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懷仁:「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強化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2020-12-12 中國城市報

今年年初以來,針對城市居民小區內黨的組織覆蓋空白、居民業主「群龍無首」、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老舊小區無人管理等問題,山西省懷仁市全面推行「黨支部+業委會+物業」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機制,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向城市最基層延伸,有效打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使黨對城市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強化組織建設

完善工作體系

為建強戰鬥堡壘、發揮黨支部的統領作用,懷仁市根據小區規模、黨員人數,採取單建、聯建等方式,組建「兼合式」小區黨支部;優先推選群眾威信高的黨員幹部擔任小區支部書記,同時注重吸納業委會成員、物業人員、居民黨員中心戶等進入支部班子;以樓棟(單元)劃分黨小組,將小區在職、退休、流動黨員編進黨小組;明確小區黨支部工作重點是領導業委會和物業公司抓好小區治理服務工作,建立議事協調機制,每月召開1次小區治理聯席會,及時解決小區各類問題。同時,該市推動各小區建好由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同使用和議事的黨群服務站。據悉,該市目前已組建居民小區黨組織46個、設置樓棟(單元)黨小組241個,建成功能完善的黨群服務站32個、服務點54個。

同時,在有效完善居民自治體系方面,懷仁市成立專門工作組,指導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該市貫徹小區黨支部成員與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原則,依法依規推選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業委會主任,優先推選黨支部委員、黨小組長擔任業委會副主任、委員;明確業委會工作職責,並建立與物業企業溝通協商機制,通過召開居民議事會、聽證會,共議共商小區建設事宜。業委會既是業主的代言人,又是物業的監督者。目前,懷仁市推進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有49個,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560多件。

加強社區物業黨建聯建

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

為打造「紅色物業」,提升黨建引領物業服務水平,懷仁市配套出臺《關於加強黨建引領打造「紅色物業」進一步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實施方案》,並以加強物業企業黨建工作、提升物業服務管理質量水平為導向,以開展「紅色物業」評選活動為載體,推進物業企業服務管理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制定懷仁市「紅色物業」考核評價細則,從組織建設、內部管理、參與治理、服務標準、社會形象5個方面提出47項考核指標,並通過物業企業自評申報、居民群眾測評、鄉鎮社區考評、部門聯合評審、媒體公示「四評一公示」等方式,對物業企業進行考核評價;將全市物業企業從高到低,以2:5:3的比例,分「甲、乙、丙」三個等級評定,綜合評估結果作為物業服務企業評比、準入與退出的重要依據。此外,該市還從「甲級」物業企業中評選出「金牌紅色物業」,由市委、市政府聯合授予其「金牌紅色物業」稱號,並予以獎勵。

好的物業服務能夠明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為推進物業全覆蓋,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懷仁市抓住老舊小區改造契機,通過社招物業企業接管一部分、現有服務較好的物業企業接管一部分、社區物業公司接管一部分、居民業委會接管一部分「四種途徑」,實現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建立小區物業企業準入機制,要求新進駐的物業企業必須為黨組織健全、內部管理有序、服務質量較好、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紅色物業」,同時對物業服務質量差、社區矛盾糾紛大、居民群眾滿意度低、拒不配合鄉鎮社區黨組織工作的物業企業進行淘汰替換。

懷仁市委書記蘇斌如(右三)在氣象街社區雲北苑小區調研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情況並與業主代表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懷仁市氣象街社區雲北苑小區探索成立社區物業管理委員會,投入185萬元為小區鋪設瀝青路面,安裝道閘、門禁、監控設備,規劃停車線,規範車輛出入秩序,粉刷居民樓外牆,安裝路燈,清理垃圾和雜物……一系列舉措使小區環境舊貌換新顏,且實現了小區治理由亂到治,為居民創建了潔淨美觀、和諧幸福的居住環境,受到居民普遍好評。

上下聯動部門授權

形成共建共治合力

為推動小區治理精細化,懷仁市堅持上下聯動,於市、鄉、社區分別成立不同層面的小區治理工作領導機構。在市級層面,該市成立市委小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1次小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協調解決鄉鎮及社區接不住、管不了、抓不起的難點問題;在鄉鎮層面,該市成立鄉鎮小區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每兩月召開1次小區治理聯席會議,統籌推進社區小區治理工作;在社區層面,該市成立小區治理事務服務中心,每月召開1次小區治理工作會議,處理小區治理日常事務。

