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農村地區發展並不是特別好,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幾乎所有農村人都在貧困線上掙扎。
事實證明,只要勤勞就可以致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新農村」,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山清水秀、空氣新鮮、蕩滌心靈等詞彙,開始成為人們形容農村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比較低,所以即使從年頭忙到年尾,有的時候也未必會豐收。如果再遇到災難或戰爭,農民就會流離失所成為流民。
但令人驚喜的是,即使條件如此艱苦,古人也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文化,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
農村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雖然聽起來有一點扎心,但卻是赤裸裸的現實,折射出人生的無奈。
大概意思是,父母因病重臥床時間特別長,即使再孝順的兒子,也未免會產生厭煩的心態;如果家庭生活一直都比較困難,再賢惠的女人,也會放棄這個窮家。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這是出自《增廣賢文》中的一句俗語。
說的是全天下的兒女們其實都知道,天下最大的善事就是孝順父母。但由於很多寒門子弟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所以「孝」要看心不能看行動,否則寒門根本沒孝子。
事實上大家如果能了解,這句俗語中俗蘊含的深意,就一定會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意義。
如果自己的父親或母親,因為生病而臥床不起,但由於他們的疾病無法被治癒,這就要求子女平時一定要善待父母。
但天長日久如一日卻很難做到,因為侍候老人,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從古至今就醫難都是困擾著老百姓的一個大事,一旦父母患上了重病並且無法自理,本來就貧窮的家庭就如雪上加霜。
如果子女的生活條件並不好,但是還要抽出時間去照顧父母。尤其是康復遙遙無期的前提下,很多人都會產生焦慮心理。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一些情緒,如果大家能夠抱著一種理解的心態,去看待這種做法,其實也實屬無奈。
但是按照傳統道德觀念來看,子女就要無條件的服從父母的命令,尤其是在父母生病的時候,更應該悉心照料,而不能產生任何無效的舉動。
相信有過同樣經歷的人一定會知道,照顧病人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而且在體力和精神方面也會吃不消。
從這一點來看「久病無孝子」,其實也只是子女的一種發洩,只要他們依然盡心盡力的照顧,就不失為一種孝道。
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富裕的生活,但由於出身或個人能力問題,絕大多數人都在貧困線上增長。
尤其是對於已婚夫妻來說,如果總是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相信就會逐漸喪失生活的信心。對於夫妻感情不是特別深厚的人來說,妻子的抱怨就會成為丈夫的壓力。
每一個女人都希望擁有良好的生活條件,或者說放眼望去,但凡臉上經常掛著笑容的女人,要麼是丈夫特別疼愛她,要麼就是家庭條件特別優越。
平時總是破馬張飛、大喊大叫的女人,除了因為婚姻與幸福之外,其實還與家庭生活比較困難有關。
現實會讓一個賢惠的女人變成潑婦,而貧窮卻是婚姻的試金石。如果夫妻之間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相信一定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雖然生活條件比較差,但兩個人都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並且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努力奮鬥,相信也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俗語「久貧家中無賢妻」, 其實也是一種現實的無奈。
有很多女人,由於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或者說在步入社會之後,產生了貪慕虛榮的思想,那麼即使結婚之後,也很容易發生一些矛盾,這其實才是「無賢妻」典型。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其實也道出了生活的無奈與心酸。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身體健康、以及婚姻幸福,但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又有很多無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