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是一種境界!

2020-12-07 騰訊網

一個人的清歡,勝過無數喧囂的無聊,遠離了熱鬧,才看得見自己的詩和遠方。

獨處,是在內心修籬種菊,萬水千山都能坦蕩而過,世事繁華都能放下從容。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靜謐的美更顯得青山空靈,悠閒自在,美妙怡人。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

有的人,身處鬧市被人群包圍,卻內心一片孤獨;有的人,遠離人群一個人獨處,卻感覺生活非常的快樂。

獨處,並不是寂寞;狂歡,並不是合群;正所謂,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獨。

在這鬧騰的世間,讓心尋得一塊靜地,安放心靈。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好人生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沒錢,慢慢積賺;沒房,慢慢打拼;累了痛了,咬咬牙扛下去。

自己的路,只能靠自己走,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誰都不會對你的人生負責,關鍵的時候,可以拉你上來,也可以推你下去;正在拉你一把的人,也可以把手一松;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也是本分。

人這一輩子,靠誰都不安全,只有靠自己心裡才踏實。

人生在世,誰都不易,所謂的出息,都是在苦痛中熬出來的;所謂的輝煌人生,都是拼出來的,該吃的苦,一點都不會少。一個人經過千錘百鍊,無依無靠的日子,慢慢的才會變強。真正的強者,足以抗下所有的事情。

生活告訴我們,酸甜苦辣的滋味,才是人生;靠自己努力,才是城牆堡壘。

不管你認識誰,都不如認識自己,不管你依靠誰,都不如依靠自己,當你習慣了獨來獨往,你就不再會依靠任何人。

內心安寧,才是生活中最美好的狀態

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其實都是因風而起,身不由己。人生有聚有散,生活有起有伏,心若安寧,才能抵抗塵世的汙濁,生活的煩惱。修一顆靜心,內心的安寧,才不會被外界的因素幹擾,隨緣所牽。

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生命;一片葉,落到哪裡都是歸宿;隨緣自在,內心安寧,才是生活中最美好的狀態。

獨處,是讓自己安靜下來,深入思考,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讓長久不解的迷霧衝破,才能變的晴朗透徹。

內心安寧,心才能清明;喜歡獨處,才能看清一切;做好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喜歡獨處的人,都非常自信

