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後,進補暖身,甲魚很合適,三天兩頭燉一鍋,肉嫩湯鮮還養人

2020-12-15 騰訊網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說來也奇怪,它雖然帶有魚字,其實和魚沒有多大的關係,唯一能夠搭上邊的,它們都是水產。一種不是魚的魚,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而且可以按只賣,價格也不貴,30塊錢就可以買一隻,大家能猜到是什麼魚嗎?它和粉條簡直天生是一對,燉上一鍋,鮮到眉毛。

這個叫魚不是魚的水產,名為甲魚,學名叫作鱉,是中國常見的養殖龜種,到目前為止,養殖時間大概有40多年,在兩廣、兩湖、江浙等省市均有養殖。也許是我們這裡也是養殖區的緣故,人們對甲魚,有著特殊的「喜愛」,只要是本地的菜館,都會有用甲魚做的菜,比如甲魚煲或者是甲魚粉皮。

購買的時候,有的地方是按斤賣,有的則是按只賣,那種更划算,按斤是最划得來的,一般來講甲魚的生長年限會決定它的品質,太小的話才會按斤賣,這種甲魚肉雖然很嫩但是香味不足,如果遇到按斤賣的,也不要去挑個頭最大的,因為太老了,肉的口感就硬了,吃起來不爽滑。

大家有所不知,其實養殖的甲魚,還曾一度被拿出來討論,能不能吃?因為受到疫情的原因,水產養殖品波及的範圍比較的大,好在《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中明確指出,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這也就意味著甲魚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對於吃貨而言,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

其實吃甲魚的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它一直被認為是上等的滋補佳品,《隨居飲食譜》中記載:「鱉甘平,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宜蒸煮食之。」所以說小雪後,進補暖身,這魚特合適,三天兩頭燉一鍋,肉嫩湯鮮還養人,喜歡吃甲魚的朋友可以試試這道甲魚燉粉皮,真的是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

【甲魚燉粉皮】

食材準備:甲魚1隻、粉皮1把、蒜瓣7個、小米辣4個、薑片適量

輔料:植物油、鹽、生抽2勺、黃酒1勺、雞粉2克

製作過程:

1、甲魚衝洗乾淨,用開水把表面燙一下,撕掉外面的那層皮,接著把它剁成小塊,放入到一個盤子中備用。

2、粉條選擇紅薯粉條口感會比較的好一點,而且韌性也比較好,幹的粉絲需要提前浸泡,把它泡發以後撈出。

3、鍋裡放入植物油,燒熱以後,放入蒜瓣還有切成圈的小米辣,接著放入薑片爆香,倒入剁好的甲魚到鍋中。

4、大火開始翻炒,炒香以後,放入鹽,加入黃酒1勺,再放入生抽2勺,繼續翻炒,炒香炒至完全入味,放入到砂鍋中。

5、炒好的甲魚放到砂鍋加入開水,大火開始燉,大概20分鐘左右,把泡發好的粉條放進去一起燉,直至燉軟。

6、加入雞粉2克提鮮,拌勻,即可快速出鍋,一道鮮香味美的甲魚燉粉皮就製作好了,鮮香爽口,吃著特別的暖和。

食刻tip:

1、要去除甲魚的腥味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你只要用開水把它表面的那層膜燙一下,就可以輕易的撕掉。

