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欣賞

2020-10-05 戰漢古玉

越國人有鳥崇拜的文化基因,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就有許多刻飾鳥紋、雕成鳥形的玉器。一千多年後的戰國時期,越國貴族對鳥的崇拜依舊。這一點,從無錫鴻山戰國貴族墓地考古發掘中可以得到印證。2003年開始發掘的無錫鴻山戰國貴族墓地,出土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有3件戰國鳳形玉佩堪稱經典。

(一)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一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一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一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一

上圖這件無錫鴻山邱承墩越國貴族墓地出土的鳳形玉佩長3.2釐米、寬2.6釐米、厚0.5釐米,是三隻戰國鳳形玉佩中最精美的一隻。玉料為白玉,沁蝕後呈白色,微透明,鳳目、鳳冠減地高浮雕,雙面飾刻羽狀紋飾,鳳翅與鳳尾邊緣陰刻斜線紋。

(二)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二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二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二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二

上圖這件戰國鳳形玉佩選用的玉料也是白玉,沁蝕後呈白色,不透明,玉佩長3.8釐米、寬3.4釐米、厚0.4釐米,兩面紋飾相同,頸及身體陰刻羽紋,腿和尾陰刻斜線紋。

(三)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三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三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三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鳳形玉佩之三

上圖這件戰國鳳形玉佩玉料為青玉,受沁後局部呈黃褐色,半透明。長3.7釐米、寬2.6釐米、厚0.4釐米。兩面紋飾相同,鳳頸、身軀和翅膀刻飾羽紋,鳳尾、腿及翅膀邊緣刻有斜線紋。

總的看,無錫鴻山邱承墩越國貴族墓出土的這三塊戰國鳳形玉佩的主要看點有三:

一是雕工精緻。良渚文化玉器雕刻的精緻,也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玉器雕刻的技法,所以與眾不同。