此外,該市探索嘗試將住建、民政、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涉及社區管理治理的權力授予鄉鎮,分片組建5支社區聯合執法隊;開通「民生e懷仁」微信公眾平臺,公布市委書記信箱,暢通接收居民群眾各項訴求,公開回復處理結果,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截至5月底,該平臺共收到群眾反映各類訴求889件,回復765件,回復率達到86.1%。

懷仁市同仁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吳志花(左一)被評為2019年度「感動山西十大人物」之一。

小區治理亦離不開多方力量的參與。為構建共駐共治新局面,懷仁市將在職黨員社區報到工作延伸至其居住地小區,並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動員小區黨員、居民、物業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公益志願行動。根據志願者特點和居民實際需要,各小區黨支部分類組建小區志願服務隊,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組團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各小區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500多次,為居民辦實事4600多件,累計服務居民12萬人次。同時,該市注重居民思想教育,支持各小區建立業主微信群、開闢小區宣傳欄,跟進宣傳黨的政策、上級決策部署、惠民政策、法律法規;號召各小區依託小區黨群服務站,通過舉辦「道德法律大講堂」「鄰裡茶話會」「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廣大居民遵紀守法、遵守公德、注重家教家風,共同營建良好居住環境。

懷仁市通過推行「黨支部+業委會+物業」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機制,將黨組織鏈條由社區延伸到小區,使小區居民有了「主心骨」、小區治理由「群龍無首」到「核心引領」、小區建設從「簡單粗放」到「精準精細」。目前,懷仁市各小區居民與物業管理企業之間、居民與居民之間的矛盾糾紛明顯減少,小區治理情況明顯改善,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各方群眾支持、配合、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自覺性空前高漲。

專家點評

「支部建在小區」

提升城市基層精細化治理水平

■董文兵

作為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小區是群眾生活的日常空間,是公共服務的基本依託。但現實中小區大量存在的糾紛失管、權利失衡、服務失能的「三失」問題,成為困擾諸多城市的「心病」。山西省懷仁市探索把支部建在小區,形成「黨支部+業委會+物業」的小區治理模式,踐行了中央「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為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服務」的要求,有效破解了小區「三失」難題,為其他城市基層治理創新趟出了路子,值得借鑑。

一是突出了黨建引領這一優勢。針對小區「群龍無首」的治理現狀,懷仁市把黨支部建在小區裡,夯實了小區治理的領導基礎。該市在業委會建設、物業管理、工作推動等方面都注重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實行小區黨支部與業委員成員交叉任職、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小區報到服務等做法,把黨建滲透到小區治理的各個環節,使黨建引領更加具體化、實效化、機制化。

二是抓住了物業服務這一關鍵。日常生活中,與小區居民直接打交道的不是黨委、政府,而是物業公司。懷仁市抓住物業服務這一關鍵環節,以開展「紅色物業」評選活動為抓手,以獎優罰劣為手段,推進物業企業服務管理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通過把物業公司納入基層黨組織領導範圍,有力提升了物業公司的服務質量,解決了群眾的「痛點」。

三是強化了制度建設這一保障。制度問題有著根本性、穩定性、長期性的特點。懷仁市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實踐中,高度重視制度設計,出臺具體制度,形成了小區治理聯席會機制、業委會與物業企業溝通協商機制等運轉辦法,確保了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落到實處。

四是用好了資源整合這一手段。資源整合是促進基層治理績效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懷仁市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實踐中,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充分利用既有資源,發揮了資源整合的集聚效應,在「紅色物業」打造、工作領導推動、小區共駐共建等方面實現了人員力量整合、協作機制整合、活動載體整合,推動多方資源向小區下沉,增強了城市基層治理效率和準度。(作者系山東東營市委黨校副教授)

