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響樂團首次直播帶貨,請「貝多芬」「莫扎特」來導購

2020-12-04 澎湃新聞

上海交響樂團首次直播帶貨,請「貝多芬」「莫扎特」來導購

2020-05-25 0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22日晚,上海交響樂團在「線」場系列音樂會第六場演出現場,黃北星、蘇婷和胡喆三位樂手傾情奏響海頓的《倫敦》三重奏。伴隨著動人的音符聲,舞臺側面,當晚的「賣貨」主播——上海廣播電視臺著名編導畢禕,和上海交響樂團的工作人員趙路易已嚴陣以待,演出結束鏡頭一轉,剛才還飄蕩海頓樂聲的上交演藝廳瞬間變成了「賣貨」現場直播間。

收到直播開始的信號後,兩位戴著假髮套、身穿印有樂團LOGOT恤的主播迅速進入狀態,化身「貝多芬」和「莫扎特」,開始了上海交響樂團141年歷史上的首次「賣貨」直播。他們通過穿越時空的對話戲說,將音樂小故事、小知識和「帶貨」結合起來。直播中提到的T恤衫、馬克杯、帆布包、定製海報、早餐杯等12款文創產品,均可通過上海交響樂團「一碗餛飩」小程序購買。

「我們帶的貨是有靈魂的好物!」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告訴記者,樂團推出的印有樂器箱和親盒的口罩、披著指揮棒外衣的U盤、鋼琴家阿格裡奇同款竹扇等文創產品,意在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這些物品中也凝聚了上交和藝術家、和樂迷之間的點滴回憶,充盈了文藝人的情懷。」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交要做「有靈魂」的文創產品

自2014年起,上海交響樂團每年會上新精美的文創產品,每款產品的設計均從實用性角度出發,還會以特定音樂家或音樂事件為背景,讓每件衍生品有溫度。比如曾當選年度爆款的「SHANGHAI TONE 腔調」搪瓷杯,紅、白、黃的搭配讓人在視覺上倍感舒適,三種不同式樣的杯子還分別蘊含「點亮城市」「懷舊經典」「嶄新時代」特定寓意。

而「城市之光·音樂之風」竹扇,更是深得「鋼琴家中的鋼琴家」阿格裡奇的喜愛。去年她來滬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收到摺扇後,便「扇」不離手。不巧的是,阿格裡奇回國後發現心愛之物不翼而飛,又親自寫郵件給上交,詢問能否再快遞一把「私藏」竹扇。

今年正值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交響樂團又率先推出貝多芬與其前輩莫扎特主題的T恤、馬克杯、帆布包等文創產品,讓用戶在使用這些產品的同時,也能與古典音樂大師近距離接觸。5月20日「一碗餛飩」上新,除了上述產品還有價廉物美的口罩夾、便當盒,上架一小時就賣出了100多件。

疫情期間,上海交響樂團推出「一碗餛飩」小程序,其中小程序包含「購文創」「聽音樂」「賞現場」三大版塊。如果說「聽音樂」「賞現場」板塊中囊括的大量視聽資源,滿足了樂迷隨時想要完整體驗或者回放的需求,那麼「購文創」裡的精選產品則實現了大家「買買買」的渴望。未來,上交將在文創領域進行更多品牌拓展,開拓新的文化消費的可能。

「院團、劇場如果要帶貨,應該從內容到表達上,都展現出藝術機構的特色。」在上海交響樂團工作了23年的大提琴首席黃北星,見證了中國交響樂粉絲群體逐漸茁壯成長,因此也希望樂迷可以從上交的文創產品裡,觸摸到音樂的靈魂。「這些產品不僅是大家可以隨身用到的,上面還印有上交的LOGO,樂隊成員這些年來的付出和故事,讓這些搪瓷杯、口罩夾變得不再普通。」

從音樂上雲到直播帶貨,演藝人們正在努力跳出舒適區

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包括上海交響樂團在內的上海院團、劇場做了大量線上活動與展演。從直播到帶貨,原本以演出為主業的演藝人們,也在努力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更多的新可能。

上海交響樂團小提琴手蘇婷坦言,疫情期間她多次嘗試和丈夫黃北星一起直播,和樂迷們分享夫妻倆宅家期間的音樂生活。「在我直播時,黃北星從燈光、美顏、布景等方面為我助陣,而我也嘗試如何在直播時更好地與觀眾溝通,我們新學會了很多技能!」蘇婷表示,她經常看李佳琦的直播,不僅因為這位在上海的湖南小夥兒「帶的貨的確好吃、好用」,而且「他會從內到外把貨物介紹清楚,善於營造氣氛從而贏得更多屏幕前的受眾」。

「未來的演藝行業,有挑戰有機遇。」在周平看來,如何讓以古典音樂為代表的曲高和寡的傳統表演藝術,更好地與年輕人溝通、激發他們的互動和參與性,是劇場工作者共同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劇場和院團在運營模式和交互體驗上需要有更多探索」。