2、買的時候,可以讓攤主幫你處理好,回來清洗乾淨,直接剁成小塊,比較硬的殼,可以一塊放進去燉。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天冷了,吃牛羊肉不如多吃它,鮮甜滋補又實惠,燉一鍋人人吃得起
    一場秋雨一場寒,冷天多給家人喝這湯,營養又暖身,再冷也都不怕。入秋寒露節氣一過,氣溫就開始越來越冷了,尤其是秋後的降雨天,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個時候就要開始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平時在飲食上也需要多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暖胃又暖身。
  • 燉豬腳湯時,牢記「1做2不做」,湯鮮香肉嫩軟爛易嚼,還無腥味
    導語:燉豬腳湯時,這「1做2不做」要牢記,湯鮮香肉嫩易嚼,還無腥味在冷天喝豬腳湯,不僅是暖身,而且還可幫助補充膠原蛋白,燉豬腳湯可以搭配的食材多樣,黃豆、玉米、菌菇等等都行,不同的食物搭配當然也會讓人享受到不同的美味,燉豬腳湯的時候需要牢記「1做2不做」,這豬腳湯鮮香肉嫩,而且軟爛易嚼,吃著特別美味,家裡的大人和小孩都可放心吃
  • 小雪將至多喝暖湯抗寒冷,大骨頭湯肉香湯鮮,怎麼燉才能呈乳白色
    小雪將至多喝暖湯抗寒冷,大骨頭湯肉香湯鮮,怎麼燉才能呈乳白色?冬季養身大多數人愛喝湯,大骨頭湯也是家中常煲的,肉嫩湯鮮很是美味。這兩天的陰雨天氣越來越冷,煲上一鍋大骨頭湯,全家一起吃是件非常有幸福感的事。
  • 多做一步,湯色濃白,肉嫩湯鮮沒腥味
    冬天是進補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氣溫低,我們的身體需要增加營養來抵禦寒冷,稍微胖一點也別擔心,只有身體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和學習。如果一味追求好身材,體質跟不上來,就得不償失了。寒冷的冬天一進家門就能喝到一碗熱乎乎的湯,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 冬天進補,雞鴨肉沒它好吃,燉一鍋滋補又養人,家有孩子要常吃
    冬天進補,雞鴨肉沒它好吃,燉一鍋滋補又養人,家有孩子要常吃進入冬季,是給身體「進補」的大好時機,這個時候稱之為「補冬」。那補冬要吃什麼呢?其實無外乎幾種肉雞、鴨、魚、牛、羊、豬,在這些肉類當中,最適合選擇哪種呢?
  • 冬天,吃兔肉最養人,冬天燉一鍋,營養滋補還不長肉,比牛羊肉好
    導語:冬天,吃這肉最養人,冬天燉一鍋,營養滋補還不長肉,比牛羊肉好冬日,麻辣兔肉和酒是絕配,鮮香麻辣的兔肉邊吃邊出汗,再配上小酒,別提有多過癮,冬天也不怕冷,兔肉屬於高蛋白、低脂肪的肉,在這個進補的季節吃最養人,進入冬天后我家時不時用兔肉燉一鍋,鮮香味美、營養滋補,而且還不擔心會長肉,這吃著比牛羊肉好多了,
  • 燉鯽魚湯用什麼水不重要,這一點才是關鍵,湯白肉嫩,越喝越鮮
    燉鯽魚湯用什麼水不重要,這一點才是關鍵,湯白肉嫩,越喝越鮮雞鴨魚肉以及牛羊肉,我們家最愛的就是魚肉了,價格便宜幾塊錢一斤,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用價值。今天早市上買了2條鮮活的鯽魚,剛好燉一鍋鯽魚湯,鮮美又營養,好喝極了。說起這鯽魚湯,外面喝的都是湯白如牛奶的,肉也鮮嫩細膩,可是自己在家燉的鯽魚湯,湯不白,腥味也濃重,不好看也不好喝。
  • 冬至過後,雞湯魚湯都不如這碗湯,教你正確做法,肉嫩湯鮮營養多
    冬至過後,雞湯魚湯都不如這碗湯,教你正確做法,肉嫩湯鮮營養多冬至來臨,意味著天氣將進入「嚴寒」,「三九四九冰上走」,除了要注意保暖,還要多吃滋補的食物,最適合冬補的就是各類湯水。入冬後,我經常給家人燉魚湯、骨頭湯、雞湯喝,價錢雖然貴了點,但營養豐富,給家人補身體最好了。無論什麼湯,做法都一樣,把食材放進鍋裡長時間燉煮,食材的營養都進入了湯裡,湯變得營養豐富,且味道鮮美。有一種湯喝過的人比較少,那就是「鴿子湯」味道鮮美,比雞湯更營養。小時候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鴿子,每天早上都能看見大群的個子在村子上空亂飛。
  • 老一輩傳下來的好東西,冷天燉上一鍋,一碗下肚,熱乎乎的真舒服
    入冬後,煲雞湯多加「4樣」,鮮甜營養不上火,對身體有益,收藏好。入冬後,氣溫開始越來越冷了,北方部分地區都開始降雪了,南方也開啟入冬模式了。冷天就惦記著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尤其是平時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來上一碗熱湯下肚,熱乎乎的別提多舒服了。
  • 54隻甲魚打擂臺爭奪金鱉獎 怎樣才算只好甲魚?
    再碰碰它,如果很兇還想咬人,那就更好。殺完甲魚 熱水燙一燙比完了樣貌後,就要殺甲魚了。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怎麼殺甲魚吧?昨天,甲魚爭霸賽的現場,專家們的殺法供大家參考——先把甲魚腹部朝上,拽住脖子,對準喉嚨下刀。
