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有道理嗎?折射出人生的無奈

2020-08-22 芷天歷史

幾十年前農村地區發展並不是特別好,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幾乎所有農村人都在貧困線上掙扎。

事實證明,只要勤勞就可以致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農村」,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山清水秀、空氣新鮮、蕩滌心靈等詞彙,開始成為人們形容農村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比較低,所以即使從年頭忙到年尾,有的時候也未必會豐收。如果再遇到災難或戰爭,農民就會流離失所成為流民。

但令人驚喜的是,即使條件如此艱苦,古人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雖然聽起來有一點扎心,但卻是赤裸裸的現實,折射出人生的無奈。

大概意思是,父母因病重臥床時間特別長,即使再孝順的兒子,也未免會產生厭煩的心態;如果家庭生活一直都比較困難,再賢惠的女人,也會放棄這個窮家。

第一、久病床前無孝子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這是出自《增廣賢文》中的一句俗語。

說的是全天下的兒女們其實都知道,天下最大的善事就是孝順父母。但由於很多寒門子弟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孝」要看心不能看行動,否則寒門根本沒孝子。

事實上大家如果能了解,這句俗語中俗蘊含的深意,就一定會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意義。

如果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因為生病而臥床不起,但由於他們的疾病無法被治癒,這就要求子女平時一定要善待父母。

但天長日久如一日卻很難做到,因為侍候老人,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從古至今就醫難都是困擾著老百姓的一個大事,一旦父母患上了重病並且無法自理,本來就貧窮的家庭就如雪上加霜。

如果子女的生活條件並不好,但是還要抽出時間去照顧父母。尤其是康復遙遙無期的前提下,很多人都會產生焦慮心理。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一些情緒,如果大家能夠抱著一種理解的心態,去看待這種做法,其實也實屬無奈。

但是按照傳統道德觀念來看,子女就要無條件的服從父母的命令,尤其是在父母生病的時候,更應該悉心照料,而不能產生任何無效的舉動。

相信有過同樣經歷的人一定會知道,照顧病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而且在體力和精神方面也會吃不消。

從這一點來看「久病無孝子」,其實也只是子女的一種發洩,只要他們依然盡心盡力的照顧,就不失為一種孝道。

第二、久貧家中無賢妻

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富裕的生活,但由於出身或個人能力問題,絕大多數人都在貧困線上增長。

尤其是對於已婚夫妻來說,如果總是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相信就會逐漸喪失生活的信心。對於夫妻感情不是特別深厚的人來說,妻子的抱怨就會成為丈夫的壓力。

每一個女人都希望擁有良好的生活條件,或者說放眼望去,但凡臉上經常掛著笑容的女人,要麼是丈夫特別疼愛她,要麼就是家庭條件特別優越。

平時總是破馬張飛、大喊大叫的女人,除了因為婚姻與幸福之外,其實還與家庭生活比較困難有關。

現實會讓一個賢惠的女人變成潑婦,而貧窮卻是婚姻的試金石。如果夫妻之間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相信一定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雖然生活條件比較差,但兩個人都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且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努力奮鬥,相信也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 其實也是一種現實的無奈。

有很多女人,由於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者說在步入社會之後,產生了貪慕虛榮的思想,那麼即使結婚之後,也很容易發生一些矛盾,這其實才是「無賢妻」典型。

結 語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其實也道出了生活的無奈與心酸。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身體健康、以及婚姻幸福,但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又有很多無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渡過難關。