二是器型小巧。這三塊鳳形玉佩的長度都在3釐米多點,高度也都在二三釐米,屬於典型的微雕。

三是神韻靈動。這三塊鳳鳥的形態各異,但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人驚嘆。

相關焦點

  • 南京博物院鴻山戰國越國貴族墓出土古玉欣賞
    一組南京博物院收藏春秋戰國玉器這組玉器,2003年至2005年出土自無錫鴻山戰國越國貴族墓。無錫鴻山戰國越國貴族墓等級比較高,出土的精美越國玉器比較多,有的玉器這次去南京博物院沒有見到,尤其令人讚嘆不已的是其出土的鳳鳥形玉佩。
  • 江蘇鴻山驚現春秋大墓,出土隨葬品1000多件,專家:墓主疑似範蠡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鼎盛時期越國的勢力範圍一度北達齊魯,東瀕東海,西達皖淮、贛鄱,雄踞東南。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在江蘇無錫發現的越國貴族墓,經過勘探發掘出土2000多件珍貴文物。
  • 江蘇鴻山驚現春秋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專家:墓主疑似範蠡
    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在江蘇無錫發現的越國貴族墓,經過勘探發掘出土2000多件珍貴文物。發掘的結果讓考古專家們十分震驚,在發掘的15座土墩中有7座墓葬是戰國早期的越國貴族墓葬,這7座貴族墓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根據隨葬品的等級和規模,專家又確定了越國貴族的五個等級,這是我國首次較完整地揭示越國貴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規律。
  • 無錫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千年謎團,考古新發現
    作為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遺址博物館,長江下遊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類遺址,現已搶救性考古發掘出老虎墩、老墳墩、曹家墳、鄒家墩、杜家墳、萬家墳、邱承墩等7座大型春秋戰國貴族墓。其中馬家浜文化至良渚文化時期的邱承墩遺址,保存完整,墓式成「中」字型,出土了大量的青瓷禮器500餘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實屬罕見。鴻山遺址出土禮器大致可分為兩個系統:吳越文化系統和中原文化系統。
  • 亭子橋:戰國時期越國的御窯廠
    我們今天所分享的春秋戰國時期的亭子橋窯址,則是真正我國古代官窯的鼻祖,那裡所燒造的仿銅原始瓷禮樂器更是當時的精品和奢侈品,上下五千年僅存在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早期的越國。該窯址的發現和所出土的器物在浙江乃至整個中國的商周考古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大發現。
  • 浙江德清首次出土戰國禮樂器 系原始青瓷發源地
    故宮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德清縣人民政府在德清縣舉行的「瓷之源——原始瓷與德清窯學術研討會」上,向省內外媒體披露一項重大考古發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德清縣博物館,在德清縣經濟開發區龍勝村後的亭子橋發掘一處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窯址,首次出土大量高檔仿青銅禮器和樂器證實,這是一處專門為越國王室和上層貴族燒造高檔次生活和喪葬用瓷的窯場,戰國時期專門為越國王室和貴族燒造高檔次仿青銅禮器與樂器的地點就在今日的德清
  • 農村修路意外發現越國古墓,挖出文物2千件,揭開一個千古謎團
    其中邱承墩墓其規模和長度超過了50米,最越國「中」字形特大貴族墓,在江浙一帶,除了印山越王陵,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墓葬了。因此邱承墩墓是僅次于越王陵級別的貴族墓葬。邱承墩墓早年雖有盜掘,但出土隨葬器物依然達到1098件。出土大量的陶、瓷禮樂器和玉器,不見青銅器。大量仿青銅的原始瓷、硬陶質禮樂器及精美的玉器隨葬是普遍流行於春秋時期越國墓葬。
  • 南京博物院春秋戰國玉器欣賞
    這組玉器均出土自無錫鴻山戰國越國貴族墓戰國龍形玉璜,長11.8釐米、寬5.3釐米、厚0.4釐米戰國龍鳳玉璜,長9.6釐米 寬4.4釐米 厚戰國玉刻刀,長11.4釐米、寬1.3釐米、最厚1釐米戰國出廓龍紋玉璧形佩
  • 河北省三汲鄉出土的戰國玉器
    玉人;高3.1-4、寬1釐米;河北省平生縣三汲鄉中山國3號墓出土,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玉飾;長10.3、高2.4、厚0.3釐米;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玉飾;高4.4、寬5.6、厚0.5釐米;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中山王墓出土。
  • 賞洛陽出土戰國玉人,窺戰國時期周室王公貴族的生活
