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因為一處「致命缺陷」,罕見的汝窯茶盞被「白菜價」賣出

2020-12-18 馬爺說古

馬未都:因為一處「致命缺陷」,罕見的汝窯茶盞被「白菜價」賣出

我國有五大名窯,分別是哥窯,汝窯,定窯,官窯,鈞窯,它們存世量極為稀少,每一件都價值不菲,收藏家們若能擁有其中一件,就此生無憾了,而馬未都作為收藏大家,是我國唯一一位集齊了五大名窯珍品的收藏家,其實力可想而知。

在五大名窯之中,最為珍貴的,莫過於汝窯了,汝窯因為燒制時間太短(僅有20年),所以存世的數量極為稀少,到了如今,完整的真品數量已經不足百件,這樣珍貴的寶物,自然是每一件都很珍貴,不過在前些年的香港拍賣會上,卻出現了一件「白菜價」的汝窯真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件被拍賣的汝窯瓷器是一件茶盞,雖然拍賣會上競爭激烈,但最終價格僅定格在5635萬港幣,有人會好奇,五千多萬港幣換算成人民幣都高達4000萬了,為啥還說它是白菜價呢?難道這裡的白菜是翡翠白菜不成?

大家有所不知,汝窯能夠被稱為五大名窯之首,它的價格自然是非常高的,比如在12年曾拍出一件汝窯掛盤,這件寶物經過激烈的爭奪,成交價是2億,而在17年的時候,一件極為「迷你」的汝窯杯洗,價格居然高達3個億,在千禧年過後,汝窯真品的拍賣價格很少有低於億元的,而這個茶盞也是汝窯真品,成交價卻僅為5000多萬,這樣的價格,確實能夠稱得上是「白菜價」了。

那麼為何這件寶物的拍賣價格如此之低呢?我們來看看資深的收藏大家馬未都是怎麼說的吧。

馬未都對這件汝窯的「前世今生」非常熟悉,所以他連拍賣會都沒有去,因為在他看來,這件汝窯茶盞註定賣不出高價,也沒有多少收藏的意義,而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它有一項「致命缺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馬未都說:這件寶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流落到日本,不過在運往日本的途中,它發生了意外,由於運輸過程沒有保護好,在到達日本的時候,它已經碎成了6瓣,日本人懊悔之餘卻也無力回天,最終只能邀請數名修復專家,用汝窯瓷片將其修復,所以嚴格來說,這件汝窯瓷器只是一件「修復器」。

在瓷器領域,哪怕是一點小瑕疵,價格可能就天差地別,更不要提是如此大的修復了,所以在馬未都看來,雖然此物拍出了「白菜價」,但依然是足夠幸運了,如果換上其他瓷類的修復器,價格能夠有原來的百分之一就算高價了。

