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文教育和中國高考英語考試改革

2021-01-10 新加坡頻道

    將新加坡和中國放在一起比較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為主的社會,但是英語卻是其教學和工作的主要語言。 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科目都是用英語完成的。新加坡政府絞盡腦汁,施出渾身解數,想提高華人不斷下滑的華語水平。而在中國,長期以來一方面政府希望通過各種形式,各種層級的英語考試,提高國民的英語水平;一方面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後,英語教學效果卻不佳。更有意思的是不僅僅英語水平沒有達到的應有的水平, 民眾將中文水平的不斷下降也歸咎到英語教育的失敗。一個相當普遍的觀點認為英語對大多數國人沒有用。英語應該從公立教育系統中退出。誰願意學習,誰覺的有用,自己學。有著名大學教授稱專家學者也不需要學英語,由少數英語專業人員翻譯科技和學術作品即可。更有媒體稱中國大國崛起,全世界都在學中文,學習英語是沒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現。有網絡調查顯示,90%的網民支持高考取消英語考試。

    近日有媒體報導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稱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實施,英語將退出統考, 改由社會機構組織一年多次考試,取最好成績,由高校自主決定對英語等級的要求。應該說這樣一個改革出發點是好的,制度設計上也有一定的特色。但是語言政策非小事,中國高考改革更是體現國家教育政策導向,影響人才培養和選拔的重大公共政策調整,任何跟高考相關聯的改革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對高考英語進行改革,需要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一是在大國崛起的背景下,英語學習還有沒有必要;二是英語學習是不是導致中文水平下降的罪魁;三是現提出的改革設想和方案可不可以實現提高英語水平,提高母語水平,為學生減負的目的;四是政策執行的難度如何,相應的制度條件具不具備,會不會帶來負面的政策效果。五,激進改革和漸進改革的關係如何處理。能靠一廂情願的美好意願進行改革嗎?

    結合以上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以英語為媒介進行的知識創造和傳播仍然是人類知識發展和創造的主流。儘管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增強,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軟實力在世界範圍發展和傳播進一步加快。但英語仍然是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文化和商貿活動的支配性語言。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真正的大國崛起和發揮軟實力依然需要這個體系的理解和支持,並從中受益。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必然要走國際化的道路,提升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在這個情況下中國要採納近乎脫離英語的教育政策或者說進一步弱化英語教育是明顯不明智的。新加坡的奇蹟般的經濟增長和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傑出表現和新加坡政府採納英語作為主要的教學和工作語言有很大關係。中國民眾的英語水平和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大大提高而不是弱化。那種認為大多數人不需要英語的觀點是非常可笑的。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即使底層勞動者,如果有英語溝通的能力,在勞動力市場上帶來的收入的提高也非常顯著。英語教育的失敗不是取消英語教育的理由。中文水平的下降不能歸結於英語教育,而是應該審視中文教育內容和教學教法。其次現在這個英語教育改革方案是否可以減輕學生負擔,真正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甚至整個政策本身的制定和出臺的方式和方法都需要進一步的探討。

    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有路徑依賴,都不能脫離現實,脫離具體的政策發展的環境。如果不改變現有以高考為核心的考試教育制度,目前僅靠降低英語分值或者改變考試方式為學生減負,提高母語水平和英語水平都是不可能的。現在這個將英語獨立於高考制度的方案,不僅不能減負,反而可能給學生帶來更大的英語學習的負擔。以往的高考是計總分的。學生英語稍弱還可以用其他科目成績補償。將英語獨立出來,並多次考試,可能會逼迫學生付出更多的心力在英語應試考試上。同時真正的社會化考試是社會中介機構組織,由招生學校自主認可,學生自由選擇參加的考試。但目前中國很難發展出美國ETS這樣的專業社會化語言考試機構。具體由誰來承擔這項社會化考試責任、形式如何,考試的組織管理、考試紀律、考試成績與大學自主招生的關係等等一些系列問題都是不小的挑戰。

    這個一年多次社會化考試的方案對現有的英語教育體系的衝擊也非常大,會打亂高中甚至初中小學教學的計劃,政策調整的經濟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昂。英語一但退出高考,在現有的以高考為指揮棒的教學體系中,英語教育可能會迅速邊緣化。英語由社會化機構多次考試的方案可能會大大增加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這些對於依賴公立教育體系學習的城市不富裕家庭和農村學生而言,可能意味著英語學習機會的剝奪。

