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2020-11-30 俠客島

「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


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民進黨大概是臺灣最討厭臺北故宮的群體。


原因很簡單:故宮的「故」字,國寶的「國」字,都在提醒人們兩岸之間的歷史、文化和血脈聯繫。


1948年至1949年,國民黨當局將5522箱文物從大陸運到了臺灣。其中,原北京故宮的文物就佔了2972箱。


1965年,國民黨當局「復建」「國立故宮博物院」,並在臺北建設了佔地21.2萬平方米的展館與保存庫房,將文物存放其中。從此,臺北故宮一直以展現中華歷史與文化瑰寶聞名於世。


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


2001年,陳水扁不顧國民黨抗議,決定在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建造臺北故宮南院。歷經多年波折延宕,2015年蔡英文上臺前夕,「臺北故宮南院」才建成開館。民進黨建「南院」的初衷,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換言之,是為了「稀釋」臺北故宮影響力而建。


諷刺的是,這個「建在錯誤的地方、展出錯誤的展品」的南院,很快就成了乏人問津的「蚊子館」,「稀釋」效果不咋地。


陳水扁當局後來還有不少小動作,例如修改臺北故宮組織條例,刪除其中「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館』」等文字;試圖將名字改為「福爾摩沙博物館」「萬國博物館」等。不過迫於壓力,這些動作都不了了之。


藏於臺北故宮的翠玉白菜(圖源:環球時報)



蔡英文上臺後,臺北故宮承受的政治壓力日漸沉重。


2017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排定「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稱,因擔憂民眾質疑「孔子與臺灣的關聯」,考慮拿掉「至聖先師」四字。


2018年,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新院長陳其南一上臺,即拋出「故宮臺灣化」言論。臺灣社會驚呼:這是「去中國化」的政治宣言。


民進黨當局最新的動作更是狠辣: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將把原直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改為隸屬「文化部」,等於降了一級;更有可能將其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方面證實,相關改組案正在討論中。


消息一出,島內輿論譁然,學界和藍營一片反對聲。11月30日,臺北故宮院長吳密察出面回應:「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


從民進黨當局近來愈發肆無忌憚的行事風格看,現在斷言「絕對沒有」,恐怕為時過早。此前,民進黨當局進口美國含瘦肉精豬肉、停牌中天電視臺等動作,都是明知將引發巨大反彈聲浪、依然「霸王硬上弓」之舉。


有島內媒體認為,民進黨目前還在放風聲、試水溫,等島內社會反彈聲浪稍微降低,就會按照既定劇本,對臺北故宮狠下黑手。


臺北故宮(圖源:環球時報)



將臺北故宮改名、降級,對誰有好處?


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全臺灣都將是受害者。


首先,民進黨可以借「改名」之表,行「去中國化」之實。臺北故宮之名,有著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用意毋庸贅述,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


其次,如島內媒體所言,民進黨當局改組臺北故宮,還可以安插人事、瓜分資源,更便於插手具體事務、控制臺北故宮。


降級對臺北故宮當然不是福音。島內文化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典藏的都是國寶級文物,不可貿然降級。要管那麼多文物,絕非一個「文化部」下屬單位所能勝任。


改名就更是災難。臺灣好不容易有個世界聞名的博物館,一旦改名,品牌資產將遭受重創甚至毀於一旦。一個機構或公司辛苦建立了知名度、美譽度,卻無緣無故改名,舉世恐無先例。


但這就是民進黨。不顧專業,不理常識,不務正業,不管公眾利益和百姓生計,只要自己稱心快意。之前民進黨一直要求臺灣的「中華航空公司」改名,思路如出一轍,就是為了「臺獨」迷夢和阿Q式的政治自嗨,不惜毀掉華航招牌。


為一黨一己之私,民進黨將公帑和社會資源耗費在對臺灣有害無益的事上,更造成兩岸對立升級、臺海局勢日趨緊張,這心是有多黑?


難怪有島內輿論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對臺北故宮「去中國化」,何不乾脆將文物還給大陸?


