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種方言最接近原始漢語?

2020-12-09 曉文淺筆

據查,原始漢語是古漢語術語,屬於漢語的最早階段。是從漢藏語系分化出來開始一直到公元前十六世紀殷商時代以前為止的漢語。「漢藏語系」是世界第二大的語系,母語使用人數僅次於印歐語系。其中漢語、藏語、羌語、緬語等 400 多種東亞語言被認為擁有共同的祖先語言,合稱為漢藏語系。原始漢藏語分化成現代語言的最早年代在距今約 5900 年前,地點可能在中國北方,因此該語系的起源和分化可能與仰韶文化及馬家窯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目前已知「原始漢語」有以下幾點特徵:

1、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詞類系統,詞形可能有屈析形態變化;

2、有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沒有第三人稱代詞;

3、賓語普遍置於動詞之前,修飾語也往往置於被修飾語之前;

4、有大量複輔音聲母,四聲尚未產生。

漢語有很多方言,我們中國人把全國各地說漢語的人分成各種「方言」。現存的任何一種漢語方言,都是古人說的話一代代傳下來的。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它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

漢語大概可分為7大方言:

1、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

2、吳方言,即江浙話;

3、贛方言,即江西話;

4、湘方言,即湖南話;

5、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

6、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

7、閩方言,即閩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方言的形成或多或少受古漢語的影響,至今我們在一些方言中也能找到古漢語的影子。這些方言與不同時代的古漢語音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於宋元之際古中原漢語進行了「平分陰陽」、「濁音清化」、「入派三聲」等語音演變,而贛、吳、湘、粵、閩、客等南方方言影響較小,所以今南方方言相較北方官話來說更接近中古漢語。南方諸方言中客家話與唐宋漢語最接近;閩南語與兩漢時期漢語最接近(都是相對其他方言來說);吳語保留了全濁生母,保留了較多魏晉時期的漢語的發音;粵、閩、晉則保留較多入聲(晉語則保留了較多唐音,粵語發音則是古漢語雅言與嶺南古越語融合而成的語音);北方官話則與明清時期中原雅音更為接近。各個方言都與古中原漢語一脈相承,在發展演變融合中都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特點。

