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

2020-12-04 如風輕似雲淡

南懷瑾說:「人生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人生在世,讓你煩惱的,不外乎是功名利祿;讓你真正強大的,其實是無欲無求;讓你自由的,恰好是十年如一日的自律生活;讓你輕鬆的,是捨去了所有可有可無的東西,無官、無債、心中無事、身上無病,一身輕。

一件事想開了,就是小事,想不開,就是「心結」。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凡讓你煩惱的,都是需要捨棄的,讓你開心的,才是你真正需要的。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高大上的修行,也是平常的生活瑣碎。學會了忍讓、獨處、包容、真誠,你的境界更上一層樓。

1.忍讓:忍常人之所不能忍,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讓」是一種氣度,表面上是讓別人贏,實際上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生意場上,你和競爭對手爭執不休,結果兩敗俱傷。比方說,為了爭奪一間門面,你和別人大打出手,最後還惹上了官司,連續幾個月,你都被「一間門面」困擾著,讓自己沒有心思去賺錢,萬一輸掉了官司,那就會有氣急敗壞的情緒。

你在景區爬山的時候,如果遇到了人流擁擠的情況,你是拼命往前擠,還是主動退後、靠邊站。多數的人,都想要擠到前面去,以為越靠前,越能夠看到好的風景,搶佔有利地形,拍下幾張好的照片。但是很多人,因為擁擠傷害了身體,產生了口角,一次旅遊,最後「鬧心」地結束。

身在職場,你總想混個一官半職,遇到升職加薪的機會,你寸步不讓,結果你就和別人「抬槓」,同事相處,也很不愉快。當你和同事「互不相讓」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失去了晉升的機會,大部分的上司,不會考慮一個無法處理好同事關係的人。

2.獨處:獨處可以靜心,可以排空自己。

有人說:「人到中年,要做一個不往群裡走的人。」其實,不管你多大年紀,你都應該「不合群」,或者說,合群不合群,都隨緣,不要強求自己。合不來的人,讓你感覺不舒服的人,看不起你的人,就別交往了。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當你退出了不合適的群,你會發現合適的群,真的很少,甚至一個都沒有;離開了虛偽的朋友,你會發現自己很少有朋友,甚至一個真心朋友都沒有。恰好是這時候,你忽然發現,守住一顆安靜的心,做一個內心安寧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事情。

「做人,靠誰不如靠自己」,何必為了合群而合群?朋友不需要很多,有幾個真誠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喝一杯小酒,就是快樂。如果沒有朋友,那就一個人獨坐,享受靜謐的時光,感悟一個人的自由自在,也可以看看書,努力提升自己。想要喝酒了,也可以「小酌一杯樂悠悠」。

每個人都要學會反思自己,而不是向別人傾訴,徵求別人的意見。沒有人和你感同身受,更不能懂你,與其等待別人的安慰,不如自我減壓,自己懂得自己。和別人交流,其實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是找回自我。

3.包容:越懂得包容,心越強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境界很高的人,一定是活成了寬廣無垠的「大海」。可以容下萬物,從來不計較什麼,反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包容了自己的愛人,家庭才會幸福。愛人發脾氣的時候,其實是希望你越來越好;愛人責備你的時候,是發現了你的缺點和不足;愛人和你吵架的時候,是兩個人的意見不統一,是一個求同存異的過程。你要大度一些,越大度,夫妻感情越和諧。你在愛人面前,總是主動低頭,讓愛人贏,你才會真正贏得愛情,少年夫妻老來伴。

包容了自己的父母,你就會得到父母最好的愛。這個世上,父母才是真心希望你過得好的人。不管你走多遠,都走不出父母的牽掛。當你發現父母的不完美,或者看到父母很窮的事實,父母很偏心的情況,你都不要計較,心懷感恩,留住溫暖和感動。

包容了自己的過去,你才會發現自己的不容易,也會讓自己趨近完美。過去的事情,都是爛人爛事,你越糾纏,越痛苦。如果你可以包容過去,你會發現自己活得雲淡風輕,對於未來,你也會充滿自信。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活法。

不懂得包容的人,就像眼裡有一粒沙子,越要揉一揉,越會很痛苦。包容了一切,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眼睛變得很明亮,如水一般透明。

