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創建小區黨建「紅色一家」 探索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2020-12-1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加快形成社會治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城市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和活躍區域,也是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迫切需要加強小區黨的建設,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於城市小區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城市小區社會治理創新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城市小區黨建仍有空白,小區治理缺少「主心骨」。目前,大部分城市小區沒有設立黨的組織,社區黨組織由於管轄範圍過大、職能業務增多、人員力量不足等問題,出現「小馬拉大車」「想管管不了」「想抓抓不住」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將黨的組織延伸到城市小區,健全城市小區黨的組織,築牢城市小區社會治理的政治基礎。二是黨組織服務跟不上居民群眾的需求。目前,貴港城鎮化率為49.02%,城鎮常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小區,小區已經成為服務群眾的重要陣地。而當前城市基層黨組織服務仍然停留在社區層面,向下延伸不夠,服務小區群眾的「神經末梢」尚未打通,迫切需要將黨組織下沉到小區,走好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三是城市小區矛盾日益增多。目前小區普遍實行的「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二元治理結構中,物業管理屬於企業行為,難以承擔社會性、公益性和群眾性事務,業主委員會作為新興群眾自治組織,成立、運行和作用發揮缺乏有效的指導和監管,自治作用存在一定的探索性、狹隘性和盲目性,城市小區居民群眾的服務需求得不到及時回應,造成群眾認可度低,管理效果不好,小區矛盾日益增多。小區不治影響社區,社區不治影響社會。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核心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切實加強城市基層黨的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服務平臺,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身邊去,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二、主要做法

小區黨建「紅色一家」,是在黨的領導下構建的城市小區治理共同體。具體來說,就是堅持和加強黨在城市小區的領導,構建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業主監督委員會及物業公司「四位一體」的組織體系,形成「以黨支部為核心,黨支部、業委會、業主監委會、物業公司四方聯動」的「一核四聯」工作機制,開展正能一家、管服一家、互助一家、平安一家、健康一家、和諧一家「六個一家」活動,打造平安、文明、和諧、美麗小區。推行小區黨建「紅色一家」的基點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重點是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落腳點是服務小區居民群眾。

(一)創新組織設置,構建「四位一體」工作體系。建立小區黨支部、業委會、業主監委會及物業公司「四位一體」的組織體系,共同治理小區。一是成立小區黨支部。以居民小區為單位成立黨支部,以樓棟為單位設立黨小組,把小區內的在職黨員、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都納入管理,推選熱衷社會公益、德才兼備的退休黨員幹部或有影響力的黨員擔任支部書記。二是組建業主委員會。由小區所在地住房、民政管理部門指導,召開業主(代表)大會,並在黨組織指導下由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委會,制定業主委員會章程,實現居民自治。三是設立業主監督委員會。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的領導下,由小區黨支部指導組建業主監督委員會,委員由具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德高望重的黨員業主擔任,負責監督業委會、物業公司的事務、財務公開,對物業公司履職情況進行督查,定期向小區居民和黨組織通報情況。四是健全小區物業管理機構。尚未引入物業公司的小區,由業委會(業主大會)擇優引入;已經引進物業公司的小區,圍繞小區建設管理目標,由業委會與物業公司協商確定物業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

(二)強化核心引領,推行「一核四聯」運行機制。支委會與業委會、物業公司領導實行交叉任職。建立小區黨支部主導,業委會、業主監委會、物業公司、其他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民主協商自治制度,對小區內的大小事務進行民主協商、共同解決。協商議題的提出由黨支部審核把關,協商議事過程由黨支部牽頭組織,協商事項落實由黨支部負責督辦。每季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有重大事務可隨時召開,主要對涉及居民切身利益事項、大額資金使用、解(續)聘物業公司等重大事項進行議決,搭建起問題共商、困難互幫、利益協調、共促共建的平臺。建立物業服務質量考評機制,平時由小區業主監委會對物業公司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進行記實考核,年底在充分調查徵求業主評議意見的基礎上,召開黨支部、業委會、業主監委會聯席會議,對物業公司履職情況作出評價,考核結果與物業公司信用等級評定掛鈎。

