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和速度哪一個更重要呢?
古書上關於力量的記載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等。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句話想必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意思是指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無堅不摧」出自《舊唐書·孔巢文傳》「(田)乃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主要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
舉個現代例子,重量級拳王泰森的重拳採用打擊力量測試儀器獲得的數據在500-800公斤之間,估計一拳可以打死一頭牛。這就是力量。
話說回來,雖然泰森本身是力量型拳擊手,但是他的拳速也是極快的。泰森的出拳記錄是每秒9拳,但是他為了確保力量,比賽時一般會降低拳速,基本在每秒5拳左右。
說了半天,是力量更重要嗎?非也。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很多人知道這一句話,是從周星馳導演的功夫裡火雲邪神那聽說的。劇中情節是斧頭幫在發展勢力的時候,被小龍女、楊過打敗,要找火雲邪神幫忙,派阿星前往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救出火雲邪神,但是火雲邪神穿著拖鞋的形象與高手不相符,就想讓火雲邪神露兩手。火雲邪神展示了用手抓子彈來表現自己武功高。與此同時,說出了「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這句話。
但是你知道這句話的最早出處嗎?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最早出於古龍名著《小李飛刀》,書中寫道:小李飛刀,例無虛發,只出一刀,無人能擋,只因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意思是說天下的眾多武功裡,只有「快」找不到克制它的方法。當武功的速度達到極致的時候,有時候不需要複雜招式,只是簡單的一招就可以克敵。
飛行速度最快的鳥是什麼鳥?
尖尾雨燕平時飛行的速度為170千米/小時,最快時可達352.5千米/小時。尖尾雨燕有一對剪刀尾。這可以為它避開空氣所帶來的阻力,它的頭圓圓的,活像一個桌球。身子長長地,在空中飛行時,像一支箭一樣快。
人類的速度肯定是達不到雨燕這麼快的,那人類史上最快的速度有多快?那個最快男人又是誰呢?
人類奔跑的最高瞬時速度是44.722千米/小時,是由牙買加飛人博爾特創造的。時間是在2009年8月19日,百米飛人大戰中,他跑了9.58秒,在60到80米的這個階段僅用了1.61秒,瞬時速度達到44.722千米/小時,這是人類競速跑中的最快速度。
作為一個足球迷,想必大家還是比較關心到底哪個足球運動員跑得最快。
風之子——卡尼吉亞,10秒23,1994年的卡尼吉亞在停賽一年和有傷的情況下仍能跑出10秒23,估計在1990年的時候很接近10秒。
梅西100米的速度是10.9秒,這是他剛出道時的數據,現在應該慢一點。不過梅西不只是依靠速度,他的可怕之處在於人球結合能力強,盤帶好,純速度不是頂尖。
此外100米耗時,C羅10.7秒,卡卡10.75秒。
給我感覺跑得最快的是貝爾。貝爾即使是在無球的情況下,50米衝刺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34.7公裡,相當於百米速度10秒37。數字並不能體現全部,貝爾一次次超車的場面至今生動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2010年歐冠小組賽第二回合,坐鎮主場的熱刺3:1力克衛冕冠軍國際米蘭,當時剛在足壇展露鋒芒的貝爾在左路正好對上了麥孔,本以為是針尖對麥芒的較量,卻最終演變成了貝爾的個人秀,一場90分鐘的比賽,大聖光是正面單對單就擊敗了麥孔3次。貝爾用一招人球分過的招術,硬生生將時任世界第一右後衛麥孔打爆。也正是在此役之後,只要提到邊路狂飆以及貝爾的巔峰表演,麥孔都會成為最無奈的背景板,四年後巴爾特拉的遭遇只不過是重蹈麥孔的覆轍。
2013-2014賽季的國王杯決賽,皇馬2-1擊潰巴薩。比賽進行到第85分鐘,科恩特朗送出直塞,貝爾左路邊線強行人球分過擺脫巴爾特拉,趟球殺至小禁區左角低射破門,從接球到射門,威爾斯人狂奔了整個半場,長達60米的距離。他對巴爾特拉的速度碾壓,也被皇馬球迷譽為「世紀超車」。
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快就是排在第一位的。我認為速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天賦,可遇而不可求,而力量則是可以通過後天的鍛鍊來獲得。所以,我認為拋開其他因素不說,速度比力量更重要。
最後還是用一句話來結束:天下武功,無堅不破,唯快不破。
你心目中最快的球員是誰呢?快來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