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去中國化」,把"臺獨"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博物館,島內輿論:應該把文物還給祖國

2020-11-30 近期消息

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黑手正在向臺北故宮伸出手。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前"行政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因為有20件珍品和30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1948年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文物都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名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臺灣能從中受益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有能力從中獲得政治利益外,臺北故宮博物院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受害者。

島內文化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都是國寶,不應貿然降級,管理這麼多文物,不是一個文化部下屬單位能夠勝任的。"請想想,1933年北平故宮博物院成立時,為何歸行政院管轄,並受立法院、檢察院監督,"臺北故宮博物院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學科門類繁多,它的機構比文化部大得多。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意味著它的縮編和研究功能在萎縮,國際地位在下降。

"降級"的弊端已被專業人士解釋清楚;"改名"的危害是所有婦女和兒童都知道的。如果將臺北故宮的名稱改為"華夏博物館"和"亞洲博物館"等等奇怪的名字,其多年積累的品牌資產將受到嚴重損害甚至毀滅。試想,如果一家公司不容易樹立良好的聲譽和聲譽,它會不會無緣無故地改名呢?這和自殺有何不同?

這就是民進黨,不分職業,不顧常識,不顧公共利益和人民生死存亡,只要高興就好,民進黨一直要求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改名,也正是為了"臺獨"美夢和阿Q的自身利益,才不惜毀掉自己的招牌。

民進黨想動臺北故宮早已不止一日,陳水扁時期,他想把臺北故宮的名稱改為"福爾摩沙展覽館"和"萬國博物館",將其中一座分為"臺灣博物館"和"中國博物館",並將館藏文物分為"臺灣文物"和"中國文物"兩部分,迫於壓力,陳水扁失敗了。然而,民進黨現在"大權在握",不僅雙手遮天,而且無法無天。我擔心它會肆無忌憚地行動到底。

民進黨的相關行動仍處於公開謠言、試探水溫的階段,只要島內社會反彈稍有降低,就會按照既定的劇本打壓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前,民進黨當局強行關閉中天電視臺,並用"選委會"牌清除國民黨等無下限的行動。

民進黨當局自二次上臺以來,"去中國化"無所不用其極,去孔子、去孫中山、去鄭成功,取消遙祭黃帝陵……為一黨一己之私,將大量公帑和社會資源耗費在對臺灣有害無益的事上,令兩岸對立升高、臺海局勢危急,民進黨實在心太黑!島內輿論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對臺北故宮"去中國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祖國?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臺獨」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博物館,島內輿論:應該把文物還給祖國
    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黑手正在向臺北故宮伸出手。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計劃將前「行政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更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因為有20件珍品和30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1948年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文物都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名稱具有歷史文化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臺灣能從中受益嗎?
  • ...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
  • 日月談: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來源:港臺腔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妥妥的受害者。
  • 港臺腔:民進黨何不乾脆把故宮文物還給大陸?
    來源:海外網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以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 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從此,臺北故宮一直以展現中華歷史與文化瑰寶聞名於世。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2001年,陳水扁不顧國民黨抗議,決定在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建造臺北故宮南院。歷經多年波折延宕,2015年蔡英文上臺前夕,「臺北故宮南院」才建成開館。
  • 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臺灣社會驚呼:這是「去中國化」的政治宣言。有島內媒體認為,民進黨目前還在放風聲、試水溫,等島內社會反彈聲浪稍微降低,就會按照既定劇本,對臺北故宮狠下黑手。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2001年,陳水扁不顧國民黨抗議,決定在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建造臺北故宮南院。歷經多年波折延宕,2015年蔡英文上臺前夕,「臺北故宮南院」才建成開館。
  • 臺獨折騰去中國化,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臺網友:幾萬件寶物不如還給大陸
    據臺島內媒體近日報導,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顯然是出於推動"去中國化"的目的,計劃將擁有數以萬計寶貴中華文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將其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的三級機關。
  • 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文物,臺民眾怒斥:你沒資格
    對此,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駁斥稱,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屬於2300萬人。而蘇貞昌的這番言論也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有網友表示,一直努力「去中、反中」的『綠綠』們,最沒資格對故宮裡面的文物說三道四。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9月6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中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文物都是國民黨帶回來的,國民黨應該採取行動,把這些文物、門票收入要回來。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改名
    「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披露後,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他表示,有人說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輿論鞭撻:卑劣陰謀,喪心病狂 改名消息傳出後,島內輿論批評鋪天蓋地,質疑這根本是民進黨搞「去中國化」。有網友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去中國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大陸?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叫停」改名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說,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屬於臺「行政機構」。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他表示,有人說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輿論鞭撻:卑劣陰謀,喪心病狂改名消息傳出後,島內輿論批評鋪天蓋地,質疑這根本是民進黨搞「去中國化」。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亞洲博物館」,消息披露後,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他表示,有人說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輿論鞭撻:卑劣陰謀,喪心病狂改名消息傳出後,島內輿論批評鋪天蓋地,質疑這根本是民進黨搞「去中國化」。有網友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去中國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大陸?
  • 民進黨,不想要文物,那就還給大陸
    近日竟想對臺北故宮改名降級,抹去「中國」印記。對此,有網友嗆聲: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大陸?臺北故宮要改名了?沒事找事做,目前「臺獨」無望,就在其他事情上做「去中國化」,企圖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有網友諷刺說,既然要「去中國」,還留著這些文物幹嘛?對臺北故宮動手腳,只為抹去臺灣的「中國」印記臺北故宮博物院建於1962年,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所以叫「故宮」,是因為1948年,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去了許多故宮博物院文物。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黑手開始伸向臺北故宮。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 「去中國化」遭反對?民進黨被迫喊停
    「華夏文明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這一消息傳出之後遭到了臺灣島內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但隨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澄清表示,並沒有改名的問題。但這一消息依舊引發了輿論熱議,有不少輿論都在說,是由於「臺獨」分子蠢蠢欲動,想要「去中國化」,所以才會有改名的想法。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新院長要讓臺北故宮「臺灣化」!妄稱「臺獨」也能保存中國文物
    這還不是最絕的,更奇葩的是,陳其南說「即使是臺獨,也可以保存中國文物」!他還拿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為例,稱什麼「要做世界文物的繼承者」、「可以保存古典中國文物,把這些都變成我們的資產」!這種話都說得出來,真是「很民進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