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端午節覺得沒什麼意思了,或許是因為傳統的習俗越來越少了,節日的味道越來越淡了吧。現在的人生活壓力太大,為了生存只能拼命打拼,連習俗都顧不上額,運氣好的還能放個假,吃吃粽子、串串親戚;運氣不好的還得要加班。真的很懷念小的時候,可以將端午節過得那樣的「五彩繽紛」。包粽子、插艾蒿、掛香包、栓彩線等等,小夥伴之間還要互相比比,誰家的粽子好吃、誰帶的香包漂亮,誰栓的五彩線鮮豔,一旦誰勝出了,那高興勁兒就別提了。
端午節已經過去了,炎熱的夏天正式來了,冬天穿的棉衣可以高擱了,正像老人們說的那樣,「吃了端午粽,才把襖來送」。而與此同時,「五毒」也開始甦醒了,蚊蠅高發,蟲害出沒的「毒季」也隨之而來了。
夏天人是「最倒黴」的,無論什麼蟲子都敢來欺負。因此在農村,端午節有驅「五毒」的習俗,據老人們說,驅過「五毒」之後,人們就能過個舒服的夏天。關於驅「五毒」的習俗,小編昨天特意諮詢過村裡的老人,學了不少的東西呢!
什麼是「五毒」?
關於「五毒」的內容,各地區的說法有所不同,小編的家鄉的說法是,蛇、蠍子、蜈蚣、蟾蜍、壁虎。當然了壁虎是無毒的,只不過是以前的人認為它有毒而已。
怎麼驅「五毒」?
1,貼五毒圖。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有驅除邪氣的寓意。
2,穿五毒衣。在衣服、鞋子上繡制五毒圖案,有免除疾病、防蟲叮咬的寓意。
3,配戴香包。在孩子的身上懸掛香包,裡面裝些雄黃、蒼朮、香草等,有驅蟲除穢的寓意。
4,吃五毒餅。用帶有五毒圖案的餅模,做的酥皮玫瑰餅,先是當貢品,做好家人分食,有無災無病的寓意。
5,喝雄黃酒。大人適量喝一些雄黃酒,小孩則用白酒兌的雄黃酒,塗抹當裸露的皮膚上,有消病強身的寓意。
6,掛菖蒲劍。在屋內懸掛菖蒲劍,有驅除瘟神惡鬼妖魔邪怪的寓意。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