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條網紅馬路紅了百年,除了武康大樓,還有太多老上海的故事

2020-12-05 遊上海VisitShanghai

如果你想領略一路舊事繁華的海派風情,那就來武康路吧。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80多年前,僅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的大文豪蕭伯納,為武康路寫下了如此詩意的讚美。

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靜的華山路。

這條路安靜、雅致,還帶著點歲月薰染出來的滄桑,梧桐婆娑,名人故居雲集,刷爆朋友圈的精緻小店隨處可見。

淮海中路1850號武康大樓

要說到「顏值擔當」,就非「武康大樓」莫屬了。道路兩旁種滿了法國梧桐,匯聚了各式各樣的老式建築。

這棟形似巨輪的建築,原名諾曼第公寓,由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其中,最底層就像羅馬鬥獸場中的拱門。

曾經,入住公寓的一般都以上層僑民為主,後來包括趙丹、王人美、秦怡、孫道臨、鄭君裡、王文娟等名人曾在此居住過。

趙丹

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喜歡你》中,男女主角坐在公寓裡一起看日落,公寓的取景地正是武康大樓。

圖片來源於網絡,電影《喜歡你》截圖

淮海中路1843號 上海宋慶齡故居

武康大廈東面有片綠樹掩映的洋樓,這一幢德式紅頂白瓦的船形建築便是宋慶齡的故居。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終年蒼翠的樟樹。

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裡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是她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她從事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

這裡存放了包括徐悲鴻贈送的"奔馬"國畫、毛主席1961年來此看望她時的留影以及孫中山逝世前一年與她的合影、史達林贈送的一輛「吉姆」牌轎車等珍貴物品。

最柔軟的一處要屬那件宋慶齡穿過的藏黑色香雲紗旗袍。旗袍顏色素淨,領口和袖口有鏤空花樣。想必當年,她就是穿著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緩緩走過。

武康路393號黃興故居

這棟沿街的現代式大樓建於30年代,是革命家黃興於1916年在上海居住過的寓所,人稱「黃公館」。

雖然黃興只在此生活過不足4個月,但期間孫中山曾兩次來這裡與他共商要事。

後來1932年蔡元培、吳稚暉等還在此創辦上海國際圖書館,這也是中國第一家國際專業圖書館。

現在這裡則成為了徐匯區旅遊諮詢中心,內部有多幢等比例縮小製作的老房子模型,可以盡覽武康路老洋房。看看建築、想想歷史、聽聽資訊,實在愜意。

武康路376號 武康庭

武康路376號並不是一幢老洋房,而是新式的裡弄,建於2007年。大門頂部的柵欄上寫著「Ferguson Lane」幾個英文字,中譯為一個很美麗的名字「武康庭」,也有人稱「武康新裡」。

門左邊的指示牌標明庭內有超過10家的店及其Logo。從這裡望去,可以看到武康庭與舊式裡弄完美融合在一起,這裡有部分的住宅樓,也有很多家網紅店,許多老外都喜愛來這裡和朋友享受下午茶。

武康路113號 巴金故居

武康路上還有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聖地——巴金故居。

這裡是巴金在上海最後的寓所,也是巴金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隨想錄》以及《團圓》、《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等作品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巴金故居於2011年底對外開放,是一棟獨立式花園洋房,完整保存了巴金一家的生活原貌和連續八十年的史料。

樓前一棵玉蘭樹佝僂著身姿,盡情地散發著熱情。老先生生前最喜愛玉蘭,這棵玉蘭就是他當年親手種下的。

如果你是文學愛好者,或者想追尋巴老的足跡,這裡非常值得推薦。

武康路204-212號羅密歐陽臺

走出巴金故居,再往前走一點,一棟米色拉牆洋房橫亙眼前。住宅主入口處圓拱形門與牆面處理成弧形,就順勢設計成對著轉角與二樓窗戶的「小陽臺」,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羅密歐陽臺了。

陳丹燕在著作《上海的風花雪月》裡對它有一段傷感而優美的描述:

「路邊的一棟黃色的小樓,我猜想是義大利人造的,雖然如今已經那麼那麼舊了,可羅馬人那種暗藏殺機的浪漫,還是深刻地留在了那房子在陽光中的陰影裡。

不知道是哪個朋友曾經點著它說,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的陽臺。慢慢經過那義大利式的半圓的陽臺,看明黃色的牆面上暮色初合,再看暗著燈、玻璃髒髒的陽臺長窗,耳畔突然想起的,是羅密歐的歌聲:聽不懂的愛情宣言。」

