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古厝煥新生 文脈貫古今

2020-12-16 福州新聞網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實習生 方榆萍 通訊員 彭輝

明磚清瓦老去,那時明月依然照在人心上;

老宅古厝不語,那些時光都刻在了那些巷……

古城千年不朽的輝煌,後人傾訴不盡的感懷,在鼓樓街鎮之歌《南街往事》的低吟淺唱中交織。

公元前202年,閩越王無諸在屏山和冶山之間建冶城,福州的歷史年輪就從鼓樓這片土地上轉動起來。2200多年來,「三山兩塔一條街」的古城格局保留至今,文物古蹟星羅棋布,給鼓樓區留下了豐厚「家底」。目前,鼓樓轄區內各級文物保護單位 81處(100個點),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253處。

近年來,鼓樓區自覺肩負起傳承和保護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的使命與責任,在延續歷史文脈中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

三坊七巷。

朱紫坊。

彰顯風貌 為城市留住記憶

池中石橋迴繞,堤岸榕樹如蓋。漫步在冶山,摩崖石刻將人帶回千百年前,文人雅集,登臨賞景,詠詩揮筆。

「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山被視為閩都千年文化之源,近年來為守住冶山的古風古貌,鼓樓區政府成立冶山改造提升指揮部,配合市名城委開展冶山整治提升和配套工作,傾力打造冶山春秋園。如今已有不少市民遊客來此懷古探源,感懷歷史的厚重。

位於冶山春秋園內的仁壽堂是近代中國海軍名將薩鎮冰的晚年居所,2013年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展館於今年2月開放,「尋根閩都·冶山史話」主題展呈現了福州2200多年的歷史畫卷,展出了近20年來在冶山一帶出土的文物;「忠勇仁壽·薩鎮冰」主題展圖文並茂地訴說著薩鎮冰的傳奇人生。

千百年間留下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藏著一段城市記憶。

近年來,鼓樓以繡花功夫深入城市肌理,彰顯歷史風貌,留住文化記憶。鼓樓區配合市直相關部門,對三坊七巷、朱紫坊、烏山等實施保護修復,去年以來又相繼啟動了鰲峰坊、屏山、於山、冶山等保護修復工程。同時,鼓樓區還完成了省級文保單位高爺廟、泉山仁壽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士其故居、林紓故居、胡也頻故居,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方聲洞故居等名人故居的保護修繕工程。

開元寺。

鰲峰坊。

傳承文脈 讓坊巷釋放生機

沒有歷史文化傳承的城市,就是一群無根的建築物。

百年前,臺灣士子從福建登陸,進京趕考;百年後,兩岸學子攜手並肩,重走科舉路。月初,兩岸學子科舉文化交流體驗營暨第二屆臺灣學子重走科舉路研習營開營,60位兩岸學生現身鰲峰書院。

鰲峰書院創辦於1707年,是清代福州四大書院之首,坐落在鰲峰坊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鰲峰坊是鼓樓文脈聚集地,直到今天依然是福州的教育核心區,名副其實的『名校一條街』。」格致中學退休教師湯秋泉說,「改造後的鰲峰坊更妙了,雖然我退休了,但3個孫子都在這裡念書,繼續接受百年文脈的薰陶」。

去年9月起,鼓樓區通過「挖掘老城記憶、展現古城韻味、形成特色品牌」的三部曲,將鰲峰坊打造成以「書院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今年2月1日正式開街以來,「福州道德講堂」落戶、第三屆「海峽兩岸書院創新與融合論壇」等文化活動不斷。

為進一步釋放街區活力,鼓樓區將加強對書院文化、狀元文化、近現代教育等元素提煉,並調整提升街區業態,做到一個院落一個故事、一個店鋪一種業態。據悉,高士其故居將打造成鼓樓第一家獨具特色的科普博物館,李世甲故居將提升為鰲峰坊特色街區博物館,兩家博物館計劃於近日對外開放。

冶山公園歐冶池。

於山風景區。

共享成果 將歷史「植入」生活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鼓樓區把文物保護開發植入日常生活,融入公園廣場步道建設、傳統商圈街區提升、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等工作,實現文化傳承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在福州三山之一的屏山北麓,新屏山公園以「兩湖三道十八景」亮相,鎮海樓也實現了免費開放。走進公園北門,一面刻著「紹越開閩鎮海通津」的照壁,向市民遊客道出悠久歷史。

家住金冠花園小區的楊建飛,平時推窗就能看到鎮海樓。「修繕後的公園景觀越來越好,我們走進來非常開心,又多了一個鍛鍊休閒的好去處。」對於年過六旬的她來說,最大的福利是環繞整個園區的無障礙步道。沿著步行道蜿蜒而上,10分鐘就可以到達鎮海樓。

