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燈法師:禪淨雙修 弘傳實修禪法

2020-12-06 佛教頻道


智燈法師

  智燈法師1996年在內江聖水寺披剃出家,1997年考入福建佛學院深造,2001年至2008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2009年任教於中國佛學院,同年任雅安市佛教協會會長。多年來潛心修持,親承清德長老衣缽,法師禪淨兼修、韜光晦耀,自2008年出任寺院住持以來,長期致力於佛教禪淨實修的推動,弘法不遺餘力,使雲峰寺各項佛教事業蓬勃發展。受其感化和勸歸者不計其數,皈依弟子遍布全國各地。2013年3月3日,智燈法師榮膺雲峰寺第二代方丈,為古剎中興做出了突出貢獻。

  法師禪淨雙修、弘法利生,使雲峰寺各項佛教事業將蓬勃發展。與人講法必因材施教、深入淺出、直指人心。他提倡人生佛教,以建立人間淨土為己任,近年來受其感化和勸歸者不計其數,皈依弟子遍布全國各地,誠為不可多得的一心為法之賢者也。智燈法師承傳的是臨濟正宗九峰派第五十一世,接法於川中高僧清德長老,而清德長老乃上個世紀的禪宗泰鬥寬霖老和尚的法子。但他強調,自己承傳臨濟正宗法脈,只是緣分問題,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高下之分,都是究竟圓滿的。