欣賞武康路令人無限遐想的「羅密歐陽臺」是武康路之遊中最為浪漫多情的地方。

武康路391弄1號周旋故居

就在黃興故居的旁邊,是一幢類型和其它小樓不盡相同的三層樓房,便是鼎鼎大名的「金嗓子」周璇的故居。

這裡見證了「金嗓子」從息影,到復出,又大紅的歷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3年,周璇從長樂路留園12號的家中搬了出來,來到淮海中路1754弄最後一排最西頭的小樓裡,即如今的這座小樓。

也是在這年夏天,周璇先後拍了《漁家女》、《鸞鳳和鳴》、《紅樓夢》、《鳳凰于飛》,場場爆滿,聲譽再起。

周璇

抗戰勝利後,周璇離開上海去香港拍戲,於解放初回到上海,再沒回到這個小樓。

武康路240號開普敦公寓

開普敦公寓是一棟西方現代派建築特徵突出的公寓住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設計機構公和洋行的後期傑作。

這是一幢混合結構四層樓現代公寓。其沿街立面十分簡潔,外牆體塗上淡黃色,樸實無華又充滿朝氣。長方形與四方形的窗框外凸,讓室內充滿陽光,方窗旁鑲嵌著小圓形的窗洞,內鑲四方形的小鋼窗。

最讓人吃驚的是,進大門口的三樓體外形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艦的銳角形船頭,劈風斬浪地航行。

可以說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築了。

復興西路147號 柯靈故居

這棟位於復興西路147號的西班牙式公寓住宅便是柯靈故居。有趣的是,該幢建築外觀看似獨立式花園住宅,但內部具有明顯的公寓建築特徵。

1959年起至2000年,柯靈先生與夫人陳國容就住在這棟樓的203室近半個世紀。

也是在這裡,柯靈完成了電影劇本《不夜城》,撰寫了散文名篇《遙寄張愛玲》《錢鍾書創作淺嘗》和《回看血淚相和流》,還開始了長篇小說《上海一百年》的寫作……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處故居不僅在柯靈個人創作史上舉足輕重,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壇近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

五原路288弄3號張樂平故居

走進幽深的弄堂,陽光正好,牆兩側掛著三毛的漫畫。抬眼望去,這棟近代獨立式花園住宅便是「三毛之父」張樂平的故居。

1950年6月-1992年9月,張樂平在這裡繪製了大量的美術作品,畫室至今基本保持著原樣,仿佛依然飄著墨香。

故居修繕後對外開放有兩層,一樓大概有四五個小房間,基本都是生平介紹和作品展覽,二樓則完好保留了房間的舊貌。

其中一件房間是張樂平子女的房間,也兼用作飯廳。

1989年4月,以「三毛」為筆名的臺灣著名女作家陳懋平千裡來滬認張樂平作義父時,曾經居住在這間屋子裡,牆上至今掛著兩人的合照。

武康路位於五原路和復興西路中間這一小段轉角路段,是武康路上最安靜最與世獨立的一小段路,武康路99號昔日英商正廣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後來著名愛國人士社會活動家劉靖基也曾居住於此。

武康路99號,福開森公寓

但對於年輕文藝青年而言,這棟大門深鎖的英式鄉村風格老洋房,最深的記憶就是《色戒》當中,老易為王佳芝準備的那間福開森路上的洋房公館,如今只能從高聳的圍牆外,透過翠綠的梧桐葉窺知一二。

行走其間,武康路這條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馬路,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進入了那個夢幻的老上海。

這裡的歷史太多太多,不經意間就是一段故事,像是周作民舊居、密丹公寓、陳果夫舊居、原義大利領事官宅等都在這條路上。

找一個陽關撒落的午後,在武康路上放空自己沒有目的性的走,你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圖文整理自各景區、上海發布、樂遊上海、千景旅遊

