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環環相扣千古流傳!

2020-12-06 國學大觀園

我國唐詩一共有四萬多首之多,而且這四萬首隻是流傳下來的,失傳的那些還不在計算之內。在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唐詩中,想要找出一首千古名句也不是那麼十分容易的。我國選編的《唐詩三百首》,就是從這四萬首詩挑選出三百多首,而這百首詩到入選語文課本的時候,就剩下幾十首了。

可見能夠入選語文課本的詩詞,都是非常有名的詩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等等大詩人,就要佔據入選唐詩的一大半之多,唐代那些小作者想要入圍,更是十分的艱難,而能入選語文課本裡的小詩人,其詩詞必定是佳作,而且寫作手法要獨樹一幟,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可見要求之高,更加的苛刻。

唐代就有這麼一位小詩人,名字叫金昌緒,我們可能並不認識,但是他有一首詩,同時入選了《唐詩三百首》和語文課本,並且他的這首詩,語句通俗易懂,被很多人譽為唐詩中最「沒水平」的一首詩。金昌緒一生也非常「懶」,僅寫了這一首詩,但卻能名流千古,這首詩名叫《春怨》,下面我們一起來賞析: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這首詩寫的是相思之情,但是詩中一句相思的話都沒有。詩中開頭就敘事,一群黃鶯在樹枝上鳴叫,但是屋內卻衝出來一個女子,拿著棍棒向黃鶯鳥一陣亂打。這就讓人產生了疑問,黃鶯鳥那麼討人喜,為什么女主角要打呢,我們不禁捧腹繼續往下讀。詩中第三句告訴我們原因,原來是黃鶯鳥驚擾了她的美夢,但是人們仍然不滿足這個答案,究竟是什麼美夢,如此的怕被驚醒呢?詩中最後一句終於給出了答案,原來女子做夢不是一般的夢,她是夢中去了遼西和意中人相會,但是被小鳥一吵,一切都成了泡影。

整首詩讀完,我們才知道,這首詩是用層層倒敘的寫作手法,把一件事緩緩地向我們講述。每一句話都是一個疑問,而下一句是揭開上一句的謎團。通過這樣不停的設問,最後告訴我們謎底。詩名用《春怨》,那么女主人的怨到底是什麼?難道只是怨黃鶯鳥,或者只怨這個美夢被打擾了嗎?其實不必一一說破,這些隱喻的表現手法,留給讀者們慢慢的去想像了。

縱觀整首詩,詩人明明寫的是相思,但是和普通的詩並不相同,也少了那些悲悲戚戚的感覺。金昌緒不按套路出牌,在詩中講起了故事,引得讀者的好奇之心。詩中一共20個字,但是環環相扣,彼此接應,語言生動活潑,而且通篇無一生僻字,讀起來不禁令人捧腹含笑。整首詩而且一氣呵成,構成了一個整體。

