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上海有政協委員暗訪建築工地發現,建築工地為了縮短工期,濫用固化劑,擔心會讓建築物「減壽」。他的擔心和質疑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添加劑應運而生。食品行業有添加劑、動植物催生也添加激素,但都引起了相關部門重視。
那麼,建築行業的添加劑使用是否也應有相關標準?近日,此消息同樣引起蘭州市民的關注。
在建大樓生長速度驚人
家住七裡河某小區的王先生,最近一直有個疑問,他所居住的小區對面,每天都有一個新變化。即蓋樓的速度出奇的驚人。「一晚上就長高几層,這不是小炮樓。沒幾個月時間,幾棟二三十層的大樓就拔地而起了。」王先生說,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固然是工程提速的重要原因,但鋼筋水泥的凝固應該有一個過程。
「我一打聽才知道,混凝土裡也使用添加劑,這樣水泥幹的很快。」王先生了解到,這種添加劑叫速凝劑,在市場上隨意可以買到,1500元/噸。「都是速幹的玩意兒,那麼這種東西使用到底影響不影響建築質量?」實際上,王先生的質疑也是很多市民所關心的。如今,蓋樓的速度越來越快,一夜間,「個子」就能長高好多米,這是蘭州在建高樓的普遍現象。
昨日,記者走訪了幾家建築工地,了解到,蓋一棟5個單元20層高的大樓,從做地基到粉刷完畢,大約不到一年時間就可竣工。臨洮一家建築隊的包工頭告訴記者,如今建樓時長沒有標準,如果人工、機械、材料順利到位,速度是很快的。可以根據甲方要求完工,即便甲方沒有要求交工時間,但為了節省用工成本和機械使用成本,建築方自己也會想盡辦法提速。建築效率也成為目前甲方認可一個工程隊的要素之一。
據一家建築工地工作人員透露,工程大提速的背後是有秘訣的,幾乎所有建築工地都在水泥中添加速凝劑,這樣有助於水泥的快速凝固。「讓等著自然凝固,那能等到啥時候!」他如是感嘆,現在不同於過去了。那麼,這種建築主體速凝之後,上面的重量沉下來,會不會影響樓房質量?添加速凝劑有無標準?走訪中,記者發現許多工地工作人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們表示,添加的量是根據一定規定的,那麼,這個規定來自哪裡?事實上施工方心裡也沒有數。但他們堅稱,這種速凝劑不會影響樓房質量。
工程提速添加劑是推手
影不影響工程質量不是誰口頭上說了算的。速凝劑的添加量到底有何種部門來認定及監管?記者聯繫了蘭州市建築質量監督站,該站陳科長告訴記者,對於不同工期,不同建築材料,都有不同標準,有一定規定,但還是要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使用速凝劑,很多建築工地技術人員稱,目前並沒有什麼「標準」,一是按照說明書上使用,二是根據經驗判斷。「就像做饅頭放鹼一樣,自己覺得添加多少差不多就行了。」在一家建築工地,記者諮詢該負責人。「你們使用什麼添加劑讓澆築的混凝土建築如此幹的快?」「速凝劑啊,這樣,這邊澆筑後,再幹那邊,那邊活沒幹完這邊很快就幹了。要是過去,等自然凝固,那還不等些日子嘛!」「這種速凝劑使用有無標準?」「沒有,自己覺得合適就合適了。」「有無相關部門監督檢查?」「有,工程監理方檢驗通過就可以了。」記者發現,所謂的工程監理方也是公司,屬於企業性質,很多時候是一家人。即工地方發工資,對方做監理。
使用添加劑的目的就是讓工程大提速,縮短工期。縮短工期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承包方考慮到自己的經濟成本,二是甲方有自己的要求。那麼,蓋一棟大樓,建築工程的合理工期到底是多長時間呢?記者走訪一些建築工地,發現負責人都一頭霧水。「工程的時間屬於工程總體的規劃,建築方要做的就是按時完成工期。」所謂的按時是依據相關標準還是以人的要求為本?在走訪中記者發現,目前用工價的上漲也是被迫要求工期大提速的原因,一旦承包工程後,承包方都會不惜一切辦法,加班加點,大量採用機械手段和人工配套趕工期。由此可見,工程隊和甲方目前都看重的是效益,核算經濟成本和投資效益。希望建設周期包括施工周期越短越好。
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絕對不能因為提速而違反科學規律組織施工,鋼筋混凝土應該有一個沉降的過程,混泥土預應力完全釋放一般要兩年,但現在很多建築工程不到一年或者一年多就交工驗收了。工程大提速的背後,則是人們對工程質量的擔憂。使用速凝劑,投入大量的建築機械和輔助設施,以多段自然固化和沉降所需的周期,工期短得出奇,近日,這種現象引起了上海市政協委員的關注。
建築添加劑呼喚使用標準
這位政協委員暗訪的兩個項目,都是由上海堪稱標杆的企業擔綱,工地乾淨整潔,管理井井有條。文檔資料顯示,其項目從招標投標、總包分包到施工管理都中規中矩、幾無破綻。但當委員問及項目的合同工期與合理工期之間的關係時,兩個工地的項目經理都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兩個項目,一個是4.5萬平方米、另一個是38萬平方米,體量如此之大,施工場地如此之小,功能結構如此複雜,合同工期卻分別只有745天和1100天,讓專家委員連呼看不懂:以合理的施工定額推算,工期至少被壓縮了1/3以上。
事實上,這種為壓縮工期盲目採用的「技術手段」在蘭州同樣存在,記者採訪了蘭州市建設委員會,對於建築工地的合理工期,他們表示在選擇建築單位的時候,蘭州市招標局的招標委員會會對所有招標建築商,進行篩選,篩選涉及的範圍就包括建築商上報的工期,招標委員會經過研究檢測,對建築商上報的工期符合標準的,予以通過。
目前,建築材料的各種輔助添加劑越來越多,但是建築行業卻沒有相關使用標準,這種工期現象短得出奇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現象的背後很容易讓人聯想起2009年上海閔行區蓮花南路一棟在建的13層住宅樓的倒塌,之後,「樓脆脆」、「樓歪歪」等類似的名字層出不窮,這些新名詞的出現折射的正是目前我國一些工程質量低下的問題。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早已出臺,且監管部門對食品行業使用添加劑的監管力度是非常大的,近年來,動植物催熟催長使用的添加劑同樣引起了各界關注。那麼,建築行業,對於這種樓房快速瘋長的現象是否正常?建築行業使用添加劑是否有相關標準?記者走訪中,沒有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