淺水喧譁,深水沉默。不愛說話,不代表是高冷;喜歡獨處,不代表會寂寞。

喜歡獨處的人,有一顆感性的心,平日裡不是看看書,就是寫寫詞;不是杯邀月影,就是手弄花枝。

喜歡獨處的人,總是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總是能在幸福的日子裡生出傷感。

喜歡獨處的人,都非常自信,萬事不求人,自己的事情喜歡自己處理。

一個人的自卑,是一種情緒;一個人的自信,是一種能力。

自信的人,才能夠鎖定目標,不畏困難,不會迷茫,獨自走下去。

自信的人,內心都很強大,把孤獨當成享受,在獨處中與自己的心靈對話,遇見真實的自己。

周國平說:獨處是一種檢測,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

做人如太陽一樣,不為大地而生,卻照耀了大地。

做事如深海一般,不為山川而流,卻容納了百川。

沒有大地,太陽依舊炙熱。沒有山川,大海依舊奔湧。

這就是獨處的魅力,當太陽落山後,沒有了明媚,依舊可以欣賞夜幕當空的深邃。

這亦是靈魂的深度,不以某種事物的存在而存在,而是因為某種意義的產生,才奠定了它存在的基礎。

而真正的感受,是一汪清澈的泉水,在獨處的世界裡,肆意奔流。在那裡,我們看到山青朗月,看到百花叢生,看到清涼遍谷。

願你在冗長的歲月裡,闢得一處澄明,染得一身清香。在幽深的長河裡,遇得一葉扁舟,尋得一地安棲。

孤身卻不孤獨,安靜卻不寂靜。

相關焦點

  • 獨處,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人生的過往都會慢慢沉澱下來,變成一種記憶,藏在心底,但不會很累,也會一點一點忘記。獨處的時候,不是寂寞難耐,反而是快樂的,是在享受一段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光。年輕的時候,總是害怕獨處,喜歡追逐熱鬧。從農村搬到了城市,然後還希望從小城市搬到大城市居住。工作也換了好幾個,但還是嫌棄賺錢太少了,心有不甘,一邊上班一邊尋找更高的平臺。
  • 獨處,是一種境界(經典!)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那份寧靜,尋得一個人的清歡。有的人,身處鬧市被人群包圍,卻內心一片孤獨;有的人,遠離人群一個人獨處,卻感覺生活非常的快樂。獨處,並不是寂寞;狂歡,並不是合群;正所謂,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獨。
  • 陳道明: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獨處!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清歡,就算是恬靜,也是萬物的本色。 人這一生,守住自己的本心,朋友不在多,而在於真心,圈子不在於大,而在於合適,人生,懂得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文/魏巍(江蘇)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當一顆心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之後,它就既沒有能力享受安靜,也沒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歡了。是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擁有一顆澄明的心,即能享受一群人的熱鬧,也能靜心獨處,安頓一個人的時光。因為喜歡讀書、寫作,所以喜歡上了獨處,開始覺得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他人,後來就成為一種習慣。
  • 學會與自己獨處也是一種境界
    學會與自己獨處,是基於對知識的學習,理解,運用,領悟。只有讓自己真正的心靜下來,才能感知自我,明知自我,修正自我……獨處不是一個人拒絕生活中的熱鬧,拒絕社交,也不是找一個山洞閉關修煉。獨處是人生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高度保持自我。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獨處」
    人生的最高境界,並不是與周圍的人維持著一段恰好的關係,而是「獨處」。因為他人始終只是你人生之中的一個個過客,或許會陪伴著你度過一段歲月,卻不能一直陪伴著你,一起生,共同死。只有當你學會了如何與自己獨處,才能夠真正的明白你內心的所求,才能夠一直保持你身心的和諧和內心的平靜。生而為人,每個人都在追求更高級的活法,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為此,他們強迫自己去融入熱鬧的圈子,強迫自己去與人為友,卻不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獨處」。
  • 人到中年,獨處是一種享受,一種修行
    與其在一群人當中狂歡感到寂寞,不如一個人的時候獨處收穫驚喜。 盧梭說:「我常常想,若是把我囚在巴士底獄或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裡,我也仍然可以悠悠幻想。」 對盧梭而言,獨處是一種難得的奢侈。一個人的獨處,就是給自己一個遠離喧囂的機會。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 有一種自由叫獨處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麼他也就是不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才是自由的」。人生最灑脫、飄逸的,並非是物質的富有;不是他能夠遠足到哪些地方去;也不是浪跡天涯海角;而是一種行為的自由,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心靈的舒爽,精神的歡愉。呂巖詩云:獨處乾坤萬象中,從頭歷歷運元功。
  • 獨處而不孤獨是一種修養
    那麼,能做到獨處而不孤獨的人,都是有夢想的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並把自己的目標付諸於實踐,每天有條不紊地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強求把自己融入某個圈子中,而是獨自面對風雨,強大自己。獨處而不孤獨是一種境界。繁華落盡,歸於沉寂。閒看雲月,靜聽風雨。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獨處思維更清晰,不取悅任何人。少了無為的紛擾,獨處以寧靜,寧靜而以致遠。為們有時在人群中也會感覺孤獨,甚至覺得不合群,可能恰恰是一種獨處的意識在佔據你的心間。獨處,是一個人回歸自然的表露,不必再戴著面具去面對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能靜靜的獨處,對於我們來說,真的難能可貴。
  • 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
    南懷瑾說:「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大上的修行,也是平常的生活瑣碎。學會了忍讓、獨處、包容、真誠,你的境界更上一層樓。1.忍讓: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是一種氣度,表面上是讓別人贏,實際上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
  • 人生的最高境界:獨處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獨處。人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人生曼妙的風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 無言,是一種境界
    無言,是一種境界 無言是一種境界 好辯是一種執著 我們因為太多的爭辯
  • 享受獨處,讓安靜成為一種修養
    安靜是一種文化,喜歡安靜的人,經常喜歡獨處。獨處,不受環境幹擾,不受他人控制。讓心情飄蕩,讓思緒飛揚。用一個閒暇的詞是對的。如果一個人不喜歡獨處,他或她的心靈一定是空虛的。安靜,悠閒。一首流行音樂好聽。經常被某一個詞所感動,與之相關。
  • 朋友可以很多,但學會獨處,才是境界
    只是朋友可以有很多,卻沒有人能時時刻刻陪伴著你,所以,學會獨處,才是境界。看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三國時,魏國的管寧和華歆是同窗好友,但性格卻不同:管寧對富貴榮華看得很淡泊,一心鑽研學問;華歆卻喜歡熱鬧,不願讀書。
  • 一個人獨處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榮耀
    不需要別人陪的人,不會感覺到無聊,反而給自己創造了欣賞環境的機會,並能真切地感受到獨處是一種享受,可以與陌生的人攀談建立信任,也可以走走停停不必走的快,想去哪就去哪。學著獨處,就是學會獨立生活,讓自己來作主,就像吃飯一樣,沒人陪也得吃,穿衣也是如此,沒人陪該買的也得買,人不可能總處在喧譁和熱鬧之中,總得習慣有一個人的時候。
  • 獨處,是一種幽靜的美
    獨處,顯得分外重要。獨處,是一種美,一種幽靜的美,在安靜中領悟人生,領悟人生的跌宕起伏,在紛亂之中還心靈一片純潔。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機會,找一些時間獨處,這最易證明你心靈的成熟。01.獨處,能讓心靜下來,讓自己更加清醒當你感覺生活陷入困頓,陷入蒼白與麻木的時候,請給自己留一點品味生活的時間。
  • 止語是一種修行,無言是一種境界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孝道|祭祀|姓氏|宗祠 無言是一種境界 好辯是一種執著 我們因為太多的爭辯 而失去了內心的平靜
  • 止語是一種修行, 無言是一種境界
    「止語」,是一種佛教修行法門,又叫「閉口禪」,修行之人通過止語定心,增長智慧。
  • 獨處,也是一種美麗的境遇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腳步的匆匆,方才漸漸明白:獨處,也是一種美麗的境遇,也是明月清風。獨處就是放慢腳步,環顧自己心靈的需要。獨處的曼妙之處就是一個人或一群夥伴或一個團隊能透過一首音樂、一杯咖啡……能有機會認識自己,找到自己,能找到可持續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獨處可以是一個人的「內視」,也可以是一群人的「內視」。真正的獨處與其說是一種環境,不如說是一種心態。即使身處鬧市,使你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只要你「心中修籬種菊」,依然可以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