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2020-11-27 三人行讀書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一、賽龍舟吃粽子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最傳統的習俗了,民間傳說屈原大夫投江之後,人們爭先恐後地劃著龍舟去救他,直到追到洞庭湖不見蹤跡方才作罷。之後人們為了懷念屈原大夫,紛紛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水裡的魚蝦吃了粽子,就不會毀壞屈原的屍體,後來慢慢養成了端午包粽子的習俗。

其實賽龍舟早在戰國之前就有了,是非常古老的用來祭祀神靈的習俗。而粽子也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時代,很多學者考證認為粽子在炊具出現之前就有了,遠古的人們只能吃燒烤的食物,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加熱,既容易烤糊又會導致水分和營養的流失,聰明的古人於是用荷葉將食物包裹起來,代替炊具進行加熱,這就是粽子的雛形。

二、系五彩繩,貼五毒

系五彩繩據聞一多考證是由百越民族的「紋身」習俗衍化而來的,紋身後似「龍子」,蛟龍會視為同類從而免受其害。五毒指的是蠍子、蛇、蜈蚣、壁虎以及蟾蜍這五種毒蟲,端午節時候天氣已經很熱了,各種毒蟲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困擾,因此貼五毒寓意驅蟲闢邪。除此之外很多地方還有穿五毒鞋、吃五毒餅等習俗,都是寓意祛除毒蟲。

三、喝雄黃酒、懸掛艾葉、蘭湯沐浴

喝雄黃酒也是為了祛除毒蟲,尤其蛇類天生懼怕雄黃。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防瘟避災、驅蟲闢邪的植物,五月正好也是艾葉成熟、藥性最好的時候,把艾葉插在門口、床頭等位置,蚊蟲等都不會靠近了。端午節蘭湯沐浴也是古有的習俗,大詞人蘇東坡「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的詞句正是寫了端午節蘭湯浴的情景。古代人洗浴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而端午節這種驅邪避蟲的日子,沐浴清潔更能保證安康體健。

端午節還有吃鴨蛋等習俗,小時候媽媽把鴨蛋塗成五顏六色,給小孩子的我們玩一天之後再吃掉,這是關於端午節最深的記憶。端午的習俗很多,大部分都是關於驅邪祈福的。古時候人們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所以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一年之中毒蟲出沒的時候,驅蟲闢邪就成為了節日的主題。而賽龍舟更是代表了強健的體魄和向上的精神,象徵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祝福。

古代統治者們把屈原和粽子聯繫在一起,又把粽子和端午聯繫在一起,於是屈原大夫忠君愛國的思想就和人們的生活緊緊聯繫了起來。中國人歷來是「民以食為天」,我們在吃飯的追求上面遠遠超過其他民族,每個節日都有對應的美食。吃到嘴裡的真實感要比任何形式主義的東西更深地鐫刻到百姓的日常,在古代一想到端午就會想到粽子,一想到粽子就會想到屈原,就會想到忠君愛國的情懷。中國這麼多傳統的節日,傳統節日中的這麼多習俗也美食,為當時意識形態的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我們生活已經非常富足了,環境衛生都要比以前好太多了,不再受到毒蟲的困擾,但是大家幸福安康的祝福卻是從來沒有改變過。無論是「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代表的都是希望家國無恙,都是對於家人健康平安的美好祝願,只是我們這些年習慣了說「節日快樂」,覺得「安康」說起來多少有些彆扭。我們把所有的祝福和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都融進了「快樂」兩個字裡面,我們現在祝賀生日都說「生日快樂」,而以前的「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樣的祝福語已經很少見了,並不是我們的祝福淡了,只是換了一種更平常也更真摯的表達。

所以無論是「端午安康」,還是「端午快樂」,大家只要習慣了就好。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都是祝福我們的祖國和家人,無論哪種祝福的方法,中華兒女都能深切地感受到!

