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記者調查發現:濟南一些小區出入口變成停車場,這其中有城市停車資源稀缺的客觀因素,也有車主們因停車費用高、停車場位置遠而停路邊的主觀因素,而不少車主文明交通意識淡薄也是不容忽視。
沒車位停不了,業主在出入口私劃車位
「這些地方是公共的,憑什麼畫上線就成了自己的車位?」事情已過倆月,家住濟南市歷下區燕東苑的業主張先生仍有些義憤填膺。此前有業主私自畫了四個停車位,「他們畫線的地方就在小區出入口的通道處,而且還是在消防通道上。一旦遇到突發事情,難以預料」。
如今,原來私畫的4個停車位的停車線已被清洗抹除,在原位置上取得代之的是8個路障;得益於這8個路障,小區出入口並沒有任何車輛停靠,交通暢順。
「私自畫停車位,這種口子不能開,萬一其他業主都效仿,那豈不亂套?」張先生稱,小區停車緊張,但始終不能以佔用小區門口消防通道、犧牲公共安全的原則來解決。」
據小區物業——山東建工明珠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此前門口的4個停車位是小區個別業主自己畫的,為此事,這幾位業主曾找過物業,說是想畫停車位然後交錢給物業,但物業並未同意。
該工作人員表示,小區有近300戶,居住人口1000多人,設置有50個地下停車位和50個左右的地上收費停車位,但根據前幾年統計,小區車輛已超400輛了,這些車位遠遠滿足不了業主的停車需求。而這也就成了業主私劃停車位的動機。
類似問題在西苑小區、棋盤小區、匡山小區等老舊小區時有發生,最常見的莫過於私自安裝地鎖或是用石塊、舊家具佔著停車位。
小區入口道停滿車,不少市民表示「一味禁停不是辦法」、「如果一定範圍內有足夠停車位,多數人不會違停」。而根據濟南交警部門數據,2018年1月,全市新增機動車27.5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06.5萬輛。而根據2017年數據,濟南市停車泊位總量為63.1萬個,缺口為58.7萬個。全市層面尚且如此,「一位難求」在人口居住密度高的老舊小區也就不足為奇。
嫌貴而不停,一個車位16.3萬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一個較為不協調的現象,相對於老舊小區的停車資源緊缺,不少新小區停車位是充足的,但卻由於停車費用相對較高,而導致部分業主停在小區附近。
每天下午5點以後匡山琪鑫苑小區西門口便開始熱鬧起來,人行道、機動車道變成了天然的停車場,而這樣的「人氣」將從每天晚上9點左右到達頂峰,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一早。
「每天回家都能看到有車在這停著,一般一停就是一晚上。」居民張女士說,之前看到過有車輛被貼了罰單,結果路上寬敞了沒幾天,車子就又都停回去了。「現在保安在小區門口擺了禁止停車的停車樁,門口是好一些了,但路上的車卻多了起來。」張女士表示,在她們小區裡不出租、購買車位的車輛是無法停放的的,因此就有很多居民索性將車停在了門口。
據了解,目前匡山琪鑫苑小區的入住率已達九成,有1648戶已入住,汽車保有857輛。記者從物業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琪鑫苑小區有地上車位370個已全部售出,地下車位1376個,已售487個。現在還剩餘889個車位可以進行租售或臨時停車,並不存在車位不足的問題。
「小區裡的車位是按照16.3萬元/個進行出售的,屬於市場均價,可能有些居民會覺得有點貴,於是我們又提供了車位出租的形式,按300元/月計程車位,或者臨時停車2小時內免費,超過2小時按2元/小時收取費用。」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除了滿足自己小區居民外,由於車位充足,還可以向附近的居民計程車位或者臨時停車,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居民響應來租了車位。
如今居民在門口停車已經形成了習慣,物業方面也很難去約束。「之前有業主投訴這個問題的時候,交警部門就來管理過,也好了一陣子,但是只要一不『盯著』,車子就又會停回去,反覆性很大。」物業工作人員說。
嫌遠而不去停,停路邊比去停車場更方便
誠然,早期樓盤開發商在建房時,對小區的公共道路規劃不夠超前,存在「先天不足」。隨著近年來私家車大量增加,小區規劃的停車位嚴重不足,遠遠滿足不了居民對停車位的要求。
為此,濟南市也有不少的社會停車場對外開放,以緩解停車難的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社會停車場都有自己的輻射半徑,一般是300米。對車主而言,如果停車場離目的地的距離較遠,或遠遠大於其能夠接受的步行距離,車主們往往放棄使用路外停車設施,反而選擇就近附近的路內停車位停車。但路內停車位數量有限,因此車主為了圖方便,便不會考慮停車規章,就近隨意亂停車,導致扎堆。
齊魯醫院周邊小區便是如此。此前為應對停車問題,齊魯醫院專門在省體育中心設立了停車場、並配有擺渡車,但因兩者距離相對較遠,不少車主仍舊選擇停在醫院周邊的小區。
在趵突泉小區的各條道路上,眾多車輛 「見縫插針」地停著。「我們停車位就緊張,小區外的車輛也來湊熱鬧。」趵突泉小區的周先生稱,因該小區屬於開放式小區停車免費而且靠近齊魯醫院,許多前來就醫的車輛都停在這裡,「從外地看病的車,一停就是一周。」
據悉,在參與交通活動的過程中,一些車主往往存在一種應該到最終到達地點停車的觀念,只圖自身的方便,而不顧忌目的地是否允許停車。同時,商店、酒店等為了招攬顧客,未經相關部口的允許,經常在其口前私自設置停車位,以此來吸引顧客。另外,在停車不太容易地方,車主往往不願花費時間尋找車位,而是貪圖方便隨意停放車輛,甚至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甚至交叉路口等地方
從眾心理而不顧法律,管理空白助長投機心理
除了城市停車規劃方面的「先天不足」,不少市民表示,造成類似局面也歸因於車主交通意識薄弱,沒能認識到車輛亂停亂放對交通造成的影響,有些人完全不把交通法規放在心上。「即便租停車位,一個月也要300多元,我把車停在外面,就算交警開罰單也就200元,而且法不責眾。」一位車主說。
比起香墅裡小區入門道路交由交警部門管理的做法,目前眾多老舊小區出入口的道路尚未劃入交警部門管理系統。
「小區門前的公共道路,除非開發之前就已納入開發地塊,否則它實際上並是物業公司的管理範圍之內,物業公司更無權幹涉、管理車輛的亂停亂放。」一位小區物業經理坦言,治理小區門口停車,物業公司往往無能為力。
採訪中,記者發現:針對小區出入口的亂停車現象,物業因沒有執法權,只能對亂停亂放的車主進行勸說,如果車主不聽取建議,物業也無法採取任何強制措施進行管理。
「他們在晚上趁我們不注意畫的。」對於燕東苑小區業主私劃停車位一事,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坦言,此前業主一直要求在那個地方畫車位,物業並不同意;而私畫停車位之後,物業限於執法權問題,先後通知了轄區派出所、社區居委會、街道辦,才得以將私劃的停車位清除。
這也就意味著停車在此,並不會被罰款扣分,這從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車主隨意停車的行為。「光靠交警、街道辦、居委會來處罰,只是治標不治本。」匡山小區業主張先生認為,提高車主的文明停車意識應值得重視,「與人方便,才能與己方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 見習記者 趙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