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2020-12-09 環球網

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沒錯

除了這些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古人把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後面的五日以此類推。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端午節由來跟很多文化名人有關,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關係: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後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

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

北京文人有端午節到二閘三忠祠上香的傳統,祠內供奉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祠院寬敞,祠後有濯纓亭正臨通惠河邊。

掛菖蒲 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簷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為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鬥百草

端午節這一天,京城兒童喜歡玩一種叫鬥百草的遊戲,一種看法認為最初的鬥草遊戲,很可能跟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形成的中醫草藥學有著密切關係:每年端午節群出郊外採藥,插艾門上,以解溽暑毒疫,而鬥草就是古人端午採草藥歇息時,相互玩耍逗樂的一種休閒遊戲。

遊天壇

北京還有遊天壇風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壇,日避毒也。過午後,走馬壇之牆下。無江城系絲段角黍俗,而亦為角黍。無競渡俗,亦競遊耍。」上海還有鍾馗賽會,由一男子飾成鍾馗,手揮寶劍,前舉一紙糊蝙蝠,作「喝福來遲」狀;跟隨全副儀仗,穿行街市,以作驅祟。另外端午期間還有馬戲、搶鴨活動。

吃玫瑰餅

初一給神佛和祖先祭祀的供品撤下來後就成了全家的食品。一般人家只供類似桃酥式的「五毒餅」,初五晚間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棗江米粽子和鮮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爛。

富貴人家是供玫瑰餅。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勻做餡,製成餅,上火烙,名曰端午餑餑,分為酥皮、硬皮兩種,是高檔細點,價格很貴。

五月節吃上玫瑰餅是非常吉利的事,一般人家是自己動手蒸玫瑰餡的饅頭或甜卷,以應節日之俗。

吃黃米小棗粽子

古時候北京地區的端午粽子是用葦葉包裹的黃米小棗粽子。許多人家自己包粽子,用江米和黃米與小棗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食品店裡出售的粽子以南味為主,遠郊農民推車進城賣的以黃米粽子為主。系粽子用馬蘭草,是北京特產。

黃米小棗粽子價格比江米粽子便宜,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講,甭管黃米江米反正都是粽子,都是用葉子裹著的,只要吃上粽子,就算過上了五月節。

貼葫蘆花

北京人喜歡葫蘆,因為葫蘆是「福祿」的諧音。紅色毛邊紙剪成葫蘆,裡面收進「五毒」圖案,稱為「葫蘆花」,自農曆四月末就有小販在街上叫賣了。葫蘆花據說能闢「五毒」,五月一日貼出,五月五日午時摘下扔掉,稱為「扔災」。

除貼葫蘆花外,還有貼以鍾馗為題材「硃砂判兒」的,有貼黃表紙上寫有咒語的「天師符」的,其目的均是為了驅邪闢毒。

今年端午

有些特殊

疫情防控正吃勁

還要特別提個醒

放鬆心情

不能放鬆個人防護

平安過端午

六大要點不能忘!

相關焦點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特別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端午起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  「風俗如狂重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競渡曲》,描繪了當時沅江地區端午節時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還有如此眾多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端午節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人過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   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作「風俗如狂重此時」講座,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四川的端午節還有這些民俗
    除了吃粽子、掛菖蒲、賽龍舟之外,還有哪些民俗活動?四川的端午節有沒有不一樣的風俗?6月2日,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江玉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述《風俗如狂重此時》,漫談端午的起源和習俗。端午起源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風俗如狂重此時。」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競渡曲》,描繪了當時沅江地區端午節時賽龍舟的熱鬧場面。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荔枝說:端午節宗旨,除了吃粽子還有這些事要知道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這些比較普遍的習俗。吃車輪餅,蕩鞦韆,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划龍舟,不吃粽子。   馬來西亞的粽子個頭大,除傳統的豆沙粽、鮮肉粽、火腿粽外,還有椰蓉粽等,吃起來別有風味。>人們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賽龍舟 吃粽子《逍遙情緣》給你一個充實又歡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就要到了,吃著美味的粽子,在龍舟上盡情划槳,再喝上幾口雄黃酒,沾沾節日的喜慶,快樂又逍遙。很多在外的遊子忙於工作,已經很少有機會再感受這樣的端午傳統活動了,但是不用遺憾,《逍遙情緣》已經準備好了一波活動來幫大家過上一個快樂充實的端午節。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每年農曆5月5日端午節,全國人民基本上都要吃粽子,喝黃酒,掛艾枝和菖蒲,賽龍舟,梁吳均《續齊諧記》裡曾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投江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掙救。端陽重度,乃遺俗也』說明當初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以及海外華人生活地區廣泛流傳,下面我們來看看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一、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四、蛤蟆項鍊除了五色線手環,端午節裡小朋友們還會得到另一個特殊的禮物蛤蟆項鍊。在縫製蛤蟆的時候,蛤蟆的嘴不會縫住,而是用來裝藥的,這樣小孩佩戴之後就不會生病;這個蛤蟆和五色線的戴法及作用相同,都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節那天扔到河裡衝走。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盤點一下端午節的其他一些民俗活動飲食文化。1,吃艾草煮雞蛋一般來說,印象中是南方吃粽子,以江浙福建一帶,湖北湖南等區域為主。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
  • 賽龍舟吃粽子 開心OL快樂過端午
    吃粽子,賽龍舟,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紀念著名的詩人屈原之餘,端午節的著名習俗早已經被世界認可!想不想過一個最正宗,有意義的端午節?《開心OL(微博)》端午節火熱活動上映,不僅僅營造最傳統的節日氛圍,還安排你和白娘子的浪漫相遇,以及解救屈原的勇敢之旅!
  • 老北京特有的端午節習俗有哪些?只知道吃粽子就弱爆了
    端午習俗 吃粽子要說端午節吃粽子這沒挑,但是老北京的粽子也有老北京講究。據說「二米粽子」要在端午節頭天包好,第二天吃才勁道掛菖蒲插艾葉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大多在院門前和房簷掛菖蒲插艾葉。
  • 南鹹北甜的迷惑粽子,除了吃粽子濟南人端午節還要做什麼?
    >是本世紀最晚的端午節之一下一次你想在6月25日過端午節可要等到38年後了!所以,要好好享受這美好的一天呀~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囊、插艾葉這些活動都要提上日程給我們的端午節滿滿的儀式感粽葉飄香端午節每年端午節,老濟南人都會遵循傳統習俗包粽子、煮艾葉雞蛋、掛艾葉、帶香包等濟南文史專家張繼平稱濟南端午粽子講究的是頭一天包完第二天天不亮就吃上「粽子包法和南方不太一樣,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戴荷包賽龍舟別忘了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戴荷包,系五彩線,賽龍舟還有一個歷史人物值得紀念那就是屈原,屈原一位深受人民熱愛和敬仰的詩人。根據歷史記載,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就是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和世界和平理事會的隆重紀念。
  • 慶祝端午節不僅僅有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歌曲你聽過嗎?
    相信在中國人的記憶裡面,每過一個節日,都會有慶祝這個節日的歌曲跟活動,比如春節有《新年到》;中秋節有《十月的月亮》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下面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慶祝端午節的歌曲,不知道大家有幾首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