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民俗

2020-12-11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作為中華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流傳廣泛、民俗活動豐富。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端午起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

「風俗如狂重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競渡曲》,描繪了當時沅江地區端午節時賽龍舟的熱鬧場面。古往今來,在眾多文獻資料中,都記載了古代民間過端午節的場景,十分隆重。

江玉祥介紹,關於端午節起源,一直以來都有眾多說法。據統計,如今各地關於端午的名稱都有20多個。「除了端午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端陽節、天中節、浴蘭節、龍舟節等等。」江玉祥說,從中也可以看出端午節的起源、內涵豐富,流傳廣泛。

如今流傳最為廣泛關於端午節起源,是為紀念詩人屈原投汨羅江。南北朝時期所著的《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所。並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為俗。」

此外,江玉祥介紹,根據文獻和記載,在不同地區還有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不同說法,包括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紀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曹娥江等,這些說法在古代一些史料文獻中都可以找到記載,甚至早於紀念屈原投江之說。而聞一多在文集中對端午考證則認為認為端午節的起源於吳越民族祭祀龍圖騰的節日。「另外,還有認為端午是起源於古代巫節,重在祛病除邪等。」江玉祥說,眾多說法都可以看出,端午在民間起源較早,習俗非常古老。

民間習俗豐富多彩

江玉祥說,作為民間重要節日,端午節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俗事項。

在古代民間,五月俗稱惡月,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滋生出各種病蟲害和疾病。因此在端午時節,家家戶戶懸掛艾葉、菖蒲,喝雄黃酒,佩戴彩絲、香囊,全家人採雜藥煎湯沐浴等,均為祛病、闢邪、除瘟等。

江玉祥介紹,過去還有地區盛行貼天師像或鍾馗像,正如南宋陳元靚編撰《歲時廣記》中記載:「端五都人畫天師像以賣,又合泥做張天師,以艾為頭,以蒜為拳,置於門戶之上。」

端午時節,吃粽子必不可少,這其中也蘊含著豐富的內涵。

江玉祥介紹,如端午起源一樣,如今大部分人認為包粽子正是為了紀念屈原,即如史料中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取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同時,在古代粽子也稱角黍,在晉代記載地方豐富的文獻《風土記》中記載,是用菰葉裹黍米製作,認為這是為了調劑陰陽。

端午節另一重要習俗,則是划龍舟,並流傳至今,成為端午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在一些多山少水的地區,則形成了『遊百病』習俗。」江玉祥介紹,四川不少地區就盛行著這一習俗,特別的是在成都地區,端午時節要划龍舟,而每年正月十六當天,則「遊百病」。

而如今幾乎已失傳的一些古代端午習俗,還包括取蟾酥,古人認為蟾酥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可以治療痘瘡等,道家還有「帶其左手於身,闢五兵」這樣的說法。

四川人過端午還有這些特別之處

端午節流傳廣泛,在各地也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習俗。江玉祥介紹,同樣,四川人過端午,也有一些特別之處。

「龍舟錦水說端陽,艾葉菖蒲燒酒香。雜佩叢簪小兒女,都教耳鼻抹雄黃。」四川人端午節也要喝雄黃酒,但與別處不同,喜愛在其中加入大蒜。

江玉祥介紹,根據清代《成都通覽》記載,端午節成都人過節必須要買「紅白糖、酒、雄黃、蒜」。紅白糖用於吃粽子,酒、雄黃、蒜則用於製作雄黃酒。

此外,四川傳統的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鹽蛋等之外,還有鱔魚以及莧菜,端午時節的鱔魚十分肥大、鮮嫩可口,民間還有說法認為過了端午的鱔魚就「不能吃了」。

江玉祥介紹,在清代和民國時期,端午節時,四川的民間燈影戲班和川劇團還要唱專門的過節戲。這天戲班唱的戲目中,必有一出《雄黃陣》。據悉,《雄黃陣》又名《盜仙草》、《盜草》、《三仙島》,是經典川劇《白蛇傳》中的一節。