相關焦點

  • 馬未都:舉世罕見的汝窯茶盞拍出了白菜價,只因它有一處致命缺陷
    馬未都:舉世罕見的汝窯茶盞拍出了白菜價,只因它有一處致命缺陷提起汝窯瓷器,大家心中浮現出的第一個字,肯定都是「貴」,畢竟它傳世量少,據說如今我國的完整汝瓷,已經不足百件,這樣的瓷器,那可真是賣一件少一件,不過前段時間在香港的拍賣會上,一件汝窯青釉茶盞卻拍出了
  • 馬未都:相中一個仿汝窯,老闆一開價,我就知道老闆不識貨
    優秀的人,或者他們的優秀之處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具有深遠獨到的眼光。每一個行業的先驅者,必然都是高明遠識,眼光獨特。收藏家馬未都文玩收藏界裡的大拿很多,但是願意把自己的藏品拿出來展覽並且開辦一家博物館的只有馬未都一個人。
  • 通過我收藏的臨汝窯茶盞對臨汝窯瓷器學習與探討
    本人收藏這個青釉小茶盞高5公分口直徑12公分,底足直徑3.5公分,灰色,紫口鐵足,墊燒,折沿唇口,蟹爪紋開片,有窯粘,爆釉,顯微鏡下看,開片內有沁入物,氣泡內有結晶體,結晶體周圍有氣泡透光,顯微鏡下釉面有無數白色反光顆粒,可能是釉裡加瑪瑙粉。整個釉面顯微鏡下看就像春天開始融化的冰面。
  • 馬未都:相中一個仿汝窯,老闆卻不識貨,我就鼓勵他說出多少錢!
    馬未都曾表示「我」在地攤撿漏一個仿汝窯,世上絕無僅有,還好攤主不識貨。這又是一個堪稱國寶的重量級文物,持有者依舊是馬未都。馬未都如何得到這一國寶級文物呢?該寶物又有什麼獨特的歷史價值呢?直覺告訴馬未都,可能要撿到天大的漏了。說時遲那時快,馬未都眼睛瞄到了卷門上的老闆聯繫方式。打通電話後,馬未都直奔主題說:「我相中你店裡的仿汝窯了」。老闆一聽覺得是個大客戶,就趕快過來,一看是大名鼎鼎的馬未都。老闆一臉賠笑的寒暄過後,就對馬未都說:「我這是東西很貴的」。
  • 珍稀北宋汝窯天青釉茶盞巡展到廣州
    金羊網訊 記者許悅報導:6日和7日兩天,拍賣行佳士得帶著2018香港秋季拍賣的重要拍品巡展到廣州,藏家及藝術愛好者可以近距離品鑑「北宋汝窯天青釉茶盞」等本季秋拍的頂級重器拍品。此次佳士得秋拍最重要的蘇軾千古名作《木石圖》出於對原作的保護,廣州站只是展出了高仿複製品。原作不僅有蘇軾的筆墨,還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題跋,估價高達4億港元。
  • 極罕見的《北宋汝窯魚形洗》珍賞
    據馬未都先生言,中國大陸民間至少有不超過千件宋汝器真藏。這反映了國內知名人物對宋代汝窯瓷器存世量認識的進步和深化,是可喜的重大變化。藉此,餘不多言,今日賞瓷,特將愚帳中所藏這件極為罕見的宋汝魚形洗帳中點出,拍照亮相,公展鑑賞於本人頭條之上,結合其特徵,實物實證其乃又一件真宋汝器矣。
  • 馬未都說:「一件比宋汝窯還珍貴的汝窯」
    馬未都作為一個著名的收藏家擁有眾多藏品,但馬未都表示最珍貴的一件是撿漏得到的「明成化仿汝釉象耳爐」藏品。馬未都說他當時在古董市場中尋找古董,看到了明成化的防汝釉象耳爐就非常的震驚,馬未都強壓震驚問賣家價格,沒想到賣家不識貨,認為是清未民國的,只要8萬,討價還價後7萬成交。
  • 馬未都:曾有一富豪請我鑑定汝窯,他一說有66件,我被嚇到了
    馬未都:曾有一富豪請我鑑定汝窯,他一說有66件,我被嚇到了導語:作為收藏大拿的馬未都,能夠有如此多的藏品,實在不是易事。他能給從萬千贗品中挑選出真品,需要他豐富鑑定知識。現在馬未都非常的出名,很多鑑寶節目組會邀請他當嘉賓,私下裡也有一些企業家,收到好東西也會請馬未都來看看真假。有一個富豪就拿出66個汝窯請他鑑賞,一起來看看結果吧。我們知道,古代瓷器有很多種,其中汝窯更是價值連城。它之所以有如此貴重的價格,主要因為汝窯專門供皇親貴戚使用,製造並不多,經歷百年之後,留存下來的就更少了。
  • 據統計民間只有幾十件汝窯,真的嗎?馬未都說實話了
    據統計民間只有幾十件汝窯,真的嗎?馬未都說實話了!馬未都:汝窯瓷器在民間至少有百十件「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一般說到汝窯,指的是宋代汝窯燒造的汝瓷。清代雍正、乾隆皇帝都酷愛汝窯器。據《清宮造辦處活計檔》記載,景德鎮在雍正六年和乾隆三年時仿汝窯器均多達40餘件。
  • 馬未都撿漏,存世唯一的一件明成化仿汝窯被他以極低的價格收到
    收藏家馬未都在一次節目中,收藏家馬未都拿出一件仿汝窯瓷器請大家看,這一件東西很明確是仿汝窯,底下沒款,雙耳靈動,但不確定是哪一個朝代仿。店主人一直就說很貴,在馬老的不斷追問下,店主人終於說了一句,這件東西很貴,但您要我可以便宜一點給你,就收你八萬塊吧,馬未都一聽就知道店主人知道這是件仿汝窯器,但在年代判斷上出現了誤差,他判斷這件仿汝窯是清中晚期仿的而且是民窯,因為底下沒有款,而民窯的仿汝窯器這個價格還是很合理的,而馬老知道這是一件明成化年仿汝窯器,但還是要講一下價的,這也是對店主人的尊重,讓他覺得不會賣虧了。
  • 史上最貴的日用品之一「茶盞」
