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山劇院攜手王懿榮紀念館「弘揚儒家禮儀 傳播福山文化」
8月29日,由福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王懿榮紀念館、煙臺市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福山劇院承辦的「弘揚儒家禮儀 傳播福山文化」活動圓滿落幕。「弘揚儒家禮儀 傳播福山文化」活動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本土文化為宗旨。依託保利院線山東東北區域事業部承辦的2020《「北方神韻」保利院線山東東北區域優秀劇目展演》的優秀藝術資源將音樂劇《禮門義路》引進福山劇院並帶到王懿榮紀念館與福山的家長和孩子見面。
-
萌娃齊聚福山劇院 小舞臺承載大夢想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李楠楠 通訊員 常瀞文 煙臺報導 11月21日,由福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王懿榮紀念館、煙臺市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福山劇院承辦的福山劇院四周年慶系列活動暨福山劇院第四屆
-
福山王懿榮廣場本月完工 王懿榮或成城市文化符號
後為進一步擴大宣傳,增加館舍面積,豐富展品內容,在1998年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00周年之際,煙臺舉行了大型國際研討會和王懿榮紀念館遷館活動。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福山鹽場村找到了位於一個沙土路小胡同內的王懿榮紀念館。紀念館門牌上,書法家啟功先生書寫的「王懿榮紀念館」蒼勁有力。館內整個建築群中軸對稱、古樸典雅。紀念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王懿榮紀念館「大成棧」舊址為清末民初建築,坐北朝南,四進院落。
-
「甲骨文之父」王懿榮逝世120周年 福山文旅局舉辦紀念活動
今年是王懿榮去世120周年,煙臺市福山區文化和旅遊局舉辦了紀念王懿榮殉國120周年愛國主義精神暨甲骨學發展學術研討會、甲骨文明研學基地授牌儀式活動。從山東人王懿榮的「龍骨」奇緣算起,甲骨文發現已經121年,從絕學到顯學,甲骨文見證了中國的巨大變化。
-
2015煙臺福山王懿榮紀念館志願者招募簡章
王懿榮紀念館成立於1989年,為副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於2014年8月遷入位於福山區河濱路與英特爾大道交匯處福山文博苑。我館新館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現代化的設施為群眾更好的了解王懿榮、了解歷史文化、文物知識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為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傳播文化知識,我館決定面向社會招募志願者,歡迎廣大熱心公益事業和博物館事業的各界人士踴躍報名。作為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及博物館事業的您也一定希望能夠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為王懿榮紀念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福山著力打造王懿榮文化廣場 項目總投資15億元
王懿榮文化廣場項目作為福山區近年來積極實行「服務業興區」重大戰略,為煙臺市民提供了又一休閒旅遊的好去處。項目涵蓋王懿榮紀念館、福山通史館、城市規劃展覽館、福山圖書館、魯菜文化街、青龍山文化公園六部分,現已開放王懿榮紀念館和福山通史館。
-
百名甲骨學大師齊聚福山 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
上午9點30分,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20周年國際甲骨學研究經驗交流會開幕式在福山劇院·保利院線隆重舉行。山東省原副省長、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謝玉堂,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名譽會長王宇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震中,王懿榮第五代玄孫王岱堅分别致辭。
-
這裡是福山
如今,福山書法藝術紮根民間,勤學書法、收藏書法蔚然成風,各類書法展覽、書法交流活動日趨頻繁、精彩紛呈。線下+線上活動與你互動無限開啟線下+線上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福山文博苑、文化館、圖書館、福山書院、鎮街綜合文化站五大活動平臺,著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
煙臺福山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紀念館即將開館
原標題:福山王懿榮紀念館即將開館 福山區高標準打造的王懿榮紀念館新館將於8月11日-12日舉行落成儀式,屆時,還將舉行甲骨學國際學術研討活動,60多位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專家學者將齊聚福山
-
福山劇院第四屆「煙臺小明星·保利大舞臺」文藝匯演圓滿落幕