無障礙通道不僅串聯各個景點,還設置了分岔,讓市民自由選擇線路。「希望能夠藉助此次改造,讓市民能更好地欣賞屏山美景。」鼓樓區園林局工作人員說。

鼓樓區還將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傳統老街巷整治提升工作。鼓樓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鼓樓區擬建立文史或民俗專家庫,不斷挖掘、整理街巷歷史典故、名人軼事,策劃「一街一故事」「一街一品牌」「一街一人物」模式,重點打造中山路民國文化示範街巷。此外,還將通過「福州古厝遊玩系列之老街巷」「街巷+跑步」「街巷+打卡」等活動,設計鼓樓特色的古城文化探訪線路。

創新保護 對文物進行「認領」

每一個承載城市歷史文脈的遺產都需要後人的珍惜與保護。7月20日,福建古村落保護「達人」陳功給鼓樓區文物保護志願者上了一堂課,讓大家明白「保護古厝其實可以做得很時尚」。一次次的培訓交流,讓這支隊伍越來越有水平、有專業、有溫度。

今年,鼓樓區組建了福州市首支文物保護志願者隊伍。鼓樓區轄區內253處未定級別的不可移動文物向社會開放,招募喜歡傳統文化又有志於人文古蹟、歷史建築保護的集體和個人,以志願者的身份來對這些不可移動文物進行「守護式認領」。

截至目前,首批近百名志願者已認領近百處未定級別的不可移動文物。志願者將每月對所認領保護的文物點進行2次以上的巡查。

「文物守護認領」模式是鼓樓區文物保護的創新探索。近年來,鼓樓區還加強統籌規劃,切實履行依法保護管理職責。鼓樓區政府委託福州市勘測院製作了《鼓樓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文物點的區域分布圖》,分發城建相關部門和各街鎮,加強文物保護在城區規劃、建設中的前置作用。區文物部門每年與各街鎮籤訂文物安全管理責任狀,逐級落實管理責任。此外,鼓樓區還將沒有明確使用管理單位的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點,納入數字鼓樓網格化管理系統。