「隔河望見嫂穿紗,背上背個奶娃娃。問呢情嫂哪裡去?五月端陽回娘家。」這是過去成都市大邑地區流傳一首民歌《五月端陽回娘家》。江玉祥介紹,在四川還有端午拜節的習俗,親友間要互相拜節,饋送粽子、鹽蛋和香包、扇子等闢邪禮品,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偕同女婿回娘家向父母拜節。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一些地方還有「五月十五」過大端陽的習俗。根據清嘉慶刻本《華陽縣誌》:「(五月)十五日,俗謂之『大端陽』,飲食如五日。」江玉祥介紹,這一習俗,在一些地區保留至今,例如瀘州合江焦灘大端陽節,入選了省級非遺名錄。

相關焦點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特別民俗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作為中華傳統民俗節日之一,流傳廣泛、民俗活動豐富。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還有如此眾多民俗
    作為中華傳統民俗節日之一,端午節流傳廣泛、民俗豐富。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端午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人過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作「風俗如狂重此時」講座,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
  • 荔枝說:端午節宗旨,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事要知道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些比較普遍的習俗。清明、端午、中秋,這些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凝聚出的寶貴精神財富。所以,放假只是在提醒你,保持傳統,尊重民俗文化,同樣需要儀式感。   為什麼要系五彩繩?
  • 端午只知道吃粽子、賽龍舟?這些端午節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說起端午的習俗,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帶五色繩、喝雄黃酒等習俗!那慢著!現在這些冷知識可能會嚇你一跳!01-端午節還有別的名字?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說起端午,就能想起屈原,紀念了這麼久,你知道屈原不姓屈嗎?而是姓羋,羋月的羋。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姓是族號,氏是姓的分支),所以稱作屈原。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沒錯 除了這些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探究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部分內涵,為什麼端午節有這些習俗?
    在當今社會下的變化作為中華文化中積澱幾千年文化的文化習俗,粽子和賽龍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已經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液中,每逢端午節無不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掛艾葉、和雄黃酒的習俗。吃粽子也不單單是對屈原的祭奠,也算是端午節中一個和家人一起吃煮好的香噴噴的粽子的好時候,現在很多節日都離不開家庭和睦這些的。現如今粽子也成為許多商家眼中的商機,各種各樣的粽子在端午節前後都冒了出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慶祝端午節不僅僅有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歌曲你聽過嗎?
    這些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下面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慶祝端午節的歌曲,不知道大家有幾首聽過的。一、《賽龍舟》演唱者:劉和剛這是一首慶祝端午節賽龍舟的歌曲,曲風慷鏘有力,由劉和剛老師演唱,劉和剛老師是我國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而這首歌曲也是體現了賽龍舟激烈的場面。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重午節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但因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他華麗的辭藻,使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和轉播最廣,佔大多數,在民俗中,大家都把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和屈原聯繫起來。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幾種說法,有的人說是紀念伍子胥,有的人說是紀念草娥,紀念女媧等等。而且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所以也使得端午的習俗不完全相同。
  • 端午節潮汕又稱五月節,帶你看看有什麼民俗活動嗎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故潮州民間又稱其為「五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潮州民間有什麼民俗活動嗎?今天,咱就一起來了解咱潮州的端午節習俗,看看你都知道多少?五月節的潮汕人民在做什麼?除了眾人皆知的賽龍舟、吃粽子,還有哪些頗具潮汕特色的民俗?
  • 端午節即將來臨,這些「民間風俗」你都知道嗎?
    端午節馬上就要來臨,到了這一天大家都會做什麼呢?端午節的這些「民間風俗」,你都知道嗎?包粽子我國的很多傳統節日都有相對應的傳統美食,像清明節會吃青團,中秋節會吃月餅,而到了端午節,就會吃粽子。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即使不包也會去外面買粽子。端午節這一天吃粽子也是有由來的,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就將粽子包好,然後晚上煮熟,這樣到了端午節那一天,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原創文章: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
    《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作者:楊柳岸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如同每一個節日一樣,都在每年同一時間周而復始都被人們所講述著,宣傳著,紀念著。無論是什麼,我真的很想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在意著節日背後的意義和傳承?今天的文章我一直沒有寫,因為在我心中,端午節是非常重要的,最主要的內容首先是愛國主義教育,下來是這一天的民俗故事,最後是各種活動的意義。這也是從小父親留給我的傳承,也是記憶中最早對愛國的認識。我今天也是這樣給孩子講述端午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