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典故中了解中國歷史,這8條有趣的典故,你了解3條就很厲害!

2020-12-13 歷史的小談

從典故中了解中國歷史,這8個有趣的典故,你了解3條就很厲害!

1、關於炎黃兩帝還有蚩尤的傳說,首先蚩尤是被炎帝和黃帝兩個人的部落聯合打敗的,因為蚩尤的部落叫做九黎族,所以蚩尤部落被俘虜的眾人被後人稱為黎民。黎民百姓很可能是由此而來。後來其實黃帝與炎帝也有過戰爭,是黃帝打敗了炎帝,因此黃帝才是後人口中的華夏民族的祖先。我們本來是叫做華夏子孫,只是後來炎帝和皇帝因為親屬的關係又聯合在一起,所以後人也被稱為是「炎黃子孫」。

2、堯帝和舜帝之間的趣事,演化出禪讓制的由頭。堯舜是在黃帝之後很有名的首領,這兩個人後來也融合在一起,本來舜帝一直是建議堯帝將自己的位置;就給自己的兒子丹朱,丹朱在自己的父親堯帝趣事之後,反而不願意接受,還態度強硬的推薦舜帝繼位,也就由此有了著名的「禪讓制」。

3、東周的開國皇帝是西周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主角周幽王,他建立了東周之後就遷都並且東周后來就被分為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百家爭鳴,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有文化底蘊,最文化自由的時刻。春秋五霸裡最先稱霸的是就是齊桓公,其他四霸還有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公。

4、大禹治水,禹帝對炎黃子孫的生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也是因為賢能被禪讓的帝位。但是在他之後,因為自己的兒子搶奪帝位,所以之後禪讓制就結束,被世襲制代替。

5、夏桀應該是沒有人不知道的,這個人是以暴虐聞名的,他是夏王朝建立後的第十六任皇帝,這個人的脾性壞到,之後很多的成語都是源自於他,比如桀驁不馴,很多人現在不知道桀字的解釋,其實就是來源於這個暴虐成性的皇帝。

6、商朝的開國者「湯」是堯舜時期有名的契的後代,他生活在夏桀暴虐成性的朝代,但是他卻是以仁愛聞世,還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他被擁立為新帝,英勇作戰打敗了夏桀,建立了商朝,至此夏朝滅亡。

7、範蠡(li)是春秋時期,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是位著名的謀士,越王臥薪嘗膽20多年,多虧了有他的相助和陪伴,最後西施獻美的計策就是他出的,美人計的創造者,最後被越王奉為上將軍,但是範蠡很知進退,他不要那至高無上的權力,更喜歡的是安定的生活,於是他棄戎從商,雖說時隱居,但是在隱居的過程中卻得到了巨大的財富,被後人稱為是商朝的保護神,這足以證明,優秀的人在什麼行業都能取得成功。