稿件素材由懷仁市委組織部提供

■來源:中國城市報「城市黨建」周刊

■記者:杜英姿 郭文治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朝陽區黨建引領物業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紀實
    「黨建引領、五方共治」強化了物業服務企業責任意識,有效化解了小區物業矛盾糾紛,12345熱線物業管理方面案件明顯下降,案件解決率和群眾滿意度均有提升。  從「業委會」到「物管會」  黨建引領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朝陽區把黨建引領物業「三率」建設,作為小區物業服務管理的基礎來抓,對已有業委會強化業務建設,提高業委會對物業進行監督和動員業主參與物業服務管理的能力
  • 崇左市江州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見聞
    整潔和諧幸福的小區是怎樣煉成的——江州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見聞「三無」小區能變成幸福小區嗎?黃豔萍的答案是:「能。」「晚飯後散個步,都不想在小區裡。」「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就是要為民服務實打實,不能開『空頭支票』。」石景林街道黨工委書記譚春麗說,街道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打通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百米」,實現小區治理水平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整潔和諧幸福的小區「聯」出來「以前小區設施老舊、綠化雜亂,想休息也沒處歇腳。
  • 興化「紅色業委會」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中國江蘇網8月13日泰州訊 興化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全力推進「紅色業委會」建設,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和社區治理的有機融合。遴選「紅色先鋒」,組建業委會。7月份,已示範建成昭陽花園等21家「紅色業委會」,其餘小區將在年內完成組建。注重「紅色引領」,建強黨組織。業委會成立後,由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及時督導和幫助業委會組建黨組織,根據小區正式黨員人數建立業委會黨支部、聯合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
  • 廣西貴港:創建小區黨建「紅色一家」 探索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核心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切實加強城市基層黨的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服務平臺,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身邊去,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二、主要做法 小區黨建「紅色一家」,是在黨的領導下構建的城市小區治理共同體。
  • 重慶江北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黨支部建到小區 化解物業...
    在一些地方,物業矛盾一度佔到了信訪總量的70%。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江北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將黨的領導融入物業小區治理各環節,探索出『加強黨建引領、堅持依法化解、引導居民自治、強化有效監督』的工作方法,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江北區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說,如今群眾遇到的難事,大多不出小區就能解決,物業矛盾的不斷化解,有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福建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三點」支撐小區大黨建
    江頭街道面積共10.41平方公裡,管轄人口21.07萬人,人口密度高,社會治理難度大。109個小區涵蓋高端商品房小區、拆遷安置房小區、無物業管理小區等多種類型小區,居民素質參差不齊,部分業委會和物業管理公司不作為或亂作為,小區成為居民群眾矛盾糾紛的集中地和多發地,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成為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寧陽縣八仙橋街道八仙居小區:黨建引領促和諧 紅色物業暖人心
    寧陽縣八仙橋街道八仙居小區建成於2012年,有居民樓27棟,入住1146戶3100餘人,黨員144人。2017年成立小區黨支部,支部成員5人。今年以來,黨支部以八仙居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聚力推進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實現組織進樓、服務進家,打通了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 1+2+3+4,「+」出湖裡小區治理大躍升
    �� 大力推進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深度融合,推行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雙向培養、交叉任職」,倡導小區黨支部書記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搭起小區內部各方問題共商、困難互幫的平臺。�� 全面推行「小區+」精細服務,推進各職能部門下沉小區,打造小區警察、小區調解員、小區律師、小區醫生、小區教師等精細化服務隊伍,直接在小區一線服務居民、解決問題。
  • 華州區:建強小區黨支部 讓「家」更有溫暖度
    面對上述難題,華州區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健全體制機制、下沉工作力量、落實工作舉措,以促進黨的基層組織向小區覆蓋、社區黨建標準化向小區延伸為切入,以協同共治為目標,全覆蓋把黨支部建在小區,把黨員身份亮在家門口,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多方參與、齊抓共管、共建共享的社區小區治理大格局。(一)科學務實推進,建強築牢戰鬥堡壘。一是摸清黨員底數。