本屆藝術節由福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王懿榮紀念館、煙臺市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福山劇院承辦,活動吸引了上百個青少年家庭和二十餘家藝術培訓學校的密切參與和社會各界的關注。「高貴不貴,文化惠民」是保利院線一直以來繁榮文化藝術市場的原則。福山劇院負責人柳強先生表示,福山劇院作為福山區藝術普和藝術教育基地之一,除了通過日場演出來進行藝術普及之外,還探索了很多多元化的藝術活動形式。不僅有精彩的演出,更有很多兼具趣味性和互動性的藝術交流體驗活動。
-
【網絡媒體走轉改】走進文博苑 探尋福山文化惠民新風尚
整個項目涵蓋王懿榮紀念館新館、福山博物館等多個場館,成為煙臺市和山東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甲骨(殷商)文化研究中心,以及集書法、繪畫展示、收藏、研究和鑑賞功能為一體的重要文化設施。 自2014年開放運營以來,文博苑已累計接待參觀群眾和市內外遊客50餘萬人次,成為展示福山傳統文化、樹立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
煙臺三中師生赴王懿榮紀念館研學旅行
水母網11月23日訊(通訊員 趙偉皓)為充分發揮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基地、研學旅行基地、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等職能,王懿榮紀念館積極探索工作方向,創新服務模式,打造系列精品活動,寓教於樂,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全心全意服務社會。
-
「穆如清風」徐波繪畫作品展亮相煙臺福山
愛好者參觀繪畫作品 大眾網煙臺6月18日訊(見習記者 蔡雲飛) 6月17日,「穆如清風」徐波繪畫作品展在煙臺市福山區王懿榮紀念館開展,威海籍畫家徐波攜130餘幅作品參展,開展首日有300多名書畫愛好者慕名前來觀展。
-
一次傳統文化的薰陶——參觀王懿榮紀念館
於是,我們商定去王懿榮紀念館看看。 說走就走,吃罷中午飯稍事休息,便乘37路公交車出發了。 王懿榮(1845-1900年)字正儒、廉生,祖籍雲南,福山區古現村人。光緒六年進士,授翰林編修。三任國子監祭酒。庚子年,義和團攻掠京津,授任京師團練大臣。八國聯軍攻入京城,皇帝外逃,王懿榮遂偕夫人與兒媳投井殉節,諡號「文敏」。 他生性耿直,號稱「東怪」。
-
王懿榮紀念館為退役軍人和消防救援指戰員奉上愛國文化大餐
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1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劉海玲 通訊員 李欣 張健 攝影報導)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福山區王懿榮紀念館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於7月29日和7月30日連續兩天開展「八一」建軍節系列活動,為福山區退役軍人及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奉上一份清涼而豐富的文化大餐
-
王懿榮紀念館
王懿榮紀念館 王懿榮,字正孺,煙臺市福山人,出身書香官宦世家,後中進士,曾三任國子監祭酒,掌管全國教育。1899年,愛國學者王懿榮最早發現了甲骨文,並第一個將其考證為古代文字。
-
王懿榮紀念館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場館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主場館由王懿榮紀念館、福山博物館、甲骨學發展史館、福山籍五位書法名人藝術館、福山美術館和福山城市規劃展示館等展館組成。 王懿榮紀念館 近年來,王懿榮紀念館始終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文化導向,以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以關愛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為核心,大力弘揚膠東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
王懿榮紀念館免費參觀 "甲骨文之父"書寫對聯現身
水母網8月12日訊(YMG記者 鄒春霞 通訊員 趙洪超 趙逢晶 攝影報導) 福山是「甲骨文之父」———王懿榮的故鄉,今年是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5周年。昨天上午,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山東省大舜文化研究會主辦,福山區王懿榮甲骨學研究會承辦的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5周年研討會,在煙臺福山區文博苑舉行。
-
煙臺朋友都知道王懿榮大街、王懿榮紀念館,今天我們來講講王懿榮
王懿榮,山東福山(今煙臺市福山區)古現村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從小便接受了最傳統的儒家教育,這既成為其日後成就的基石,也使其像萬千晚清讀書人一樣有著悲慘的結局。現位於煙臺福山的王懿榮紀念館而王懿榮的晚年就比較悽慘了,趕上了清朝末期最混亂動蕩的時候。在完成甲骨文研究後沒多久,義和團進京了,王懿榮一介文人,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放到現在的職位就是北京城防司令。他接到這個任命就感覺不好,因為當時的清政府腐敗至極,打仗的兵器都配不齊。
-
王懿榮:來自福山的「甲骨文之父」
「在渤海之濱,魯之膠東,勤勉的王氏家族於明代起便世居於此,歷600餘年,凡20餘世,猶如參天大樹,根深葉茂……」 伴隨著王懿榮紀念館前館長、王懿榮研究會會長呂偉達老師聲情並茂的精彩講解,甲骨文之父王懿榮,這位王氏家族中最為傑出的志士的傳奇一生猶如綺麗的畫卷一般慢慢展現於筆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