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光明日報-光明網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景德鎮:著力打造千年瓷都創業試驗田
近年來,景德鎮市充分發揮千年瓷都陶瓷產業優勢,多措並舉開展創業服務,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逐夢圓夢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其中,陶溪川·邑空間創業孵化基地作為該市人社部門重點打造的創業試驗田,已成為該市創業實踐的縮影。
-
「雙創」讓千年瓷都青春綻放
本報記者 王 晉攝江西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美譽,憑藉著陶瓷業的興旺發展,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陶瓷文化創意和傳承的核心地帶。隨著去年《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印發,一年來景德鎮持續做強瓷博會品牌,培育陶瓷文化創意街區,扶持陶瓷文創企業,讓「千年瓷都」煥發青春活力。深秋時節,走進江西省景德鎮市御窯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就像走入了時空隧道。
-
山西陽城|傳承千年窯火,精鑄華北瓷都
數千年滄桑巨變,陽城陶瓷的窯火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匍匐在晉豫交界、三晉大地東南端的這片秀美的土地上,或熾烈、或美豔,憑一窯燦爛的火焰,為人們奉獻上無數件藝術臻品。「陽城罐」頻見於醫書古籍,備受醫家之讚譽,「喬氏琉璃」品質高雅、獨步天下,在陽城境內傳承數百年,成為皇家朝貢用品,為紫禁城的雄偉氣勢增彩添色。憑藉一代代匠師的精雕細琢,發揚與傳承,陽城闖出了「陶瓷之鄉」的美譽。人類文明的滾滾車輪跨越千年,陶瓷基因深深烙印在陽城的每一個歷史時段,從此與這座山水名城、人文名城相融共生。
-
市婦聯召開「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獻一計」婦聯繫統座談會
討論中,大家圍繞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結合自身所在領域工作,積極建言獻策,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共同為瓷都發展鼓與呼。座談會發言摘錄羅華珍昌南新區婦聯主席現在是一個共享的時代,共享才能進步。
-
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新華社南昌10月26日電 題: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新華社記者江西景德鎮是中國最早的瓷業城市,曾與陶瓷一起在世界舞臺上閃耀過,又在現代化進程中褪去了光芒。2019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這座千年瓷都被賦予文化新使命。
-
「華北瓷都」傳遞「千年窯火」 冀傳承中國陶瓷文化
中新網晉城5月26日電 題:「華北瓷都」傳遞「千年窯火」 冀傳承中國陶瓷文化 作者 楊傑英 千年窯火,薪火相傳。26日,「華北瓷都」山西陽城在後則腰村「喬氏古窯址」舉辦第二屆陽城國際陶瓷博覽會聖火採集儀式,意在傳承和發揚中國千年制瓷文化。
-
千年技藝,舉世無雙-走進瓷都江西景德鎮
遠來的帆,把歸泊的船槳輕搖,秀美的昌江,湧動海上絲綢之路的春潮,千年不息的窯火,溫潤了瓷國的珍寶,享譽千年的世界瓷都,傳頌著一段陶瓷聞名的歌謠。昌江,China,中國,嵌入一個國家的名字,觸摸陶瓷發展的律動,聆聽千年瓷路的足音縹緲,千年的陶瓷文化,歷史的滄桑巨變,讀懂了瓷器,你就讀懂了這座城市的坐標。
-
三寶瓷谷,在瓷都景德鎮傳承瓷脈
(原標題:三寶瓷谷,在瓷都景德鎮傳承瓷脈)
-
景德鎮吸引人才著力打造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
景德鎮國家試驗區建設,對景德鎮來說,是「金字招牌」,更是國家使命;是重大機遇,更是歷史責任。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文化是靈魂,人才是根本。9月24日至9月25日,記者隨「中部崛起勢正勁」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瓷都景德鎮,走進陶瓷博物館、御窯廠考古遺址公園、陶瓷創意園區和企業。
-
做好陶瓷文化傳承創新大文章 看景德鎮市委書記怎麼寫
■中國江西網見習記者杜宇蔚/文 籌建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 對行業格局重新洗牌 「大氣成景,厚德立鎮」,坐擁千年陶瓷文化寶庫的景德鎮,這次終於要大幹一番了。 景德鎮陶瓷,歷史悠久,品質上乘,風格獨特自成一家,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
-
福建德化:大創意復興千年瓷都
創意 在「中國瓷都」福建省德化縣,這樣的情景隨處可見。近年來,德化逐漸將千年陶瓷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結合起來,將藝術創意融入陶瓷產業,實現創意的「虛」和產業的「實」結合,著力構建「大陶瓷」創意產業體系。 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蘇珠莊的蘊玉瓷莊藏在一條不起眼的小路裡。「瓷莊是光緒年間我曾祖蘇學金所創,傳到我手上已是第四代」。
-
冰與火之歌——瓷都德化的傳承與創新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位於「閩中屋脊」戴雲山麓,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與景德鎮、醴陵並稱中國三大瓷都。宋代以來,德化瓷器暢銷海外,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之一。 位於德化縣蔡徑村的月記窯,是一座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代窯爐,至今仍在使用。每月這裡會進行一次開爐燒窯,每次可燒制瓷器上萬件。
-
瓷業高峰是此都,傳承陶瓷文化初心——瓷都畫院
這座千年古鎮中珍貴的陶瓷古蹟,流傳的制瓷技藝,不僅鍛造了享譽世界的瓷都品牌,也留下了諸多文化景觀,讓陶瓷文化源遠流長。瓷都畫院院內藏品秉承著傳承與弘揚藝術的理念,紮根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錘鍊千年傳統制瓷技藝
-
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勃勃生機
原標題: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勃勃生機「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江西景德鎮制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漫步景德鎮街頭,隨處可見歷史遺留的窯土釉礦、坯坊窯房、碼頭古道、商鋪民居、窯磚裡弄,千年的陶瓷文化、人文精神和藝術追求,形成了景德鎮聞名世界的陶瓷文化體系。陶瓷文化是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特徵,也是最有價值的財富。
-
景德鎮3年投千億元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
新華社南昌10月12日電(記者沈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已經拉開帷幕,未來3年景德鎮將投入上千億元推進152個重點項目,為試驗區開局奠定堅實基礎。景德鎮以千年瓷都聞名於世。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被定位為「兩地一中心」,即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
-
福建德化:千年瓷都的創意產業轉型之路
在「中國瓷都」福建省德化縣,這樣的情景處處都有。陶瓷企業鱗次櫛比,隨處可見工人們雕刻瓷器,客人們忙著選購。國家工藝美術大師蘇珠莊的蘊玉瓷莊藏在一條不起眼的小路裡。「瓷莊是光緒年間我的曾祖蘇學金所創,傳到我手上已是第四代」。偌大的展廳裡,布滿了琳琅滿目的瓷器,飛禽走獸、花卉蟲魚、敦煌飛天……都精緻細膩、晶瑩通透,充滿典雅的書卷氣。
-
朱虹:瓷都之路在於發揮藝瓷專長
朱虹在觀展時說,王大凡等「珠山八友」是近代中國陶瓷藝術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影響深遠,要堅持以藝術陶瓷為主導,充分發揮景德鎮千年陶瓷文化寶庫的傳統優勢,努力再創「千年瓷都」的新輝煌。面對「逝去的輝煌」,如何重振瓷都雄風一直是景德鎮以及廣大景德鎮陶瓷藝人的永恆話題。朱虹指出,2018年,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目的就是尋找新突圍機遇。立足傳統創造「經典」,在當代景德鎮地域文化藝術中仍具有巨大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