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怕水:久經風浪者開始懼怕風浪|加爾文聖經注釋 約拿書1:5

2021-03-01 加爾文聖經注釋

 

約拿書1:5

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


在這段敘事中,約拿按順序描述了許多場景,不是沒有意義的。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約拿將他的麻木,像一幅畫一樣,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隱含在這些場景中的對比,足足說明了約拿的苟安和近乎極端的安全感。

他首先講到,水手們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並把貨物拋在海中。當所有人都在擔心時,約拿——因為他大海才變得波濤洶湧——竟然睡著了,這不是很奇怪嗎?其他人忙著在船上跑來跑去,拋灑他們的貨物,希望能夠安全到達海岸;他們向自己的神呼喊,寧願拋棄自己所有的,也不願被大海吞沒。然而約拿卻毫不關心,竟然睡著了。除非約拿變得麻木不仁,喪失了理性和人類的情感,不然是什麼導致了約拿的漠然呢?毫無疑問,約拿就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麻木,才列舉了如此多的水手們的行動。

他說水手們便懼怕。我們知道,如果是小的或者尋常的風浪,水手是不會懼怕的。水手是勇敢的一類人,他們很少懼怕,因為他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惡劣天氣。因此當約拿說水手便懼怕時,我們可以推測,這不是一般的小風小浪;因為一般的小風小浪不會使長時間習慣於大風大浪的水手懼怕。這些身經百戰的水手變得懼怕不安,而且約拿接著說,他們各自向自己的神呼喊。約拿實在不應該睡得如此安穩,而應該即刻起身,因為他心裡住著審判者,而且他深知自己是個逃亡者。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逃避上帝的面不是一個小罪,因為他藐視上帝的召喚,並且竭盡所能丟棄這個軛,就為了違背上帝的命令。由此可以看到,約拿處於一種病態的安逸中,他難道不應該睡覺時也恐懼顫抖嗎?當別人向他們的假神呼喊時,約拿卻藐視,或者至少是忽視真正的上帝;而他所違背和反抗的就是這位真神。這就是上述對比(中文譯者:指約拿和異教徒的對比)的意義所在。我們同時也能看到,在危險中人們才被迫向上帝呼求。儘管在人們心裡的確自然存在對上帝的固有印象,以至於所有人,不管願不願意,都意識到有這樣一位至高的存在;但我們卻因罪惡模糊了這種亮光,這種亮光本應在我們身上閃耀的。我們欣然拋棄各種擔心和憂慮,因我們期望活得自在,而心神安寧是人民追求的首要境界。因此所有人都渴望活得沒有恐懼和擔憂,所有人都在尋求安寧。然而這種安寧卻滋生了蔑視。由此可見,如果上帝使我們處於不被擾亂的狀態,世界上就幾乎不會有任何宗教的產生。然而,儘管不情願,恐懼仍迫使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當然,認為恐懼導致了宗教的產生,並且作為第一誘因,使我們產生了「有神的存在」的思想:這樣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與我們的常識和體驗也是不一致的。但是,在人們心中被掩埋、甚至將要消失的宗教意識,是被危險激起的。關於這點,約拿就給出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他說水手們各人都想自己的神呼喊;我們知道,水手這類人是野蠻不開化的,他們傾向於丟棄任何宗教情感,拋開所有的恐懼,只要可以,他們直至嘲笑上帝。因此只有在某種迫切必要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向上帝呼喊。從這裡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被恐懼煩擾是多麼有用;因為眾所周知,當我們感到安全時,麻木會很快蔓延全身;如此就幾乎沒人會來到上帝面前,因此我們需要一些刺激因素。上帝帶來危險來尖銳地刺痛我們,就是為了迫使我們顫抖。就像我所說的,上帝用這種方式來激勵我們;因為我們知道,若不是上帝逆著我們的意志,將我們牽回來,我們都會走迷,在無知中滅亡。

但是約拿不是簡單地說,各人向上帝呼喊,而是補充說到,向自己的神(呼喊)。如此,這節經文就說明,人因某種迫切的需要才會呼求上帝;同時在另一方面,這節經文也顯示,除非被真理和聖靈引導,否則人們就會在尋求上帝的過程中迷失。人們心中確實存在正確的渴望(中文譯者註:「正確」是指對神明的尋求方面,無論是真神、假神),但是卻走偏了路;就像剛才說的,若沒有我們的主借真理和聖靈引導,沒人會走在正路上。我們從這節經文中認識到兩點細節:1、水手們恐懼;他們是鐵石心腸,像庫克羅普斯(中文譯者:希臘神話中獨眼巨神)一樣藐視上帝;這樣的人,約拿寫道,他們害怕了;2、他們向神明呼喊,但是卻沒有被真信心引導,因此各人向自己的神呼喊。

 

