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大唐詩人們的集體偶像

2020-09-25 詩酒琴棋書畫花

陶淵明,中國是中國文學史上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軾比肩的偉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後,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於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年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

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的陶淵明在朋友的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裡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縣令的五鬥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勤。」說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

陶淵明因「不為五鬥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他因「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後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唐代: 孟浩然

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徵君。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予復何為者,棲棲徒問津。中年廢丘壑,上國旅風塵。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親。歸來當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採芝南澗濱。因聲謝同列,吾慕潁陽真。

本詩中,孟浩然道出了最欣賞陶淵明的原因:「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孟浩然所欣賞的,是陶淵明能夠安心過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唐代: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當時李白訪問歷陽縣,正值大雪紛飛,縣丞設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間頻頻舉杯,讚賞歷陽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沒有人陪他喝酒。於是席中賦詩,豪情萬丈,景象怡人。從此詩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淵明。他嘲笑王歷陽表面上以陶淵明為榜樣,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虛名。

封丘作

唐代: 高適

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天寶八載(749年),高適將近五十歲時,才因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中「有道科」。中第後,卻只得了個封丘縣尉的小官,大失所望。沒有聖明的君主在位,一個小小的縣尉不可能有什麼作為。漢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誠效忠,屢次上書,結果還是徒勞,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賦《歸去來兮辭》的陶淵明了。

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王維對陶淵明這位「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這首詩中,不僅仿效了陶的詩句,而且在尾聯引用了陶的典故:「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傳》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懷得失、詩酒自娛的隱者,「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實則,生正是陶潛的自我寫照;而王維自稱五柳,就是以陶潛自況的。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其實,陶淵明就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唐代這些著名詩人各自的性情與價值觀念。

