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戰狼外交」,華春瑩一句話引來刷屏,網友:不愧是國民女神

2020-12-19 作家李月亮

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12月10日的記者會上,有國外記者針對外媒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實行「戰狼外交」

面對外媒發難,#華春瑩#正面開懟,讓網友們隔著屏幕,直呼「幹得漂亮」。

「中國早已不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了,面對霸權霸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就做『戰狼』又何妨?」

華春瑩用擲地有聲的回答,替中國守住了國際舞臺上的氣勢和尊嚴。

在國際外交講臺上,氣質如蘭的她,語調雖溫柔,卻字字如千鈞,溫和間破敵無數,真乃中國才有的儒將風範。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第一天團,C位出道,最美顏值,當之無愧。

自信、謙和、通曉古今,犀利又幽默,「小鋼炮」華春瑩,是無數人心中真正的國民女神。

01

1970年,華春瑩出生在江蘇淮安的幹部家庭。

儘管有著「官二代」頭銜,她卻絲毫沒有幹部子弟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學霸、學生會主席,團支書......似乎從小到大,她妥妥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上高中時,每每登上學校的辯論比賽與演講比賽,她都一改往日的拘謹與內斂,灼灼風華,銳不可當,憑著良好的口才與心理素質,常拿第一。

時隔多年,當年的任課老師回想起那個善於言辭的青蔥少女,仍然記憶猶新。

她說:「華春瑩,生來就屬於這個舞臺。」

馳騁於辯論的舞臺上,少女時期的華春瑩,早已展現出天之驕女的潛質。

在高考前夕,班級裡的氣氛凝重,人人神經緊張。

身為學生會主席的華春瑩,向班主任提議,舉辦個足球比賽。來給緊張的學習氣氛「松鬆綁」,結果這一提議,被班主任無情的駁回。

聽到舉辦足球聯誼,學生們的熱情高漲。

誰也沒有想到,平日裡的「拼命三娘」華春瑩,這次並沒有放棄,而是採用迂迴策略,在背地裡偷偷組織了這場足球會,以至於多年以後,同學們再次相聚時,提起高中記憶深刻的事件時,同學們一口同聲地回道:「足球比賽。」

一味盲目向前衝,也許能跑得更快,但並不持久,敢為人生適當的按下「暫停」鍵,往往能看到別處的風景。

1988年,年僅18歲的她,以淮陰縣高考狀元的身份,被南京大學外文系錄取。

初入大學,她就成了他人關注的「焦點」。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如此優秀的她,也曾自卑過。

也許是因為來自小縣城,她的英語發音很不標準,這與她就讀的外文系,格格不入。

真正優秀的人,都自帶「狠」勁,華春瑩也是如此。

她給自己立下「一年」目標,只為了改變現狀。

別人花前月下,她跟著收音機糾正發音,別人盡情娛樂,她在宿舍整理筆記,明明追求者眾多,她愣是將自己活成了「書呆子」。

為了讓自己的口語進步的更快,她常常「騷擾」外教。

果不其然,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大二時的外教課上,她以一口流利而又純真的英語,豔驚四座,也讓金築雲老師對這個女孩刮目相看。

一年未到,華春瑩硬生生將自己的短板,變成了優勢,成了外文系口語第一人。

滿腹經綸,嫣然一笑,被她才華「圈粉」折服的同學們,都喜歡叫她「迎春花」。

有人說,大學期間不談戀愛,就等於浪費時間。

在奉行「單身可恥」的大學校園裡,優秀的她常常被男生們「惦記」,他們向她遞來了表白的紙條,卻被華春瑩一一婉拒。

在室友們眼裡,她是個「最不解風情」的「母胎solo」。

不過明明她沒談過戀愛,卻成了班裡許多人的知心姐姐,遇到情感問題,分析起來邏輯清晰,頭頭是道,華春瑩儼然就是大家公認的「情感大師」。

不談戀愛不是古板老套,而是她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別人借青春之名,揮霍時間,她卻逆流而上,追求理想,真正體現青春的價值。

大學四年期間,她將所有精力放在提高自己專業能力上。

有人問她:「你為何那麼拼?」

她說:「我的夢想就是進外交部。」

外交部?怎麼可能,就連她最好的朋友都勸她:「別做夢了,我們又不是在北京,哪有那麼好的機會?」

但她卻堅定的說:「我要試試。」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它可以決定你的未來,和你在未來站的高度。

23歲那年,華春瑩從清華、北大等一眾高校優秀學子中,以黑馬之姿,脫穎而出,成了當年唯一一位進入外交部的「一朵紅花」。

在當時的外交部對華春瑩的評價裡,不僅說她英語一流,更是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歷史和天下事,令許多前輩都自愧不如。

2012年,她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外交部第27位發言人,以及第5位擔任此職的女性。

誰說女子不如男?她成為我國外交部裡一朵傲骨的「迎春花」。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

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2000年,她回到母校江蘇淮安中學,給學生們上了一堂課,主題是「如何樹立遠大理想」,她坦言:

自律者自由,而自由源於自我主宰」。

的確如她所言,她的人生,因高度自律獲得自由,並拾階而上,登高望遠,一步步主宰自己的人生。

02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長什麼樣?」

網友高贊的回答是:「華春瑩。」

「女人的最高境界是強得不動聲色,柔得泰然自若」。用這句話形容華春瑩,是再貼切不過了。

天庭飽滿,眉似拱扇,眼中精光四射,犀利如電,一看就知道絕非善於之輩。

華春瑩究竟有多不好惹?