    洛陽是西周的成周、東周的王畿,上個世紀出土了大量春秋戰國玉器、青銅器等文物,件件都堪稱頂級藝術瑰寶。從這些文物看,東周時期儘管周天子日益勢微,但王室貴族的生活仍然十分排場而奢華,從這些文物中也可以一窺東周王公貴族的審美情趣、生活理念、生活場景。一是豪門貴婦與大家閨秀。洛陽金村周天子墓出土了兩塊豪門貴婦造型的玉佩和一塊大家閨秀造型的玉佩。
  • 騎車追尋越絕10-語招與鴻山
    太湖以北與太湖以南-杭州灣的墓葬類似,為石室土墩墓,而且都位於山巔或者山脊的位置。吳人侵入到太湖平原的蘇錫地區後,吳越的墓葬制度(特點)開始融合。到春秋晚期越滅吳後,越人也採納了吳人的某些墓葬制度,鴻山越墓群就是這樣的代表。鴻山位於平原,附近沒有山體,越人就像吳人那樣,在平地修建石室土墩墓,可能還有木屋土墩墓。
  • 鴻山文物在線鑑賞 |五璜五環組合
    五 璜 五 環 組 合鴻山越墓出土了成對的龍形璜、龍鳳首璜、雲紋璜、雙龍首璜、龍首璜,從而構成完整的「五璜佩」;同時出土的還有單件的「五環」,自大而小為蟠螭紋璧形佩、螭鳳紋璧形佩、谷紋環形佩、絞絲紋環形佩、出郭龍紋璧形佩。
  • 這些出土越窯精品,不愧是眾窯之首!
    浙江德清縣亭子橋遺址出土的大量仿青銅原始青瓷禮器與樂器, 被證實為戰國時期越國王室與上層貴族的高檔次生活和喪葬用瓷
  • 紹興306號墓:春秋越國王妃墓
    該墓葬為階梯墓道帶壁龕的土坑墓,被夏代路基所破壞,地表以下0.6米深處露出墓口,墓向175°,墓底南北長8.14米,南端殘寬5.4米,北端殘寬2.5米,深2.8米。墓道為東西向,位於墓室東壁南段,寬3.4米,長僅1.5米,分四級臺階。墓葬形制幾乎沒有當地土墩墓的特徵。
  • 鴻山鎮出土一個琉璃球,專家雖有三個猜測,卻不知它真正的用處
    比如,在江蘇無錫的鴻山越國貴族墓葬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等級頗高的貴族古墓,還出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器」。究竟是怎麼樣的神秘文物呢?又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看看專家的推測。(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鴻山鎮出土一個琉璃球,專家雖有三個猜測,卻不知它真正的用處
    比如,在江蘇無錫的鴻山越國貴族墓葬群中,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座等級頗高的貴族古墓,還出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器」。究竟是怎麼樣的神秘文物呢?又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看看專家的推測。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2003年3月,江蘇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專家小組,對鴻山越國貴族墓葬群展開了保護性考古發掘。在清理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累計發現了15個土墩,其中有7座土墩都是古墓,不過這7座古墓的等級也有高低之分。專家們根據墓葬的規制,判斷出位於中心的丘承墩才是等級最高的墓葬,並推測墓主人或許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的王室貴族。
  • 半山石塘戰國墓:杭州城外的國寶誕生地
    半山石塘戰國一號墓位於杭州城東北郊石塘村黃鶴山西麓。1990年下半年當地磚瓦廠取土時無意中發現這座埋有價值連城寶貝的戰國時期墓葬。墓坑璧面及墓道兩側均經過拍打修正,平坦光滑,墓坑近乎垂直,墓底東西長14.9米,南北寬5.4米,深1.1米,墓道東西向,位於墓室東壁正中,殘長4.8米,寬2.1米,如此大的墓坑,如果不被盜必然有驚天發現。此外,墓坑四壁均有熟土二層臺,棺床兩側各有一條排水溝,墓中鋪有木炭碎末。這個墓葬除外部封土繼承當地土墩墓形制外,其餘形制均有模仿楚墓或中原地區墓葬的地方。
  • 鴻山文物在線鑑賞 |青瓷吊釜 瀝水器組合
    鴻山越墓出土的青瓷吊釜和瀝水器為仿青銅器的青瓷器,也是首次發現的戰國貴族用器。吊釜和瀝水器出土兩套,一套2件,吊釜內有瀝水器1件;另一套3件,吊釜內有瀝水器2件。出土時瀝水器置於吊釜內根據出土情況推測,吊釜和瀝水器是用來燙碗和酒杯的衛生器皿。吊釜口內的一對綯索耳,可用繩索吊起來燒水,而兩耳外的半圓形的立耳可擋住上竄的火焰而不至燒斷吊釜的繩索;釜內的水燒開後,底部有孔的中瀝水器內可置倒扣的碗,小瀝水器內可置倒扣的酒杯,將瀝水器置入釜中燙碗和酒杯,當瀝水器提起後,碗和酒杯上的水便自然瀝下,既衛生,又科學。
  • 頂級戰國玉佩之荊州院牆灣戰國楚國墓出土神人馭龍玉佩欣賞
    荊州的古紀南城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郢都,院牆灣楚王墓即在紀南城附近。2006年因遭盜墓,考古工作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春秋戰國時期文物。在院牆灣出土的眾多古玉中,有一件神人馭龍玉佩特別引人注目。
  • 什麼是半山戰國墓水晶杯?
    這,就是戰國水晶杯。它靜靜的陳列在杭州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吸引無數觀眾駐足欣賞。從文物介紹資料中可以了解到,這隻戰國水晶杯是1990年10月在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一號墓出土的,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