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手機的時候,突然又在微博上看到了擁有「三分譏笑,三分薄涼,四分漫不經心」霸總眼神的44歲女演員劉敏濤。
之前因為在晚會上沉浸式的表演,一首《紅色高跟鞋》生生被唱成一支紅色高腳杯。
舞臺上放飛自我,「上頭」的表演,讓她短短2天收割6個熱搜,直拍視頻播放量迅速破千萬。同時也圈粉無數,出圈成為大家的「姐姐」。
如果還有朋友不熟悉的話,《歡樂頌》中關雎兒的母親、《琅琊榜》中靖王的母親靜妃、《偽裝者》中的大姐「明鏡」,都是她。
一直以來,娛樂圈的標準仿佛就是「出名要趁早」,加之近幾年女團選秀大熱,練習生的年紀也越來越小。
年輕就是籌碼,意味著能有更多機會。女明星們一旦步入中年,合適的角色似乎就只剩下二十出頭女明星的「媽媽」。
劉敏濤無疑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年女明星,即使不常活躍在大銀幕,但只要她們一出現,就能告訴觀眾什麼叫又美又颯。
隨著劉敏濤頻上熱搜,一年前她在《人物》雜誌舉辦的女性演講中的表現也再度被翻出。
原來此時站在大眾面前自信又瀟灑的模樣,來得並不容易。
婚姻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
劉敏濤在那場「中年叛逆」的演講中,這樣總結自己前37年的時光:
我的生活軌跡,幾乎全部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的預期。
從小家教森嚴,認真讀書,中戲畢業以後,拍了幾部大戲。
在事業上處於最高峰的時期,遇到了愛情。
隨後就順理成章地回歸家庭,相夫教女,退化成面目模糊的賢內助。
在婚姻中逐漸失去自我,連想要一根抹茶冰淇淋都需要權衡思量看丈夫臉色。
最終,劉敏濤選擇結束這段婚姻。再度和朋友去日本遊玩時她果斷給自己買了一根抹茶冰淇淋,她說:「細細想來,那是自由的味道。」
一根冰淇淋,真的具備那麼大的魔力嗎?
我更願意相信,真正促使她下定決心的,是她在這段婚姻裡的咀嚼和反思,讓她終於意識到,婚姻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自我才是。
只要人格獨立,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
也正如離婚一年後她的感想一樣,「他終究不是命定的那個人,幸好他不是。」
現在的劉敏濤,迎來事業的第二春,同樣也沒有再辜負生活忽視自我。工作時認真工作,劇本不離身,閒暇時讀書、嘗試新事物、陪伴女兒。
(劉敏濤參加「為你讀詩」,推薦龍應臺《天長地久》)
(早餐和閱讀也很配哦)
有一種女性的魅力,叫反差性
現在的女明星們不論哪個年齡,不論走得什麼路線,總是在追求「白、幼、瘦」、少女感,去年有過很火的一個話題,35歲以上的中年演員是不是只能演媽媽的角色,除了這個,她們無戲可拍,為了 能有戲拍,只能執著於追求「少女感。
其實,放下對少女感的追求與主角的執著,有很多問題是可以迎刃而解的,44歲的劉敏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為長相比較成熟,20出頭的她就扮演過「媽媽類」角色,但她本人並不排斥或畏懼。
雖然只比男主王凱大五歲,但還是願意去扮演他的「母妃」靜妃這個角色,正因如此,她才能在40歲左右時再次迎來自己的事業高潮。
不少人稱讚劉敏濤的氣質多變,時而美豔,時而幹練,時而優雅……更有女生以她為目標——要美,更要美得優雅。
事實上,劉敏濤獨特的氣質絕不僅僅得益於她身為演員豐富的體驗,更是源自她自身的沉澱。
她在《非常靜距離》中曾這樣說:
「人生如酒,有激昂,就有舒緩,有高亢,就有低沉,無論是絢麗繽紛,還是平淡素雅,我們都要細細體會其中的滋味,靜下心來去享受,時光沉澱下來帶給我們的美好。」
這與Left Girl 左家女孩的品牌理念不謀而合,希望我們每個女生都能在信息爆炸的世界中,擁有靜下心思考、保持思想獨立的能力。
同時,擁有看過世界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