在南海問題上,《華爾街時報》的聲明頗有挑釁意味,它聲稱在這個問題上,僅僅只有8個國家,支持中方觀點。

華春瑩絲毫不給圖謀不軌的人留面子,直接質疑消息來源的可靠性。

「我們以前知道個別西方媒體,有時會把白的說成黑的,現在才知道,連基本的數數都有問題。」

短短幾句,字字珠璣,鏗鏘有力,寸土必爭。

南海是中國人的事,由不得外人插嘴。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外交部發言人的一言一行,關乎國家榮辱,乃至整個民族的榮辱與共。

任何一句不恰當的言論,都會被外媒捕風捉影,但聰明如她,她拿出獨門殺手鐧——「以柔克剛」「綿裡藏針」,令外媒啞口無言。

2012年,在她入職外交部的發布會上,她就向國人做出鄭重的承諾:

「我必將竭盡全力,幫助大家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中國的外交政策;我也期待著與大家真誠溝通,平等交流,良好合作,為增進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信任與合作,做出積極的努力。」

事實證明,華春瑩沒有食言,在中國外交舞臺上,她就是那朵傲然綻放的「霸王花」。

12月8日,在藍廳的例行會議上,有記者問:美國借致力於保護藏人生活方式為藉口,粗暴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靜靜聽完這個問題,一段教科書般的華氏金句神回復,簡直大快人心:

最近理塘一小夥丁真走紅網絡,作為甘孜的旅遊形象大使,他在直播中教大家一些簡單的藏語。

你剛剛是不是講到美方致力於保護藏民的生活方式?

我想勸勸他們,他們目前呢,最好還是致力於保護好美國人民的生命。

盤點華春瑩任職後的幾次外交斡旋,凌厲中彰顯大國風範,也正如中國一貫主張的外交形象頗為吻合:

在主張上寸步不讓,在態度上不卑不亢。

記得華春瑩曾說:

外交部發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

為國懟人,義不容辭,為國愛人,彌足珍貴。

03

溫婉知性,沉穩大氣,大家原以為華春瑩是不苟言笑的,誰也沒有想到,她會因一個小小的「誤會」,變成「網紅」。

時間要回到2019年12月19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一日本記者,用英語向她問道:

熊貓香香在日本東京野生動物園公開亮相,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結果我們的「華姐」將熊貓香香,誤聽成了日本外務省的「杉山」事務次官,於是,「外交雷達」開啟,一本正經的重申中日之間的外交主張。

隨即記者會陷入窘境,有中方記者,善意的提醒華春瑩:

「說的是熊貓香香的問題。」

她才恍然大悟:「啊!那個香香,我以為你說……」隨後便開懷大笑起來。

這一側頭爽朗一笑,表情裡滿是可愛與爽朗,如此的反差萌,不僅化解了尷尬,更是圈粉無數。

國內的網友,覺得華春瑩這一笑,挺好看的。

甚至連日本的網友,都被她溫暖又治癒的笑容給圈粉:

一直以為鐵面具是她的招牌,誰曾想,這反差萌太大,老實說很萌。

真是一笑泯恩仇。

其實,無論在「藍廳」還是走下新聞發言人講臺,她向來都是溫暖又親切的。

在一次例行的記者會上,有記者示意她的耳機出問題了,當時正在回答問題的華春瑩,立即停止了回答,並安慰他道:

沒關係,你可以換個耳機,我等你。

之後,她又重新回答了一遍這個問題。

這一小小的插曲,讓許多記者都被她的暖心所感動。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她的發言裡,幾乎用的都是短句,多停頓,只為了方便記者們完整的記錄下會議內容。

如此考慮周全,體諒每個小人物的難處,這風度也正是中國外交力量最好的代言

有個學生問華春瑩:對於外交部發言人來說,什麼最重要?

華春瑩的回答卻是:「愛國。」要忠於祖國,愛國才能捍衛自己的國家。

看到我們的國外交越來越強大,不由讓我想到了中國第一代外交家陸徵詳,在晚年時候說第三句話:

弱國無權利,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

現如今,中國的聲音被世界聆聽,離不開每一位像華春瑩一樣傲骨的外交官,而他們傲骨的背後,是我們日益強大的國。

有一種奇蹟,叫中國速度,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外交官,有一種霸氣,叫中國不好惹。