文中不僅僅曲折,在篇外也見深度,這是一首懷念遠徵之人的詩句,我們現在讀起來,也不禁感慨作者的才華,暗自叫好。

今日話題:這首詩看似通俗,卻寓意深遠,你能寫出這樣的詩來嗎?歡迎在下方大展你的才華,我們一起互相學習。作者 | 國學大觀園

更多原創優質好文,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與您分享經典文化,品讀智慧人生!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首詩只寫了2句話,卻成為千古名句
    唐詩宋詞的牛人有很多,比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還是宋代的蘇軾、歐陽修、李清照,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他們一生寫的詩詞也有很多。但是歷史上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雖然名氣沒有前者那麼大,但是有的人卻只憑一首詩就能名揚千古,被後人膜拜。只憑一首詩而在高手雲集的唐詩宋詞中脫穎而出,其實是十分難得的。
  •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2句卻流傳千古,人人皆知
    除了「唐宋八大家」裡面的宋朝詩人外,還有一位宋朝詩人非常出名。他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他的兩句詩。他一生只寫了一首詩,這詩還只有兩句,因此他也被稱為是「史上最懶詩人」。此人,就是蘇麟。他寫的是哪兩句詩,讓他一舉成名?
  • 歷史上「最懶」詩人:一首詩就寫2句話,不料卻成了千古名作
    也有一些人,雖說留下詩作並不多,名字也並不為人所知,但恰好就寥寥幾句,就被視為經典,流傳千古。被稱為中國「最懶」的詩人,一生中也就寫了兩句詩也許每個人都會背這兩句詩。而寫這首詩的詩人是蘇麟,北宋人,出生於公元前969年,是當時杭州屬縣的巡檢,是一個芝麻小官。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並不多,在《清夜錄》關於蘇麟的記載,是這樣子描述:「范文正公鎮錢唐,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公即薦之。」
  • 宋朝最「懶」的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卻流傳至今
    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蘇麟,公元969年出生,宋朝時期杭州的一個縣巡檢。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1句詩卻流傳千古,如今耳熟能詳
    ,他們在我國歷史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名句,這是成就他們的名氣之一。但並非所有詩人都像李白那樣一生寫下了成百上千首詩,有人因為寫下了一句詩詞而流傳千古,他堪稱中國「最懶」的詩人,同時也是幸運的,他留下了兩句詩,你肯定背過。這個人就是蘇麟,一聽到這個名字或許有些陌生,再來看看他寫的兩句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是不是很耳熟,是不是千古名句?
  • 史上「最懶」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卻流傳千古被世人銘記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他被稱為「最懶詩人」,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卻成為難以逾越的經典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宋朝「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兩句話,這首詩卻成千古名言
    這個人就是寫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蘇麟,他被稱為宋朝最「懶」的詩人,但同時他也是宋朝最幸運的詩人之一,因為他一首詩只寫了兩句話,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名言。如果換做旁人,上司只提攜了其他人,沒有提攜自己,或許會心中憤懣但選擇隱忍不發。
  • 宋朝「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兩句話,這首詩卻成千古名言
    這個人就是寫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蘇麟,他被稱為宋朝最「懶」的詩人,但同時他也是宋朝最幸運的詩人之一,因為他一首詩只寫了兩句話,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名言。如果換做旁人,上司只提攜了其他人,沒有提攜自己,或許會心中憤懣但選擇隱忍不發。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2句詩,卻流傳千古,你肯定也背過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中國「最懶」詩人:一生只寫2句詩,卻流傳千古,你肯定也背過
    當然了,並非每一個人都像李杜、範王那般高產且出名,還有一些人,他們留下的詩作不多,名字也鮮有人知,然而正是那寥寥幾句,卻被人們視為經典,流傳千古,比如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他被認為是宋朝「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2句詩,卻成了經典,此人便是蘇麟。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半首詩,至今廣為流傳,人人會背
    我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詩詞這方面,到了唐宋時期達到了頂峰,從小還沒有上學,家人就讓我們學習背誦唐詩三百首。古詩只是我國古代詩歌文化的一種,但是它的影響深遠,正是由於唐朝的興盛,文化經濟發展的很快,因此出現了一大批的詩人,我們耳熟能詳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著名的大詩人。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首詩只寫了一句,卻成為了千古絕唱
    但是壞的詩卻久久得不到流傳,只能淹沒在歷史的詩海中。一般詩句與作者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要是詩人有名,他的詩句多半可以得到流傳,若是詩人沒有名氣,但是他的作品出了精品,那麼詩人也是要跟著出名的。如果詩人和詩句都沒有名,那只能被淹沒了。
  • 很多詩人一生幾乎只寫了一首詩,但卻因此而名流千古!
    很多詩人一生著作無數,但是也有一些詩人一輩子幾乎只寫了一首詩,卻足以令後人永久稱道,這也成為了我國文化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正是詩人的這一「獨苗」作品,才讓他流傳千古! 你可能不了解張若虛這個人,但是你肯定聽過《春江花月夜》這首千古名篇!而這一首詩也堪稱最契合我們今天的主題,一首詩讓後人久久傳頌。這一首詩歌被稱為是「詩中的詩,頂峰的頂峰」,而這首詩所表達的人生思考和情感志向也確實清新脫俗,別具一格,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我國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輩子就寫一首詩,如今卻人人會背!
    中國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輩子就寫一首詩,如今卻人人會背!由於盛唐時期的繁榮,也讓文化有著更多的匯集,能夠接受各種各樣的一些文化魅力,詩人越來越多在這一時期留下的一些詩詞也同樣是非常多的。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城市,在我國歷史上最懶的一個詩人,現在的詩人成為了唐詩宋詞的一些,要介紹的這一個最懶的詩人也並不是說他寫的少,而是流傳下來,人們知道的就只有兩句。
  • 歷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了半首詩,如今卻人人都會背
    其實古詩就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指的是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還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等。
  • 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
    史上最懶詩人:只寫了一首兩句詩,卻成千古絕唱,至今人人會背!史上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一首詩只有兩句,至今人人會背!其實,「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出自宋代一位無名詩人的一首詩,之所以說詩人無名,是因為他一生只為後世留下了一首詩,這首詩還只有兩句,因而,此人堪稱中國文學史上最「懶」的詩人了。這位「懶詩人」,就是北宋著名文學家範仲淹同時代的蘇麟。
  • 慈禧一生只寫一首詩就能流傳千古,乾隆寫四萬多首卻都是垃圾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而絕大多數都處在王朝統治時期。在長達四千多年的古代歷史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強盛的王朝,可惜它們都沒能開創萬世基業。天下分分合合,但我們的文化卻從沒有斷過,這也讓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難以想像。詩就是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也誕生了無數優秀的詩人。
  • 宋代「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結果卻被千古傳誦
    然而事實正與此相反,歷史上的宋代,國力算是很強盛。在宋代,我國在歷史上首次達到人口破億,這大部分都得益於當時皇帝的治國之策——用文人來治國。用文人來治理國家的國策並不會導致一個國家的衰弱,相反的,宋朝不殺文官的政治制度,讓文官敢於向皇帝進諫,不怕奸佞小人的陷害,提出許多治國之策,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有利的。
  • 宋代「懶」詩人蘇麟:一首詩只寫2句,結果卻被千古傳誦
    然而事實正與此相反,歷史上的宋代,國力算是很強盛。在宋代,我國在歷史上首次達到人口破億,這大部分都得益於當時皇帝的治國之策——用文人來治國。用文人來治理國家的國策並不會導致一個國家的衰弱,相反的,宋朝不殺文官的政治制度,讓文官敢於向皇帝進諫,不怕奸佞小人的陷害,提出許多治國之策,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很有利的。畸形的政治制度會導致文官不敢向皇帝進諫,小人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