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杜牧《金谷園》,感懷當年為石崇縱身一躍的綠珠美人

2021-01-10 夢仙遊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那些繁華的過往早就同香塵一般煙消雲散了,一點多餘的痕跡也沒能留下,流水總是那樣無情,野草卻年年開得那般碧綠,來迎接春天的到來,鳥啼聲總是那樣悲切,傍晚時分隨著東風的聲音緩緩傳了過來,太陽早已薄暮西山,這滿院的落花蕭瑟無言,尤其像為石崇墜樓的那位綠珠美人。

說起當年的那場往事,我們最終留下的卻只剩下無盡的感慨與懷想,杜牧遊玩金谷園時觸景生情,懷想當年發生的那場風月情事,心中感思萬千,於是作下這首《金谷園》,令人無限哀婉。

每一簾風景都會涉及一段浪漫遙遠的情事,也會令人生出格外憐惜的心情,因為那些故事,眼前的景再也不單純只是一段風景,而是許多往事構成的記憶,這些往事雖然早已被風塵掩埋在了塵埃中,但是後人卻並不會輕易忘記它們,因為我們永遠都記得那些故事背後,他們執手許下的那些諾言。

我本是性情淡雅之人,對於這些往事並不會有太多的留戀,可是無意中聽說關於綠珠的往事,心中卻不由得無限惋惜,她是西晉美人,才情雙全,擅長工舞吹笛,許多人曾為她清絕的容顏所傾倒,當年石崇花重金將她給贖回來,她感念石崇對她的珍惜,兩人也曾花前月下對月當歌,可是後來美貌無雙的綠珠也被孫秀看上了,孫秀藉助司馬倫的勢力將石崇逼上絕路,綠珠知道自己無路可退,她感念這麼多年來石崇對自己的寵愛,於是哭泣著說道:「妾當效死君前,不令賊人得逞。」於是自樓上縱身一躍,血濺金谷園。石崇已然阻攔不及,看著那滿地的鮮血,心中只留下無盡惆悵,而石崇也在綠珠死後被趙王所殺。

這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子,曾經的她單純,不知曉這世間到底有多少事是自己無法掌控的,她本來可以安安靜靜地獨在一隅,也可以盡情地做她自己,可就在當年石崇將她帶走成為寵妾之後,這一切宿命都全然更改了,她的美太過耀眼,這一生也註定無法平平淡淡地度過,石崇身處紛繁的朝堂關係,他若是無法自保,綠珠也永遠沒辦法得到安寧的生活。

