自己;獨處,能積蓄力量。
  • 獨處,是一個人的最好修行!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獨處。人這一生,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的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真正的發現自己,認清自己,回歸真實的自我。正如叔本華所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
    然而時光流逝,年齡增長,卻越來越喜歡獨處了,獨處不是孤獨內向,是一種輕鬆,是一種靜靜的美。曾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有一些所謂的無關痛癢的朋友,猜著那些無聊的酒令,然後喝得酩酊大醉,真是既傷了身子又浪費了光陰。獨處是自我剖析的時刻, 反照自己的不足,獨處可以沉澱自己的內心,獨處也是輕鬆的充實。是一個人映照自我的清歡。
  • 梭羅: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人們常常問我:「你一個人住在那兒一定很孤獨,很想見見人吧,特別是在雨雪天裡。」 我真想問問他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之中嗎?將人與人分開並使其孤獨的空間又是什麼?」 試問,我們最喜歡逗留何處?
  • 詩詞丨原來,人間至味是清歡!
    一生中,我們喜歡的人很多,喜歡我們的人也不少,可心中的認定只有那麼一個人,若遇到了,請彼此珍惜,靜待花開,幸福總會在不經意間找你!人間有味是清歡。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試一碟春筍,品一盞清茶,生活的滋味仿佛一瞬間就被品味了出來。於平平淡淡中,體會生活的真味;於簡簡單單中,找到人生的真諦。原來,我們最平常的一蔬一飯,就藏著歲月安然,原來,人間至味是清歡!
  • 獨處,是一個人修行的道場!
    在這段日子裡,我學會了獨處,也從中找到了自己。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在這段日子裡,我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靜靜地過著,我一開始決定來這裡,我是又秉著出來散散心的態度,但是我沒有想到能夠找到那個真實的自己。我在大城市裡受到了傷害,受到了挫折,我以外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小村裡,就可以開心地活著。
  • 其實,一個人獨處,也很快樂
    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照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與蓬勃。也就是說,只有獨處,才能把迷失在喧囂塵世裡的自己給找回來。」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的?當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繁華的時候,你卻一個人靜靜地待著,做一個和大多數人「背道而馳」的人。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遠離了熱鬧,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有的人,身處鬧市被人群包圍,卻內心一片孤獨;有的人,遠離人群一個人獨處,卻感覺生活非常的快樂。獨處,並不是寂寞;狂歡,並不是合群;正所謂,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獨。
  • 五首寂寞詩詞:孤獨,是一個人的清歡
    孤獨是一種與自己對話思考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清歡,對於古人文化來說,孤獨更是詩詞的催化器。1.《月下獨酌四首·其一》——唐·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們無法拒絕孤獨,不如接受它,甚至享受它,此時你便會發現,孤獨,原來是一個人的清歡,不一定要悲傷難過。
  • 一個人的清歡 作者:紅塵有悔
    一個人生活久了,很多的東西已經不想再與人共享,這不是孤僻,這是一種習慣!在很多人把孤單寂寞冷標註為單身,其實單身還有一種享受,那就是一個人的清歡!沒有誰生來就喜歡孤獨,人都是群居動物,以家為單位,以社會我為群體 。
  • 獨處,是一種境界!
    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遠離了熱鬧,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精選文摘丨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
    獨樂,是一個人獨處時也能歡喜,有心靈與生命的充實;獨醒,是不為眾樂所迷惑,眾人都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適合我們。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 劉若英,一個人的獨處,是無法選擇的生存狀態
    劉若英在自序中說,孤獨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所以必定孤獨,或因為有人相伴,所以圓滿。孤獨感對我來說並不意味著痛苦,那只是一種自己跟自己相處的狀態。我想,每個人渴望有獨處的時光,哪怕只是片刻地停留,都會在這其中享受獨處時與自己相處的或美好或寂寞的心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