  2013年,智燈法師有意將器官在身後捐獻給需要的人們,因四川只有眼球而沒有角膜無償捐獻,於是欣然辦理角膜捐獻。

相關焦點

  • 智燈法師晉院雅安雲峰寺方丈
    智燈法師登上獅子座智燈法師於天王殿等大殿依次上香說法,法師隨儀仗隊最後至法堂,廣成大和尚授禪杖,素慧大和尚搭衣,大恩大和尚掛珠,常明大和尚錫杖,覺行大和尚如意,普正大和尚拂塵,照州大和尚送缽,智燈大和尚登法座,三秉拂麈、拈香說法,演法大和尚觀堂送位,永壽大和尚丈室送位,法會最後在說法堂由清德長老為智燈法師送座,升座儀式圓滿。  9時30分,祈福法會在大雄寶殿隆重舉行,高僧大德拈香禮拜。
  • 淺談禪宗禪淨雙修盛行的因素——明淨法師
    一、禪淨雙修的盛況古代高僧有詩說:「動地驚天勤念佛,槌門打戶勸修行,問渠因什麼如此,只怕眾生人火坑。」禪門高僧除了禪悟同時大力倡導念佛法門。這種禪淨雙修的思想早在北宋時的永明延壽就已提出,永明延壽開禪宗禪淨雙修的端緒,他在《禪淨四料簡》中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 第二章,禪淨互通,禪淨雙修
    凡此皆因未曾深入禪與淨土的各種法門而生誤會,以致教內互動幹戈,或者言語批評,或者寫文章打筆仗,讓教外人士看笑話,也是某些即將學佛的人因而退心,轉入外教去了,這便是斷人慧命罪過極大。弘一法師說得好:「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 南懷瑾老師:我提倡大家老老實實禪淨雙修
    我不是說自己沒見到袁老師以前,自己一個人在靈巖寺閣樓上修準提法,剎那之間這一點靈光自己把他觀起來了,靈靈明明,一下就幾個鐘頭下去了。有人修密宗說觀想多麼難,我一點也不難,此乃理也,也就是事也,修什麼法,是什麼法。禪淨雙修,永明壽禪師大悟以後念佛,是個榜樣。
  • 迅師說禪(9):念佛是誰,禪淨雙修
    迅師說禪(9):念佛是誰,禪淨雙修隆迅法師(左一)與五臺山普壽寺住持如瑞法師合影祖師禪有什麼特色呢?就是參話頭、鬥機峰,結集成公案。參話頭的修行法門,就是一個字‌「參」,叫你時刻系在心中。虛雲老和尚講過,‌「像母雞孵雞蛋一樣,撫摸來撫摸去。保留一句話頭在心中,不遺不忘,時時刻刻去觀照他。有一天成熟了,雞蛋殼一破,小雞就出來了。」這就是參。只此一句話頭。民國初年,虛雲老和尚、來果老和尚、金山活佛、明印老和尚、八指頭陀敬安寄禪都是禪門中的最令人景仰之大德。
  • 雲峰禪寺方丈智燈法師自願逝世後捐獻眼角膜
    智燈法師的眼角膜無償志願捐獻卡智燈法師   日前,四川雅安雲峰禪寺方丈智燈法師有意將器官在身後捐獻給需要的人們,因四川只有眼球及角膜無償捐獻,於是欣然辦理。  智燈法師1996年在內江聖水寺披剃出家,1997年考入福建佛學院深造,2001年至2008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2009年任教於中國佛學院,同年任雅安市佛教協會會長。多年來潛心修持,親承清德長老衣缽,大和尚禪淨兼修、韜光晦耀,自2008年出任寺院住持以來,長期致力於佛教禪淨實修的推動,弘法不遺餘力,使雲峰寺各項佛教事業蓬勃發展。
  • 如何是禪淨雙修?
    如何是禪淨雙修?如何是淨?答曰:禪是佛心,代代相傳,豈能不淨?即禪即淨,假借二名。淨是佛身,佛佛親證,豈能不禪?即淨即禪,同一實際。此心此身,如如不動,名之曰禪。此心此身,一塵不染,名之曰淨。本自清淨故,名之曰淨。本無動搖故,名曰禪。或禪或淨,同指一心。蓮池大師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又云:「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蕅益大師亦云:「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合觀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義明矣。」
  • 試論中國佛教的禪淨雙修傳統——佚名
    二、禪淨雙修的歷史發展禪淨雙修作為一種修行方式的存在是經過了一個發展過程的。在禪宗與淨土宗誕生的初期,禪宗與淨土為了爭奪信徒,彼此攻擊對方,這是禪淨雙修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隨著淨土宗的影響越來越大,禪宗人士逐漸認識到淨土念佛的價值,開始修行淨土法門,但這時的淨土人士還是固守家風,對禪宗不以為然,這是禪淨雙修的第二個階段;最終淨土宗人不再攻擊禪宗,兩宗彼此融合。
  • 圓瑛大師的禪淨雙修思想
    總之,「禪則獨被上根,淨則普被三根;禪則惟憑自力,淨則兼承佛力。」所以對於一般信徒,圓瑛大師首先勸說他們信修念佛法門。他常說:「諸位不要以聰明自命,好高騖遠,把念佛法門認為是愚夫愚婦之事,或去參禪,或修其他法門。要知禪宗雖最上乘,只能獨被上根,中下五分,收機不廣。
  • 印光大師談什麼人可以禪淨雙修?
    印光大師談什麼人可以禪淨雙修?【印光大師開示】「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其人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應以禪淨雙修接者,則以禪淨雙修接之。應以專修淨土接者,則以專修淨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第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也。
  • 四川雅安雲峰禪寺隆重舉行智燈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