這繁華的往事終將落盡,雖然對綠珠充滿同情,但也只能於這落花之下靜靜感慨,我們無法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往事塵埃落定,唯一能做的,便是在這個雲淡風輕的季節裡,將他們都默默懷念。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詩 | 《金谷園》(​唐·杜牧)
    每日一詩 | 《金谷園》(​唐·杜牧) 2020-12-16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杜牧仙遊金谷園
    (杜牧詩)霧氣彌散,一葉古亭,一張石几,一壺醇酒,兩隻酒盞。這方坐著杜牧,那方對著他的仙友。「我去過金谷園。」杜牧淡淡地道。仙友也淡然一笑:「你倒說說看。」杜牧把盞稍停,思緒飛到了多年前。杜牧原在西晉歷過一遭,那年赴洛陽求官,路費盤纏皆被強人所劫,舉步維艱。
  • 石崇與綠珠:金谷園裡一躍的風情,是她此生唯一的真實自我
    他為她一擲千金,不畏強權,而她為他「效死於君前」。向來金谷友,至此散如雲。卻是娉婷者,樓前不負君。——劉向農幾千年以來的文人墨客們無不把綠珠作為貞潔烈女的典範,一座座貞節牌坊成了她最真實的寫照,卻從來沒有人真的想過,她到底值不值?
  • 杜牧為歌姬綠珠寫下這首詩,將跳樓寫得如此唯美,卻令人心碎
    杜牧曾在《金谷園》中寫過一句很美的詩:「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相信大家一定會為最後一句的八月飛花、翩翩起舞的場景所駐足吧!但是,你們知道在這句詩背後的愛情故事嗎?它是那麼的沉重,又是那麼的悽美。
  • 杜牧《金谷園》,憑古傷懷裡哀嘆封建女子介如草木!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林建略《晚唐詩人杜牧之》認為,杜牧的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豪邁的,一是香豔的,前者「或為遣愁,或為弔古,或為感懷之作,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後者「大半是用一種清新的筆調來輕描淡寫的,所以便不至滿紙都脂粉氣了」。《金谷園》是介於豪邁與香豔之間的一首詩,我們來一同欣賞一下。
  • 每日一詩|《金谷園》(唐·杜牧)
    金谷園唐·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落花紛紛,恰似那為石崇墜樓的綠珠美人。注釋:【金谷園】金谷本地名,在河南洛陽市西北,西晉衛尉石崇築園於此,極為奢麗。【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以珍珠。
  • 每日一詩 | 《金谷園》(?唐·杜牧)
    金谷園  唐·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落花紛紛,恰似那為石崇墜樓的綠珠美人。  注釋:  【金谷園】金谷本地名,在河南洛陽市西北,西晉衛尉石崇築園於此,極為奢麗。  【香塵】石崇為教練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鋪象牙床上,使她們踐踏,無跡者賜以珍珠。  【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
  • 綠珠,落花墜樓,幾分為情,幾分為己?
    石崇墜樓的綠珠美人。,倘若客人拒飲,美人便要被殺掉。眾多美女中,石崇獨寵綠珠,他為紓解綠珠離家思鄉之憂,在金谷園築了一座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人稱「綠珠樓」。金谷園中,因陪侍客人拒飲被殺的美人無數,獨綠珠一直高居崇綺樓,她「善吹笛,又善舞《明君》」,石崇親自為《明君曲》填詞,教綠珠且歌且舞
  • 杜牧:綠珠美人墜樓,人生自有歸宿!
    綠珠美人墜樓,人生自有歸宿!《金谷園》 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或許這世上的每一處舊跡,都曾有過那麼一段故事,只是不同人、不同命罷了!人生自有歸宿,或許墜樓本不是綠珠美人所願,只是形式決定命運,除了一死,別無他法。所以死是歸宿,亦是解脫。或許每個人都被命運安排好了歸宿——無論你是行經在漫漫古道的行人,還是乘於扁舟上一位的過客。人的一生短短不過數十年的光陰,最不能惦記的便是那些已然發生了卻又不能改變的事。
  • 金谷園古詩拼音 金谷園杜牧帶拼音
    《金谷園》是唐代作者杜牧所作,這首詩是作者路過金谷園的時候,即景生情,因此寫下了這首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詩吧。  《金谷園》  唐·杜牧  fán huá shì sàn zhú xiāng chén,liú shuǐ
  • 夜泉流恨恨無窮:她為報答知己縱身一跳,杜牧用一首七律寫盡興衰
    杜牧是晚唐著名詩人,從詩歌體裁來說他擅長絕句、律詩,從詩歌體裁來說他擅長詠史懷古。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杜牧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分管東都洛陽。八月,杜牧赴洛陽上任。在洛陽期間,杜牧公務比較清閒,他四處遊覽名勝古蹟,寫下了不少詠史懷古的詩篇,其中就包括這首七言律詩《金谷懷古》。
  • 杜牧的一首詩,寫景意味雋永,抒情悽切哀婉!
    《金谷園》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詩人路過金谷園的時候,即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詠春弔古之作。《金谷園》唐代: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2、墜樓人:指石崇愛妾綠珠,曾為石崇墜樓而死。【譯文】往日繁華,隨著沉香菸塵飄散;流水無情,芳草逕自青青。傍晚東風陣陣,傳來鳥兒怨啼,落花紛紛,就像當年墜樓的綠珠美人。
  • 洛陽成語典故:綠珠墜樓
    成語釋義:比喻美人自殺,香消玉殞 成語出處:《晉書·石崇傳》「 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 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唐代杜牧有《金谷園》詩云: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這詩,說的就是綠珠。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墜樓」比喻美人自殺,香消玉殞。當地以珠為寶,綠珠的名字由此而來。綠珠長得姿容絕豔,世所罕見。石崇為交趾採訪使時,一見綠珠魂不守舍,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綠珠。 綠珠嫵媚動人,恍若天仙下凡,又善解人意,能曲意承歡,擅長吹笛跳舞,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頗有點後世唐玄宗對楊貴妃「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意思。
  • 杜牧的這四句詩,意境悽美到極致,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對於杜牧的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豪邁的,一種是悽美的,前者多位懷古之作,多是用一種拗峭的筆調寫成,立意奇特。後者多為感懷離別之作,流情婉轉,意境悽美。今天給大家選取杜牧最悽美的詩,與大家一起品味杜牧筆下的富麗精工,婉轉流美。
  • 石崇殺美人不眨眼,卻獨寵綠珠,事情的真相出人意料
    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尤似墜樓人。這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詩,描寫的就是綠珠因情寵以死相殉。不僅是杜牧有感而發,歷代詩詞戲曲多有吟詠,後世用以「墜樓人」、「綠珠墜樓」為佳人受害殉情的典故。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4句全是寫景,短短28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之前讀到過這樣一個觀點:「杜牧這個人,寫詩基本離不了女人。」【條分縷析】詩的題目就叫做金谷園,大概是杜牧有一次經過了金谷園,從當時的衰敗之中看出了前朝曾經興盛的影像,再加上周圍雜亂卻生機勃勃的景象,強烈的對比給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又想到了發生在其中的鶯歌燕語,兒女情長,於是感慨所至,寫下了這首詩。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4句全是寫景,短短28字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之前讀到過這樣一個觀點:「杜牧這個人,寫詩基本離不了女人。」的確,生在晚唐衰世,一個王朝即將走向末路的年代裡,文人們已經看清了自己的命運和王朝的命運,也做不出什麼扭轉乾坤的事情,所以很大一部分,埋頭進了脂粉堆裡,紙醉金迷,聊以消遣度日。
  • 西晉有為愛明志的「綠珠墜樓」,唐代重演殉情報主的「窈娘投井」
    《金谷園》 唐代 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尤似墜樓人。後人敬重綠珠那為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遂以桂花的散落來比喻綠珠一躍而下的悽美留芳,並尊她為八月桂花花神喬知之因獻出了美人,在武承嗣的授意下,由五品郎中升任四品侍郎。然而,喬知之卻為窈娘終日茶飯不思,憂鬱成疾。想著自己連一個心愛的人兒都不能保全,加官進爵只不過徒增恥辱與哀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