我是@曉文隨筆,關注傳統文化,品讀經典佳作,分享個人觀點,謹供大家參考。

相關焦點

  • 現代的哪種方言最接近古人講的話?
    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人爭論哪種方言更古老,有論者以古詩為例說杜甫名詩《佳人》,十二個韻腳字普通話卻分為U、OU、yu、UO四種韻。而粵語中全部押韻幾乎完美,這回我們就來說說,真的存在一種最接近中國古音的方言嗎?
  • 漢語七大方言,哪種方言最古老?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移民活動,遷徙的大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其次是由東到西,反向而行的例子比較少見,這一重要特點產生了漢語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源頭,並形成了今天漢語方言地理的格局。 吳方言的源頭最為久遠。據《史記》記載,三千年前的先周時代,有一支移民在經過一場政治變動後,從陝西渭水流域遷到江南太湖流域。
  • 中國有多少種方言?哪種方言最難聽懂?
    中國的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漢語經過華西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融合和變遷,形成了我們民族所特有多樣性和差異性,這就是方言。方言之間雖然有差異,但在語音上還是有一定的對應規律;詞彙、語法方面也有許多相同之處。那我們泱泱中華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
  • 中國有七大方言,那麼到底哪種才是古漢語的正統嫡傳?答案想不到
    大家知道中國地大物博,文化源遠流長,別的東西不說,就只說語言也是百花齊放,數千年之間形成了我國現存的80多種語言,這麼語言又大致可以分為五大語系、七大方言,那麼這七大方言, 到底哪種才是古漢語的正統嫡傳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七大方言都是哪些?
  • 漢語方言怎麼分才合理?十大方言?八大方言?哪個才正確?
    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關於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傳最廣的官方學術分法: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 現代漢語劃分7個方言區 誰能當古漢語的「活化石」
    現代人沒哪個曾經聽過「古人」說話,特別是古人的語音,因為漢語沒有注音的特點,我們也很難找到史料來推斷古漢語。可實際上,語言學家們卻總是能告訴你這個字古代怎麼讀,那個字古代怎麼讀。漢語語言學家是怎麼尋找古漢語的蹤跡的呢?方言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從學術意義上而言,方言的確是古語考證的一個「活化石」。
  • 北京話—中國最優美的漢語方言
    這遺產是厚重的、悠遠的,這遺產有硬遺產也有軟遺產,被稱為中國最優美的漢語方言北京話就屬於後者。  北京的語言歷經多少朝代,與世世代代的北京人相伴,最後成為普通話的基礎。建國後的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一種地方性的語言成為推廣到全國進行交流的語言,而且被十幾億人使用,必有其內在的深刻原因。
  • 漢語七大方言廣東有3種,你覺得哪種最難學?
    據中國政府門戶網站在題為《中國語言文字概況》的報導中介紹,漢語方言通常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各方言區內又分布著若干次方言和許多種土語。在全國漢語七大方言中,廣東就佔有三種,包括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 中國所有方言最全版,快來看看你的家鄉屬於哪種方言吧!
    一:官話(普通話)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主要使用方言。東北官話接近普通話,外地人印象中的東北話其實往往是東北一些地區的「東北話」。雖然東北各地(除遼南)的口音腔調有些許不同,但這種不同只是「東北味兒」的深淺有無,並沒有詞彙用語的不同,也沒有較大的變音變聲。
  • 現代漢語七大方言,你說的話是屬於哪種呢?
    漢族有七大方言 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或者說八大方言一直都有很多朋友說,中國哪兒止七大方言啊這麼少啊!單單我們鎮的不同村之間,方言都不一樣,中國的方言至少有幾百上千種吧。其實這個如果根據語言學的體系去劃分的話。我們把世界語言歸為是總類目,然後漢語是屬於漢藏語族中的漢語語系,而粵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客家話、閩方言、北方方言這七大方言是屬於語系下面一級。
  • 漢語方言的來龍去脈,這篇文章告訴你
    摘 要:語言是人類交流溝通的必需工具, 也是文明保存和傳遞的主要途徑, 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靈魂,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漢語使用人數達12億以上,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其中大部分位於我國今境內。關鍵詞:漢語方言,分布區,起源漢語由於歷史和地理條件的關係,根據其語言特點可以分為七大方言。
  • 最神奇的字,千年來全國方言讀音都一樣,恐怕你的發音也不對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309字,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像漢語這樣具有如此深厚的歷史底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的一個,漢語也從遠古傳承至今。由於幾千年的演變,發展和沉澱,漢語的複雜程度是其他語言無法比擬的。中文有多複雜?光是拾起一句方言,就能讓無數外國友人折腰。中國的方言體系確實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中最難的,更別說外國人了。在「十裡不同音」的南方,連我們自己人都聽不懂。方言的產生既與漢語自身的發展有關,也與地理上的隔絕密切相關。南北方方言的差異可以說明問題。
  • 日語、韓語、越南語……哪種語言最像漢語?
    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和漢語有什麼關係?其實,從語系上來說,這三種語言並不是屬於漢藏語系。但是,眾所周知,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門語言曾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漢語的影響,它們的語言層次都和漢語有一定的聯繫。越南語中,將從漢語引進的詞語稱為「漢越音」;韓語中,這樣的詞語叫「漢字詞」;而日語中叫做「訓讀、音讀」。
  • 【讀書】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版)
    宮田一郎,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教授,日本漢學界中吳語與吳語文學研究的元老,曾合作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明清吳語詞典》等。 內容簡介 《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共10卷,1500餘萬字,收列詞目21萬餘條,引用口語例和文獻書證數十萬個,涉及古今語言文字類文獻資料一千餘種,其他各類文獻資料近三千種,可謂是我國漢語方言詞彙調查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是對通語類詞典乃至整個漢語詞彙庫的重大補充
  • ...是不是說方言裡保存了古音的特徵?哪種方言保留的最多呢?_澎湃...
    還有您提到的通過方言推斷中古音,是不是說方言裡保存了古音的特徵?哪種方言保留的最多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 哪個地方的方言才是傳統的古代漢語?你猜得到嗎?
    哪個地方的方言才是傳統的古代漢語?你猜得到嗎?中國地大物博,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累,很多傳統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我們都知道在祖國還沒有統一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國家是分為好幾個部分的,隨著時代不斷變遷,現在就算是統一了,也有了統一的語言,但是在很多地區還是流傳著自己本地區才能聽懂的語言,那就是我們認識的方言,每個地區的方言各有特色,但是又不相通,很多人就會好奇到底哪個地方的方言才是傳統的古代漢語呢?
  • 閒話廣西漢語方言
    閒話廣西漢語方言   □韋樹關  人們常說:廣西是語言的富礦。此話不假。廣西有壯語、勉語、布努語、拉珈語、苗語、侗語、仫佬語、毛南語、水語、京語、彝語、仡佬語等12種少數民族語言;漢語方言多達6個:粵方言、平話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閩南方言。
  • 最「潮」方言成古漢語活化石
    全宇宙最難學」的語言!確實,素有「華夏遺聲」之稱的潮州話,作為現今全國保留古漢語元素和特點最豐富的方言之一,古韻猶存幾達神秘地步,越來越引起語言學家們的重視和研究。尤其是近些年來,潮州市的有關部門和文化界的學者們更紛紛呼籲與採取實際行動,掀起一股保護和普及潮州話的熱潮。
  • 中國哪個省有72種方言,你知道嗎?
    漢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是你知道中國有個省有72種方言,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具體情況。,廣東一共有72種方言,使用最廣泛的三種分別是廣府話,潮汕話,客家話,除此之外,還有雷州話,五邑話,茂名話等等。
  • 中國七大方言,有的好聽、有的難懂,老家屬於哪種?
    東晉道教學者葛洪在《抱樸子·鈞世》一書中提到:古書之多隱,未必昔人故欲難曉,或世異語變,或方言不同。可以看出關於方言,早已有記載。漢族的先民開始時人數很少,使用的漢語也比較單純。後來由於社會的發展,居民逐漸向四周擴展,或者集體向遠方遷移,或者跟異族人發生接觸,漢語就逐漸地發生分化,產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漢語方言分布區域遼闊,使用人口在9億以上。現在的漢語方言一般劃分成七大方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