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 涼風有信,一葉秋黃

2020-09-05 安池集團MEF優億鮮


處暑是二十四個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


「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今年的處暑在2020年8月22日


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


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突然一陣涼爽的風吹來,尋著風的來處一望,彼岸花掉光了葉子,葉盡花開。倏忽之間,汗流浹背的身體也幹了,秋意充斥天地人間。

像濟南,酷夏就不再負隅頑抗,大大方方走進了秋天。天上的雲不再愁腸百結,撕扯成絲絲薄薄的一片,淡的淡,疏的疏;燥熱的薰風,也變成了細細金風,吹走了夏的躁動;還有那一池秋水,洗鍊出了最清淺的色澤,水波不興,長天一色。這一刻,炎夏的萬物熾熱,終歸秋的平靜。



小暑大暑都預兆了炎熱的到來,處暑則代表一種過渡,但絕不是驟涼。尤其在南方,它更像天地人間的一座橋,連接著夏熱向秋涼。白日,仍有酷暑的餘威,夜裡,且待晚風拐帶著清涼擦肩而過,酷暑的煩躁才漸漸褪去,長夏的疲憊才漸行漸遠。「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夜裡秋聲起,平添了秋的涼意,也打落了積聚已久的喧囂、浮躁與戾氣。

一場秋雨一場涼,漸涼的是溫度,漸安的是心情。「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夜裡秋聲起,平添了秋的涼意,也打落了積聚已久的喧囂、浮躁與戾氣。一場秋雨一場涼,漸涼的是溫度,漸安的是心情。「池上秋又來,荷花半成子」。初秋,頤和園的池塘有了枯掉的荷葉,荷花也結成了蓮蓬,幹褐成熟;「處暑魚速長」,一天肥一寸。江浙的開漁節在即,湖裡的魚蝦蟹貝出落肥美大方,只待一聲「上河咯」,暑盡秋成。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老鷹捕食貼秋膘,好囤一身能量,對付深秋寒冬;

二候天地始肅。

綠葉在夏末裡緩緩轉身,風過秋涼,葉落秋聲;

三候禾乃登。

白天溫暖稻穀吸收養分,夜晚風涼好貯存,莊稼一天熟似一天,三月的努力,在此刻都有了答案。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處暑 | 一念秋安

《四民月令》裡提醒了大家一件事:「處暑中,向秋節,浣故制新。」秋涼,換秋衣。但夏裝也不要急著收起。處暑是涼熱過渡的日子,天地的氣息極不平穩,有時風風火火秋老虎襲擊,有時又結結實實跌入秋涼。