  • 十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讓群眾生活安心省心舒心
    「退休幹部當起小區黨支部書記,單位『一把手』成了支部委員,私營業主當起樓棟長,音樂愛好者做起文體員,鄰家阿姨變身調解員……」置身於湖北十堰張灣區大街小巷,黨建引領隨處可見,社區服務時時可享。去年以來,張灣區總結疫情防控先進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從組織運行、服務供給、民主協商、多方參與等多方面,推動基層黨建為城鄉治理聚力賦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群眾叫得應、離不開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 黨建一沉到底 治理再上層樓
    小洋龍鐵名苑的嬗變,彰顯了龍巖以黨建引領推進社區治理的成效。近年來,這個著名的革命老區持續往最基層下移城市黨建重心,推動社區治理不斷躍上新臺階。黨建之根深扎基層沃土根深葉茂,本立道生。近年來,龍巖大力織密建強基層黨組織體系,將來自不同部門、領域、行業的居民黨員組織起來,成立小區黨支部及樓棟黨小組,為基層黨建和治理增添了生力軍。
  • 海安街道:黨建引領,解鎖社區治理「幸福密碼」
    為破解小區治理之困,2018年,社區黨總支成立蘇中尚城黨小組,構建起「社區黨總支—小區黨小組—樓宇黨員」組織架構。同時,成立業主委員會,邁出黨建引領、居民自治自管的步伐。「黨組織的參與極大激發小區治理活力,自業委會成立後,業主與物業公司搭建起交流平臺,居民的訴求和服務的難點問題也得到有效溝通。」蘇中尚城業委會主任萬敏對此深有感觸。居住環境得到提升,居民參與意識、鄰裡氛圍、文明素質也得到顯著提高。2019年,小區被評為省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 小區業委會怎樣才能「選得出」「能履職」?
    「物業服務水平差,公共廁所年久失修、照明缺失、車位緊缺……」楊明英說,根本原因是代表小區業主監督物業公司提供服務的業委會選不出來,大修基金也無法動用。重慶市江北區華新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升泉說,近年來,小區物業矛盾已經成為基層社會治理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小區業主委員會普遍成立難、監督難、履職難。「關鍵是缺乏有效組織。」
  • 黨建引領物業 提升管理品質——湖南驟聯物業精心打造管理和服務...
    構建「紅色」物業 提升管理內涵該公司借鑑中國特色的社區管理模式,同時在當地有關部門指導下,構建了獨樹一幟的「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模式,打造了紅色物業品牌,提升了管理內涵。建立了「四位一體」的議事協調機制。
  • 浙江杭州臨安區錦北街道:支部建在小區上 助力城市基層社會治理
    同時,為幫助小區業委會和物業公司更好地管理小區,為業主提供更好地服務,促進業主、業委會、物業公司之間的良性互動,助力城市基層治理。立足於衣錦人家小區居住人群複雜,既有人才房,又有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小區矛盾和問題突出這樣的一個特殊代表性,錦北街道選擇衣錦人家小區為試點,探索實施支部建在小區上,成立以社區、物業公司、小區業委會三方共同參與的臨時黨支部,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助力城市建設和城市基層治理。
  • 濱江時代城小區:黨建引領「微」治理 返璞濃濃鄰裡情
    近年來,山前街道濱江時代城小區黨支部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注重以黨建引領「微」治理,在小區實行「三聯三評三亮」工作法,激活小區治理「大」動力,返璞鄰裡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小區黨員入戶收集「微心願」三聯凝聚「鄰」合力「隔壁酒店建成,車輛增多,小區水管經常遭車輛碾壓而爆裂,造成小區停水,居民苦不堪言。」
  • 黨建引領創新服務 紅色物業築立標杆
    去年以來,路橋積極探索樓宇黨建的新思路、新模式,推動樓宇黨組織在凝聚群眾合力、促進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治理上建功立業。「紅色力量」推動有序自治金宸花園小區是路橋區新建小區的典型代表,2018年也正是在此打響了樓宇黨建「第一槍」。
  • 「幹部文摘」劉振輝:黨建引領,走活城市基層治理「一盤棋」
    近年來,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以建設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引領市為契機,立足中小型縣級城市特點,下好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先手棋」,有力提升黨領導城市、治理城市的能力水平。善布「棋局」 更有強度城市基層黨建涉及動體制、動權力、動利益的難題很多,需要市委主要領導親力親為、高位推動。
  • 蘇州市吳江區:一抹黨建「紅」擦亮基層社會治理底色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組織部《關於加強街道社區與單位、行業黨組織共駐共建互聯互動的實施辦法》,推動全區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水平,近期,區委組織部與區住建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吳江區「紅色物業」建設的指導意見》,形成城市黨建、社區黨建、「兩新」黨建同頻共振的局面
  • 福建福鼎濱江時代城小區:黨建引領「微」治理 返璞濃濃鄰裡情
    近年來,福建省福鼎市山前街道濱江時代城小區黨支部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注重以黨建引領「微」治理,在小區實行「三聯三評三亮」工作法,激活小區治理「大」動力,返璞鄰裡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我們物業多次協商無果,只能每次停水進行維修。」「我們還得協調酒店共同解決問題。」近日,在小區睦鄰議事廳裡,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成員與共建單位代表你一言、我一語,為解決小區停水問題出謀劃策。針對這一問題,小區黨支部攜手共建單位山前派出所多次聯繫酒店,協調酒店做好水管總管頂層加固工作,確保小區居民正常用水,贏得居民一致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