相關焦點

  • 驚豔鼓樓2200年!福州又一古厝揭幕
    為了保存一座城市的記憶,近年來,福州掀起了古厝保護的熱潮。面對時代的期許,鼓樓金茂府義不容辭,自2017年與政府達成文化保護協議以來,就肩負起了義井古厝修繕保護的重任。終於,在鼓樓,在2020年7月31日夜,義井古厝橫跨數百年滄桑歲月,衣錦而來。
  • 就在這裡,還原700多年前的鼓樓
    承辦單位福州日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金輝金茂鼓樓金茂府作為全鼓樓唯一與福道緊密相連的歷史建築群義井古厝兼具人文、生態資源將為鼓樓金茂府的廣大業主提供一處鼓樓難得一見的休閒生態文化公園賦予鼓樓生態人文的居住體驗
  • 金輝助力古厝保護,復甦閩都文化記憶
    啟新,共鑑古厝新貌7月31日晚18:30,由福州日報社、鼓樓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主辦,福州日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金輝金茂鼓樓金茂府承辦的「古厝新生,鼓樓新生」福州古厝文化保護沙龍暨金茂府義井古厝揭幕典禮如期舉行
  • 福州古厝煥新記
    福州古厝煥新記 《學實錄 擔使命》第六集 我叫林建軍 來自福州古厝集團
  • 古厝新生,這裡有福州人的鄉愁
    福州古建築沉澱古城氣韻,濃縮文脈精髓是一部磚瓦木石砌成的閩都文化之書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大美福州》第一季第五集古厝保護提升篇——《古厝為根 文化為魂》>探訪福州古厝觸摸古城根脈335個古厝保護提升項目守望著新生的感悟恆遠的鄉愁
  • 福州鼓樓率先推行「古厝長制」 守住文化傳承的初心
    、林文忠祠、開元寺等古建築的豐富文化內涵,作出了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文脈的重要論斷,闡明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人文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關係。 區級古厝長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區級總古厝長,負責領導全區古厝長制的實施、統籌工作,定期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街鎮古厝長履職情況進行督查。 街鎮古厝長。
  • 「福州古厝」煥新記
    古厝故事說不盡,古厝新生更出彩。這些明清民居、西洋建築、特色莊寨散落在榕城大地上,歷經滄桑又講述著新的故事。古厝煥新,留下記憶和鄉愁「重修了4年,我們的古厝終於要回來了。」在「閩商精神」重要發祥地上下杭,當地保護修復了採峰別墅、古田會館、建寧會館等一批老宅樓閣,在「夜色經濟」的加持下,再現千年商埠的繁盛風貌;在中外文化交融的見證地鼓嶺,通過搶救性修復,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等300多棟風格各異的古厝得以重煥光彩。福州古厝保護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勝告訴記者:「『厝』在福州語系中代表著房屋、也意味著家。
  • 古厝新生,看連江三落厝如何成為網紅古厝
    「圖片來源:連江古民居」四百多年來的額風雨洗禮,古厝裡依然將觀景閣、納涼凳、練武石、石磨等保存完好。這麼一座結構自然、古樸純美的「明居」古厝,當然要讓它重煥生機,敞開大門迎新風納賓客。「圖片來源:連江古民居」在古厝周邊,還有文創街區可免費參觀遊玩。「古厝改造成的餐廳,別有一番風味,更有地道的連江美食。(圖片來源:連江古民居)」斑駁古厝搖身一變,內部裝飾現代化,熠熠生輝,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需求。
  • 「聽鼓樓,說古厝」,這兩場活動真精彩
    第一期「聽鼓樓,說古厝」公益講座,助力世界遺產大會高質量舉辦,推動福州文化遺產保護,鼓樓區開展以「聽鼓樓,說古厝」>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希望活動能不斷地吸納更多人,加入鼓樓區文化志願宣講隊,一起為古厝發聲,延續福州的人文精神!
  • 鼓樓區全國首創「古厝長制」 推動古厝保護與發展共贏
    目前,鼓樓區首批34處區級以上古厝保護點掛牌,亮出古厝長身份,對古厝進行全方位保護,有關做法獲得人民日報、新華網等主流媒體關注和專題報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古厝〉序》中強調,「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福州古厝」煥新記
    白牆烏瓦、飛簷翹角、龍舌燕尾屋脊、灰塑脊獸……2200多年的建城史為「一城秀水半城山」的福州留下了一座座有著厚重積澱的古厝。古厝故事說不盡,古厝新生更出彩。這些明清民居、西洋建築、特色莊寨散落在榕城大地上,歷經滄桑又講述著新的故事。
  • 夏日周末,鼓樓團團帶大家遊古厝、賞非遺
    ——《福州古厝》序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州古厝》序言中這樣論及福州。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淵源的文化名城,福州擁有許多得天獨厚、頗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手工藝項目,其中福州軟木畫便是其中之一。.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福州軟木畫製作技藝,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古厝保護,7月19日上午,鼓樓團區委與福建民俗博物館和南街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共同舉辦「弘揚傳統文化 匯聚青春力量」民俗手工藝體驗活動。
  • 福州宏琳厝:百年古厝 重煥光彩
    漫步福州文化福州【福州宏琳厝:百年古厝 重煥光彩】位於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的宏琳厝,始建於清乾隆六十年,歷時28年建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單體建築古民居之一。 2019年12月底,宏琳厝受損建築的修復工作全面完成,並將於2020年底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成為福州文化遺產的一個縮影。今天,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搶先看!
  • 文脈貫古今!福州又一「文化打卡地」將重新開放
    文化福州榕城身邊事【文脈貫古今!福州又一「文化打卡地」將重新開放】日前,福州冶山歷史風貌區二期建設工程已啟動,包括修建冶山遺址博物館、歐冶亭、觀海亭、「無諸開疆」浮雕景牆等,將展示冶山在漢、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風貌。其中,民國時期建造的老建築——「泉山仁壽堂」已於近期完成修繕。據介紹,「泉山仁壽堂」是中國近代著名海軍將領薩鎮冰晚年居住的場所。
  • 鼓樓鐵北——「創智未來·煥新城市」
    洪區長介紹了以「激活創智引擎,煥新城市活力」為主題,創新發展、智慧升級鼓樓鐵北的發展思路;王玉春常委詳細介紹了未來城市創新峰會的意義和特點。    2020中國(南京)未來城市創新峰會暨鼓樓鐵北產業發布會,將於11月19日在鼓樓區舉辦。以「創智未來·煥新城市」為主題,涵蓋「重磅發布」、「幕府論道」、「創新合作」、「展覽互動」等四大板塊。此後,將每年舉辦一次鼓樓鐵北發展峰會,旨在通過各方的交流提議,讓鼓樓鐵北在時代前行的步伐裡,建設成為承啟老城、輻射江北的新興示範區。
  • 留住歷史文化的「根」和「魂」——「歷史·文脈」古厝保護與利用...
    如何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賡續歷史文脈?7月28日下午,「歷史·文脈」古厝保護與利用專題論壇在朱紫坊38號古民居舉辦,與會專家和全國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代表就此展開對話。論壇現場 林岑岑攝把一個真實的三坊七巷交給後人「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文脈延續的實物見證。
  • 鼓樓這處古厝,要講「新故事」,就等你來!
    就在最近,福州古厝活化利用的芙蓉園引入博物館傳承弘揚福州漆文化8日,鼓樓君從朱紫坊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為保護好芙蓉園這一福州古厝,我們根據每個院落每面牆的大小製作了不同規格的展示板,沒有往芙蓉園的牆上打一顆釘子。」沈紹安漆藝博物館副館長施麗玲告訴記者。
  • 翔安這些古厝「華麗變身」!速來圍觀→
    廈門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歷史古蹟、名人故居遍布島內外  翔安的馬巷鎮更是閩南四大古鎮之一  最近,在咱厝翔安  就有22處文物建築正在進行修繕  期待用「老建築煥新顏」的方式留住鄉愁    一  馬巷鎮後濱社區  李長庚故居  在翔安馬巷鎮後濱社區,有一處正在進行修繕的閩南古厝。
  • 福州推進古厝保護提升 122個項目完工
    福州推進古厝保護提升 122個項目完工 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福州,正開展新一輪古厝保護提升和城市品質提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