4.真誠:做人,誠信在立身之本,越真實越自由。

人生就是一個借假修真的過程」,當你戴著面具活下去的時候,你會發現迷失了自己。有的人,因為職業需要,總是面帶笑容,職業的笑容,讓一個人的表情很僵硬,很不自然。有的人,為了討好別人,總是假笑,其實自己是言不由衷,很痛苦。有的人,總是說虛偽的話,連自己都不能相信,說得越多,越容易被拆穿,越會暴露自己。

總有人,喜歡過「偽精緻、偽奮鬥、偽成功」的生活,為了偽裝自己,花了很大功夫,結果自己到底要做什麼,要活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了,更可怕的是,為了偽裝自己,花了很多的錢,讓自己變窮了,心也窮了。

做真實的自己,學會取悅自己,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臉色和眼色,自己的心情才會好受一些。對待別人,說真話,說到做到,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對待自己,實打實創業,紮實工作,做人問心無愧。真誠的人,經得住風雨的考驗,受得起時間的檢驗。

人生的最高境界:忍讓、獨處、包容、真誠。「境由心生」,你的心有多強大,多寬闊,你的人生層次就有多高。

心越安靜,人生越安靜;心越自由,人生越自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獨處」
    人生在世,幾乎每個人都在學習著如何為人處世,卻往往忽略了如何與自己相處。人生的最高境界,並不是與周圍的人維持著一段恰好的關係,而是「獨處」。為此,他們強迫自己去融入熱鬧的圈子,強迫自己去與人為友,卻不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獨處」。獨處,看似孤獨寂寞,實則內心豐富,精神豐盈。多少人,為了合群而強求著合群。看似熱鬧,實則內心孤獨。
  • 陳道明: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獨處!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獨處,享受一個人的清歡,就算是恬靜,也是萬物的本色。 人這一生,守住自己的本心,朋友不在多,而在於真心,圈子不在於大,而在於合適,人生,懂得清理自己的朋友圈,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 人生的最高境界:獨處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獨處。人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 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修行。人生曼妙的風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而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諷人之缺,責人之誤。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後,蘊含的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懷。蒼天有情,賜人以善意,卻總有人沉落於惡的深淵。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時代,魯迅先生這句話控訴的是國民政府的不作為和殘暴,卻在今天同樣振聾發聵。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5、交友的最高境界是「誠」朋友之間,貴在真誠,你真我真,你誠我誠,那彼此之間的友誼,就能四季常青,長長久久。誠,是友誼之間的橋梁,沒了誠,橋就會塌陷,有了誠,橋就會變得更牢固,能夠抵擋住洪水的衝擊。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學會獨處,遠離喧囂,寧靜而以致遠
    人生,願你能與孤獨握手駐足,享受一個人的寧靜自樂,在車馬喧囂中清閒怡然。人的精華在於靈魂,獨處的能力決定人的生活品質。當我們明白:靈魂終究只能獨行的時候,便會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寂寞和孤獨,從而學會培養自己獨處的能力。
  • 獨處,忠於自己,便是聰明人的最高境界
    人生對於是一段孤獨的人生,在這段煩惱的長劇裡對父母來說,也只能是一片段,一段更長的片段,最終我們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漸行漸遠。人在這一生中都是過客,沒有人能真正擁有你一輩子,如果有,那多半是青春時的情話。但即便如此,孤獨也是生命的禮物——不可或缺,不可分割。孤獨喚起回憶,回憶使我們思考。
  • 忍讓,是思前想後的寬容;包容,是不計前嫌的大度
    不管你是誰,不要把別人的忍讓看成理所當然;不管你是誰,不要把別人的包容當成懦弱無能。這個世上誰都不傻,選擇讓步,是因為看重;選擇包容是因為在乎。不要把善良當好欺,善良的人站起來,你連下跪的機會都沒有!忍讓,是思前想後做出的寬容;包容,是不計前嫌的大度。人生在世,沒有誰會無緣無故的委屈自己,去遷就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所有的原諒皆是因為不舍,所有的忍讓全是因為在乎。人要懂的珍惜,更要懂的感恩。別去欺負忍讓你的人,不要無視包容你的人。父母包容你,是因為對你的愛;兄弟姐妹包容你,是因為手足之情。
  • 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安靜的獨處,人生最美的境界文/魏巍(江蘇)周國平說: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當一顆心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之後,它就既沒有能力享受安靜,也沒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歡了。是的,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靜。所以,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擁有一顆澄明的心,即能享受一群人的熱鬧,也能靜心獨處,安頓一個人的時光。因為喜歡讀書、寫作,所以喜歡上了獨處,開始覺得安靜、自在、不拘束、不用遷就他人,後來就成為一種習慣。
  • 慎獨,自律的最高境界,最高級的「 獨處 」
    慎獨,是一種更高級的自律,是中國人幾千年以來最高境界的修身法則。01一個人如果在獨處時能做到光明磊落,沒有私心雜念,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修養到家了。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空谷幽蘭》的作者說:「只有當我們獨處時,我們才會更清楚的意識到,我們與萬物同在。」在獨處中修煉自己,是提升自我的一種最好方式,修煉出的是一個更好的自己。人這一生,只有懂得慎言、慎行、慎獨,修煉好三慎,人生路上才能更加安穩從容!《周易》中有這樣一句話:「吉人之辭寡。」精神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慎言,看破但不說破,知人卻不評人。
