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琢玉鹿山 初心不忘繪新篇——講述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故事
鹿山小學坐落於浙江省嵊州市鹿胎山下、剡溪湖畔,創辦於清光緒三十年,已有116年的歷史,是當地的一所百年名校。學校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獲得了「全國圍棋特色學校」「浙江省示範小學」「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教科研先進集體」等眾多榮譽稱號。
為推進當地教育均衡發展,自2014年起,嵊州市逐步實行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位於市中心的鹿山小學與城郊的三塘小學組建成鹿山小學教育集團,成為當地較早實施集團化辦學的小學。自此,學校實行「兩校區一體化」辦學機制,本著「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優質均衡教育」的初心和「琢玉鹿山,成器天下」的辦學理念,從多方面探索具有鹿山特色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促進兩校區融合,加強校區特色發展,共繪鹿山教育集團新篇章。
「五習慣」課堂文化:推進集團教學均衡發展
鹿山小學實施集團化辦學後,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三塘校區的教學質量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學校把焦點聚集於鹿山校區自2010年開始探索實施的「五習慣」課堂文化。
「五習慣」課堂文化是指鹿山校區以「琢玉」為教育理念,落實「三學一點」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傾聽、發言、朗讀、思維、作業等5個課堂習慣的培養,打造具有鹿山特色的「琢玉」品質課堂。
集團從環境浸潤、課堂實踐和評比展示等全方面落實「五習慣」課堂培養策略。首先,兩校區52個班級教室張貼「五習慣」標語,學習園地布置「五習慣」細則、「五習慣」競賽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出臺《我有規矩》校本教材,從課堂評價、手勢語、順口溜等多方面對課堂習慣制定詳細的操作建議,使兩校區的教師對「五習慣」指導有法可依。再其次,開展「五習慣」主題的教師課堂比武、魅力團隊展示,學生「五習慣」標兵和「五習慣」標兵班級評比,「五習慣」閱讀節、英語節、數學節展示等活動,使師生習慣共飛揚。
經過長期的「五習慣」課堂文化的實踐和研究,集團課題「基於品質課堂建設的小學生『五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獲紹興市一等獎;市教研室組織召開了全市首個課題現場會《鹿山小學「五習慣」培養方法及策略研究》。「五習慣」課堂文化不僅培育了學生良好的課堂習慣,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素養,更讓兩校區的課堂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圍棋特色教育:促進鹿山學子益智養德
圍棋教育是鹿山校區的特色教育,作為中國首位世界職業圍棋冠軍馬曉春的母校,學校早在1988年就開始從事少兒圍棋教育,是較早的浙江省省級業餘圍棋學校,首批「全國圍棋特色學校」。
學校培育出了馬曉春、童夢成、儲可兒等6名職業圍棋手,校圍棋隊在市及以上比賽中摘得桂冠40多次,個人獲獎成績不計其數……然而,學校的圍棋教育並不只著眼於競技圍棋的輔導,更是遵循「以棋育人」的理念,秉承馬曉春校長提出的「益智養德,尚美怡情」8字方針,深入進行圍棋文化的開發,從環境、課程、活動等多方面潤澤童心。學校著重開發了「鹿鳴圍棋」課程,課程分為基礎課堂、活動課堂、空中課堂——低年級開設圍棋基礎課,普及圍棋知識,激發學棋興趣;全校開展圍棋競技節、文化節、遊戲節等活動課程,營造圍棋氛圍,豐富圍棋活動;開發圍棋微課,學生和家長通過微信公眾號「空中課堂」觀看學習,親子對弈,實現「線上線下玩轉圍棋」。「鹿鳴·圍棋」課程被評為紹興市精品課程。
園藝特色課程:賦予三塘教育全新活力
集團化辦學後,學校努力給三塘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教師資源,努力向教育均衡發展的初心奔馳。結合三塘的地理位置特點,集團確立開發校本課程——「園藝」特色課程。在園藝課程中,三塘學生走出課堂,解放手和腦,在園藝苑裡播種、施肥、澆水、修剪、收籽,觀察生命的變化,收穫成長的喜悅。「小小園藝師」課程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
自2017年起,三塘校區進一步開發了「草本坐塘」中草藥課程,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的菊花、芍藥、百合等進行種植和觀察。每班成立「護綠小組」,定期對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另外,學生在「我愛春天·相約本草」「印象·秋菊」「一班一草一品」等主題活動中不斷發現本草生長的奧秘。課程團隊編寫教材《悠悠本草 藥韻滿園》,開設「識藥習醫」課堂,對學生進行科學、生命等教育,感受中草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悠悠本草 藥韻滿園」課程被評為嵊州市精品課程。
「一橋飛架南北」,集團化辦學這座無形天橋,縮短了兩校區的教育差異,推進了教育均衡發展。「讓每一個學生享受優質均衡教育」,這是鹿山小學教育集團「琢玉鹿山」的育人初心,鹿山人在育人之途上灑下智慧和汗水,必將收穫繁花點點。
(張月芳)(張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