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海勃灣區千裡山鎮新豐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基層黨建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入開展各項民族工作,切實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宣傳,進一步鞏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今年,新豐村獲得了「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榮譽稱號。
各民族群眾共同進步
「我們一直鼓勵少數民族群眾積極參加村裡開展的各類文藝演出,並以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各族群眾開展猜燈謎、文藝匯演等迎新年文化活動,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團結各族群眾,讓各族群眾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新豐村黨支部書記廉軍介紹說。
「不久前,市烏蘭牧騎的演員到我們這裡演出,我們一起在院子裡唱歌跳舞,暢所欲言,就像一家人。」蒙古族居民千軍慶說。
國慶期間,新豐村舉辦了慶國慶、迎中秋「草原兒女愛祖國,中華民族共團圓」為民演出活動,表演結束後,演員們還慰問了行動不便的少數民族群眾。
與此同時,新豐村把學習黨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和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貫穿到各項工作中,通過會議學習、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單等方式,深入開展民族理論學習教育,形成了各民族群眾共同進步、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
為少數民族群眾排憂解難
「新豐村現有居民425戶、1235人,其中少數民族54人。我們對村裡的少數民族群眾給予生活上的關懷,儘量做到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廉軍說。
千民慶是村裡享受低保的少數民族群眾,生活一直很拮据。2019年,他又查出顱內長了腫瘤。得知這一情況後,村裡第一時間為他申請了大病救助補貼。目前,千民慶正在積極接受治療,病情逐漸好轉。
平日裡,新豐村的黨員幹部經常入戶走訪少數民族困難家庭,與少數民族困難群眾拉家常,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成為他們的朋友。同時,認真接待群眾來訪,耐心細緻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做群眾的貼心人,並鼓勵少數民族孩子參加周末的國學書法和作業輔導公益課堂;鼓勵少數民族群眾繳納農區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真正把少數民族同胞當親人。
此外,在每年的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新豐村黨支部都會組織志願者為少數民族群眾送去粽子、月餅,並送上節日的祝福。
助力少數民族群眾脫貧
為進一步提升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水平,新豐村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積極開展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扶貧幫困工作。
高二虎是新豐村的少數民族群眾,有輕微的聽力和表達障礙,只能外出打打零工,收入微薄且不穩定,生活一度難以維持。
2014年,高二虎一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產業扶貧、健康扶貧、就業扶貧……隨著一系列脫貧攻堅措施的落實,高二虎家不僅脫了貧,收入也逐年增加。
不久前,村裡還為高二虎的妻子找了份工作。「我現在在市蒙古族中學的後廚幫忙,每個月收入2000多元,覺得很知足。」高二虎的妻子說。
近年來,新豐村積極爭取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實施了環保廁所新建項目,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保障發展、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奠定了基礎。截至2019年底,新豐村所有貧困戶已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目前,新豐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和秩序良好,取得了一定示範成效。」廉軍說,「今後,新豐村還將進一步作引導動員,凝聚各族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發展好民族團結事業,讓各族幹部群眾互相支持,親如一家,共譜民族團結之曲,共唱民族團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