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別忘記吃「5紅」,能夠驅五毒,寓意健康順遂

2020-12-04 丹姐小廚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等,「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就是「初五」。端午節起源於中國,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也是我國法定節假日之一,今年的端午假期安排已經公布了, 6月25日(星期四)至6月27日(星期六)放假調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3天的假期本可以進行一次短途旅遊,但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呆在家裡,窩在沙發上,吃著小零食,追著劇,但是也要懂得勞逸結合,適當的做些美食,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其實還要吃「5紅」,老人常說端午節吃五紅還能防五毒。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分別是蛇、蠍、蜈蚣、壁虎、蟾蜍,而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端午節驅「五毒」,就是要提醒人們注意防病。下面就看一下端午節要吃哪5紅吧!

一:吃烤鴨

鴨肉的營養非常豐富,而且鴨肉性寒,容易消化吸收,在炎熱的夏季吃再合適不過了,可以減少內熱,提高免疫力,可以預防疾病,因此端午節吃烤鴨益處還是非常多的。

二:吃紅莧菜

紅莧菜是「五紅」中最「資深」的一種。民國時期的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記載,過去南京人家在端午節這一天必吃莧菜,據說可以避免腹痛。紅莧菜含有非常多的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和鐵,同時也有清熱解毒、利尿的作用,在端午節這一天,不妨炒一盤吃一次吧。

三:吃紅油鴨蛋

紅油鴨蛋說白了就是出油的鹹鴨蛋,每年端午節前一個多月,老人就會醃上一缸鹹鴨蛋,端午節時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醃製成功的鹹鴨蛋紅心流油,看上去特別誘人,是夏日補鈣佳品。

四:吃龍蝦

龍蝦進入「五紅」的時間最短,龍蝦雖然好吃,營養也豐富,但是加工或食用時一定要去掉頭部,因為龍蝦體內含有的細菌、寄生蟲及鉛汞錳鉻砷等重金屬基本都在頭部,同時也要把蝦殼清洗乾淨,注意高溫烹飪,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

五:喝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一般在端午節飲用。雄黃作為一種藥材,可以用作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但是現在我們知道,雄黃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三氧化二砷,即劇毒砒霜,因此就不要食用了。

端午節時,大家不要忘了吃這「5紅」啊,可以驅5毒,避邪消暑,健康順遂。大家的家鄉在端午節時還有哪些習俗呢?