相關焦點

  • 俗語「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有道理嗎?折射出人生的無奈
    但令人驚喜的是,即使條件如此艱苦,古人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雖然聽起來有一點扎心,但卻是赤裸裸的現實,折射出人生的無奈。相信有過同樣經歷的人一定會知道,照顧病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而且在體力和精神方面也會吃不消。從這一點來看「久病無孝子」,其實也只是子女的一種發洩,只要他們依然盡心盡力的照顧,就不失為一種孝道。
  •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真是這樣嗎?
    這是個讓人扎心的話題,其結果也各有不同。在我們這邊的農村,我眼中看到的大部分景象確實如這句農村俗語所言「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其實我一直認為,導致這種社會事件發生的根源並不是子女不孝順或者是妻子不賢惠,而是現實。現實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致命稻草」,也是「捅入人良心的最後一把鋒利鋼刀」。
  •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啥意思?10個字道破世態炎涼
    古人早已經看透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才會用俗語的方式去告知大眾,希望他們能夠儘早知道這些道理,才能處理好這些複雜的情感關係。 古人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導致這種客觀現實的真實原因,並不是子女不孝順或妻子不賢惠。
  •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話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這話有什麼意思?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村裡的老人給小孩講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類型,有些已經隨著社會的變化,人們已經忘記,但是,卻一些深刻的句子人們至今還記得。
  • 民間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還有一句看透世態炎涼,但並不全對
    不過,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很多俗語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和分析,我們應當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做到兼聽而不是偏聽。就好比這句「久貧家中無賢妻」,以及後面還有一句,雖然乍看之下不無道理,但都顯得有些片面。先說前一句,所謂「久貧家中無賢妻」就是說如果家庭一直貧困,那麼即便是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妻子也可能因此心生間隙。
  • 農村這句老話「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家敗有邪人」啥意思呢?
    在農村以前,這個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的地方,世世代代都會流傳著一些口口相傳的農村老話,也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農村老話的流傳,指導了後人農活的一些經驗,還有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還有預知天氣的方法等等,雖然到了如今,很多農村老話已經在慢慢消失以及被大家淡忘,但是依舊有不少經典的老話流傳於農村
  • 久病無孝子,久貧無賢妻,家敗有邪人 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屬於是封建迷信,但是其實很多俗語都是有著它的大道理的,在很多簡短的話語中,還有生活的現實。有人俗語就是現實生活的描述,今天小編所說的這個俗語,在生活中是很現實的一件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俗語一共有三句,但句句扎心。
  •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上半句十人九不知,說透了人心現實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上半句十人九不知,說透了人心現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著有一個十分理想的人際關係,那就是親人和睦,朋友知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我們會去考慮許多東西,其中最為現實的就是利益。
  • 農村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經常能在閒暇時刻,聽村裡的老人給孩子們講一些各種各樣有趣而押韻的話,這些話句式簡單,沒有什麼高深的詞語和華麗的修辭,但是道理卻十分深刻,這些話通常被稱之為農村俗語。農村俗語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類型,有些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所落後,但有一些句子仍舊曆久彌新,其中的道理依舊適用當今時代,比如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句話,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的聽過「久貧家中無賢妻,」這句話,這句俗語的前半句更是被稱為精髓,也時常被農村老人提及,它就是「久病床前無孝子。」
  •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上一句更扎心,老祖宗的忠告振聾發聵
    雖然大多數農村人都質樸無華,但是人情往來、家長裡短,難免也會因為見解的不同而產生摩擦。傳統觀念中一直非常講究「孝道」,父慈子孝本是人之常情;然而也並非所有的兒子都會非常孝順,也並非所有的父親都會非常慈愛;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它的上一句更扎心,老祖宗的忠告振聾發聵!你對這句俗語真的非常了解嗎?