相關焦點

  • 社畜王維、「賭徒」李白、倒黴蛋杜甫,大唐詩人們過得其實也很苦
    北溟魚避開了詩人們早已為人熟知的光彩一面,直擊他們隱藏在課本之外的掙扎與妥協。社畜王維,賭徒李白,老倒黴蛋杜甫,這些與長安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詩人們,在當時也許並不是長安的貴客。而王維永遠不可能像棄官而去的陶淵明那樣灑脫,因為他有一個無法忽視的理由。「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其他的詩人也沒好到哪去。
  • 陶淵明為何成文人集體偶像?看他用25字,講個有頭有尾有趣的故事
    幾千年文壇,一直有一個神一般存在的人物,不是李、杜,也不是蘇軾,而是靖節先生陶淵明。作為文壇集體的偶像,男神陶淵明的魅力不容小覷。有人統計過,唐詩中引用陶潛典故、詩句的不下數千首;宋詞中,也有數百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能在詩文中巧妙地引用男神的詩句,就是最雅致、最陽春白雪的事兒。
  • 大唐詩人白居易的女人們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送客送出的狗血豔遇公元816年,唐憲宗元和十一年的一個深秋的早晨,大唐的無數朋友圈都在瘋狂轉發一條熱點,內容是這樣的:昨夜,大唐著名詩人、江州司馬白居易在潯陽江碼頭送別友人姬人樊素善歌,伎人小蠻善舞,有這兩位美眉圍著他獻媚邀寵,詩人得意非凡,隱忍不住寫出著名的情色詩作「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來讚美她倆的櫻桃小口和楊柳細腰。當時,白居易任刑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副部長。按規定,大唐的副部級幹部,只能在家蓄養三個女歌手。
  • 【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
    原標題:【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 我住隔壁我姓王 穿越時光回大唐 說說唐朝詩人老王們
    他沒啥特別的,也就是「唐朝第一詩人」而已。從南朝到唐朝初年,宮體詩在文壇流行。鶯鶯燕燕,馥鬱靡麗。直到王績端著酒杯來到初唐面前。如果說陶淵明飲下的是魏晉風度的最後一杯,那麼,王績舉起的,則是大唐氣宇的第一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本來憑藉這首《野望》,王績稱霸初唐詩壇妥妥的。
  • 閒說詩人陶淵明和王維的田園生活!
    出於什麼情況才會讓以治國齊家平天下為己任的古代文人們選擇遠離官場的種田生活呢?說到山水田園,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陶淵明。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早已膾炙人口。陶淵明為人剛正,不願觸及官場黑暗,拒絕了官職俸祿,帶著一身傲骨,選擇了走入田園,留下了無數詩文。陶淵明選擇種田,是不願同流合汙的抗爭,也是追求自己內心桃花源的抉擇。
  • 王績:我也沒什麼,不過是大唐第一詩人而已
    最簡單的回答,也是個詩人。他經常被選用的一首詩大概就是那首《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隱士+愛寫詩應該等於陶淵明。沒錯,他的偶像就是陶淵明。陶淵明種豆南山,王績躬耕東皋。陶淵明有避世的《桃花源記》,他有杜撰的《醉鄉記》。陶淵明有《五柳先生傳》,王績有《五鬥先生傳》。
  • 陶淵明,狼狽的田園詩人
    這是陶淵明《飲酒》詩集中的一首,把一種恬淡閒適的美好心境,一副悠然自得的田園美景躍然紙上。然而大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卻一世落魄,狼狽之極。陶淵明也曾當過政府官員。不過他出仕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是因為家裡窮,掙點生活費。用他自己的話說:「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翻譯成現在的話意思就是姑且出任官職,賺點歸隱田園的本錢。
  • 李白、陶淵明、李煜告訴你,如何成為一流的詩人?
    這其中如:詩祖屈原、田園詩之祖陶淵明、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情李商隱、詞中之帝李煜、詩神蘇軾、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亙古男兒陸放翁、詞中之龍辛棄疾、納蘭性德等等,數不勝數。這些一流的詩人們,他們為何能在詩詞文學中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今天我們就從李白、陶淵明、李煜,三人身上去探索,試著揭開其中的奧秘。
  • 他是隱者,是田園詩祖,是精神偶像,也是凡人——立體解讀陶淵明
    陶淵明是我國最重要的詩人之一,是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徵,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他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一提到他,我們就會想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淡泊名利,歸隱田園,創造出桃花源式的理想家園,給了許多中國人以心靈歸處。
  • 隱士中的偶像陶淵明 是怎麼一步步被塑造出來的?
    陶淵明讓後世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因該就是他品性高潔,不為五鬥米而折腰,雖然充滿著政治理想,但受制於當時朝廷的昏暗,他寧願自己過著清貧的隱士生活也不為錢糧而從政。這個時候,很多人可能想問,到底誰讓陶淵明成為了隱士的代表和偶像?誰又傳播了陶淵明精神?
  • 101創造小姐姐王菊陶淵明什麼意思_王菊陶淵明什麼梗
    101創造小姐姐王菊陶淵明什麼意思?王菊陶淵明什麼梗?最近《創造101》女團綜藝節目很是火熱,由101個小姐姐pk,各個小姐姐都是膚白貌美大長腿,然後就有一個小姐姐比較例外,就是王菊小姐姐,不過最近小姐姐很火喔,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陶淵明,我國東晉著名的大詩人、田園詩人。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所以鍾嶸在《詩品》中稱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淵明曾祖為晉朝大將軍陶侃。
  •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陶淵明,我國東晉著名的大詩人、田園詩人。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所以鍾嶸在《詩品》中稱他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或許是由於外祖父的影響,陶淵明身上也體現了這種曠達超脫的精神氣質。陶淵明的父親,「寄跡風雲,寘茲慍喜」,這在陶淵明身上也有體現。
  •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了解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生
    小編認為:陶淵明是一個不願與人同流合汙之人,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對上流社會是非曲直顛黑倒白的抨擊,他以醉態寫出對仕途中為了名利而出賣自身的那些人的不屑和指責,他用他的才華來暴露出當時官場的黑暗,他也正是因為對官場的失望而選擇歸隱山林。
  • 大詩人陶淵明批評兒子,一首詩歌成教子典範,父母們讀完都樂了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著名的田園詩人陶淵明陶淵明自身是極有才華,也極富勇氣和氣魄的一代大詩人,是我們日後追慕不已的「五柳先生」。可是,隱居之後的生活雖然閒淡灑脫,自己的後輩卻不讓自己省一點心。陶淵明自己雖然隱居,但應該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子承父業,做個讀書人的,可惜的是,雖然生了5個兒子,但是5個兒子裡,沒有一個喜歡同書本、紙筆打交道的。
  • 詩詞中的田園生活很美好,詩人種田會種成啥樣?看陶淵明就知道了
    詩言志詞言情,詩詞是詩人用來抒發情感的一種文學體裁。在中國傳統古詩詞中,按照詩的題材來分,又分為很多派系,有描寫邊疆的邊塞詩,有朋友間依依離別的送別詩,還有一些詩人,喜歡田園隱世的生活,而寫下了很多山水田園詩。詩人們用山水田園詩,將田園的景色描寫的美輪美奐,將田園的生活描繪的多姿多彩。
  • 貧苦落寞的田園詩人陶淵明
    這裡就是陶淵明仿照那種形式寫給自己朋友的一首詩。面對著朋友一訴心中的苦與悶,向朋友訴說自己的半生遭遇。晉安帝義熙十四年,陶淵明的知己好友龐尊和鄧治中在出公差的途中,折道看望閒居在家的陶淵明。三人多日不見,因此詢問好友的生活慨況。
  • 田園詩人陶淵明!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以描寫田園風光而聞名,但就以這些詩人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來說,沒有一位能夠超過陶淵明的,可以這麼說,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對後來的田園詩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談談這位田園詩人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