(三)拓展服務內容,開展「六個一家」主題活動。圍繞「我們都是一家人」理念,在小區內常態化開展「六個一家」活動。正能一家,主要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小區文化塑造,傳播正能量;管服一家,主要是規範小區管理,加強設施維護,結合群眾需求開展養老託幼、家電維修等日常服務;互助一家,主要是傳承「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採取眾籌等形式,組織引導鄰裡之間互愛互助;平安一家,主要是建立治安聯防隊,加強小區治安管理,完善門禁系統,調解糾紛,群防群治,營造安全穩定居住環境;健康一家,主要提供健康教育、醫療衛生、心理諮詢、養生保健、計劃生育、應急救助等服務;和諧一家,主要是制定小區居民文明公約,選樹敬老愛親、互幫互助、五好家庭等先進典型,培育良好家風,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建設和諧小區。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和資源優勢,組織引導機關事業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小區黨員參與到小區管理和服務。建立居民群眾意見「徵集」制度,定期收集居民意見建議,推廣問題清單銷號管理制度,逐條分析解決並給予公開公示。在小區文化塑造、公共設施維護、小區治安防護、養老託幼服務、鄰裡互幫互助等方面搭建平臺、提供服務。實行小區黨員「定崗定責」,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開展黨員亮身份志願服務活動。

(四)加強基本建設,確保黨支部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在每一個推行「紅色一家」的小區建設一個面積不少於1000平方米的黨建陣地,集宣傳展示、休閒娛樂、聯繫服務群眾等功能於一體,既面向黨員,也面向群眾,提供開放式服務。小區入口設立明顯的黨建標識,小區內公共領域設立溫馨的黨建標語。根據各個小區的特點,在黨支部的主導下,由業委會制定小區居民公約,組織群眾的事情由群眾商量著辦,大家的事情大家多參與。小區內的在職黨員幹部年度考核、評優評先、選拔任用時,要聽取小區黨支部意見。明確上級提供給小區的資金資源,以小區黨支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到位。

三、主要成效

目前,在全市建設了62個小區黨建「紅色一家」,9個扶貧移民安置小區全部建成「紅色一家」。小區黨建「紅色一家」把基層黨建同基層治理結合起來,強化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職責,以建好建強小區黨支部為切入點,強化黨在城市基層中的執政根基,暢通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擴大了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加強了黨對城市小區的全面領導。目前,在全市62個城市小區建設了「紅色一家」,共成立62個小區黨支部,設立600個樓棟黨小組,設置600名黨員樓棟長,有效聯絡8500多名居住在城市小區的黨員,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由街道社區延伸到小區、拓展到群眾家門口,填補了城市小區黨建空白。打造了62個集黨員活動、服務管理、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紅色一家」服務中心,解決了小區黨員開展活動、服務群眾的陣地問題,通過小區黨組織,有效將小區中的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更好地凝合在一起,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加強教育管理監督。同時,也有效加強了「單位黨員」八小時以外的管理,發揮他們在小區的帶頭示範作用,通過「家門口的黨支部」和「身邊的黨員」,進一步拓展黨的政治影響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二)有效調動各方資源力量參與小區治理,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小區黨建「紅色一家」既有效整合小區內黨組織、黨員力量和資源,又擴展到黨組織與業委會、業主監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多元主體之間的互聯互動,構建了議事有機制、幹事有舞臺、溝通有橋梁、互助有渠道的新平臺,不斷完善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在小區黨支部的牽頭,普遍通過業主大會制定《居民公約》《小區業委會工作章程》《小區業主監委會工作章程》《小區聯席會議工作制度》等工作規則,有效規範小區社會治理。全市建成「紅色一家」的62個居民小區,通過黨支部引領,合理管理小區公共區域,規範管理廣場舞、文娛健身活動,解決車輛亂停放和停車難問題,近年來共協調解決破壞公共設施、佔用消防通道停車、違章搭建、違規「住改商」等問題440多起;組建了以黨員、志願者為主要成員的聯防聯治隊伍60多支,參與治安管理,通過樓棟長收集樓棟住戶信息、開展法制宣傳、反映鄰裡矛盾糾紛,小區內部利益糾紛下降了70%,一些小區內部的亂象得到有效治理。