  • 農村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真是這樣嗎?
    農民通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於流傳的俗語把這些經驗代代相傳,有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者是做人的道理。下面這些俗語,你聽說過多少呢?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如果父母病的時間長了,哪怕之前孝順的子女慢慢也會厭煩;如果家中一直貧窮,妻子也會厭煩這樣的生活,而不賢惠。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很現實!
    民間的俗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俗語佔據了我們生活中交流的很大一部分!當我聊起某件事情,總會找到幾句俗語與之對應!「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仔細看來,這句話其實說的很現實!
  • 俗語說「久貧無賢妻,常病無孝子,家敗出邪人」,真有這麼現實嗎
    在農村一直都流傳著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涉及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其中不乏蘊含一些特殊的道理。那麼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其中一些特別有意思的俗語。有句俗語說「久貧無賢妻,常病無孝子,家敗出邪人」,其實這句俗語是兩句合成一句,分開來應該是「久病家中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和」常病無孝子,家敗出邪人」。那麼這兩句俗語是不是有道理呢,還是這些俗語就是如生活一樣那麼現實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發現,現在社會的確比較現實。
  • 農村俗語:「久病無孝子,家興出惡犬」,啥意思?兩句話道出人性
    農村俗語:「久病無孝子,家興出惡犬」,啥意思?兩句話看透人性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歷史的光陰長河之中,湧現出許多大放光彩的學問。後來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之下,許多「傳統學問」也被慢慢塵封起來,無人問津,其中有好有壞。作為世界上少有的幾個使用方塊字的國家,咱們國家的文化內涵之深厚不必多說。比如俗語民諺,看似粗俗不堪,實則全是道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久病無孝子,家興出惡犬」,兩句話道出人性。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古人的總結很對,卻不知後一句更經典
    華夏文明博大精深,古人將自己的智慧凝結成了高雅的詩詞歌賦,也凝練出了通俗易懂的民間諺語、俗語。而俗語因為言簡意賅、膾炙人口,更加適合在民間流傳。又因為俗語凝結著深刻的人生道理,俗語才得以被古人一輩輩地傳承下來。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有道理嗎?
    不過,在這眾多的俗語中,有一句更是影響著後人,那便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有道理嗎?下一句令人深思。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是出自民間的俗語,意思可以理解為父母或者老人因為病重臥床太久,就算是再孝順的子女也沒法全心全意的去陪伴著,畢竟還要養家餬口,需要掙錢,時間一久就連人影可能都看不見。這便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來由,那這句話是對的嗎?
  •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前半句少有人知,道出現實人性
    當一個妻子承受著這雙重壓力的時候,哪怕本來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小姑娘,也很容易因此而被生活的困難給弄得滿是怨氣,所以又有一句話叫做「家貧家中無賢妻」,最為典型也最為著名的便是西周時期的開國功臣姜子牙。我們都知道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軍師,在72歲的時候於渭水旁垂釣,搞了一個不用彎鉤用直鉤,還把魚鉤都離水三尺的行為藝術,才吸引到西伯姬昌的注意,因此而得以做官,開始了輝煌璀璨的人生。但是在那之前,姜子牙的命運可謂是「貧賤而百事哀」的典型,他宰過牛賣過肉,開過店賣過酒,還曾經賣過麵粉之類的東西,總之就是要做生意賺點錢以貼補家用。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很現實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是什麼意思。久病孝子離在農村,孝道的傳承是一代代用心積累下的寶貴的經驗,也是我們世世代代發展的然而,在農村,「久病床前無孝子」卻針刺著人們的神經。其實,對於這句話,只有經歷過才能知道其中的不易,這也是無奈。但是,在我看來。身為人子,「百善孝當先」,無父哪來子?畢竟「父母在,人生尚有出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 俗語「久貧無賢妻,常病無孝子,家敗出邪人」啥意思?有何深意
    文/青山綠水俗語「久貧無賢妻,常病無孝子,家敗出邪人」啥意思?有何深意?農村蘊含了很多智慧,而這些智慧就是農民們在日常生活中靠自己的辛苦勞作總結出來的。有的是說種地的一些技巧,有的是節氣的規律,也有的是說我們如何為人處世。
  • 久病床前無孝子,後半句更經典,說出人性現實一面!
    俗語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匯聚了老祖宗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樸實無華,但往往蘊含最深刻的人生智慧。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俗語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這句話的後半句你知道嗎?其實,他的後半句更經典,將人性現實的一面說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