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常,自非凡」,生活和工作當中,很多人並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打敗,而是敗給自己無法掌控的情緒。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現實工作中,在激烈的競爭形勢與強烈的成功欲望的雙重壓力下,許多人往往會出現焦慮、急躁、慌亂、失落、頹廢、茫然、百無聊賴等困擾工作的情緒,如果這些情緒一齊發作,常常會讓人喪失對自身定位的能力,使人變得無所適從,從而嚴重地影響個人能力的發揮,使自己的工作效能大打折扣,生活也因此變得混亂不堪。古人云「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生活中,只要能夠遠離浮躁,沉住氣,常懷一顆平常心,就能夠超越自己,成為一名工作高效、生活幸福的人。
有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嗎?」
慧海禪師答道:「有!」
「那是什麼?」這個人問道。
慧海禪師回答:「餓了我就吃飯,累了我就睡覺。」「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麼區別呢?」這個人不能理解。
慧海禪師說:「他們吃飯、睡覺的時候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睡覺。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什麼也不想,所以飯吃得香,覺睡得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
慧海禪師繼續說道:「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總是在權衡各種利害得失,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他們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成為他們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要知道,生命的意義並不是這樣,只有將心融入世界,用平常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在禪宗看來,一個人能明心見性,拋開雜念將功名利祿看穿,將勝負成敗看透,將毀譽得失看破,就能達到時時無礙、處處自在的境界、從而進入平常的世界。
所謂平常之心,就是不能只想成功而拒絕失敗、害怕失敗,要能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成功了,不驕傲自滿,不狂妄自大;失敗了,也應該平靜地接受。失敗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沒有失敗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沒有常勝將軍,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平靜地接受生活給予的各種困難、挫折和失敗。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競爭等也越來越多,擺正心態是時下最重要的心理課題,應該說,這時候擁有一顆平常心是必要的,也是難能可貴的。心態就是戰鬥力,越是艱難越要沉得住氣,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態。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冠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持平常心。在工作中更是這樣,只有保持平常心,我們才能保證自己高效率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之中。
生活中,不計較得失、不苛求回報的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成功或失敗,必須保持一種健康平常的心態。保持一顆平常之心,並不是放棄進取之心、成功之心,而是通過平常之心,使進取之心、成功之心得到升華。保持平常心,實質是讓外在的世界和內心保持一種平衡,有了這種平衡,悲、歡、離、合皆能內斂,人會少一些焦慮、少一些浮躁,多一分安適、多一分恬靜。心似一泓碧水,清澈明亮,繼而胸襟為之開闊。而這才是真實而快樂的人生。
想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要培養自己順其自然的心態。要讓自己的心情徹底放鬆下來,要沉得住氣,不要讓欲望牽著你到處奔跑。讓腳步隨著心態走,讓浮躁的心安頓下來,你就會體會到海闊天空。事實上,面對生活,你擁有何種心態,直接關係到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