    結合這樣的思考和分析,(一)要從高考改革整體方案層面進行統籌規劃。在高考做為目前最公平的人才考核選拔方式的大背景不變的情況下,在高考對教育內容安排,方法選擇具有重要指揮棒作用的現實下,將英語考試單獨獨立於高考以外的做法,目前還是過於冒進。(二)在高考的地位和作用很難動搖的情況下,最應該做的是改變英語教學和考試的內容和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把英語考試和學習的責任推向社會。按照這個思路,新加坡政府煞費苦心在各級公立教育系統中大力提高華人華文水平的努力就完全沒有必要了。(三)加強配套政策和政策執行能力建設,進行充分政策試驗。應該實行「六年提前知道」原則。按照教育部慣例的「三年提前知道」高考改革原則對降低高考英語改革的不良影響是遠遠不夠的, 起碼應該調整到「六年提前知道」即從初一就應該明確高考英語的改革方向(最大程度減少衝擊)。要進一步加強對現有英語教育體系人力資源的培養和調整以及社會化考試機構的建設和監管(假如實行社會化考試的話)。要採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在相關政策研究問題充分探討之後開始試點,一是在沿海北上廣等發達城市先逐步推行社會化考試試點,採取雙重模式即同時還繼續實行高考英語統一考試(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有興趣和成績良好的學生可以提前完成並投入更多精力在母語及其他學科學習);二是在全國其他範圍仍然繼續實行高考英語統一考試,各省市自治區可參照北上廣模式也進行小範圍試點。待實行3年左右全國再視具體執行情況和效果確定長遠的政策變化目標和方式。

    語言政策非小事。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既要傾聽民眾的呼聲,又要有所作為有所堅持。

    作者:於文軒 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系助理教授;李建新 南洋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市長班「 學員