當我們讀到這裡時,一定要深深認識到,除非上帝借強力迫使我們迴轉,否則沒有一絲希望。但是我們應該心甘情願的尋求上帝,從而預見那些迫切的需求(中文譯者:「迫切的需求」指上文中的「恐懼」,上帝藉以激發我們宗教意識的工具)。不然,像那些水手一度尋求上帝,有什麼益處呢?很有可能過了很短的時間,他們又重回不敬虔的天性中去了;當從危險中脫身後,他們很可能又藐視上帝和一切宗教;這在不敬虔的人身上是常發生的,他們除非被強力迫使,否則是不會遵從上帝的。因此,讓我們甘心樂意地將自己獻給上帝,即使現在我們沒有處在危險之中,享受著完全的平安。如果我們認為,可以為自己的魯莽、錯誤以及無知找任何託詞和藉口的話,那就是大大地自欺了。這些藉口都不會被承認,因為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有關上帝的知識和真理都被種植和刻畫在我們心裡:上帝掌管著我們的生命,他獨自可以借死亡挪去我們;同時我們也知道,上帝有一項特殊工作,就是救援和幫助我們。這些水手怎麼會呼喊呢?有人剛剛向他們進行宗教傳道嗎?有人經常告訴他們上帝是人類的拯救者嗎?肯定沒有!但是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這些真理早已自然印在他們心裡。當大海平靜時,沒人會呼喊他們的神,但是危險將他們從假寐中喚醒。這就是有效的證明,無論他們找任何藉口,不將榮耀歸給上帝,他們都是無可推諉的。因為無需任何律法、經文和教導,他們也知道:生命在上帝手中;救恩只出於上帝;人們不可能從別處尋找任何東西。祈禱(這種行為)也證明人們對上帝存在的確信,因為它是出自於某種隱秘的天性,同時也是出自於某種自然的教導和引領。這是本節的其中一個教導(This is one thing)。