從最早僅僅在抖音上直播到眼下實現了推流,上海交響樂團目前注重「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久前上交演藝廳迎來了疫情後復演的首批20位觀眾,很多樂手直呼「有觀眾的感覺真好」。在堅守「現場為王」理念的同時,演藝人們也期待著未來在新業態上,更好地施展拳腳。

來源:文匯報 姜方

攝影:葉辰亮

原標題:《上海交響樂團首次直播帶貨,請「貝多芬」「莫扎特」來導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貝多芬」「莫扎特」也來「帶貨」
    22日上交的首次賣貨直播中,共上線了T恤衫、馬克杯、帆布包、定製海報記者 蔣迪雯 攝 22日晚,在「線」場音樂會演完海頓的《倫敦三重奏》,上海交響樂團大提琴演奏家黃北星和小提琴演奏家蘇婷變身主播,加入上海交響樂團141年歷史上的首次賣貨直播。T恤衫、馬克杯、帆布包、早餐杯……雖是些日常小物,但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稱它們為「有靈魂的好物」,因為「每一樣小物裡都有關於音樂的故事,充滿了對生活、對音樂的熱愛」。
  • 貝多芬和莫扎特穿越進直播間?古典音樂家帶貨是什麼畫風?
    舞臺上,正襟危坐的演奏家,一旦踏入直播間,會切換成何種畫風?昨晚,第六場在「線」場系列音樂會尚在演出中,黃北星、蘇婷和胡喆三位上海交響的演奏家,正盡情詮釋著海頓的《倫敦》三重奏。舞臺側面,賣貨主播——上海廣播電視臺著名編導畢禕和上海交響樂團的工作人員趙路易已經嚴陣以待,演出結束,鏡頭一轉,剛才還飄蕩海頓樂聲的演藝廳瞬間變成了賣貨現場直播間,黃北星、蘇婷也客串了一把。「這個口罩夾也太好看了吧!」直播間裡,上一秒還陶醉在音樂中的樂迷,瞬間秒變「剁手黨」,開啟「買買買」模式。
  • 音樂廳變「帶貨現場」,上交演奏家開賣靈魂好物
    前一秒,他們還是意氣風發的演奏家,後一秒,他們就變成直播間裡的嘉賓,帶起了貨。5月22日晚,面對直播鏡頭,上海交響樂團的三位演奏家黃北星、蘇婷、胡喆在線演繹了海頓《倫敦》三重奏。演出結束,鏡頭一轉,樂聲猶在的音樂廳瞬間變成了賣貨現場。
  • 上海交響樂團試水晚高峰音樂會,昨晚最後一場「準時貝多芬」
    12月16日晚,「晚高峰音樂會」迎來今年的最後一場演出,這一天恰逢貝多芬的生日,音樂會因此命名「準時貝多芬」。樂聖的生日怎麼過?當然得呼朋喚友啊!於是在現場,除了貝多芬,海頓、莫扎特、舒伯特都來了。上海交響樂團的 6位弦樂演奏家、1位鋼琴家以貝多芬生日聚會為由,選取了4位作曲家4部作品裡的其中一個樂章,串成了一個小時的音樂會,最後還讓《生日快樂歌》來了個變奏,結束了這場生日狂歡。
  • 上海交響樂團「雲端」撫慰樂迷
    (上海交響樂團供圖)波蘭著名作曲家克日什託夫·潘德列茨基前天在克拉斯夫逝世,享年86歲。潘德列茨基是20世紀先鋒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廣島受難者的輓歌》《耶路撒冷的七座門》《波蘭安魂曲》等作品為世界樂壇所矚目。前晚,上海交響樂團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周末線上音樂會」,特別放送潘德列茨基作曲的《三首中國歌曲》,以此緬懷這位偉大的當代音樂家。
  • 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如約」而至
    MISA開票當天,餘隆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演繹的開幕音樂會和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音樂會版歌劇《洪湖赤衛隊》兩場演出在半小時內售罄。這將是武漢解封後,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首次走出江城。受疫情影響,全球不少音樂節取消,走過十年的MISA能否如期舉辦令不少樂迷牽掛。在幾度調整節目單後,今年MISA終於塵埃落定,主題為「如約」,將於7月20日至7月29日舉行。
  • Chopsticks古玩直播帶貨
    大家都知道,現在Chopsticks古玩直播在東南亞地區非常的火,就連一些古玩界名人都會接古玩商家的通告來Chopsticks上直播,最終比的不過就是流量,而古玩界名人的「古玩粉絲」數是很可觀的,古玩帶貨的速度都是Chopsticks的普通古玩主播比不了的,而Chopsticks古玩直播大部分都是賣書畫、錢幣的。
  • 直播帶貨求「速度」,導購返利在「深耕」,55海淘強調「把流量還給...
    直播帶貨求「速度」,導購返利在「深耕」,55海淘強調「把流量還給商家」    今年「雙11」比往常來得要早一些,全國的消費者「寶寶們」紛紛守著李佳琦、薇婭等人的直播間搶貨,各種與直播相關的話題頻頻佔據熱搜
  • 讓日常生活美起來|聽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分享她的「買買買」和...
    「做成水滴狀的伽利略溫度計,是我們今年新推的限量版文創產品,因為今年是上海交響樂團141周年,這溫度計就賣141塊,價格特別好。」「來看看貝多芬、莫扎特系列的T恤,剛才有人一口氣買了三件,一家三口家庭裝。」
  • 四晚演完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維也納交響樂團把第一次獻給上海