    茶碗到了宋代,喝茶的器具稱為「茶盞」。受宋代理學的影響,宋代茶盞輕盈而優雅,造型上更為秀麗、挺拔,盞壁斜伸、碗底窄小,亭亭玉立,充滿了「文人氣質」。中國茶聖「陸羽」就曾說:「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宋代時鬥茶之風大盛,極為崇尚茶具的精美。茶盞的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口沿較直;另一種則是撇口,像喇叭,有的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的字樣。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
  • 收藏馬未都:汝窯的茶託兒是何物
    我們今天就講講汝窯的託兒因為宋代之前呢就是一般都是用一些盞去喝茶,比如說像鬥笠盞、像黑盞之類的。那會兒它是沒有這個託兒的,只是一個盞。所以這應該是後來改良版的。我們先說這個東西,這件東西有個準確的名字,就叫盞託兒。它是一個連體的,是一件東西,不是兩個分開的。它跟我們後來看到的盞託兒不一樣,就是它的上面這個部分,這個比較大。後面我們後來比較流行的盞託兒底下比較小,而且我們後來流行的盞託兒是通透的。這件東西存世很少,全世界只有三件,都不在中國。
  • 腰纏萬貫不如汝窯一件,為何馬未都手裡的這件汝瓷卻不值錢?
    俗話說得好,腰纏萬貫不如汝窯一件。汝窯,指的是河南汝州地區在宋朝時負責製造瓷器的官窯,汝窯製造出來的瓷器不僅做工精美,顏色漂亮,而且數量至今十分稀少。早年間香港嘉德拍賣會上曾出現一件汝瓷,當時這件瓷器還被拍出億元天價,一度刷新了當天拍賣價格。
  • 馬未都:我7萬撿漏的仿汝窯瓷,與「鬧官窯」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馬未都:我7萬撿漏的仿汝窯瓷,與「鬧官窯」還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汝瓷的珍貴由來已久,曾有古話「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為證,在古代汝瓷千金難求,在現代依然吸引著眾多的收藏家和富豪,不過這裡所說的汝窯,僅僅是指宋代汝窯燒制的汝瓷。
  • 馬未都在日本撿漏一隻汝窯,誰問價錢他都不說,專家估值不下3億
    比如國內最大的收藏家之一馬未都,堪稱撿漏王。只有他沒遇見過的古董,沒有他不撿過的漏。而馬未都雖然撿漏很多,但是他說在自己撿過的漏裡,唯獨有一件最滿意,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馬未都遠遠看去就已經十分欣喜了,因為他知道這是一件汝窯。馬未都看見老闆不在店裡,一個電話打過去,老闆就來了。馬未都隨即跟老闆表明了自己的來意,老闆十分驚訝,因為這時候的馬未都因為上電視已經比較出名了。
  • 馬未都:土豪請我去鑑定汝窯,聽到數量後我卻不敢去了!
    馬未都:土豪請我去鑑定汝窯,聽到數量後我卻不敢去了! 如果現在有人說他手裡有汝窯,算不上太稀奇,我國藏龍臥虎,手中握有寶貝的人算不上少,比如馬未都就有一件珍品汝窯,這是當年他遊玩日本的時候「撿」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件汝窯瓷器,馬未都成了我國極少數同時擁有五大名窯的收藏家,但如果有人說他手裡有很多件汝瓷,那絕對是吹牛了,馬未都就遇到過一個,數量之多,讓他聽完直接沉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探秘宋金鈞窯茶盞
    以後,王佐又於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順三年(1459年)對其進行了校增,紀錄窯的數量達到16處,包括柴窯、汝窯、官窯、董窯、哥哥窯、象窯、高麗窯、大食窯、古定窯、吉州窯、古磁器、古建窯、古龍泉窯、古饒器、霍窯、彭窯在內,幾乎囊括了宋元以來的所有重要窯口,但仍唯獨未記述鈞窯。秦大樹教授感嘆:「以鈞窯在宋元時期的重要地位,此事使人甚為不解。」
  • 宋代茶盞的底部為什麼要上漆?
    大家好,我是元一,我的節目終於正式登陸我們大肉莊的內容拳頭產品《肉莊私房話》了,深感榮幸,希望能在接下來的每期節目中都能帶給大家一些有幫助有意義的探討。 前段時間啊,我們買到一個吉州窯的茶盞,一般我們拿到器物的第一件事情呢,就是清洗,先把表面的髒東西洗去,但是這次這個吉州盞洗著洗著,就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了,底部露胎處的一片黑色汙垢很奇怪,不像是泥土之類的東西,仔細一看,這居然是上過漆的痕跡,這也就引發我的好奇,好好的瓷器,為什麼要上漆呢?
  • 馬未都:30年前撿漏很容易,汝窯殘片一毛一片,現在價格你不敢想
    馬未都:30多年前撿漏很容易,以前汝窯殘片一毛一片,現在價格你不敢想前言:說起有關於文物的事情,我們也都有所了解,光是汝窯瓷器就曾經在拍賣會現場上拍出天價。說起來,馬未都也對汝窯瓷器情有獨鍾。每一次撿漏的時候,也都會對汝窯珍品尤為的關注。
  • 酒盞、茶盞及鬥茶盞雜說
    這個是清涼寺汝窯博物館藏的汝瓷盞。那麼,這些眾多的各式盞託,到底是酒盞、茶盞還是鬥茶的專用茶盞?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酒盞。酒盞在當時也叫「酒臺子」,其實,這樣叫更具象些。「酒臺子」顧名思義就是放盞的託中間凸出,做個平臺,用來放置酒盞的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