(三)暢通了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提升了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紅色一家」有效發揮小區黨支部作用,調動黨員積極性,引導各類社會組織開展服務群眾活動,將為民服務的平臺前移到小區,將黨員為民服務的行動延伸到居民家庭,提高了小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港北新苑小區在全面摸清小區內各類專業人才數量和居民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人才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並根據清單組建1個紅色中隊、6支小分隊的「1+6」紅色服務隊,設立24小時服務熱線並發放便民服務卡,為小區居民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目前,全市建成「紅色一家」的62個居民小區,全部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普遍開設「四點半課堂」,設立棋牌室、書畫室等服務設施,滿足居民文化娛樂需求;在小區內設立黨員示範崗600多個,建立350多支志願服務小分隊,開展政策宣講、家電維修、醫療保健等便民服務活動,幫助群眾解決難題,讓群眾從身邊事上感受到黨的力量,引領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四、經驗啟示

(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是黨組織,必須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城市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要加強黨的領導,切實把黨組織的意圖變成各類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舉措,把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明確為各類組織的負責人,引領各類組織做好服務群眾工作並在服務中凸顯黨組織的地位,把黨組織的主張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核心是人,必須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社會治理必須緊緊抓住人這個核心,切實從各方面利益出發謀劃思路、制定舉措、推進落實,讓各方面利益得到有效的表達、協調和保護,理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社會才能安定有序,才能和諧穩定。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基礎是機制保障,必須將黨組織引領各類組織制度化。機制創新是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必須緊緊抓住機制引領這個保障,健全完善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民主協商自治機制,依法依規開展主題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程序科學的小區協商,才能更好地發揮黨組織在群眾自治中的價值引領、組織動員、支持服務、統籌協調作用。