大家好,我是丹姐。是一個熱愛製作美食,喜歡下廚房的寶媽,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對您有幫助或者覺得喜歡,可以點擊關注「丹姐小廚」,我會每天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或者好的建議給我,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端午節,又稱龍舟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民間在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什麼賽龍舟、掛艾草、驅五毒、飲雄黃酒、洗艾草湯等等。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我們一定壓吃的傳統小吃就是粽子了。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特殊節令的美食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福建這邊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哪些特色傳統美食,另外老人常說端午節吃五紅還能防五毒,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那天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賽龍舟,懸掛艾草,驅除五毒,喝雄黃酒,洗艾草湯等。眾所周知,端午節必須吃的傳統小吃是粽子。但是您知道嗎,端午節不僅吃粽子,而且在許多地方還有其他特殊的時令菜餚。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除了在吃粽子外,端午節還有什麼特殊的傳統食物,而老人經常說在端午節吃五個紅棗可以預防五種毒物,民間歌謠說: 「端午節,天氣很熱,」「五種毒藥醒來和躁動不安。」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黃還能驅五毒,五黃到底是啥?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端午節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在北方,端午這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床,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在南方,端午這天少不了要賽龍舟,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祈求龍神保佑風調雨順,事事如意。大家都知道,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但你們知道嗎,除了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的特色美食。
  • 端午節 吃粽子 避五毒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端午節驅「五毒」-中新網
    端午節驅「五毒」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一般人印象中,「端午節」是和屈原、粽子、龍舟聯繫在一起的。其實,中國的民俗學家說,端午節本身的含義是在季節交替之際舉行的一次「衛生」節。無論是紀念哪一位古代人物,都是後來人們賦予端午節的意義。  在古代,五月被認為是「毒月」、「惡月」。因為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人們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許多昆蟲也都出來活動。
  • 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避五毒」
    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避五毒」 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的端午佳節,甜鹹粽子,誰才是正統的大爭論又開始了,你喜歡吃甜粽子,還是喜歡吃鹹粽子呢?
  • 端午節到了,除了粽子,這幾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寓意順利又安康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是我國非常熱鬧的傳統民俗節日,端午節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多的是被當成傳統文化來弘揚,有著豐富多彩民間活動,如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驅五毒等,在吃、喝、穿、戴上也都十分有講究,甚至各地還有「專供」端午的一些傳統美食。
  • 端午節到了,這5種「傳統美食」別忘記吃,味道十足,寓意美好!
    端午節到了,這5種「傳統美食」別忘記吃,味道十足,寓意美好!端午節是咱們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每年的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包粽子,吃上一頓端午家宴。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吃粽子、賽龍舟、縫香囊、掛艾草、驅五毒等等,過端午節除了紀念詩人屈原以外,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傳說中的五毒有,蛇,蜈蚣,蜘蛛,壁虎,蠍子。在飲食方面,端午節當天有5種「傳統美食」別忘記了吃,這幾種傳統美食,不僅營養豐富,味道十足,而且還寓意著美好。下面來看一下這5種食物你都吃過沒?
  • 端午節到了,要記得給家人吃五黃,給孩子驅五毒,一年健康又順利
    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端午節是四大節日之一,在古代就比較被重視,端午也稱為端陽,除了龍舟和粽子以外,還有吃「五黃」的說法,寓意來年健康又順利,有些農村,至今仍保留著這個習俗,我們的祖先想像力豐富,用顏色寄託了特殊的意義,紅色代表喜慶,黃色代表富有,中國上下文明5000
  • 端午節&驅「五毒」
    端午節&驅「五毒」端午由來。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由驅毒闢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了豐富多彩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蒿、掛荷包、掛菖蒲、喝雄黃酒、除五毒等。中國端午節民俗今天,我們來談談端午節的驅「五毒」活動。
  • 端午民俗吃「五紅」驅「五毒」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劉莉 攝 端午節,人們要吃龍蝦、鴨蛋等5種紅顏色的菜來「驅毒」。  莧菜最「根正苗紅」  據史書記載,莧菜當初並沒有擠入端午特色「五紅」,是民間後來自覺增加的,而且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成為其中唯一的一道「根正苗紅」的素菜。在大魚大肉過後再配上一份素菜,想必我們的祖先也懂得葷素搭配的道理。  端午節吃「五紅」,除了傳說因素外,主要是這五種食品都是初夏季節的時令佳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可以吃什麼,來看什麼是吃五紅五黃的傳統習俗
    不過不管怎麼說全國各地在端午節這天都有著豐富多彩的風俗活動。像是划龍船、賽龍舟、吃粽子等,但是除了這些大家廣泛知道的活動,還有不少大家不知道的飲食習俗,比如端午的健康飲食講究「五紅」「五黃」,那麼什麼是「五紅」「五黃」呢?今天阿代就跟大家一起扒一扒端午吃「五紅」「五黃」的習俗。
  • 端午節戴玉指南:念屈原,避五毒,「五毒」在玉雕中的寓意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這不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由來最為主流的傳聞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端午節驅"五毒"~
  • 荔枝說:端午節宗旨,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事要知道
    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   端午節除了中國,也是不少周邊領國的重要節日。   馬來西亞的粽子個頭大,除傳統的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椰蓉粽等,吃起來別有風味。
  • 「網絡中國節」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五毒餅: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將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們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強身。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節5大傳統美食,順應時令,寓意平安健康!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是我國非常熱鬧的傳統民俗節日,端午節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多的是被當成傳統文化來弘揚,有著豐富多彩民間活動,如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驅五毒等,在吃、喝、穿、戴上也都十分有講究,甚至各地還有「專供」端午的一些傳統美食,明日就是端午,除了吃粽子,還有好幾種傳統美食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