關注遊上海,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

點擊下方,收穫更多驚喜

相關焦點

  • 上海人踏破鞋的網紅馬路 復古中感受老上海的文藝氣質
    歲月留給它的除了斑駁的回憶,還有如今的浪漫:電影《色戒》裡,王佳芝最後離開的那一刻對車夫說:「到福開森路去!」就指的是武康大樓矗立的路上。之後無論是張愛玲還是湯唯版本的王佳芝,都給武康路更添上了幾分神秘色彩。《喜歡你》裡,金城武和周冬雨坐在陽臺上看浪漫夕陽,就是在武康大樓上。
  • 快100歲的武康大樓,為何能被稱為「上海顏王」?這裡除了風花雪月...
    說到上海網紅馬路不得不提武康路來到了武康路最亮眼的一棟建築就是武康大樓了!為何它快100歲了還被稱為「上海顏王」?>作為上海民國時期的一部活歷史近百年來武康大樓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上世紀20年代武康大樓上海歐式老建築並不在少數但武康大樓確實算是造型最獨特的它的基地呈三角形狀位於五條馬路交匯的岔道口外觀像是一艘大輪船這是滬上最早的外廊式公寓
  • 上海第一網紅馬路上的租房鄙視鏈
    在這條短短的路上,你能找到1000元一個月的水泥房,也能花上10萬一個月租下一整幢老洋房。而藏在這條「武康路租房鄙視鏈」背後的,則是大城市裡所有租房青年的無奈。提到在武康路租房,浮現在大部分人腦海裡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梧桐樹掩映下的老洋房,天氣好的時候,一推開窗就有陽光灑進來;閒暇時可以坐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喝一杯咖啡,感受百年老上海的魅力。
  • 有上海顏王之稱的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
    福開森路正是那時武康路的名字,武康大樓就處在這條路上。最近,95歲的高齡的它又開始刷屏朋友圈,經過4個月的修繕,它變得更美了。外立面修繕前外立面修繕後武康大樓從黑石公園出門,沿著復興中路一直走,就到了海派文化的重要地標——武康大樓。
  • 有名有地段有顏有故事,上海武康大樓!
    >建成18年無中國人居住,95年換5個名字,這棟大樓裡的故事,足可以講上三天三夜。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建築大師鄔達克永不落幕的經典之作在寸土寸金的淮海中路上,武康大樓是不折不扣的網紅地標建築。獨特的騎樓樣式,連續半圓券的外廊,以及經典的清水紅磚外牆,讓武康路與淮海中路這一角格外風情萬種。
  • 上海徐匯「匯講壇」走進武康大樓 百年建築何以「新生」
    武康大樓(央廣網發 徐匯新聞辦供圖)央廣網上海7月13日消息(記者周洪)周末下午,雖然陣雨時不時光顧上海上空,但在武康大樓周圍,打卡、拍照的人始終絡繹不絕。這座百年建築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道。上周末,徐匯區新一期「匯講壇」就在武康大樓底層展覽空間舉行,聚焦「新生武康大樓」。武康大樓始建於1924年,承載著上海發展的歷史。由於武康路和淮海路的夾角小於30度,使它有著一艘啟航巨輪般的獨特造型。2019年,武康大樓歷史建築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從室內外公共部位修繕,外立面、牆面修繕,到架空線入地、上下水系統等基礎設施優化改造,都儘可能重現了原貌。
  • 上海這條普通馬路,是富人的聚集地,也是最具特色的網紅時尚街
    在上海,周末或者是下班後逛馬路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在上海,你找不到兩條一模一樣的馬路,每一條馬路都有著其獨有的奉化,每一條馬路都藏著歷史和傳奇,不同風格的馬路讓人流連忘返。或許你走過文藝路、小資路、美食路。
  • 上海網紅建築武康大樓歷經4個月修繕國慶嶄新亮相
    10月4日,歷經4個月外立面修繕的上海武康大樓在國慶期間嶄新亮相,吸引上海市民和各地遊客前來與網紅優秀歷史建築合影。張亨偉 攝據了解,此次修繕是近十年來武康大樓最大規模的保護性修繕,涉及屋面、牆體修繕,管線整理以及公共晾衣架等更換。
  • 武康大樓重亮相!周邊 7步一家潮店,還藏著半個魔都的網紅地標!
    歷時4個月修繕「魔都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即使網紅馬路武康路經歷過一些起起落落
  •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世界上僅存三棟