相關焦點

  • 興化「紅色業委會」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中國江蘇網8月13日泰州訊 興化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全力推進「紅色業委會」建設,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和社區治理的有機融合。遴選「紅色先鋒」,組建業委會。7月份,已示範建成昭陽花園等21家「紅色業委會」,其餘小區將在年內完成組建。注重「紅色引領」,建強黨組織。業委會成立後,由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及時督導和幫助業委會組建黨組織,根據小區正式黨員人數建立業委會黨支部、聯合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
  • 呼和浩特回民區:全面啟動「紅色領航」工程 創新城市基層治理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和自治區「五化協同」工作思路、市委組織部「青城先鋒工程」要求,回民區立足區情實際,著力打造黨建領航基層治理——「一核引領、一體響應、一網覆蓋」新格局,全面啟動「紅色領航」基層治理工程,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全方位構建符合老城區特點的治理新格局。
  • 浙江杭州臨安區錦北街道:支部建在小區上 助力城市基層社會治理
    同時,在小區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疑難雜症,憑藉著物業公司和業委會的力量根本無法解決。小區的管理是城市基層治理的癥結所在。 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城市改革發展的重要保證。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區委有關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錦北街道黨工委積極思考工作載體,探索解決城市基層黨建新模式。
  • 蘇州市吳江區:一抹黨建「紅」擦亮基層社會治理底色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組織部《關於加強街道社區與單位、行業黨組織共駐共建互聯互動的實施辦法》,推動全區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建設,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水平,近期,區委組織部與區住建局聯合下發《關於推進吳江區「紅色物業」建設的指導意見》,形成城市黨建、社區黨建、「兩新」黨建同頻共振的局面
  • 開啟保利物業「親情和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
    要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在社區,更好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如何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的新需求、構建幸福小區,是城市重心下移以後社區基層黨組織和物業管理思考的新課題。
  • 山西太原晉源區:強化黨建引領 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及時跟進落實總書記關於黨建工作和社會治理的重要論述,圍繞建設創新轉型先行區、文旅融合示範區、生態宜居標杆區發展思路,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 河南鄭州市二七區五裡堡街道:區域化黨建引領開啟社會基層治理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城市街道如何打破與駐區單位之間的「籬笆牆」,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社會治理的總要求,有效組織和動員轄區內駐區單位和公共資源,形成社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 山西懷仁:「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強化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今年年初以來,針對城市居民小區內黨的組織覆蓋空白、居民業主「群龍無首」、物業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老舊小區無人管理等問題,山西省懷仁市全面推行「黨支部+業委會+物業」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工作機制,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向城市最基層延伸,有效打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使黨對城市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
  • 十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讓群眾生活安心省心舒心
    去年以來,張灣區總結疫情防控先進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從組織運行、服務供給、民主協商、多方參與等多方面,推動基層黨建為城鄉治理聚力賦能,努力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群眾叫得應、離不開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 全市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推進會舉行 羅清宇作出批示
    羅清宇在批示中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城市基層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統籌推進、系統推進、整體推進,抓好「三零」單位創建,深化基層社會治理,進一步提升省會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努力為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作出應有貢獻。
  •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創新推行「社校聯盟」探索城市基層黨建互聯共...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指出,城市基層黨建要「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長期以來,由於城市社區與轄區高校、科研單位彼此關係互不隸屬,駐區單位雖然駐在街道社區,但相互比較封閉,普遍存在共駐共建意識不強的問題,認為城市黨建和基層社會治理是街道社區的事情,被動應付的多;有的街道社區雖然與轄區高校院所單位建立了聯建機制,但組織結構鬆散、議事隨意,缺乏利益連接和工作抓手,遇事主要靠感情、「刷臉面」,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 濟南杆石橋街道:黨建引領激活社會治理「一池春水」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杆石橋街道一直以來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居民為導向,著力建設「紅色社區、韌性社區、服務社區、文化社區、智慧社區」五大社區,不斷夯實社區治理和發展的基礎。紅色引擎激活發展動能要把社區建設好,首先必須把社區黨委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重大作用。
  • 浙江舟山市普陀區:打造「小島遷,大島建」背景下海島城市基層黨建...
    為解決這些難題,普陀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為目標,主動應對城市化發展新形勢,以小區黨建延伸城市基層治理「神經末梢」,以異地教育管理模式增強離島黨員教育頻率,在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海島新模式方面作出了積極探索。
  •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市北區洛陽路街道探尋「紅色合伙人」 搭建「3...
    近年來,青島市市北區著眼於以黨建引領進一步提升城市基層治理和發展水平,為在基層治理中提供給群眾更多服務,2020年4月,市北區向社會發出「合夥」邀請,共同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和發展的有效模式。  「合夥」邀請發出後,市北區洛陽路街道迅速響應,以「社區+紅色合伙人+網格」三方為主體,將居民健康服務融入黨建工作和基層治理,在18個小時之內達成了網格基層治理「紅色合伙人」的合作共識。
  • 感受黨建活力體味群眾喜悅,基層社區湧動高質量發展「紅色動力」
    第一站:槐蔭區全市基層黨建重點項目觀摩活動,首站來到槐蔭區,對槐蔭區中大槐樹街道崑崙街社區黨建引領開放式小區治理、道德街街道新世界陽光花園社區「紅色拼圖」黨建共同體進行了觀摩。這兩個點都有各自的黨建特色,工作思路精晰、重點突出、亮點紛呈。
  • 「由民做主」: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
    濰坊市奎文區立足區情實際,以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大力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由民做主」社區治理模式,實現了黨的領導、居民自治、依法治理的有機統一,走出了一條反映城市特點、順應群眾期盼、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新路子。
  • 廣東深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的「寶安模式」
    原標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的「寶安模式」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以社區黨委為核心、以黨群服務中心為基點的基層治理體制創新,構建了一種夯實新時代黨的全面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微觀基礎的「寶安模式」。這對於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個現實有效未來可行的新模式。
  • 全力提升公共服務和基層治理水平 鯉城街道精心打造小區「睦鄰客廳」
    莆田網訊 今年來,仙遊縣鯉城街道聚焦城市社區「家」黨建和「近鄰」黨建要求,圍繞「一小區一支部、一支部一客廳」的全縣小區黨建工作思路,打造小區「睦鄰客廳」。目前,該街道已有2個社區建成了小區「睦鄰客廳」,通過整合小區資源,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打通家門口的「服務末梢神經」。
  • 南通春暉社區:「三位一體」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模式
    隨著時代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不斷進步,社區公共服務的職能需要進一步應對新形勢、新需求,新期望。在此前景下,春暉社區黨委著力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理念、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各條線工作依託網格化格局,匯集資源,整合力量,傾心打造平安社區,創新為民服務機制,推進小區治理成效,在全社區面上初步形成和諧、安全、滿意的新局面。
  • 富蘊: 用好黨建「繡花針」串起基層治理全鏈條
    「紅單子」打通治理鏈條,「紅管家」創新治理方式,「紅馬甲」助力治理效能……今年來,富蘊縣積極探索實踐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子,聚焦基層治理著力點,暢通服務主線條,織密基層服務網,形成了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