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黃還能驅五毒,五黃到底是啥?

2020-11-27 薇小廚美食記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端午節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在北方,端午這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床,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在南方,端午這天少不了要賽龍舟,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祈求龍神保佑風調雨順,事事如意。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但你們知道嗎,除了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的特色美食。比如江南一帶,端午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五黃」,常聽當地老人說端午吃能驅五毒。那麼和指的是什麼呢?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神話傳說《白蛇傳》中,白娘子飲雄黃酒,現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間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

一、紅燒黃鱔

蒜苗,青、紅椒洗淨,鱔魚切斷洗淨瀝乾水分。熱鍋熱油,下黃鱔片翻炒,再倒入薑片,花椒粒,蒜瓣,豆瓣醬,紅剁椒,翻炒均勻。加老抽翻炒均勻後下蒜苗段,略炒後加入啤酒,加一小勺鹽,蓋鍋蓋轉小火燜5分鐘。然後下青、紅椒丁翻炒均勻,轉大火收汁即可。

二、香煎黃魚

黃花魚宰殺處理乾淨,表面用廚房紙吸乾水分。然後在魚表面抹一點點白糖,這樣煎魚的時候,不粘鍋還能去腥。不粘鍋倒入適量油,把油燒至6成熱,然後再把黃花魚放入鍋中,小火慢煎。

三、涼拌黃瓜

刮皮刀從黃瓜的一端刮向另一端,稍微用力一點,使黃瓜條平整均勻;然後把黃瓜條捲起來,取一個深口的盤子,把黃瓜卷擺放到盤子中。調料汁:大蒜切末、小米辣、青辣椒、香蔥末、鹽、白糖、生抽、醋和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把料汁淋到黃瓜上,再撒些花生碎即可。

四、鹹蛋黃焗雞翅

雞翅表面劃花刀,熟的鹹蛋黃搗碎,取一個大碗,將雞翅倒入碗中,放一個鹹蛋黃,倒入生抽,料酒拌勻醃製30分鐘。制好的雞翅裹上澱粉,平底鍋放少油,下雞翅先煎15分鐘。另起鍋倒入少許油,放入剩餘的蛋黃碎快速翻炒出白沫。接著倒入煎熟的雞翅小火翻炒,等雞翅全部均勻裹上鹹蛋黃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五、雄黃酒

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雄黃酒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裡加入微量雄黃而成,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端午喝雄黃酒如今也只是文化意義,現在很少人喝,並且也不建議大家喝雄黃酒,畢竟雄黃的成分是有毒性的。

