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2020-07-07 劉育章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墜樓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墜樓」比喻美人自殺,香消玉殞。成語出自《晉書•石崇傳》:「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 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傳說姓梁,出生在白州境內的雙角山下,今廣西博白縣。當地以珠為寶,綠珠的名字由此而來。綠珠長得姿容絕豔,世所罕見。石崇為交趾採訪使時,一見綠珠魂不守舍,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綠珠。

綠珠嫵媚動人,恍若天仙下凡,又善解人意,能曲意承歡,擅長吹笛跳舞,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頗有點後世唐玄宗對楊貴妃「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意思。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石崇對綠珠寵愛到了何種程度?他在金谷澗建有別館,號為「金谷園」。就在金谷園內,石崇專門為綠珠建了個崇綺樓,據說是以慰綠珠的思鄉之愁,裡面裝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石崇和當時的名士左思、潘嶽等二十四人曾結成詩社,號稱「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都會叫上綠珠歌舞助興,看見綠珠的人都忘魂失魄,綠珠的美貌才情名聞遐邇。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石崇在朝廷裡的靠山是賈謐,後來賈謐被趙王司馬倫所殺,石崇也被免官。當時在朝中專權的趙王司馬倫,手下有個親信叫孫秀,孫秀早就垂涎綠珠的美貌,伺機想得到綠珠。石崇失勢後,他的機會來了,孫秀派人去找石崇,指名要綠珠。

石崇正在金谷園登涼臺、臨清水,與群妾飲宴,吹彈歌舞,極盡人間之樂事。忽見孫秀差人來索取綠珠,石崇那裡捨得,他心生一計,讓他的婢妾幾十人站在一起,叫使者挑選。這些婢妾都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穿著絢麗的錦繡,使者看得眼花繚亂,不得已對石崇說:「這些婢妾個個豔麗無雙,但小人受命索取綠珠,不知道是哪一個?」石崇勃然變色:「綠珠是我所愛,怎能送人?」使者說:「您博古通今,善於審時度勢,還請三思。」石崇堅決不給。使者回報孫秀,孫秀大怒:敬酒不吃吃罰酒,看我怎麼收拾你。

孫秀起了殺心,勸司馬倫殺了石崇。司馬倫見石崇不識時務,又富可敵國,於是同意了孫秀的建議,派兵包圍了金谷園。大禍臨頭,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願效死於君前。」說罷縱身跳下崇綺樓,可憐一代美人,香消玉殞。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和石崇的故事令人感傷嘆息,後人憑弔的詩篇多不勝數:

白居易在《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杜牧在《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劉克莊在《雜詠一百首•綠珠》:「向來金谷友,至此散如雲。卻是娉婷者,樓前不負君。」

這些詩既有對綠珠重情重義的讚賞,也有對金谷園興衰往事的無限感慨。

相關焦點

  • 洛陽成語典故:綠珠墜樓
    成語釋義:比喻美人自殺,香消玉殞 成語出處:《晉書·石崇傳》「 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 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唐代杜牧有《金谷園》詩云: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這詩,說的就是綠珠。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二:國色天香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牡丹與洛陽的關係,首先是洛陽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牡丹的種植,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經做詩云:「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歐陽修曾經在洛陽長住三年半多,與一班文人結社吟詩,有關牡丹的詩文也寫了不少。 其次,牡丹在花型、顏色等方面的特徵,都極其符合漢民族傳統的審美觀和生活追求。所以皇帝才以政令的形式,命令大規模從外地移植。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三:金吾不禁
    作者按: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六:談虎色變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成語出自宋•程灝、程頤《二程遺書》卷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若虎能傷人,雖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嘗真知。真知須如田夫乃是。」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八十七:嘔心瀝血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五:腳踏實地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司馬光曾在獨樂園編寫《資治通鑑》,遺址在今天洛陽偃師諸葛鎮司馬街村。 《資治通鑑》記載了上起戰國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歷史,全書294卷,還有考異、目錄各30卷。其規模之大,令人嘆服。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一:司空見慣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八十九:匪夷匪惠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八十九:匪夷匪惠 匪夷匪惠匪夷匪惠[ fěi yí fěi huì ] 「匪夷匪惠」這個成語,直接的解釋應該是:既不是伯夷,也不是柳下惠。意思是說某人的才德平庸的意思。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八十五:唾面自乾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唾面自乾」這個成語,意思是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一百:姚黃魏紫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一百:姚黃魏紫姚黃魏紫 出自宋代歐陽修《洛陽牡丹圖》:「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當時絕品可數者,魏紅窈窕姚黃肥。」 姚黃,因產於洛陽姚姓人家而得名。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記載:「姚黃者,千葉黃花,出於民姚氏家。此花之出,於今未十年。」姚黃花開時節,流光溢彩,形若細雕,質若軟玉,氣韻高潔,是洛陽牡丹中的名品,被譽為「花王」。它的美麗讓北宋時期的文人紛紛折腰,並留下詩句。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九:風花雪月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後指內容空洞,辭藻華麗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與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自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序》:「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八十八:天荒地老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四:守口如瓶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九十四: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 成語出自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守口如瓶》:「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七:程門立雪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這個成語,在中國的文化史上,可以說與「尊師」是一個同義語。程顥早年受父程珦之命,與弟程頤和周敦頤問學,由此立志於孔孟之道,又泛覽諸家。由於他和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也因為他們都是洛陽人,其學說也稱為「洛學」。 理學又稱宋明理學,產生與北宋時期,由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等人創立的新儒學。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八:一團和氣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八十六:桃李滿門
    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 廣西美女為愛情跳樓明志,留下「綠珠墜樓」的故事
    一、綠珠墜樓 綠珠是位美女,生在近兩千年前的西晉,那是個極其混亂、窮奢極欲的朝代。 巨富石崇有1000多個女人,最受寵愛的一位叫綠珠,在京都洛陽,綠珠姑娘的芳名無人不曉。 石崇有錢缺德,還愛炫耀,自是樹大招風,樹敵眾多。
  •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集萃之九十:曾經滄海難為水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 這句由詩句形成的成語,最早出《孟子 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兩晉風流典故:容姬早逝,綠珠跳樓,潘安與石崇白首同歸
    不過,兩人皆不以為意,時人因此稱二人為「聯璧」,【珠聯璧合】的成語至此定型。綠珠墜樓的故事夏侯湛和石崇交好,兩人都喜歡豪奢。石崇與王愷鬥富,名揚天下,夏侯湛自愧不如,卻不知石崇把最珍貴的藏了起來,這就是著名的姬妾綠珠。
  • 綠珠,落花墜樓,幾分為情,幾分為己?
    而詩中所寫的「墜樓人」乃是石崇的寵妾綠珠。綠珠,姓梁,名綠珠,廣西博白縣雙鳳鎮綠羅村人。眾多美女中,石崇獨寵綠珠,他為紓解綠珠離家思鄉之憂,在金谷園築了一座百丈高的崇綺樓,可「極目南天」,人稱「綠珠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