相關焦點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以及海外華人生活地區廣泛流傳,下面我們來看看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一、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關於五色線,各個地方的風俗大同小異,有的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四、蛤蟆項鍊除了五色線手環,端午節裡小朋友們還會得到另一個特殊的禮物蛤蟆項鍊。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
  • 荔枝說:端午節宗旨,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事要知道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些比較普遍的習俗。   為什麼要喝雄黃?   還記得,當年白娘子就是因為端午的一杯雄黃酒現出原形的。喝雄黃的習俗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據說屈原投江後,百姓為了避免屈原屍體被江裡的魚龍所傷,便紛紛把粽子、鹹蛋投人江中餵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雄黃酒倒入江中,說要藥暈魚龍。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 看新聞學單詞|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我們還可以……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羚羊君(aa-acad)先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拿到心儀的offer。前言羚羊君(aa-acad)有一年的端午節就是在英國度過的,當時我就在想:如何像身邊的英國朋友們介紹端午節呢?當時初到英國,詞彙量不夠的我只好自己爆粽子送給英國朋友,告訴他們,今天是個中國節日,吃這個!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特別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端午起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  「風俗如狂重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競渡曲》,描繪了當時沅江地區端午節時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 端午只知道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說起端午的習俗,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帶五色繩、喝雄黃酒等習俗!那慢著!現在這些冷知識可能會嚇你一跳!01-端午節還有別的名字?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圖片來自網絡)04-端午不能說「快樂」要說安康?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還有如此眾多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端午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人過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作「風俗如狂重此時」講座,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 端午節安康 | 安康不只在端午
    吃粽子,在古代的時候,家有書生的父母會在考試前給他們吃粽子,寓意「高中」,希望得到好運氣。喝雄黃酒,古語「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在江南地區,人們會在端午喝雄黃酒,為的是消毒防病,蟲豸不叮。寓意人們能夠驅散病毒,驅散厄運。
  • 五月五,賽龍舟吃粽子,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五月五,賽龍舟吃粽子,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粽子雖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喔端午節為啥祝安康而不是祝快樂?古時農曆五月,夏季陽光熱辣,南方氣候潮溼,細菌蚊蠅滋生、食物易腐敗、引發疾病、死亡蔓延,所以古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面對不利的自然環境,古時人們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積極面對「惡月惡日」,形成端午節文化,因此「端午安康」是古人積極面對災難、互相祝福的問候。‍
  • 請不要再說端午節快樂,端午節除了龍舟和粽子你還知道哪些習俗!
    端午即將要來臨了,還有朋友預祝木子卓端午節快樂,雖然感謝,但是好尬!端午節是不能互助快樂的,最多我們也只能互助端午安康,端午節是祭祀的日子呀,朋友們,比如清明、重陽,咱不會互送祝福吧!掃盲結束,那麼端午一個祭祀日子,我們能做哪些活動呢?端午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如:1、賽龍舟端午節的由來是和古代詩人屈原有關,當時屈原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當地百姓划船去打撈但終究沒有找到屍體。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端午起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風俗如狂重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競渡曲》,描繪了當時沅江地區端午節時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和吃粽子?
    「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祝福快樂還是安康?端午節圖片端午節安康祝福語大全  端午節就要了,一些網友又要糾結端午節應該祝福安康還是快樂,那麼端午節為什麼不能祝福快樂?端午安康又有哪些來由?端午節安康送給網友。  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在這一天,很多的朋友會發送互祝「端午節快樂」的簡訊。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靈方科普|除了包粽子、賽龍舟,你們還知道哪些端午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形成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後附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粽子又被稱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 端午習俗,賽龍舟包粽子,是在表達什麼?其中另有隱情!
    端午節將至,只道一聲:端午安康!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說起端午節的習俗,人都會想起包粽子、賽龍舟。但是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習俗究竟是在暗示什麼的,它想表達什麼呢,我們有仔細想過嗎?傳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