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打造數字時代中國大宗商品核心競爭力

2021-01-08 人民網

新華財經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劉玉龍 李犇 李宇佳)「迄今為止,網際網路的應用主要發生在個人消費(B2C)領域,而佔70%的巨大的產業互聯(B2B)領域應用還不夠深入和普遍。」中物聯大宗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旭29日在參加「2019中國大宗商品現代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時說,未來5G網絡將加速物聯網、智能技術、虛擬實境等智慧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產業互聯提供技術支持。

周旭表示,大宗商品市場是重要的市場資源配置平臺,現代供應鏈是實現降本增效重要手段,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將是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中國中小企業「握掌成拳」重要發展路徑。

網際網路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新動能,對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尤其是增加就業,都有重要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全球市值最大的100家網際網路企業,有60家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而位居前15位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採用了平臺模式。在2016年12月23日,全球十大平臺經濟體總市值超過了十大傳統公司。在2017年,CB Insigts發布的全球100家獨角獸名單中,有70%是利用平臺模式助力其商業模式快速轉型和發展。

「雖然在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中,中國產量排名第一的佔比很大,但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缺乏與規模體量相對應的影響力和配置力,包括定價權、話語權等。」周旭說。

一方面,我國企業大多處於價值鏈的低端、產業鏈低中端的加工生產環節,技術水平和利潤水平較低;企業散、小、弱,且未能形成產業聯盟,在採購價格、銷售價格的制定上均無話語權;生產經營易受國際市場影響,國際市場競爭力低下。

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寡頭、行業壟斷企業和國際炒家,在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發起價格戰;在全球資源配置上對國際市場和營銷網絡加強控制,兩頭夾擊之下,我國企業只能被迫接受國際炒家的最後定價。

周旭表示,大宗商品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通過產業結構結構調整來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而在體制機制中存在的弊端,需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周旭強調,大宗商品市場發展要始終致力於降低存貨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流動資產年周轉次數三大核心問題。

「未來五到十年,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發展的基本格局是:需求進入平穩期,產業進入調整期,企業進入轉型期。」周旭說,在新形勢下,大宗商品市場要通過現代供應鏈的整合、優化、協同,形成新的質量效率型生產組織方式和新的發展模式。

周旭表示,近年來,各種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湧現,也有很多的新名詞、新概念。但實現中國大宗商品的高質量發展,核心是要堅持數位化、智能化、平臺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在數字經濟觀念引領下,以現代供應鏈促進降本增效,以平臺經濟構築大宗商品數字生態,加快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大宗商品現代產業體系。