網友留言 (圖源:網絡)


文/黑白自在

編輯/無忌、雲歌

相關焦點

  • 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門昨日於臺灣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並備詢,「立委」黃國書表示,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響應媒體的報導,證實改組案確實在討論中,他表示,若真要納入文化部門,應提前進行相關規劃。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
  • 民進黨「去中國化」,把"臺獨"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博物館,島內輿論:應該把文物還給祖國
    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黑手正在向臺北故宮伸出手。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前"行政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臺獨」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博物館,島內輿論:應該把文物還給祖國
    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黑手正在向臺北故宮伸出手。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前「行政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因為有20件珍品和30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1948年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文物都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名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臺灣能從中受益嗎?
  • 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妥妥的受害者。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黑手開始伸向臺北故宮。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來源:海外網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文物,臺民眾怒斥:你沒資格
    對此,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駁斥稱,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屬於2300萬人。而蘇貞昌的這番言論也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有網友表示,一直努力「去中、反中」的『綠綠』們,最沒資格對故宮裡面的文物說三道四。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9月6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中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文物都是國民黨帶回來的,國民黨應該採取行動,把這些文物、門票收入要回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民進黨當局推動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公開推行「臺獨」政策已經不是秘密,而為了進一步推動「臺獨」政策和「臺獨」思潮在臺灣島內的發展,民進黨當局更是採取了一系列極端措施,迫使臺灣民眾接受「臺獨」思想,其中就包括了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
  • 民進黨要強迫臺北故宮降級,文物還大陸行不行?
    民進黨當局不斷作妖。這次要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主意了,計劃把「行政院」轄下的這個二級單位,降級為文化部門下的三級單位,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民進黨這麼做,對故宮是傷筋動骨。臺北故宮,貿然被降級,無異於「被矮化」,人員、編制、預算一律會縮減,而文物保護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當,不是一個三級單位所能勝任和承擔。故宮文物不僅具有展覽價值,還涉及保存和研究。
  • 民進黨到底要拿「臺北故宮」怎麼辦
    民進黨不匯報不請示?2日,臺灣地區頭目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針對「臺北故宮」的改名、降格降編爭議,沒人問過她的意見,不懂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更沒有這樣的討論。民進黨露出底牌「行政院秘書長」兼發言人李孟諺3日表示,外界關切「臺北故宮」是否改隸屬「文化部」,這部分正在密切評估與研商,但可以確定故宮不會改名。換句話說,「臺北故宮」應該不會更名為「華夏文博館」,但可能降格降編,坐觀國民黨怎麼要求民進黨解釋。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支解臺北故宮?狼子野心令人不恥
    臺北故宮之前傳出將整修閉館3年,引發島內外極大爭議,在輿論的壓力下,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緊急滅火,稱「新故宮計劃」沒有閉館3年的選項,目前仍朝向擴建不閉館的方向進行。  還記得,陳其南剛上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時,就曾提出了「故宮臺灣化」,令兩岸一片譁然,人們也都通過其一系列言行,能夠判斷出他的「臺獨」傾向。保存著這麼多中華瑰寶的臺北故宮,被這樣一個院長不知將帶到何方,難怪島內網友憂心忡忡,紛紛質問民進黨:對不起列祖列宗嗎!想「反中」卻又拿人家的古物發自己的觀光財、救選情,可恥!
  • 「臺北故宮」到底是誰的?
    島內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可能從「正部級」機構降為文化部門轄下的「正廳級」機關。對此,國民黨「立委」洪孟楷30日受訪時表示,臺北故宮是全世界人類寶藏、財產,要自我矮化成「文化部」下面的機關,真的大可不必。他批評,民進黨搞意識形態、想要轉移瘦肉精美豬議題,全臺人民都沒辦法接受。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民進黨當局操作「去中國化」無底線
    所以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地位也屬於世界級,是海外遊客赴臺灣旅遊首選,參觀人數的排名亦在全球前十名之列。臺媒直言,數十年來,臺北故宮博物院就是直屬臺行政機構管轄,在臺灣立法機構、監察機構監督下如常運作。26日,臺灣《旺報》報導稱,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擬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的消息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希望「『政府』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