8、我國最早 的文字是甲骨文,這是最先來是有了文明記載的象徵,那麼甲骨文又是在什麼時期被發明的呢?那就是在商朝,開始有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至今還有珍貴的甲骨文珍藏在博物館。這是我國文明的象徵。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老師整理:這100個歷史典故,幫助孩子了解中國史!
    小學語文老師整理:這100個歷史典故,幫助孩子了解中國史!提前幫孩子啟蒙,升入初中還受益!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接觸到它。小學階段的時候,語文的學習還包括課外閱讀,其實,光靠課堂上的一點知識是不夠,如果想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就要多多涉獵其他知識。文史一家,歷史知識的豐富,能夠為孩子寫作助力,也能提升孩子以後古詩文閱讀理解的能力。
  • 讀完這100條歷史典故,了解半部中國歷史!
    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 3、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gǔn)、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 淄博臨淄百條成語典故 再現齊文化泱泱大風
    據統計,《中國成語大辭典》共收釋古今漢語成語18000餘條,而源於齊國齊地的成語有千條之多,源於齊都臨淄的就有百條以上。淄博市臨淄區成語典故數量多、意義深,多側面、全方位地展現了齊文化的內涵,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2009年,「臨淄成語典故」獲批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了解歷史不得不了解的6個典故,每個意義非凡,看了漲知識!
    導語:了解歷史不得不了解的6個典故,每個意義非凡,看了漲知識!文/遠山望芙蓉大家好,我是大家熟悉的百家作者遠山王芙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著名的歷史典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春秋戰國時期,大約佔了500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彼此起伏,歷史英雄人物也層出不窮,國家局勢風雲變幻。在戰場上,各國軍隊之間運籌帷幄,兵馬相見,只為了一統天下。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詩歌中的典故,你了解多少?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它的主要特點是藉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願望或情感。在詩歌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因為對古代文化或古人事跡了解不多,遇到用典的現象就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古詩中運用典故的相關知識。
  • 百條典故,了解古老中國的歷史文化
    3.鯀的兒子禹採納「開、通、疏、鑿、引」辦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同盟首級。厥後,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樹立了中國第一個僕從制國度—夏。4.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史書上出名的暴君,「桀驁不馴」便出於這人。
  • 還是五個中國歷史典故,依舊是這樣的有趣故事!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還是中國的五個歷史典故,依舊是你們非常感興趣的歷史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一起來看一看。壹:綠葉成蔭的故事!關於綠葉成蔭這個典故,我相信很多看官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這個典故出自《唐詩紀事》中第56卷,這個故事也是非常的有趣,故事的男主人公是唐朝的大詩人杜牧,有一次做夢在遊歷湖州的時候,結識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隨後兩人約定在十年之內結婚,但是後來杜牧在14年後再去看望這個女子,但看見此女子的時候,杜牧才發現她現在已經出嫁結婚,現在已經生下了第二子,雖說已經錯過了十年之約
  • 100條成語典故,讓孩子讀懂半個中國歷史,用在作文簡直無敵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不少的文化典故。當孩子學習這些典故,不僅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特點,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獨特的結構和寓意也成為了中小學的必考重點。
  • 從歷史典故中學法,原來這些都涉嫌違法了
    歷史典故是指從古書、典籍中選出的歷史故事,往往蘊涵著許多人生道理。而且營檢君要提醒的是:  根據《刑法》第275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 100條經典歷史典故,讓孩子讀懂半個中國史,「絕妙」寫作素材!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無數優秀的中國文化像是燦爛銀河中一顆顆閃亮的星星,散發著迷人的光彩。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文這門學科不過是初窺中華文化的門徑而已。不論是學習語文這門學科,還是想要接觸中華文化優秀知識點,都是需要有廣闊的積累的,要賦予自己善於發現的眼睛,平時在生活中,在玩耍中,多多去收集一些相關的知識點,不論是課內的,還是課外的,都是組成語文重要的一部分。
  • 100條成語典故,用在作文簡直「無敵」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也造就了不少的文化典故。當孩子學習這些典故,不僅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特點,還能學到很多知識,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成語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其獨特的結構和寓意也成為了中小學的必考重點。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
  • 你所不知的中華美食典故,千年歷史的太師餅,文人會友的必置佳品
    你所不知的中華美食典故,千年歷史的太師餅,文人會友的必置佳品。食用太師餅時,配上一杯熱茶,香酥可口,一口一個。這麼好吃的糕點,你可知它由來的典故?「太師餅」又名茶花點心、一品點心,具有千年以上歷史的荊門傳統點心,享有盛名。
  • 2021高中歷史典故大全素材:100條歷史典故,讀懂半個中國
    向學霸進軍整理出2021高中歷史典故大全素材之100條歷史典故,希望給考生和家長帶來幫助。 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 3、鯀(gun)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 4、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自此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條河?這句話有何歷史典故?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指的是哪條河?這句話有何歷史典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的本意是指:一個人可能從前是王侯,過些年後有可能是乞丐。說明事物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這條河指的是黃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歷史典故這個典故和唐朝名將郭子儀有關。郭子儀是唐明皇朝代的名將,他最大的功績是安史之亂時力挽狂瀾,匡扶大唐於既倒。在他的指揮下,平定了安史之亂。大曆十四年(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
  • 《成語荊州》用典故講述荊州歷史 弘揚荊楚文化
    近日,一本由長江出版社出版,以楚文化為背景的《成語荊州》在我市發行,本書共收集的82條與荊州有關的成語,條條有新意。對荊州歷史感興趣的人,可以通過這本書對楚文化和三國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形式豐富多樣,讓讀者生動了解荊楚文化  《成語荊州》作為介紹荊楚文化的書籍,和其它類似的出版物有什麼樣區別呢?
  • 楊貴妃的5大典故!從「羞花」到「醉酒」,你都了解嗎?
    楊貴妃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女性之一,歷史上關於楊貴妃的典故非常多,很多故事雖然和史實不相符合,也有悖於常理,但畢竟是故事傳奇,難免有些誤傳誇大,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本文就為大家簡單介紹5個和楊貴妃有關的典故吧,看看你都了解嗎
  • 【鼠年說鼠】關於「鼠」的歷史典故,你了解幾個?
    【鼠年說鼠】關於「鼠」的歷史典故,你了解幾個?  鼠年說鼠,今天團結君就和大家分享十個關於鼠的歷史典故。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古時廁所又稱溷,後因以「李斯溷鼠」謂改變處境以求得富貴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