  • 像水一樣: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像水一樣活著!來自老子道德經00:0003:41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是說做人要像水一樣,幫助萬物,默默不爭。以水悟道,可以看到成功人生裡的七種境界。【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
  •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
    包容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而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諷人之缺,責人之誤。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崇高境界。在包容的背後,蘊含的就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懷。
  •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理解,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在這多元化的世界裡,人不可能是孤立的,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接觸,如何在這紛紛擾擾的紅塵中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讓快樂時刻相伴,包容與理解至關重要。包容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高尚的品質,而理解卻又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人之所以不快樂,記恨是主因,而利益的衝突是誘發記恨的根源。
  • 獨處,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人生的過往都會慢慢沉澱下來,變成一種記憶,藏在心底,但不會很累,也會一點一點忘記。獨處的時候,不是寂寞難耐,反而是快樂的,是在享受一段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光。年輕的時候,總是害怕獨處,喜歡追逐熱鬧。從農村搬到了城市,然後還希望從小城市搬到大城市居住。工作也換了好幾個,但還是嫌棄賺錢太少了,心有不甘,一邊上班一邊尋找更高的平臺。
  • 曾國藩智慧:人生修行的最高境界,莫過於「慎獨自律」4字
    在2000多年前的著作《禮記·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說是道出了千百年來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這句話便是: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一個人能夠在獨處時,依然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兢兢業業,便是君子的行為。慎獨自律,是人生修行的最高最高境界。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這「兩個字」
    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這兩個字「獨處」,學會獨處,是一種生活智慧,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個人的生活高度,取決於他的獨處程度。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點,獨處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如果有人問你,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想,大多數人都不能回答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 能夠學會獨處,享受孤獨的人,方能成就人生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他在關於獨處中曾經這樣寫道,獲取幸福的錯誤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們企圖把悲慘的人生變成接連不斷的快感,快樂和享受,這樣。畫面感就會接踵而至,與這種生活必然伴隨而至的,還有人與人的相互撒謊和哄騙。
  • 這樣的愛,才是愛的最高境界!
    作者:胡楊映月 聲明原創關於愛情,關於愛一個人,可以說愛的方式千姿百態,而愛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有時候,兩個人確實彼此都非常愛對方,也都非常努力的維繫著這份感情,儘量的包容對方,克制自己,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在時間的兜兜轉轉之間最終還是無緣牽手終生
  • 生命的最高境界!
    境界,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它飽含著人生的感悟,體現了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境界,其實蘊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01人生的最高境界沉得住氣 彎得下腰 抬得起頭 正所謂: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沉得住氣,才能成器;彎得下腰,才能抬得起頭。就像一株大樹,沉得住氣,將根深深扎進土地裡,才能後續發力,抽條長枝。在困難與挫折面前,更是如此,沉得住氣,才能發得了力。
  • 忍,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很多事,忍一忍就過去了;靜一靜,就平和了;想一想,就冷靜了。南懷瑾說:處事的時候,忍字可做決斷用;與人相處的時候,忍字可做忍耐,包容的意思來用。忍,不是讓你一味地去忍,是讓你給自己留些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滿招損,謙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