端午節除了以上說的吃「五黃」,你們當地還有什麼特殊美食呢?歡迎給我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端午節,又稱龍舟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民間在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什麼賽龍舟、掛艾草、驅五毒、飲雄黃酒、洗艾草湯等等。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我們一定壓吃的傳統小吃就是粽子了。但是你知道嗎,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特殊節令的美食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福建這邊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哪些特色傳統美食,另外老人常說端午節吃五紅還能防五毒,民謠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另外吃五紅還能驅五毒,別忘記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那天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賽龍舟,懸掛艾草,驅除五毒,喝雄黃酒,洗艾草湯等。眾所周知,端午節必須吃的傳統小吃是粽子。但是您知道嗎,端午節不僅吃粽子,而且在許多地方還有其他特殊的時令菜餚。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除了在吃粽子外,端午節還有什麼特殊的傳統食物,而老人經常說在端午節吃五個紅棗可以預防五種毒物,民間歌謠說: 「端午節,天氣很熱,」「五種毒藥醒來和躁動不安。」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別忘記吃「5紅」,能夠驅五毒,寓意健康順遂
    3天的假期本可以進行一次短途旅遊,但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呆在家裡,窩在沙發上,吃著小零食,追著劇,但是也要懂得勞逸結合,適當的做些美食,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其實還要吃「5紅」,老人常說端午節吃五紅還能防五毒。老話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 端午節到了,要記得給家人吃五黃,給孩子驅五毒,一年健康又順利
    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端午節是四大節日之一,在古代就比較被重視,端午也稱為端陽,除了龍舟和粽子以外,還有吃「五黃」的說法,寓意來年健康又順利,有些農村,至今仍保留著這個習俗,我們的祖先想像力豐富,用顏色寄託了特殊的意義,紅色代表喜慶,黃色代表富有,中國上下文明5000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可以吃什麼,來看什麼是吃五紅五黃的傳統習俗
    不過不管怎麼說全國各地在端午節這天都有著豐富多彩的風俗活動。像是划龍船、賽龍舟、吃粽子等,但是除了這些大家廣泛知道的活動,還有不少大家不知道的飲食習俗,比如端午的健康飲食講究「五紅」「五黃」,那麼什麼是「五紅」「五黃」呢?今天阿代就跟大家一起扒一扒端午吃「五紅」「五黃」的習俗。
  • 端午節 吃粽子 避五毒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裡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 端午民俗吃「五紅」驅「五毒」
    端午節吃「五紅」,除了傳說因素外,主要是這五種食品都是初夏季節的時令佳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五六月份正是莧菜大量上市、口感最佳的時候。說起莧菜,張愛玲曾有一段傳神的描寫「在上海我跟母親住的一個時期,每天到對街舅舅家去吃飯,帶一碗菜去,莧菜上市的季節,我總是捧一碗烏油油紫紅夾墨綠絲的莧菜,裡面一顆顆肥白的蒜瓣染成淺粉紅」。如此形象描述,是不是看完立刻齒頰生津?
  • 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避五毒」
    端午節習俗除了吃粽子,還有「避五毒」 農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的端午佳節,甜鹹粽子,誰才是正統的大爭論又開始了,你喜歡吃甜粽子,還是喜歡吃鹹粽子呢?
  • 端午節的天中五瑞是啥?五黃五毒又是啥?粽子節裡的全民抗疫大計
    我們有兩個傳統節日,日月相疊,一個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另一個是九月初九重陽節。相比之下,端午比重陽的規格高了很多,它和春節、中秋並列,為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因為,端午不只是粽子和龍舟,也是涉及全民衛生的大日子。
  • 端午節吃五黃是什麼 五毒是哪五毒養生與內涵習俗介紹
    端午節吃什麼好?在江南人的傳統中,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雄黃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黃酒代替雄黃酒)。另外,也有其他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  1、【黃瓜】:五月正是黃瓜上市的季節,加之此時潮溼悶熱,而黃瓜性屬寒涼且富含汁水,端午時節吃點涼拌黃瓜生津解渴又消暑開胃。
  • 端午節驅「五毒」-中新網
    端午節驅「五毒」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一般人印象中,「端午節」是和屈原、粽子、龍舟聯繫在一起的。其實,中國的民俗學家說,端午節本身的含義是在季節交替之際舉行的一次「衛生」節。無論是紀念哪一位古代人物,都是後來人們賦予端午節的意義。  在古代,五月被認為是「毒月」、「惡月」。因為這時候天氣越來越熱,雨水漸漸增多,人們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許多昆蟲也都出來活動。
  • 「網絡中國節」除了粽子,端午還有哪些「吃」的樂趣?
    五月五,端午到。茜茜祝大家端午安康!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粽子之外,端午那些關於吃食的趣事。五毒餅:吃印有蛇、蠍子、蜈蚣、壁虎、蛤蟆五毒圖案的五毒餅,是北京獨特的習俗。將五毒印在食物上,把它們吃掉,寓意以毒攻毒,祈求消病強身。
  • 端午節還在吃粽子?這3種食物更有代表性
    五月為毒月,有「五毒」之說,即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避「五毒」也是過端午節的初衷之一。直到唐朝,皇宮裡開始在端午時節大宴君臣,從而對端午節的惡感,變成了歡聚的佳節。看來端午節是因為「吃」才翻身從一個不詳的節日變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那我們就來看看在唐朝,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能吃些什麼吧:「五黃」在南方,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古人認為,黃色可以解毒制煞,雖有些迷信,但卻也知按節令保健養生。
  • 端午節到了,除了粽子,這幾種傳統美食別忘了吃,寓意順利又安康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是我國非常熱鬧的傳統民俗節日,端午節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多的是被當成傳統文化來弘揚,有著豐富多彩民間活動,如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驅五毒等,在吃、喝、穿、戴上也都十分有講究,甚至各地還有「專供」端午的一些傳統美食。
  •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能吃什麼?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
    端午節除了粽子還能吃什麼?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端午節的由來,想必大家在書本上或者長輩的口中都聽到過看到過吧。每年端午節,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太相似,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吃粽子。不過除了粽子之外,在端午節,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有不同的吃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江南地區節日期間愛吃五黃。意思就是五種帶有黃字的食材,鮮美的黃魚和黃鱔,還有好吃的鹹鴨蛋,以及黃瓜和雄黃酒。這幾種食材一到端午節是必吃的。江浙地區節日期間喜歡吃五紅。江浙地區偏愛紅色食物,在端午時節,一定要吃五紅,據說可以消暑闢邪。
  • 端午節&驅「五毒」
    端午節&驅「五毒」端午由來。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由驅毒闢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了豐富多彩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蒿、掛荷包、掛菖蒲、喝雄黃酒、除五毒等。中國端午節民俗今天,我們來談談端午節的驅「五毒」活動。
  • 吃粽子、划龍舟都不算什麼,千奇百怪的端午節習俗
    龍船飯是珠三角地區水鄉龍船文化的重要一環,每年端午節期間,劃完龍舟後村民都會組織在一起吃龍船飯,村中男女老少聚集一起熱熱鬧鬧地吃,祈求一年都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年輕媳婦們,用「全盒」盛以粽子、肉、雞、雞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長輩賀節,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俗稱「新抱手藝」。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等。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五黃六白」又是指哪些美食呢?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逢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都會順帶出現好多傳統美食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且跟中秋節的月餅是一樣的,根據各地方習俗和口味不同,歸其大概有「南鹹北甜」之說,且口感各具特色!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美食呢?
    那麼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美食呢?划龍舟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當然還是必不可少的。粽子由粽葉和糯米蒸製而成,當然其中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大棗、蛋黃、臘肉、鮮肉、火腿等等。粽子也分甜粽子和鹹粽子,北方人喜歡吃甜粽子,而南方人則相反喜歡吃鹹粽子,「鹹甜之爭」由來已久。小編作為一個南方人,當然還是喜歡吃鹹粽子,不知道你喜歡吃哪種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