相關焦點

  • 每日親近神|約拿書 第1天 - 逃避神
    |箴言3:3| 經文:約拿書一章1~17節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2「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3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5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6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至滅亡。」7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8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
  • 約拿違命的逃跑
    這卷書的故事很特別,頗有戲劇性的味道,它開始記載神的話臨到先知,1:2,從這節經文往後,所有對先知的描述,都是和神的期望相反的,約拿書一開始,就給我們介紹一系列貫穿這卷書的主題。1.神是追趕悖逆的人歸向他自己的神,不管他們想不想來。
  • 從《約拿書》看與上帝期望相反的先知(1)
    約拿敢於以敘事自身經歷的方式,將神大能的屬性與教導展示給人,並通過不同人物——水手、船長、尼尼微城的人民及君王,甚至大魚、蓖麻、蟲子都拜服在約拿的神腳下,顯明希伯來人的神是宇宙的主宰,這位宇宙的主宰者就行走在人類的歷史中,每時每刻都與屬祂的人同在,祂願意成為我們的神,並且引領我們悔改歸向祂。另外,約拿在反抗上帝的自我剖析中,透視了人性的本質和限制,反襯出至高之主對人類的寬容與愛的教育。
  • 從《約拿書》看與上帝期望相反的先知(2)
    上一次我們分享了《約拿書》的緒論部分的第一講,初步了解我們解讀這卷書的目的和意義,了解有關先知書和真、假先知的一些內容。接下來我們將從《約拿書》的歷史處境、《約拿書》特點了解約拿,再從這卷書的結構和內容,看神的啟示與教導,來結束緒論部分。根據《約拿書》1:1介紹,約拿是亞米太的兒子。聖經歷史書中,列王記下14:23-28清楚地記載了先知的出身。
  • 新舊約聖經注釋
    舊約聖經注釋點擊「概述」或各章數字即可看到相關注釋頁面
  • 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新約背景注釋》本書為一般信徒而著寫,內容清晰易明。
  • 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地理、歷史、語言、風俗習慣、古代近東文學和考古學六方面,是本套書關注的焦點。因此有關神學、學術史或文學架構等其他領域的條目則不列入。讀者可以在這部注釋中找到從未想過要在聖經辭典裡查的東西,或甚至連聖經辭典也查不到。例如在參孫和押沙龍的故事中「頭髮」的重要,還有鹽之盟約當中鹽的使用,甚或是在被毀的城中灑鹽。
  • 小先知書研讀 第五課 約拿書:第二次的福音機會 經文鑰節:約拿書三章1節
    第五課  約拿書:第二次的福音機會 經文鑰節:約拿書三章1節「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約拿書所講述的是一個既神奇又富戲劇性的真實故事
  • 《約拿書》Tim隊長3分鐘講一個先知與魚的故事
    在海上,突然狂風大作,水手非常懼怕這個時候無論你是富二代還是矮窮挫苦難都一視同仁了,於是大家不拼爹了開始拼神了,各人開始哀求自己的神哀求了各種神一番還是不好使他們發現約拿在呼呼大睡>於是把他也叫醒,讓他呼求他自己的神然後他們決定抽籤,看看到底是誰惹的禍結果他們就把約拿抽出來了然後約拿就說,我是希伯來人,是創造天地耶和華的敬拜者我正在逃避上帝給我的呼召
  • 基督教發展史--護教者加爾文
    加爾文生於主後一五O七年,父親是諾陽(Noyon)主教的秘書,自幼受到極良好的教育,並於奧爾良(Orléans)大學及波格茲(Bourges)大學修讀法律,精通古典文學,深受當時的人文主義影響。他起初對於宗教沒有多大的興趣,但在主後一五三二年,當他完成他的第一本古典文學注釋的書後,突然在屬靈上有很深的覺醒。他開始埋首研讀聖經,漸漸地體認到人的罪孽及神的聖潔,也同時贊成改革派的看法。
  • 舊約聖經約拿書概述
    在後先知書中,約拿書是獨具特色的一卷書。這卷書並沒有收集先知宣講的預言,相反,它通過一位極不情願的希伯來先知約拿(亞米太之約拿,他與耶羅波安二世在位期間說預言)之口講述了神憐憫某個外邦人的故事。故事可以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約拿蒙神呼召,讓他去尼尼微城裡宣講審判的信息。他卻往尼尼微相反的方向逃去,來躲避耶和華。耶和華卻興起大風,約拿被扔到海裡。最後神安排了一條大魚,通過神跡救了約拿的性命。第二部分講述了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回應,以一首讚美詩感謝神救他。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平靜風浪使人稀奇嗎
    所謂的「有緣人」,在故事裡是指跟隨耶穌並聽到解釋比喻的人,在書外是指所有新枝派的信徒、想加入他們教派的猶太人、以及讀到或聽到他的書的猶太人。作者是要讓這些人覺得他們好幸運,可以聽到耶穌向外人掩藏的秘密,然後因為這樣就相信他所說的話。他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比喻的事對外人雖然是掩藏的,但是對你們是顯露的,你們有耳可聽的就要聽,並且要用心地聽,不要浪費了這個大好機會。
  • 正版《新舊約聖經背景注釋》全網最低價6.5折並買一送一
    > 買
  • 加爾文—著名改教家和神學家
    一五三二年至一五三四年這段期間,加爾文的生命很大的改變,他明白神的旨意必須順服,自此基督教的信仰才成為加爾文生命中首要的位置。當改教運動的興起,法國受到影響,加爾文的思想也逐漸轉向改教運動的行列。加爾文逃至施塔斯堡,在那裡共住了三年,成為一間法國難民教會的牧師,受到眾人的尊敬,也得到很好的教牧事奉經驗。此外他還努力寫作,補充了《基督教要義》的內容,並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聖經注釋――羅馬書注釋。他還寫了一本被稱為抗議宗最好的辯明之作品。他的婚姻生活很美滿,他的太太是他最好的伴侶,可惜在一五四九年便去世了。
  • 這套《聖經》注釋書,真的非常好!儘快收藏!!
    這是一套如同無價之寶的注釋書,使用簡潔易明的文字,提供了:  ◆逐節注釋的聖經文化背景  ◆  【讚譽】海內外學者、牧長一致推薦  「這是萬眾期待已久的書,《新約聖經背景注釋》會成為一本真正有用的書。」
  • 基督教要義_第一部分_加爾文研究之邀4-1
    Chapters 1-4: The Law, Apostles』 Greed, Lord’s Prayer, Sacraments.第一至四章:律法,《使徒信經》,主禱文,聖禮。Chapter5: False sacraments.第五章:假聖禮。
  • 聖經概論丨以弗所書 Ephesians
    背景《以弗所書》是全本聖經啟示的一個高峰(1:10)。他曾不住地禱告,切望受書人能夠在信心、愛心、智慧和聖父榮耀的啟示方面不斷長進,並且殷切期望信徒們能夠活出與耶穌基督的恩召相稱的生活(4:1-3;5:1-2)。保羅強調神「在基督裡」揀選教會的永恆救贖計劃(1:4;3:11),牢牢地堅固信徒的信心和屬靈根基。綜覽第一部分:教義(1-3章)神的主權。神如何救贖我們。
  • 遭遇人生風浪不必懼怕:主與我們同在
    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他們就大大地懼怕,彼此說:「這到底是誰,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
  • 加爾文:禱告遠不止虔誠的喋喋不休
    它不是單口相聲,不是一出話劇,不是朗誦, 亦不是旁白,而是通過這件事,來「提醒自己尋找神,默想他的應許、放下擔憂以操練信心」(本文語)。今天的文章,作者引導我們了解加爾文關於禱告的四個原則,非常重要,願我們都能再次在禱告這件事上謙卑自己,舍己進入神的同在,使他的名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