    出席本次升座慶典的佛教界人士、省市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佛教協會會長永壽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海山長老,四川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清德長老,四川省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演法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恩法師、心定法師、智海法師、廣成法師、素慧法師、照州法師、普正法師、如意法師、本淨法師、果平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王立軍先生、常明法師、覺行法師、智果法師、照傑法師
  • 雅安雲峰寺舉行智燈法師榮膺第二代方丈升座法會
    智燈法師榮膺雲峰寺第二代方丈升座慶典法會在此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海山老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佛教協會會長永壽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清德老和尚,四川省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成都昭覺寺方丈演法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內江聖水寺方丈智海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成都石經寺方丈素慧法師,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尼眾佛學院院長如意法師,重慶慈雲寺方丈正澄法師,福建莆田梅峰寺住持定空法師
  • 略論淨禪雙修於現實生活中的特殊性——弘明法師
    工作無礙淨,勞作中更易於觸機開悟。現代人造業多端,而執迷不悟.更需以念佛和參博水消除宿業。人生之淨化,世間便呈現出淨土。人們一走上淨土與禪的無上大道,便生起厭離娑婆而欣求極樂之心,拔除貪愛之樁,斬斷情執之纜,視三界如牢獄,睹家園如桎梏,見聲色如鴆毒,瞥名利如韁繩,看一切良辰美景如夢幻泡影、唯有習淨和參禪為出世之急要。現代人一旦行持了淨土與禪,便具有崇高而深遠的宗教胸懷。
  • 禪淨雙修 在佛法上能成立嗎?
    禪(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在佛教中,禪宗最終目的無非成就佛道,修淨土最終目的亦無非為成就佛道,禪就是佛心,淨亦佛心,佛心與佛心有何分別,若有分別,十方諸佛大妄語。離禪別無淨土,離淨土別無禪,禪即是淨,淨即是禪,禪淨不二,不一不異,只是慈悲的祖師大德,為度化眾生的一種權宜方便而開立。一般人總是把淨土看扁了,這是此人不明淨土真義,若論淨土,淨土可深可淺,深可談理,所謂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自性清淨淨土、自性彌陀,如此堂奧之淨土大觀,豈非泛泛之輩可了知乎?
  • 禪淨雙修調和論
    禪淨雙修,自宋時永明壽禪師提持以來,由來久矣。及禪門衰落後,用「念佛是誰」話頭,天下叢林,入此話中,終至滯殼迷封者,如麻如粟,於是使參話頭者,如念佛號,持名念佛者,亦有如參話頭。雖使二者合流,別創一格,參究不通,可以往生,免至流落娑婆,永沉苦海。然禪門參究之旨與方法,勢將永淪喪失矣(參看《參話頭》篇)。今專言調和之修法。先當明夫《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 四川雅安雲峰禪寺方丈智燈法師自願逝世後捐獻眼角膜
    智燈法師的眼角膜無償志願捐獻卡智燈法師(資料圖片)佛教在線四川訊 日前,四川雅安雲峰禪寺方丈智燈法師有意將器官在身後捐獻給需要的人們,因四川只有眼球及角膜無償捐獻,於是欣然辦理。智燈法師1996年在內江聖水寺披剃出家,1997年考入福建佛學院深造,2001年至2008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2009年任教於中國佛學院,同年任雅安市佛教協會會長。多年來潛心修持,親承清德長老衣缽,法師禪淨兼修、韜光晦耀,自2008年出任寺院住持以來,長期致力於佛教禪淨實修的推動,弘法不遺餘力,使雲峰寺各項佛教事業蓬勃發展。
  • 略述中國佛教禪淨雙修思想的發展——聖凱法師
    一、禪淨雙修的萌芽時期從大乘究極義理看,禪宗所欲明見的自心佛性,是真如實相乃至佛的同義詞;淨宗所念的阿彌陀佛,梵文原義為無量光、無量壽,是對真如實相的形象化,是人格化的表述,淨土宗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就是說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即是自心的心性的顯現。達磨東來,禪宗傳入東土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 淨因法師:我參加了八屆生活禪夏令營
    在柏林寺第二十屆生活禪夏令營開營之際,讓我們回望共同走過的二十年,以下是南京大學教授、香港寶蓮寺秘書長淨因法師對生活禪的回憶文章,摘錄如下:淨因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淨慧長老本人晚年曾多次提及,「禪是佛教的法門,生活禪是根據當代社會發展的情況而建立的契理契機的新禪法。
  • 禪淨合一,開悟以後以念佛法門修禪,進可攻退可守
    延壽在「蓮宗九祖」中名列第六,是中國佛教史上調和各宗矛盾,推動禪淨合一的重要人物。延壽(904—975),俗姓王,餘杭人。三十四歲出家,精持律法,曾於天台山修禪。延壽禪法造詣很高,曾參謁法眼宗文益的弟子德韶,受其印可,算是文益的二代弟子。公元960年,延壽受吳越國忠懿王錢俶之請,入住杭州靈隱寺,次年又住永明寺。
  • 抱腹寺:奇觀秀美、禪淨雙修
    資料圖片綿山抱腹寺自古以來就是空王佛的道場,空王古佛是佛祖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共同的祖師,抱腹寺自然成為我國最古老的禪淨雙修的佛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