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絲綢路,黃沙翩翩舞。在歷史的長廊裡,發生了多少驚心動魄的瞬間,恍惚了多少愛恨情仇的遺願?接下來的時間,就讓小編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些歷史瞬間,穿越時空,感受不一樣的愛纏綿,恨長久,志高昂,國興亡。
陶淵明,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當人們提起陶淵明的時候,想到的都是陶淵明是田園詩派的創始人,但是沒有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陶淵明也是一位軍旅之人。陶淵明的詩作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如閒雲野鶴一般,想要過那種田園舒適的生活,而他的身上,同時具備著道家和儒家的倆中氣節。
陶淵明的一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他的一生中經歷了很多的磨難與坎坷,他有過很多的辛酸。但是他面對生活的熱情依舊是那麼的高昂,依舊是那麼的不屈服、不認輸。人們都說,人生如同苦難的源泉。苦難會不停地迸發出來,會不斷的淹沒你的生活。而這一切的結果,看的是你的選擇,你會如何選擇你所走的路,你的心態又是如何。
沈從文先生有一本書,叫做《文化苦旅》。他裡面講述的,是他的一生的遊記,他所看過的人文歷史,在那裡所經歷的一切,他把它們編寫成了一本書。而我覺得,陶淵明的一生,也可以說是一段文化苦旅。他的人生經歷很是豐富,在他從軍的途中,也一定有過很多的奇聞趣事,他也一定有過很多的、別人不曾體會過的經歷。而他,卻永遠都是那般的仙衣飄飄,永遠都像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逍遙神仙。
陶淵明用苦難作歌,把悲傷化詩。他所有的創作,都給人一種悠然自得,都給人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田園風的恬淡舒適,那種依靠一棵柳樹,樹前放著一個茶桌,桌子的上面放著一套茶具。一個人獨倚品茶,好不快活。在鄉村,有著草長鶯飛,有著孩童的嬉鬧和聽著夜間的娃鳴,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感到歡喜,讓人嚮往。
陶淵明,把生活活成了了一首詩,一首飽經滄桑的田園詩。他是一個把苦難變成歌,一首有著激昂慷慨的田園歌。他過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八十歲那一年,他徹底的隱居了,他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那是他這一生中,最快樂,最逍遙,最自在的日子吧。他一生苦難,所有的困苦仿佛都是過眼雲煙,於他而言,都是寥寥數言便可帶過。他在他晚年的歲月裡,有著一種令人羨慕的悠然自得,他過著閒雲野鶴般的生活。這一切,都得益於他是一個灑脫,是一個懂得人生真諦的聰明之人。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小夥伴點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