國家有這樣的外交官,我們就放心了。

作者:不飛

責編:柳葉叨叨

相關焦點

  • 中國搞「戰狼外交」?華春瑩三個字霸氣回應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對此,發言人華春瑩表示,說到「戰狼外交」,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同個別國家之間是發生了一些事情,「但是這些事情當中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引起的?哪一次、哪一件是中方在幹涉別國內政?
  • 「逮到」德媒那錯的漢字,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咄咄逼人不是我們的傳統,卑躬屈膝也不是...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華春瑩詳談「戰狼外交」:為了國家利益尊嚴,做戰狼又何妨?
    原標題:華春瑩詳談「戰狼外交」:為了國家利益尊嚴,做戰狼又何妨?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就做「戰狼」又何妨?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華春瑩公開回應所謂「戰狼外交」,全程硬懟
    諷刺的是,德國《每日鏡報》近日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然而卻將一個大紅色的錯別字印在了自己的版面上。這家並不了解中國的德媒,盲目自信的將一個「權」字寫成了「杈」字,還煞有其事的指責中國外交官「越來越有侵略性了」。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為了國家利益尊嚴,做戰狼又何妨?
    在12月10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個點成為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德媒批中國「戰狼外交」,華春瑩怒斥:就做戰狼又何妨!
    "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尊嚴、為了維護國際的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12月8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戰狼》為題發表批評文章,指責所謂中國的"戰狼外交"。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0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作出了有力的批駁。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外交部回應「戰狼外交」: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張子揚)針對有媒體稱中國實行「戰狼外交」這一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日在北京的例行記者會上做出回應。有記者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
  • 華春瑩:就做"戰狼"又何妨?
    華春瑩:就做"戰狼"又何妨?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你對此有何回應?A華春瑩: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杈」,遭到中方媒體嘲笑,但其實這個低級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有些人經常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其事地對中國進行著無中生有的指責。
  • ...戰狼外交」:咄咄逼人不是我們的傳統,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
    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了『杈』,遭到了中方媒體的一片嘲笑。但其實低級的錯誤也不奇怪,因為的確現在就有一些人明明對中國一無所知,卻煞有介事地對中國進行無中生有的指責。」華春瑩表示。
  • 西方給中國貼「戰狼外交」的標籤,華春瑩: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53字,閱讀約需2分鐘西方國家為了針對中國,用盡了各種辦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媒體輿論,製造"中國威脅論",就連中國的正常外交政策,都被西方人冠以"戰狼外交"的稱號。不過,貼上"戰狼外交"的標籤,中國並不會在意,華春瑩就引用名言稱,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不喜歡惹事,但並不代表中國就怕事,有誰對中國圖謀不軌,即使只是語言上的攻擊,中國也沒有必要一味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不打醒對方,這些人就只會得寸進尺不斷對中國發起攻擊和污衊。
  • ...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12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
  • 華春瑩昨天霸氣回應的問題,今天王毅...
    昨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一句擲地有聲的「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尊嚴,就做『戰狼』又何妨」,迅速衝上熱搜。在微博中,一條網友評論「就問『戰狼』怎麼了? 華春瑩的這番話,是針對近日德國《每日鏡報》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的回應,該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
  • 外交部發言人回應「戰狼外交」:難道中方只能做「沉默的羔羊」嗎?!
    許多日本網友留言表達對「香香」的不舍。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的確,這幾天「香香」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特別是日本人民的心。知道「香香」可能要離開日本了,今天上午富士電視臺也向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發來了問題單。我們向中方主管部門進行了一些了解。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文章揚言:「來自北京的『戰狼』——中國外交官越來越有侵略性了。中國的外交官正在逐步拋棄掉外交的克制。作為威懾,他們對批評進行猛烈的反擊。」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我注意到你提到的德國媒體把『權』寫成『杈』,遭到中方媒體嘲笑。
  • 中方回應「戰狼外交」: 難道只能做「沉默的羔羊」?
    【編者按】回應國際熱點,亮出中國態度。過去一周,美方以涉港問題為由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將實施對等制裁。此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對美方稱中國在破壞環境方面「獨佔鰲頭」、德方指責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等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美國一些政客不斷重複著早已被事實打臉的謊言,真實目的就是否認中國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成就,企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掩蓋其自身破壞環境、阻礙國際環境治理進程的面目。
  • 華春瑩火力全開一句話亮明態度,燃爆全場
    中國大使館火速發聲 德國召開會以後,中國大使館迅速做出回應,對這種行為進行批評。據悉,德國聽證會當天,德國媒體刊登一篇報導,主要內容為中國戰狼外交。報導中,該媒體使用大量政治敏感詞彙,對戰狼外交進行指責,還使用印著中文漢字的一張照片,該漢字原本為"權"字,最後竟然多了一點變為"杈"字。整場聽證會都是對中國威嚴地挑釁,已經嚴重損害中國形象。
  • 黃之鋒獲刑 周庭痛哭 華春瑩用一句話回應
    在今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日本記者就此事提問,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微笑著用一句話回應。黃之鋒被判13.5個月周庭獲刑後低頭痛哭據香港橙新聞報導,裁判官王詩麗宣布判刑理由時指,在騷亂等大規模公眾活動日益增加的情況下,本案案情更加嚴重,夥同犯案比單獨犯案更嚴重,有人善於言語,有人精於部署,有人負責後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