相關焦點

  • 廈門象嶼與京東數科戰略籤約 打造大宗商品智能物流及金融科技服務...
    原標題:廈門象嶼與京東數科戰略籤約 打造大宗商品智能物流及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3月1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
  • 時代「新風口」,大宗商品交易海南啟航
    我國發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的商品流通方式,有利於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國民經濟運行效率和質量,對穩定我國國民經濟增長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意義十分重大。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實施,必將掀起推動海南經濟大發展的熱潮。依託於海南政策利好、優惠紅利。直接推動大宗商品產業的快速發展。
  • 王挺革董事長出席第二屆(2020)中國大宗商品金融服務創新峰會並...
    >begin--> 11月22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挺革,副董事長張波一行受邀出席第四屆錢塘江論壇平行峰會——第二屆(2020)中國大宗商品金融服務創新峰會。他指出,企業想要生存,就應該變通趨時,把握時機,做出適於時代需要的判斷和選擇。利益的共享與互生,既是物產中大始終秉持的理念,也是公司不斷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
  • 稀土行業百尺竿頭 還須數字經濟助推一把
    產業數位化已是大勢所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大宗商品產業鏈、供應鏈帶來極為嚴峻的考驗,對我國大宗商品供應鏈安全和國際經濟基本秩序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會長周旭表示,疫情當中,
  • 生意寶投資萬事通供應鏈 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綜合服務生態圈
    生意寶投資萬事通供應鏈 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綜合服務生態圈 來源:全景網 發布時間:2015年12月14日 09:28
  • MSD股動權期:數字資產結合大宗商品黃金交易,走向時代前沿
    2020年至今,受到突發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石油和黃金價格產生了劇烈波動,國際投行們獲得了十年以來最高的大宗商品交易收入。從Coalition Development發布的的數據觀察,截止至2020上半年,全球最大的十二家國際投行的大宗商品交易總收入高達38億美元,並有望在今年全年獲得超過70億美元的總收入。今年國際投行大宗商品交易利潤同比暴漲95%,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今年4月油價首次跌至負數,大量投資者被迫拋售使得投行收入大增。
  • 日照大商中心:打造供應鏈服務平臺 定義大宗商品發展新模式
    隨著「網際網路+」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產業集聚、服務集成」正成為大宗商品平臺型經濟發展新模式。作為「網際網路+供應鏈」新興金融業態,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日照大商中心」)以日照港(600017,股吧)為核心,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配送服務、綜合口岸服務三個子平臺,提供經濟便捷、安全可靠的供應鏈集成服務,逐步實現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的共創與共贏。
  • 大國博弈核心在於大宗貿易BWFRP帶你盤點我國將有哪些大宗商品加速...
    大宗貿易交易是大國間博弈的基礎,從古代行軍作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現代經濟活動其實是類似的。一個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的世界製造工廠,作為同時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體,經濟要運作,是需要巨量的大宗商品輸出的。如果我們把一個國家經濟活動的主要輸出、輸入商品都列出來,可以稱之為大宗商品。
  • 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李勇昭: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
    那麼,站在時代的節點,我們應該如何擁抱它?應該怎樣看待快速發展的智能時代?近日,筆者採訪到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勇昭,請他來談談行業的變化與發展。他們在打造消費品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方面獲得的成功,正在為那些想打造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的企業提供可資學習借鑑的榜樣。
  • 省廣集團攜手頭部企業重塑數字時代核心競爭力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GIMC第五屆創業節暨戰略發布會近日在廣州開幕,省廣集團發布戰略報告,並與TalkingData、京東鉬媒、丙晟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重塑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2019年恰逢省廣集團創立40周年,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廣告公司,省廣起步就與時代同步,與中國廣告業同步,與中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步。由一家國營外貿廣告公司華麗轉身,發展成為規模超百億、中國實力最強的營銷集團。自2015年省廣實施平臺戰略以來,全營銷業務競爭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更多的大數據產品和營銷方法論付諸實施;數字營銷業務佔比更是逐年攀升。
  • 鋼銀徐賽珠:產業網際網路3.0時代 大宗供應鏈該如何升級?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和網際網路不斷創新,大宗商品關於供應鏈得到快速發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9月20日-21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電商物流產業分會、全國貨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棗礦物產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交通樞紐+智慧聯運上海貿易峰會在上海寶山區美麗豪酒店成功召開。
  • 中鐵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宗物資網
    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大背景、大趨勢下,中國大宗物資網應運而生。中國大宗物資網是中鐵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物資集團」)為順應時代潮流、行業趨勢、提升物流效率,打造的大宗物資交易平臺,當前已發展有800多家會員企業,交易量月均增長30%,成為大宗物資線上交易的重要平臺和中國鐵建內部市場的關鍵入口。
  • 宜搭建大宗商品供應鏈融資平臺暢「四流」促復產
    專家認為,搭建供應鏈融資平臺,以資金撬動數據流、商流、物流,是加快鋼鐵、有色、能源化工、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產業鏈有序復工復產,進而助力恢復經濟運行的重要舉措。長遠看,應該加快推動大宗商品傳統產業的數位化轉型。
  • 童程童美孫瑩:數字時代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教育工作者經常談21世紀的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認為,面向未來的教育,必須培養孩子的兩種能力:第一種是人和信息相處的能力,第二人和計算機相處的能力。」
  • 【大宗商品的邏輯】十年大宗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Natixis大宗商品部門裡頭著名的Brown先生忽悠的演說詞如此的簡單和直接,「中國商品市場非常活躍,因此對於中國金融機構有意在商品交易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搞不好中國業者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找到大量待售的實貨大宗商品事業。」 我倒!
  • 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30年簡史(十六)
    3月26日,《國務院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若干措施的批覆》(國函〔2020〕32號)發布,提出了26項具體支持措施,以提升我國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其中特別強調,支持浙江自貿區與上期所等國內期貨現貨交易平臺合作,共同建設以油氣為主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推動大宗商品期現市場聯動發展,提升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金融服務與監管水平。
  • 未來5年中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結構分析
    銀行需要為電子交易中心配合工作,向交易商提供金融信息服務,並且依據合同內容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過程提供現金流的安全監督保障。倉庫也需要為電子交易中心提供配合,支持物資流通服務,並且依據合同內容為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保障物資流通的順利進行。  二、電子交易中心  交易服務是大宗商品電子交易過程中的核心。交易服務的缺乏,大宗商品的電子交易也就無從談起。
  • 數字時代思維破壁,恆信璽利重構人才核心競爭力
    在數位化全面席捲的時代,數位化升級已成為當前中國產業升級的迫切需要,對企業而言,數位化升級的根本是人才戰略升級。加強數位化人才管理,重構人才核心競爭力,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那麼究竟何為數位化人才?企業數位化升級該如何選拔與培養人才?又該如何運用人才推動企業創新與發展?
  • 2016年中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行業十大事件
    論壇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行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重點項目,「中物大宗」——中國大宗商品實時行情信息發布平臺正式上線。「中物大宗」將有效提升我國大宗商品話語權以及各類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促進傳統產業、傳統商貿流通企業和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