處暑,出暑不易

真正安詳寧靜起來。

只需要揮手作別喧囂,

靜待秋日靜美。

靜待溫度漸涼心漸安。


今日處暑,

風過秋涼,一念秋安,

念念秋安,遙有迴響。


相關焦點

  • 涼風有信,處暑來臨
    處暑:意味著長夏盡,暑氣除。「一場秋雨一場涼」,過了處暑,就意味著氣溫開始明顯地下降,涼風起天末,君子以如何?不如學學陶縣令,喝喝酒,採採花,亦或模仿林和靖,放鶴歸去,一葉扁舟便可漫遊江渚,待黃昏暮色布滿天,月色暈暈方才歸來。雖如此,卻是做隱士卻做得名氣大增之士。
  • 節氣|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2020-08-22 0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處暑,夏已殘,秋漸至,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今日處暑,活潑了整個炎夏的暑氣將漸漸散去,秋意冉冉,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桂月金秋展開了明媚的帷幕。最美的處暑,涼意與悲喜溫柔地隱在詩詞裡。 涼風有信,一葉知秋,秋風蕭瑟,卻不涼人心。未退的暑熱依舊籠罩盛放的花朵,卻獨顯幾分落寞;縷縷涼風吹拂著秋色漸生相思的情懷,梧桐兼細雨,點點滴滴,如落在無邊的思念中,纏綿出絲絲縷縷的迷離,等待著月滿霜天,花好月圓。
  • 處暑詩詞|涼風有信,暑氣已止,最美人間處暑秋
    處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暑止也」,「處」是「終止」之意,處暑即表示將要出暑,炎熱的暑天即將過去。詩人蘇泂在《長江二首》中寫道:「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在處暑的清晨,打開窗牖,一陣涼風拂面。
  • 處暑詩詞 | 涼風有信,暑氣已止,最美人間處暑秋
    處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處暑,暑止也」,「處」是「終止」之意,處暑即表示將要出暑,炎熱的暑天即將過去。在處暑的清晨,打開窗牖,一陣涼風拂面。秋天,真的來了。涼風有信,一葉知秋;細雨有音,一夜露濃。納蘭容若在《納蘭詞》寫到: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紛紛揚揚的秋雨,帶著時光的記憶,讓我們回憶起無數個年華正好的曾經。一場雨,道盡一生,但總會雨過天晴。
  • 處暑|暑雲散去,涼風起
    處暑,是一個令人印象不太深的節氣。名字既不像穀雨、白露那樣靈動,又不如立夏、立秋那麼鮮明。往往,一不留神就過了。但暑雲散去,涼風起,天地肅穆,五穀豐登,又是這個節氣帶回人間的禮物。一生之中,我們會收到很多禮物。生機勃勃、枝繁葉茂是禮物,萬象凋零、景色肅殺也是禮物。處暑三候·五事相告出遊迎秋。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煲涼茶。處暑過後仍悶熱,可以煮點涼茶喝抵禦「秋老虎」。
  • 詩詞丨十首處暑詩詞: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8月22日,我們將迎來節氣,暑熱漸消,涼風將至這首詩前四句描寫了處暑時節的景色:處暑到來,暑氣散去,涼風襲來。嬌豔的荷花在初秋已變成結滿蓮子的蓮蓬。後面幾句則藉此時此景,感嘆時光易逝。此詩是詩人的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嘆。
  • 七絕《庚子處暑節令寄懷》十二首
    (二)涼風有信卻無情,處暑田蛙也不鳴。黛淺紅稀將季換,寒蟬噪動是秋聲。(三)夜雨敲窗夢到涼,曉來凝露換秋妝。花期有信紛紛落,處暑流年葉漸黃。(四)涼風不覺動窗紗,露白今朝一縷霞。處暑秋聲傳菊韻,透香籬院是陶家。
  • 七絕《庚子處暑節氣感懷》十二首
    (二)秋來處暑噪寒蟬,有信涼風吹野田。五穀雜糧將近熟,梧桐葉落到庭前。(三)未落西風菊未香,處暑梧桐葉漸黃。蟬鳴老樹吟秋韻,雁字凌空寫一行。(四)知秋一葉是梧桐,處暑初來雁影朦。(五)西風盡日未臨秋,處暑無涼暑氣流。
  • 七絕《庚子處暑節令寄懷》十二首,無眠枕上聽蟲鳴
    (二)涼風有信卻無情,處暑田蛙也不鳴。黛淺紅稀將季換,寒蟬噪動是秋聲。(三)夜雨敲窗夢到涼,曉來凝露換秋妝。花期有信紛紛落,處暑流年葉漸黃。(四)涼風不覺動窗紗,露白今朝一縷霞。處暑秋聲傳菊韻,透香籬院是陶家。(五)夜來風雨一窗煙,曉步花溪曲水前。
  • 二十四節氣|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在北方,人們「立了秋,扇子丟」。在南方,「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三伏天裡,南方的朋友們扇著扇子唱著歌: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看我思嬌的情緒是度日如年......①①出自二三十年代粵劇名曲《客途秋恨》的唱詞;電視劇《小寶與康熙》中韋小寶經常掛在嘴邊的臺詞。二候,白露降。
  • 今日處暑丨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四個節氣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處暑至,涼風起,禾乃登,農事忙
    今日處暑,所謂處暑,乃止暑也,炎熱的酷暑逐漸消退,此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宋代詩人蘇泂在《長江二首》中雲「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三伏過後涼風起,此時的涼風著實令人欣喜。一般處暑後北方很少出現高溫天氣,南方仍有可能有高溫天氣,農諺有「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今年進入8月以來,華南、江南一帶持續多日高溫,據最新氣象看,江南地區酷暑猶存。
  • 處暑餞殘伏,涼風搖登谷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專門吟詠處暑節氣的一首詩,題目就叫《詠廿四氣詩·處暑七月中》。下面我們就乘著這詩情,談談這處暑節氣。三伏之氣至此而停留不前,此時節氣謂之「處暑」。處暑之節,炎熱的暑氣正如強弩之末,歷經三伏天而至此時此處隕落,不再前行。公元2020年的處暑,雖然還有三日的伏天,那也是名譽主席,有其名而無實職。俗話說:「處暑處暑,熱在中午」,意思就是處暑節氣,只在中午時分還有伏天的餘威,而在早晚時分則已經很涼爽了,也就是晝夜溫差已經很大了。晝夜溫差加大,有利於瓜果糖分的積累和農作物的成熟。
  • 高小微:白露丨涼風有信時,秋日勝春朝
    高小微:白露丨涼風有信時,秋日勝春朝 2020-09-07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侯姐妹 | 今日處暑,涼風起,槐花寸寸深~~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暑熱之氣也會漸漸消減,秋天來臨。今日處暑,暑雲散,涼風起,槐花寸寸深~
  • 處暑至,涼風起,思友人
    悄悄然,處暑到了。處暑,即出暑,暑氣消退,涼風漸起,秋天漸漸顯露了蹤跡。「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的人,總是容易傷感。繁華落盡,日漸蕭索,在漸起的涼風中,就連一向樂觀的白居易,也泛起了悲秋之情: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 涼風有信 一葉知秋
    雲林悠悠露氣清, 晴蟲悽悽草間鳴; 新秋一葉隨泉冷 立秋之日涼風至 清商時序 萬物收斂 暑去涼來 白露晨起
  • 處暑 | 暑雲散,涼風起,半是荷花半是蓮……
    暑氣消散,涼風吹拂,一池秋水,半是荷花半是蓮子。草木青了又黃,紅蓼花開花落,年年如此……此外,由於處暑臨近中元節,將要豐收,所以很多處暑活動都和迎秋或者祭祖有關。 食可選·防秋燥處暑飲食養生可多吃梨粥。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作為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 九月|涼風有信秋月白
    九月,是涼風寄來季節的信寄來風清月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