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洛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運河中心」「絲路的東方起點」四張靚麗的名片。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洛陽,歷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動很多,因此蘊藉於河洛文化中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這裡擷取100個與洛陽相關的成語典故予以介紹。今天推出之七十:綠珠墜樓
「綠珠墜樓」比喻美人自殺,香消玉殞。成語出自《晉書•石崇傳》:「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 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綠珠,傳說姓梁,出生在白州境內的雙角山下,今廣西博白縣。當地以珠為寶,綠珠的名字由此而來。綠珠長得姿容絕豔,世所罕見。石崇為交趾採訪使時,一見綠珠魂不守舍,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綠珠。
綠珠嫵媚動人,恍若天仙下凡,又善解人意,能曲意承歡,擅長吹笛跳舞,因而石崇在眾多姬妾之中,惟獨對綠珠別有寵愛。頗有點後世唐玄宗對楊貴妃「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意思。
石崇對綠珠寵愛到了何種程度?他在金谷澗建有別館,號為「金谷園」。就在金谷園內,石崇專門為綠珠建了個崇綺樓,據說是以慰綠珠的思鄉之愁,裡面裝飾以珍珠、瑪瑙、琥珀、犀角、象牙,極盡豪華奢侈之能事。
石崇和當時的名士左思、潘嶽等二十四人曾結成詩社,號稱「金谷二十四友」。每次宴客,都會叫上綠珠歌舞助興,看見綠珠的人都忘魂失魄,綠珠的美貌才情名聞遐邇。
石崇在朝廷裡的靠山是賈謐,後來賈謐被趙王司馬倫所殺,石崇也被免官。當時在朝中專權的趙王司馬倫,手下有個親信叫孫秀,孫秀早就垂涎綠珠的美貌,伺機想得到綠珠。石崇失勢後,他的機會來了,孫秀派人去找石崇,指名要綠珠。
石崇正在金谷園登涼臺、臨清水,與群妾飲宴,吹彈歌舞,極盡人間之樂事。忽見孫秀差人來索取綠珠,石崇那裡捨得,他心生一計,讓他的婢妾幾十人站在一起,叫使者挑選。這些婢妾都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穿著絢麗的錦繡,使者看得眼花繚亂,不得已對石崇說:「這些婢妾個個豔麗無雙,但小人受命索取綠珠,不知道是哪一個?」石崇勃然變色:「綠珠是我所愛,怎能送人?」使者說:「您博古通今,善於審時度勢,還請三思。」石崇堅決不給。使者回報孫秀,孫秀大怒:敬酒不吃吃罰酒,看我怎麼收拾你。
孫秀起了殺心,勸司馬倫殺了石崇。司馬倫見石崇不識時務,又富可敵國,於是同意了孫秀的建議,派兵包圍了金谷園。大禍臨頭,石崇對綠珠嘆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願效死於君前。」說罷縱身跳下崇綺樓,可憐一代美人,香消玉殞。
綠珠和石崇的故事令人感傷嘆息,後人憑弔的詩篇多不勝數:
白居易在《洛中春感》:「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神。」
杜牧在《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劉克莊在《雜詠一百首•綠珠》:「向來金谷友,至此散如雲。卻是娉婷者,樓前不負君。」
這些詩既有對綠珠重情重義的讚賞,也有對金谷園興衰往事的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