    3月30日—4月2日,維也納交響樂團將在首席指揮菲利普·喬丹執棒下登臺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連用四場音樂會演奏全套共九部貝多芬交響曲,以紀念貝多芬誕辰190周年。每過二十年,維也納交響樂團都會演一遍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但在四個晚上一口氣演完,還是第一次。維也納交響樂團將這個「第一次」獻給了上海,今晚,貝多芬第一、第二、第三交響曲將率先於東藝奏響。
  • 上海交響樂團發布新樂季,因病取消今年來滬演出的迪圖瓦會來
    音樂總監餘隆與上海交響樂團。主辦方 供圖6月24日,上海交響樂團公布了2017-2018樂季演出陣容。新樂季以「他人與我們」為主題,既推西方古典音樂的歷史和巨匠,也推中國音樂家及其作品。新樂季中,上交將繼續邀請一眾海外音樂家合作。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受「直播達人」帶貨現象的影響,一批線下實體經濟的相關人員也相繼擁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一個共識毋庸置疑: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硬核」操作。直播帶貨參與是最好的體驗「疫情防控期間,沒法外出逛商場,身邊不少朋友推薦刷『直播間』,我嘗試後發現還真不錯,漸漸就喜歡上這種新型購物方式。」鄭州一家公司的職員李詩嫻說。除了傳統的導購群體外,「新農人」群體也開始接觸直播這一全新的帶貨方式。
  • 寧波交響樂團5天挑戰 9部貝多芬交響曲
    俞潞(中)執棒寧波交響樂團。( 陳挺 攝)「這是寧波的交響樂團,作為寧波人,我感到驕傲——我們一起見證了歷史,創造了歷史。」在執棒寧波交響樂團連續5天演奏9部貝多芬交響曲後,昨天(12月17日),青年指揮家俞潞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古典音樂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大IP
    ——春天;此後,上海大劇院推出「致敬樂聖貝多芬」系列演出;秋天,重裝啟幕的上海音樂廳推出貝多芬特展;近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牽頭,100位海內外音樂家在用一場長達16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致敬「樂聖」並向世界同步直播。
  • 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8點直播
    今天是12月16日,恰逢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今天上午8:00至晚上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澎湃新聞也將做全程直播。
  • 2020上海夏季音樂節如約而至!約嗎?
    流行歌手李泉將與廣州交響樂團的弦樂演奏家們,帶來他的代表作和最新作品。作為上海夏季音樂節的老觀眾,李泉表示曾經看過多次的MISA演出,並透露:「這次將帶來剛剛錄製完成的《十日談》,這些作品都還沒有發行,夏季音樂節上的表演將是這些作品首次面世。」
  • 被B站up主「搶飯碗」,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去擺攤
    有近60萬粉絲的B站up主肥皂菌,7月22日來到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直播探訪正在舉行的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她此行還有一個任務——當一天上海交響樂團「代理團長」。
  • 百年英國交響樂團首次來揚 指揮首席盛讚揚州觀眾
    英國交響樂團已有百餘年歷史足跡遍布全球,首度來揚英國交響樂團成立於1904年,當時主要在倫敦各大音樂廳和劇院進行表演。樂團當時以演出海頓和莫扎特的音樂為主,具有很高的演奏水準。樂團還為英國國家廣播電視臺BBC錄製了莫扎特和貝多芬的交響曲和協奏曲,並在英國第三節目頻道和BBC第三廣播頻道進行直播和播放。
  • 維也納交響樂團首次來穗
    維也納交響樂團指揮西蒙娜·揚。   南方日報訊 (記者/周豫)5月29日至6月8日,有114年歷史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將踏上其首次中國之行,樂團將在當今最炙手可熱的女指揮大師西蒙娜·揚的率領下在臺灣、廣州、中山、上海、北京和天津多地為中國觀眾獻上最純正的德奧交響樂經典,廣州站將於6月2日登陸星海音樂廳。
  • 上海交響樂團直播音樂會,試水迎來首批現場觀眾
    闊別劇院4個月後,上海觀眾終於坐進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聽了一場現場音樂會。5月8日晚,上海交響樂團室內樂組合「東海岸四重奏」連續奏響了格拉祖諾夫《為弦樂四重奏而作的五首新事曲》、 貝多芬《第十一弦樂四重奏》,這是一場面向全國的直播音樂會,但臺下觀眾席不再空蕩蕩,而是坐著20位樂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