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蘇州專稿 記者/羅涵】
他,是中國作家協會2020年新會員;他,整個人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他,是常熟人;他,叫高淳。
在常熟中醫院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高淳,由於全身癱瘓,他的身體情況比較差,經常生病。這一次他患上了胰腺炎,疼痛難忍,不得不住院。
高淳十個月大時,就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肌遲緩症,終生癱瘓。高耀興、顧克霞夫婦抱著他四處就醫,北京、上海,中醫、西醫,一直持續了十多年。
轉眼高淳就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不讓兒子成為一個無用之人,高耀興和顧克霞夫婦決定送他上學。 為了全心全意照顧高淳,在三十六歲的大好年紀,顧克霞主動放棄了工作。她每日起早貪黑,勞勞碌碌,既要服侍全身癱瘓的兒子,又要打理家務,還要關心、支持丈夫的工作和事業,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默默無聞。
9年時間,從小學到初中,父母盡己所能讓兒子得到和同齡人同樣的教育。高淳也很爭氣,從初一開始就發表文學作品,初中畢業,他的中考成績超過了省中的錄取分數線,但由於身體原因,最終沒能跨進高中的大門,那年高淳16歲。
在高耀興、顧克霞夫婦的鼓勵下,高淳開始看報投稿,短篇小說、散文、隨筆被陸續刊發出來。這時,高淳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了寫作之路。
每次寫作,都由父母用自製的輪椅把他推到電腦前,把他的右手放到滑鼠上,高淳用唯一可以動的食指,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了300萬字的小說、散文、詩歌。
從寫作最初,雙手動彈不得、必須得父母幫著架到電腦桌前,到一個一個字母地艱難敲打;從最初的寫了又刪,刪完再改,到2009年,150萬字的長篇小說《風逝》在大眾面前亮相。高淳咬牙堅持,走上了他的小說創作之路。
2013年底,高淳加入蘇州市作家協會;2015年,高淳被評為「常熟最美好青年」、「蘇州好青年」。高淳說,因為寫作,他的人生有了希望與光亮。
責編:方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