相關焦點

  • 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_全國高考改革方案_高考改革_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正式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將隨著教育部的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徵求意見稿的出臺進行調整。目前,教委正在對2014年的考試說明進行修訂,其中,英語考試在試題結構、命題的形式等方面都會有所調整。   2014年高考英語將降低難度,詞彙量或將從原來的3500個減少到3080個,並且2015年高考英語的詞彙量會繼續減少,同時在2016年實現一年兩考。
  • 旁觀中高考改革:英語和語文是天平的兩端?
    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劉燕孫博)近期,中國多地傳出有關中高考改革的信息。「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提出:2016年起語文學科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語學科分數由150分減為100分,並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 今日輿情解讀:高考英語改革在質疑中前行
    英語考試改革是這個方向上的大膽嘗試。拿英語高考開刀同時針對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多個問題。社會應當對這一改革給予支持和鼓勵。 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長沙晚報》評論認為,英語極有可能會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在經過高考改革後的「新高考」,英語的重要性被大大弱化了。
  • 高考英語改革:讓英語回歸實用性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委發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提出從2016年起,高考英語分值變為100分,聽力和閱讀理解各佔50分。前不久,教育部發布的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中提到「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將不再統考。按照計劃,到2020年高考時,英語將退出。
  • 英語退出高考再思考
    經濟觀察報 華提/文 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改革舉措包括健全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制度、改革統一高考等,其中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一時之間,英語「退出」統一高考成為社會熱門話題。支持者與反對者的意見形成尖銳對立。
  • 關於近六年高考英語改革的思考(圖)
    高考英語在中國英語教育改革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所謂承上是指與高校改革、創建一流大學的大潮相銜接,所謂啟下是指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與此相呼應,當年7月的全國高考英語試卷取消了語音和詞彙字母補全試題,代之以聽力試題,成為1977年恢復高考以後英語題型結構的轉折點。自此,各種大型英語考試的改革也拉開了序幕。
  • 高考英語改革先驅、著名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桂詩春逝世
    為高考英語標準化考試做出歷史性貢獻作為中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始人,桂詩春為我國應用語言學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他同樣為人所知的是對中國英語標準化考試的前沿探索。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考英語改革,桂詩春與李筱菊等一道引進國外語言測試理論和統計技術,在廣東率先開展標準化考試試驗,為我國考試研究科學化作出歷史性貢獻。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大量派遣公派人員出國留學。由美國舉辦的英語考試「託福」考試費太貴。於是,教育部委託原廣州外國語學院研究一套英語考試系統——出國人員英語水平測試(EPT),由桂詩春和李筱菊主持。
  • 俞敏洪聲援英語改革:城鄉英語差距影響教育公平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俞敏洪在北京大學演講的時候,在談到相關教育問題時他表示,高考是中國可執行的最公平的教育制度,社會化英語考試則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一點點破冰行為。  俞敏洪一直在呼籲,中國不應該把英語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老俞曾經對媒體表示,中小學生可以把英語作為興趣來學習,不提倡列入考試成績總分,而且支持英語高考降分。  俞敏洪:中國為什麼要把英語考試放在這麼重要的地位上?比如說中考高考全是150分,跟語文數學完全是同等分數。
  • 高考英語命題的改革之路——孔德惠教授訪談錄
    現在各省執行情況不一,儘管高考改革步伐在加快,還處在調整期。高考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經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試點,考試權進一步收攏,全國還有8套高考英語題。考試命題仍然是個大問題。考生怎麼能考出水平,高校怎麼能選拔出人才,這些都和命題直接相關。
  • 多地高考改革減少英語分值 山東英語卷仍是150分
    針對高考,一是從2016年開始,高考英語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二是在北京市規劃的生態涵養區及城市發展新區增設本科一批專項招生計劃。2015年起將一定比例招生計劃投向這些地區,希望起到疏解中心城區人流和優質教育資源向這些地區傾斜的作用。
  • 雙語閱讀:高考英語改革 英語將退出大學統考
    從中國教育部披露的關於高考考試及錄取的細節來看,英語考試將在2020年前退出中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全國高等教育入學考試即「高考」,作為用於考量中國學生的工具,這一制度已實施了30年。中國教育部在近期披露了高考考試和招生計劃的改革方案,在其正式發布之前,將會徵求群眾的意見。
  •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2017年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
    本報訊 昨天,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來杭州,參加杭州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九屆亞洲比較教育學會年會。會上,他對本報記者確認,全國執行高考新方案,不會在2016年,而是2017年。語文、數學在新高考裡,份量加重,這是兩門必考科目。而英語,不再參加統一高考。「教育部前天剛舉行相關會議,近期估計就要發文了。
  • 江蘇新高考英語改革備受矚目 公眾盼藉此撼動應試教育堅冰
    對於2016年江蘇新高考方案究竟如何走向,備受矚目。經過多方打聽獲悉,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在醞釀改革,目前最有可能的模式是高考考語文、數學以及文理「小綜合」,而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 中國教育學會前任理事會會長顧明遠:英語將退出高考統考 改為三年...
    據《錢江晚報》今日(5月18日)報導,昨天(5月17日),中國教育學會前任會長顧明遠來杭州,參加杭州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九屆亞洲比較教育學會年會。會上,他對《錢江晚報》記者確認,英語將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語文、數學在新高考裡是必考科目,份量加重。英語考試不會取消,而是將改成類似四六級考試的方式,高中三年可考多次,全國如此。
  • 2020年中高考英語政策改革,以後英語到底怎麼考?
    您知道高考英語將實行社會化考試嗎? 不太清楚 您了解大學對英語成績的限制嗎? 不了解...... 您知道《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嗎? ......
  • 中高考統考英語口語成趨勢!未來英語教學到底該如何前行?
    近日,一條教育熱文刷爆網絡,北京2021年高考統考第一次英語聽說機考開考,這也是北京高考英語科目中首次增加口語考試,口語+聽力考試共計50分,一年安排兩次機考,取兩次聽說機考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英語科目150分總分值不變。一石激起千層浪!
  • 英語應試教育受質疑 高考英語36年分水嶺在眼前?
    在眾多話題中,高考英語改革一直是關注焦點。  去年年底以來,各地謀劃高考英語改革的呼聲、傳聞不斷傳來。北京公布了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計劃到2016年,高考英語總分從150分降至100分。廣東也傳出「2017年實行英語一年多考,降低到100分」的聲音。儘管目前尚未出現任何官方結論,但高考英語科率先「大改」似乎已是板上釘釘。
  • 馬雲呼籲改變教育前先改革考試,中國真的一定要改革應試教育嗎?
    巴黎當地時間12月3日上午,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受邀參加世界教育論壇並發表演講。 馬雲表示,要改變教育模式,首先要改變考試的模式。 「如果考試是唯一的KPI,教育就不會是正確方向。」
  • 增加口試 未來高考英語考試的「風向標」?
    近日,2021年全國各地高考報名工作陸續進行。根據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機考今年將首考。一石激起千層浪!會不會是未來高考英語考試的「風向標」呢?華商記者走訪西安教育各界,了解該政策是否會對陝西高考政策制定上產生一些影響。
  • 中高考英語即將改革!優學派明星外教告訴你英語應該這樣學!
    隨著中高考英語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語聽說在考試成績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高。北京中考英語總分值100分,聽說考試佔40分,2021年起,高考英語也將增加口語考試……據統計,全國已有50多個省市在中高考增加了英語聽說考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