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賞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廬州」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廬州」 2020-04-06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月讀詩《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暮春時節,群芳搖謝。百花爭豔的陣容將要告一段落。杜工部有詩句叫「看花兒隨節序,不敢強為容。」意思就是賞花需要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欣賞,不能以人的意志令花兒勉為其難地開放。李義山通過對牡丹的栩栩如生描寫來寄託了自己對意中人的喜愛,令人一讀即知:小李原來是個情種!中唐和白樂天同時代的著名詩人劉禹錫也有七絕《賞牡丹》傳世,如本文開篇處詩。劉禹錫這首欣賞牡丹花開的七言絕句裡寫了三種深受世人喜愛的名花:芍藥,荷花,牡丹。劉禹錫為什麼要在這首詩裡寫了這三種花呢?他的意義就在於詩題裡的「賞」字上。
-
三月讀詩《賞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賞牡丹》唐 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白樂天通過對比、襯託、比喻的手法把牡丹花開描繪得活靈活現。鑑於芙蓉的這個缺點,詩人便引出了這首詩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令牡丹花閃亮登場: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講吧秀古詩詞解說
今天我們的詩詞課要講的是:《賞牡丹》快快搬來小板凳!我們上課啦!wéi yǒu mǔ dān zhēn guó sè唯有牡丹真國色,huā kāi shí jié dòng jīng chéng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呢?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然早在北宋,思想家周敦頤膾炙人口的名篇《愛蓮說》就說過:「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向公眾徵求對中國國花的意向。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詩意牡丹,國色天香
——唐 鄭谷《牡丹》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唐 徐凝《牡丹》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 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穠華過此身。 ——唐 羅隱《牡丹花》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劉禹錫的《賞牡丹》妖而不豔,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劉禹錫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作《賞牡丹》,這也是他眾多作品中,寫得很是唯美,不可不讀的千古名篇,詩人把牡丹描寫的妖而不豔,尤其是高超的表現手法,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賞牡丹》唐代: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四月的洛陽,花影搖曳,笑迎八方來客。每年的花開時節,也是我們洛陽人最為自豪和驕傲的時刻。公園裡,街心花園,小區樓下的花叢中,處處可見牡丹花的曼妙身姿。春日遲遲,帶孩子一邊賞花,一邊學習一些關於牡丹的詩句,一舉兩得,豈不美哉?下面是我整理出的25個有關牡丹的詩句,邀你一起走進古詩中的「花開時節」。1.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十首牡丹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最美人間四月天,又到了牡丹花開的時節。牡丹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牡丹花自古以來就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喜愛,留下了很多詩詞和繪畫作品。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80幅牡丹大飽眼福!
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藥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
-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 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藥物學。 東晉顧愷之的名畫洛神賦中已經出現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作為觀賞對象毫無疑問。 隋朝時,隋煬帝在洛陽闢地周二百裡為西苑,這是牡丹第一次被人工栽培並且進入皇家園林。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筆者親測)
牡丹花的雍容華貴,也讓許多文學大家為之瘋狂,唐代詩人劉禹錫就讚美到「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花小百科牡丹花是芍藥屬多年生落葉灌木。牡丹花的枝幹正常可以生長到2米高左右,分枝較短且粗。牡丹花的花型有單瓣和重瓣之分,有球狀和裂化之別,且變異較多,例如花蕊瓣化、花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等,大名鼎鼎的紫斑牡丹就是牡丹的一個變異品種。牡丹花習性牡丹花原產於中國,在我國各地皆有種植,其中以洛陽牡丹最為有名。牡丹花耐寒又耐旱,喜溫暖和乾爽的氣候,適宜種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綻放了濟南最美的春天
陽春四月,濟南市區的櫻花、玉蘭花等基本都已經凋敝了,而位於章丘區的的濟南植物園正是花枝招展的最美時光,鬱金香、桃花、牡丹以及油菜花處處綻放,空氣中瀰漫著甜蜜又浪漫的芬芳。美麗的風光,吸引眾多遊客來到植物園踏青賞花。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一組牡丹絕美圖帶你進花花世界
相傳,百花凋零的寒冬,女皇武則天下令百花齊放,唯獨牡丹不聽令。惱怒之下,女皇下令牡丹貶到洛陽。從此,洛陽牡丹甲天下。唐代以來,牡丹之盛,唯有洛陽,以「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名流傳於世。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劉禹錫「唯有牡丹真國色
-
劉禹錫最唯美有意境的一首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的詩清新脫俗,同時又是別具一格,他的筆下很少有過去文人的那種酸腐,自然也沒有那種悲春傷秋之感,尤其是他的這首《賞牡丹》更是不妖不豔,成為了詠牡丹裡的名篇,整首詩讀來朗朗上口,異常的流暢,更是把牡丹這一植物的身上的那種豔麗,描繪的活靈活現,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是最值得我們去一讀。
-
十首經典牡丹組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牡丹品種繁多,色澤明亮,以黃、綠、鮮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隋帝闢地二百裡為西苑皆種牡丹花。唐朝長安大面積種植牡丹花,並出現一批種植牡丹花的高技術花師,可見,牡丹花深受世人喜愛。我見牡丹多嫵媚,料牡丹見我應如是。
-
花信風:牡丹唯美詩詞131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誰是花王,邂逅方知國色香。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3牡丹[唐] 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牡丹唯美詩詞131句】整理:艾曉東2020年4月15日1.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中國傳統名花
古人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牡丹花開歷史的發生總有她的道理!在我看來,牡丹的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的體現!歷史上中國的中心,由西往東,由北往南發展,牡丹也跟隨著文人墨客的足跡由長安到洛陽,再往南到杭州,朝代在更迭,但人們對牡丹的喜愛絲毫未減!西北的紫斑牡丹高大成樹,洛陽的中原牡丹鮮豔俏麗,江南的芍藥年年盛開!時代的腳步,牡丹走向了世界各地!
-
宇晴軒名家: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記書畫家陳文星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