  • 冬季進補,雞牛羊都沒它好,燉一鍋滋補又美味,孩子常吃免疫力強
    冬季進補,雞牛羊都沒它好,燉一鍋滋補又美味,孩子常吃免疫力強。俗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雖說這句話說得誇張了,有點像是玩笑話,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冬補習俗卻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美食文化的一種結晶。冬季進補,可以通過給身體囤積能量,來抵抗嚴寒。同時,冬季吃肉吃得多,還能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為來年做好準備。
  • 掌握3個要點,肉嫩無腥,湯越燉越鮮
    冬季的冷冽,讓我們更喜歡喝暖身暖胃的湯羹,魚湯是冬季必不可少的營養湯羹,尤其用鯽魚燉的湯,魚肉細膩鮮嫩,魚湯鮮美好喝,營養價值高,如搭配白蘿蔔、白豆腐一同燉煮,更能讓湯羹味道有另一番鮮美。掌握3個要點,肉嫩無腥,湯越燉越鮮。
  • 甲魚是珍饈美味,又是滋補佳品,但吃甲魚進補,並非人人皆宜
    在民間,尤其是在我國江南,人在大病之後,素有吃甲魚進補的習俗。對腎虛體弱、中氣損傷、羸瘦無力、氣怯喘促的人,都主張吃甲魚調補。此時吃甲魚,不但能增強體質,還可能升高白細胞水平。另有報導稱,常吃甲魚,能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膽固醇水平。 甲魚宰殺後,要排盡血液,去內臟與頭、爪,經熱水浸燙後,除去腹部、裙邊的白膜和甲背上的黑皮,洗淨處理後,方可烹製。 甲魚肉是水產珍品,吃法有清燉、蒸煮、燒滷、煎炸,俱味道香濃。它可單做,亦可與其他食物搭配,烹製成多種美味佳餚。
  • 天冷了,多給家人喝這湯,上鍋燉一燉,肉嫩湯鮮,營養又滋補
    #吃貨不孤單#到了冬天之後,家裡人不喜歡吃大魚大肉,平常多喝溫補的鮮湯,鴨湯絕對是最滋補的,搭配冬瓜和薏米一起煮,鴨肉肉質非常嫩,湯汁非常鮮美,不妨一試。天冷了,多給家人喝這湯,上鍋燉一燉,肉嫩湯鮮,營養又滋補。
  • 這才是砂鍋菜最好吃的做法,冬天燉一鍋,有葷有素暖身更暖胃
    導語:砂鍋菜這做法太好吃了,冬天燉一鍋,有葷有素暖身暖胃,太解饞啤酒鴨、白菜豆腐、酸菜粉條等都是砂鍋菜中很經典的,砂鍋菜的口感特別好,我家裡的砂鍋自從買回就沒有閒著,最近家人特別饞吃砂鍋油豆腐釀肉,用油豆腐和豬肉餡做搭配,有葷有素,簡單燉一鍋,暖身更暖胃,這道菜才是砂鍋菜中最好吃的,油豆腐會吸收湯汁變得飽滿
  • 跟著徽菜廚師學的一道菜,鍋裡一燉,湯濃醇肉鮮香,滋補又饞人
    導讀:跟徽菜廚師學的一道菜,鍋裡一燉,湯濃醇肉鮮香,滋補又饞人。入冬後,大部分人的飲食結構都是偏向葷菜多一些,這是因為冬天是進補的最佳時節,此時的身體可以吸收進營養,而肉類這些葷菜不僅蛋白質豐富,各種礦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也很高,多吃可以抵抗外界較低的溫度,娟媽家也是如此。尋常人們吃的肉類大致都有雞鴨、牛羊以及魚肉等等,雖然種類不一樣,但是都很滋補。
  • 農村老家燉羊肉土法:用好八種料,肉嫩湯鮮,軟爛可口,操作簡單
    晁公溯《飲兵廚羔羊酒》中有詩詞:「沙晴草軟羔羊肥,玉肪與酒還相宜」。意思很簡單:沙灘晴朗草地柔軟,羊羔肉正肥美,白玉一般的羊肉和美酒相得益彰,美酒配鮮嫩羊肉。自古以來,羊肉就是人們生活中必備的肉類,能補充人體要的各類營養物質,提高人體抗寒和免疫力。 在現代社會,豬肉是消費量最大的肉類。
  • 教你正確做法,湯鮮還養人!
    這天別說小孩子了,大人1天不喝水也幹得嗓子冒煙,這兩天女兒去哪,我都會備上一杯水,午飯也會煨一鍋雞湯,補充營養和水分,不上火。4月的天,溫差大又乾燥,家人必喝湯,一周喝3次,清甜美味不上火,多喝養人!燉湯對於南方的朋友們來說,最常見不過了,但宋宋覺得北方人更適合喝湯,因為北方天氣太幹了,喝湯不僅可以順理腸胃補充水分,還提升氣色很養人。
  • 萬年曆 | 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
    小雪是入冬後的第二個節氣,反映了天氣轉冷的變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小雪初下,北風蕭瑟,我們終於等來了真正的冬天。   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年關已經不算太遠,全國各地大多已開始忙著醃菜、殺年豬,為迎接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做準備。
  • 秋季轉涼,吃豬肉牛肉不如它,經濟,葷素一鍋帶著湯,暖身又家常
    導讀:秋季轉涼,吃豬肉牛肉不如它,經濟,葷素一鍋帶著湯,暖身又家常秋高氣爽的季節,連吃飯都覺得更香了!寶媽今天做了一道經濟又實惠的肉菜,相對來說,可比豬肉牛肉更經濟實惠,關鍵是更適合秋季吃,補身體還不燥,營養味美,它就是鴨肉!很棒的一道葷菜,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團圓家宴上來一道也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