    福開森路正是那時武康路的名字,武康大樓就處在這條路上。電影《喜歡你》中,金城武和周冬雨看日落的名場面,也是在武康大樓內拍攝的。今年的電影《上海堡壘》中,這座上海顏值擔當甚至被外星人盯上了……最近,95歲的高齡的它又開始刷屏朋友圈,經過4個月的修繕,它變得更美了。前兩天,武康大樓外立面腳手架已經拆除,重現了往昔的「盛世美顏」。
  • 上海網紅武康路上,能住什麼様老洋房
    可是另方面,家居媒體上那些上海老房,3米多層高,窗外如大屏幕般的綠意,寬敞的空間,復古的吊頂,時尚設計家具和看似隨意擺放的藝術作品,瀟灑的主人,又有誰不心動呢?我混跡武康路有好一陣子了,這幾年路上熱鬧了起來,開了不少網紅店;在短視屏推波助瀾下,武康路竟也成了全國遊客必來感受上海情調的地方。
  • 武康大樓「土著」參觀手冊
    武康路、淮海中路、餘慶路、天平路、興國路五條馬路交界,帶來的穿堂風在上海首屈一指。「哪天要是這地方沒風了,說明上海熱到39度、40度了。」爺叔們對此深信不疑。他今年82歲,在武康大樓附近住了40多年,說起附近的歷史如數家珍。「這條武康路,老早老冷清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此地都是棚戶區。」他指了指武康路、興國路交界處的花壇。:「格辰光沒空調,乘風涼的人不要太多哦,都拿矮凳椅子出來。」
  • 上海哪裡最好玩?10條逛吃逛吃的上海網紅馬路在等你!
    要說上海哪裡人流量最大  無非是一條條美cry人心的網紅小馬路了  有文化的紹興路  時髦店鋪扎堆的愚園路  文藝得不得了的安福路  抱著「幸福裡」入懷的番禺路…  網上有這樣一份魔都十大網紅馬路的排名  你認可嗎?
  • 魔都道路5000+條,淮海中路才是上海人的「白月光」!
    上海道路5000多條,市中心也有近千條網紅馬路隨隨便便就能脫口而出個十幾二十條。但如果假設全上海只能選一條馬路逛,外地人可能多數會選南京東路,而真正的老底子上海人,會選則淮海中路!近百年來,淮海中路的繁華和高端生活方式,吸引了包括吸引了宋慶齡、鬱達夫、杜月笙等在內的無數名人名流。就連電視劇《上海灘》中,丁力最大的夢想,都是「離開閘北,住到霞飛路上」,足可見這條馬路在上海人心中的分量!
  • 上海最美網紅路,周圍都是百年梧桐,環境實在太美了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34,閱讀約3分鐘導遊:上海最美的網紅路
  • 閱讀上海100勝 74 | 武康文韻 名宅雲集文化街 足音輕響百年路
    武康路不僅有上海近代建築博物館之譽,還有「名人路」之稱。在此居住的有巴金、趙丹、周璇等,有黃興、唐紹儀、貝聿銘……加上周邊的宋慶齡、張樂平、柯靈等故居,形成了壯觀的名人故居群落。   武康路是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近年來,徐匯區通過整治周邊環境,挖掘歷史內涵,喚醒一批沉睡的文化資源,使這條名人匯集、文韻深厚、充滿傳奇的百年馬路更具魅力。
  • 首屆逛馬路節就要來了~逛個馬路還過節?值得!上海的馬路又「嗲...
    鐵打的愚園路,流水的網紅店 愚園路全程兩公裡多 卻匯集了眾多的網紅店鋪 來到這條馬路 別忘了去鄔達克舊居兜兜 上海的許多建築都是他設計的
  • 拒絕人從眾,這10條網紅小馬路才是假期軋街好去處!
    貼心整理了一份新的《上海10大網紅小馬路》,給想趁著國慶假期逃離高樓大廈,想踩落葉、拗造型、劈情操的你一個參考。全長1160米的武康路,可盡觀上海名人故居群落,巴金、宋慶齡和陳立夫都曾在這裡住過。武康大樓素顏現世,老麥咖啡重開,京都網紅%Arabica入駐,武康路又熱鬧了起來。漫步其間,花香、綠蔭、咖啡、美食,怎麼都看不夠,終於明白那麼多人愛它的道理。
  • 從上海武康大樓看建築的保護·挖掘·激活
    保護、挖掘、激活——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教授日前在上海徐匯區 「匯講壇」上,以武康大樓的修復與保護為例,談及建築與城市歷史文脈保護時提出三個關鍵詞。從理解建築遺產於人類社會的價值,到讓歷史價值與今天的生活融合起來,伍江指出:「城市不是舞臺背景,是生活場景。」當過去的歷史在日常中被激活,建築,就是歷史與當下最好的連接。
  • 上海十大網紅馬路 逛吃逛玩人氣高
    據樂遊上海,要說上海哪裡人流量最大,無非是一條條美cry人心的網紅小馬路了。有文化的紹興路、時髦店鋪扎堆的愚園路、文藝得不得了的安福路、抱著「幸福裡」入懷的番禺路……網上有這樣一份魔都十大網紅馬路的排名,你認可嗎?  網紅馬路第十名:紹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