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現在邯鄲的街頭巷尾到處都飄蕩著葦葉的清香和熟棕子的甜香。愛美食的人們提前幾天都開始包棕子,準備迎接節日的到來了。
我小時候,我老家大名縣農村是沒有吃棕子的習俗的。家家戶戶都是包餃子。我們把端午節叫「五月當五」。
誰家的小孩五月當五正上午時出生,大家都會說這個小孩不得了,出生就佔三個五,長大了是個人物。好像佔的五數越多,命就越好。在小孩子沒有出生前,巧手的媽媽都會給沒有見面的孩子提前準備各種小衣物,有繡花鞋、繡花帽、繡花圍嘴,圖案精美,美不勝收。最讓我難忘的是繡跟端午節有關的小兒兜肚兒__全名叫(五毒兜肚)!
說起五毒兜肚,現在城市的孩子恐怕沒戴過,就是農村的孩子戴的也不多了。手工繡花的人基本沒有了,這項古老的技藝快要失傳了。我小時候,老家有一個巧手姑姑,繡的一手好花,小小的我經常坐在她的旁邊看她飛針走線,看紅花綠葉在她針下伸展,一看就是半天。特別是她繡的五毒兜肚,五種毒蟲活靈活現,更是驚呆了我。
兜肚上繡的是那五種毒蟲呢?是蟾蜍、蜈蚣、蠍子、壁虎和蛇。這五種毒蟲都身帶劇毒,被咬上的人就會重毒。
過去民間認為「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毒在五月五日午時開始孳生。幼小稚嫩的孩子最怕五毒攻擊,戴上繡著五毒圖案的兜肚可以以毒攻毒,去病去災。這是醫療不太發達時,人們對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和祝願。家家戶戶的幼童都是必須配戴的。五毒兜肚是孩子們的保護神。
說了半天,大家都還沒有見過五毒兜肚的樣子吧?現實中,五毒兜肚已經不好找到了。我在網上搜到了圖片,大家看看。
和我小時候見過的一樣,都是大紅的底色,繡著五毒圖案。有的推陳出新還繡上了老虎福字等吉祥圖案,但總的來說,沒有我小時候見到的做工精細精美了。也許兒時的記憶是最美好的吧。
現在經濟飛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越來越好,這些毒蟲越來越少了,很多古老的手工技藝也面臨著失傳。我還是希望這些傳統節日,還有和這些傳統節日連在一起的傳統文化能永遠永遠傳承下去!不要光剩下享受傳統美食而沒有了文化內涵!
(文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寫於五月初四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