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辛棄疾,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鐵骨錚錚的文人形象,但辛棄疾在老婆面前,卻是一個非常「慫」的人。
辛棄疾平生存詞共600餘首,其中寫酒的詞作是當真不少。
夜裡睡不著,看著自己的寶劍時,他的狀態是"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中秋賞桂花,他的狀態是"滿堂唯有桂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這些也便罷了,到了《西江月》,他甚至醉倒於松樹邊,此時他的狀態是"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酒多傷身,按辛棄疾自己詞中的話來說,到最後他是"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喝壞了喉嚨,而且睡覺時鼾聲如雷。
辛棄疾的妻子名叫範如玉,範如玉是名門之後,與早年成名的辛棄疾可以說是門當戶對,辛棄疾一生的詞作中,大多數都是為自己的老婆所寫。
辛棄疾在範如玉面前有多「慫」呢?光是從辛棄疾戒酒這件事上,我們就不難看出來。
範如玉逼著辛棄疾把酒戒掉。一天,辛棄疾酒癮又犯了,但是看著桌上的酒杯,卻不能喝,無奈之下,他寫下了這首《沁園春》: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
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小大,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辛棄疾將酒杯擬人化,上來就是一頓呵斥:酒杯,給老子滾過來!今天我要整飭自身,點檢形骸。
辛棄疾這一招簡直滑天下之稽,極盡幽默風趣,他嗜酒不怪自己貪杯,反而怪酒杯始終跟隨著自己,化主觀為客觀,構思新穎,題目中的"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也有此意。
顯然這次是辛棄疾慫了,所以他對酒杯的態度大為好轉:杯子啊你可知道,酒泉侯已罷免,酒袋子也已告退。"鴟夷"是酒袋子,"乞骸"是指自請退休。
其實這首詞不只是辛棄疾對自己不能喝酒的無奈,更多的還是對自己的壯志未酬的無奈,將自己的愁苦盡藏於酒杯之中。
看似與酒杯俏皮的對話,實際上是在抒發自己的愁苦,但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一份樂觀豁達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正因為如此,這首詞才能保留至今,成為一篇公認的千古名作。
這本《辛棄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辛棄疾的作品,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樂觀。
這本《辛棄疾詞傳》中選取了辛棄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最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辛棄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辛棄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他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還有《蘇軾詞傳》,《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套書中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
這本書還結合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對詩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從當時的社會觀念和時代的背景出發,對他們的一生中遇到的事情、以及他的詩詞藝術和社會活動等都深入的分析。
現在只需要79元,兩包煙錢,你就可以近距離感受6位大文豪傳奇的一生,並且能夠從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